你去看最近几天的微博热搜。
有个女孩在徐州街头突然从两名女子身边跑开,抱住正在执勤的交警大喊:“警察叔叔,他们是传销,你救救我!”
女孩来自山东,找工作时不慎陷入传销组织遭到监控,一直在找机会报警。
“我救的就是这些人。”刘李冰说。
刘李冰是山西霍州人,86年生,做“传销解救师”已经9年。
最近,他解救了一位身陷传销的年轻人,年轻人大学刚毕业。为了救他,刘李冰用了72小时,我们对此做了全程记录。
但谁也没想到,刘李冰之前是干传销的。

解救身陷传销的大学生

你怎么能靠救人赚钱?

上个月,刘李冰接了一单生意,是去河北帮人找身陷传销的孩子。
他们一行三人开了两辆车,找了七八天,基础开销一万一。
找到后委托人该给他结一万五,没想到却连夜带着找到的孩子跑了。
这不是刘李冰第一次被"放鸽子",他没去追钱,"一怕被打,二是经济案件,即便报了案,受理也慢,至少耽误一个星期半个月,为那点钱……"
“如果追到他们村,你说你是解救传销的,他们咬死不认的话,旁人信谁?”
刘李冰没话语权。他估计,社会上反对他的人有五成甚至更多。熟悉他的亲戚朋友也至少有一半骂他。
人们的理由是,你怎么能靠救人赚钱?你应该是志愿者,无偿帮助,你靠这个赚钱就跟传销没有区别。
刘李冰解释说,"不收钱别人觉得你是骗子,收钱显得正规。"
劝个人五千,救出个人两万
一年净赚八九万
9年前,刘李冰开始帮别人从传销组织里救人。
他的反传销救人组织明码标价:口头劝说一人5000元,找人、救人两万。
去年,他救了3、400人。"近几年生意好,每年净赚8、9万。"
他试图跟被解救者做朋友,但被他救出的人和家属,第一时间先把他从手机上拉黑。
"有时候在饭局上碰到了,他们会先给你打招呼,'一会儿别提过去的事',没人愿意承认这段历史。"
他第一次救人时不是这样。
"09年的时候,我去山东劝一个水利局的书记,她年龄大,去劝的时候很费劲,在家人的配合下才清醒了,全家送我走的时候,给我跪下了。"
那一跪让刘李冰觉得自己对,"在这之前,我不确定这件事对不对,只是好奇。"
完事后他和同事买了无座火车票回山西,"一晚上也不瞌睡。"
现在他们团队十几人,出去救人会坐飞机。
最可怜的是大学生

救了这么多年人,他需要被反复提醒才能表现出同情。
"这些人可怜,更可悲。"提起有的人被救完回去就得了抑郁症,甚至妻离子散,他说"最多也就是这样"。
在他的经历里,更严重的是死人,北派传销(拉到文末有解释)里限制人身自由,一屋子关16个人,全是亲戚朋友,死一个另外15个都得被抓,16个家庭一起破裂。
"真可怜的是大学生。"这两年他救的人里,七八成是他们。

去年7月,大学毕业生李文星误入传销组织并惨死的新闻震惊各界。
人们发现,传销早已把触手伸向了看似文化层次高、但社会经验少的大学生。有媒体称,传销是一把专砍弱者的刀。
刘李冰现在最大的想法就是让“反传”讲座进校园,但他被高校言辞拒绝,因为
“没有人愿意承认自己教出的年轻人能被传销骗。”
"现在我们手里没有权力。"政府如果支持就会不一样。
他试图让政府接纳自己。"没谈下来。"因为政府里有工商局,“工商局就是负责我干的这事儿的。"
他想注册公司,工商局的人告诉他,没有他干的这个业务。
而“这个业务”早就有人在做,刘李冰不是第一个。

曾有个被称为“中国反传销第一人”的李旭,2007年,他在葫芦岛某传销组织救出了人,从此声名鹊起。但成名前,李旭是干传销的。

“中国反传销第一人”李旭
“你们会用钱来证明你们的清白”
刘李冰之前也是干传销的。
就是李旭开始救人那年,刘李冰经人介绍,到广西南宁做起了传销。
不管山西还是广西,2007年的大街小巷已经贴满打击传销的宣传。
到了2009年,刘李冰每次去给下级上课,为了不被抓楼下得有放哨的。
"劝我的人说,‘投3800能赚5000块钱,现在有这么一个生意,你干不干?干到老总每月能拿6到8万’,我缺钱,这是赌博,百分之七十能行,我们都是想赌一把的。"
他交了3800元入伙。上级对他说,"你们会用钱来证明你们的清白。"后来,他也用这句话给下级洗脑。
“整个世界都在搞传销”

2009年底,刘李冰因为传销被拘留,因为没法证明他是头目,24小时后他被放了出来。
他待的传销组织从高到低有五个层级:业务员、组长、主任、经理、高级业务员。高级业务员也叫老总,从最低级别到老总,刘李冰用了不到两年。
"谁也没法证明我就是'老总'。"
从局子出来,刘李冰把那两年传销赚的十几万给底下的十几人分了,他从南宁回了山西。

他开始找工作。
弟弟叫他去廊坊试试,他一去发现咋又是传销,"我就劝他也出来,是用哥哥的身份成功让他跟我走的。"
救出弟弟后,朋友又叫他去咸宁的医院上班,去了之后发现,不是医院,又是传销
接着他上天津找工作,发现有个女同学也在那儿做传销。知道这事时他在网吧,他旁边正有人在咨询传销的事。
"出来打工什么都不顺,整个世界都在搞传销。"
那会儿李旭已经出名,反传销流行卧底,刘李冰出于好奇就去卧底。
因为有经验,刘李冰发现他想什么,对方就说什么,"还不如我说的好。"
2010年,他和另外5个人的反传销工作室开了起来,但那年只救助了十几人,工作室赔钱,还没做到年底他们就散伙了。
"大家(对传销)不重视,总觉得没钱了人自然就会回来。"
实际情况是, 真正的成功解救不容易。很多人思想工作根本做不了,老要自杀。
刘李冰自己从南宁的传销组织脱离的那次,还有一些传销难民留困在那里。"当时他们肯定知道这事不对了,但很多人一下不知道要走去哪里。"
"那几年广西传销非常多,防城港、北海,百分之50都是搞传销的。盖了房子全是人在买,带动了当地经济。"
他记得郭明义靠献血成了名,刘李冰也想靠解救传销成名。几个月后,他的工作室又开了起来。
砍向弱者的刀仍在挥舞
传销真正在我国兴起已经20多年,至今,这把刀仍砍向弱者。
据媒体统计,截至2017年,全国涉传案件共计1626件,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跨地域性强成为涉传案件的一大特点。
传统上,传销分为南北两派北派的人习惯用强制手段控制参传者;南派则更擅长通过洗脑使受害者“自发”地对组织产生信赖。
传统传销没消亡,新型传销已经起来。
今年7月,福建泉州市公安局发出一则通报,涉案平台“沃克理财”以区块链、虚拟货币等为噱头,依靠“拉人头”的方式在一年内吸引了35万人注册参与,会员分布于全国31个省份以及菲律宾、新加坡等国。“沃克理财”的涉案总金额高达50亿元
刘李冰说,“如果我的公司不拓展,不与时俱进,我可能反不了新型传销。”
但获取信任是他的当务之急。干传销时,他骗过亲人朋友,这张牌似乎很难洗干净。
很多人也难以接受他靠救人赚钱
于是,一提到钱他就特别警惕。他甚至自辨,现在还住在农村里,只是盖了新房子,生活不算小康。
即便认识他的人都说,刘李冰在霍州买了新房子,正在装修。
救人是否出于正义?我问刘李冰。他说救出人的那一刻会有荣誉感,但这感觉现在消逝的越来越快。
"风险这么高,不赚钱谁做。"他被仇家打过十多次,最严重的时候脑震荡,在医院躺了一个月。“大家都要生活,如果没有收入,没有人会去干这个职业。”
"人们觉得我们可怕。"他说
无论是反传销还是干传销,一跟传销沾边大家就觉得有错。
你看,刘李冰正站在漩涡里。

互动
告诉我你离传销最近的一次。
我们将给点赞过200的留言送出
Aha视频定制茶杯
(图片来自网络)
没有看到昨天的《拼多多上销量第二的竟然是春药》推文的朋友,可以在后台回复“药”,你会收到它。


- 我们还有更多精彩内容 -
(点击图片观看)
“我们的空调和你前任的心一样冷” | 路边横幅消亡史
你可以往死里骂那些中年人。

7月16日是2018年的第29个周一,那是你朋友圈最湿的一天


现实比虚构更精彩
微博:@Aha视频 | 微信公众号:ahavideos

如需转载或合作,请在后台回复【转载】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