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蜗牛读书的一篇专访稿。正式文章在网易蜗牛上可以找到。这里发一篇原始稿。
1. 目前的阅读的情况大概如何?除了阅读,还有什么别的爱好?
阅读占据了大部分工作之余的时间。书读的多了之后,做其它事情的时间自然就少了。人到中年,工作本就忙碌,闲暇之间一共就这么多,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些什么,是需要选择和取舍的。除了陪伴家人外,我选择把大部分时间花在阅读上。

谈到“爱好”,在我看来,“爱好”和“打发时间的方式”是不同的。看电影、看综艺节目、旅游等,属于打发时间的方式,可做可不做。阅读则不同。阅读是我一有时间就会想到要去做的事情,是自发的、内驱的、不需要刻意起念的——这是我真正的“爱好”。
阅读的爱好让我的生活发生的最大的变化,是让我在任何时刻都不会感到无聊。
以往读书不太多的时候,总会间歇性地感到无聊,无聊的下午、无聊的长夜、无聊的周末,无所事事,无精打采,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只能再回头去寻找些“打发时间的方式”。但把时间打发过去了,也没有多大的满足感,反而觉得更加空虚。当这种空虚感膨胀到一定程度时,就升华成整个人生的虚无感。
阅读之所以能帮忙对抗这种虚无感,是因为书里有许多伟大的先辈们都曾经思考过类似的问题。他们有的向虚无主义妥协,有的以存在主义的方式抗争。阅读他们,并不是寄望于直接获得那个终极答案,而是会感到安心——感到无聊和虚无,本身并不是一个无聊或虚无的问题,而是一个被许多最聪明的脑袋所思考过的,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那么继续思考,肯定是有意义的,而且超出了一般世俗层面的意义。而阅读,提供了最好的继续探寻这个意义的方式。
大约从五年前开始,我再也没有感受过“无聊”。我的生活总是满的——当闲暇的空洞产生时,阅读就像膨胀的海绵一样,会自动填满它。
这种填满的方式,不仅严丝合缝,而且从来都不会重复。每一本书(特指值得读的书)都是不同的。王小波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打开一本书,就是打开了一个诗意的世界。
我喜欢阅读胜于电影,是因为书里的世界比电影所能展示的空间更为宽广,尺度更为恢弘,意向更为深邃;我喜欢阅读胜于旅游,是因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中,旅游只能在空间的维度上有限度地拓展,而书本可以在时空两个维度中尽情延伸,而这种无限的延伸,竟然足不出户就能做到,再也没有比这更惬意的事情了。
2. 有没有对你在阅读方面影响很深的人?
我的父母都爱读些书,家里也一直有些藏书。儿时最早对阅读的兴趣,是从书柜里的《四大名著》开始的。小学的寒假,每当冷得不想出门时,窝在被窝里翻四大名著就是我最大的消遣。据不完全统计,《三国演义》我曾读过接近十遍,《西游记》读过三四遍,《水浒传》读过两三遍,倒是《红楼梦》从来没有读过,也算是个挺大的缺憾。
再到后来,对我在阅读方面影响最深的人,就是那些经典大作的作者们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博尔赫斯、卡尔维诺、马尔克斯、米兰昆德拉、卡佛……他们让我意识到,文字在探寻意义方面能深入到什么样的程度;他们让我感到惊讶,文字里竟然能蕴藏着那么巨大的能量;他们为我打开了通往一个个世界的大门;在别处他们也让我清楚地认识到,好书和烂书之间的差别有多大。
形成阅读的习惯,可以从模仿他人开始,但要把阅读变成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时,我们必须直接和书本、和文字、和作者本身建立连接。读什么,怎么读,与其去找各种《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样的书来读,不如好好捧起几本经典名著,忘掉读书技巧,忘掉读书的目的,让自己的身心沉浸到书里,去感受文字对心灵的最直接的冲击。
3. 关于书评的深度和易读性如何提升?
在我看来,书评的深度如何,完全取决于书评人自己思考的有多深。

有些书评,会以大量的篇幅复述书里的情节,这并不是思考,而是复述和归纳;有些书评,会对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大幅的介绍,这也不是思考,而是查资料和拼凑素材。
我所认为的思考,是需要真正“动脑子”的,尽可能地加大思考的功率,撕开文字表面的包装,从时代背景、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对话所构筑的丛林中劈开一条路来,去领悟作者藏在文字深处的,他们所希望表达但又不会直接表达的深刻的意义。
我们很多人都在学生时代被语文课的“阅读理解”摧残过。“窗帘为什么是蓝色的?作者想表达什么情绪?”——作者本人表示,他自己写的时候也不知道。
于是,有人对阅读理解深恶痛绝,进而扩展到,对所有希望“理解”文字背后的行为都失去了兴趣——这就显得矫枉过正,因噎废食了。
“阅读理解”的问题,不在试图去“理解”本身,而是尝试理解的角度,过于狭隘,过于微观。考试里的阅读理解,所选取的都是书本里极小的片段,是一段长长的视频里的一个定格的瞬间,这就犹如管中窥豹,知其一点,不及其余,“理解”的角度,自然有失偏颇。真正的“阅读理解”,除了短篇小说之外,都是要把作品通过整体的视角去思考的,在总领全局的方向之下思考意义,再通过细节里的描述对其进行补充,才不至于南辕北辙。
再者,有些读者常常会以“一千个读者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来安慰自己,读书能读出什么东西来,无所谓,毕竟每个人想得都不一样。
这其实是人类所擅长的自我安慰。明明是自己无力窥探经典作家们深邃的思想,还硬是不肯承认,这其实本质是一种傲慢。
《三体》里说过:“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有很多书是我读不懂的。福克纳的短篇、纳博科夫的长篇,都感到难以解读;至于《尤利西斯》、《追忆似水年华》之类的书,至今还不敢涉猎。
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意识到自己认知水平的局限,会对作者们感到敬畏,而不是胡乱抒发些感悟,再以“一千个哈姆雷特”作为自己的遮羞布。
因此,对书理解的深浅差异,自然是有的。
比如读王小波的《黄金时代》,如果只读到带颜色的性爱,或是不羁的爱情、孤独和自由;比如奥威尔的《1984》和《动物庄园》,如果只读出对群众们麻木不仁的怒其不争,和对专制制度的劣根性的批判;比如博尔赫斯的《小径分岔的花园》,如果只读出脑洞大开的幻象和隐喻,而没有解读;比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如果只看到出轨、轻重、责任、媚俗的政治;再比如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如果只看到魔幻主义写法,和孤独的主题……这样的点评都显得流于表面,还在意义的外围徘徊。
有深度的书评者需要的,是揭开表面的这层浮光掠影,用自己的思考,深入到文字的内核中去。
至于可读性,倒不是太大的问题。我们大多数书评人的水平,还没有高到需要以牺牲可读性来成全表达的准确性的高度。如果真有可读性不强的文章,那只能说是作者自己本身的思考就出了问题。可读性和逻辑性息息相关,如果思维逻辑一团浆糊,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表达什么,那写出来的文章肯定不会具有可读性的。
4. 什么时刻让你感觉最孤独?
我曾有过许多孤身一人的经历。

初中毕业时独自一人去青岛参加全国英语夏令营,第一次坐飞机和通宵大巴;大二暑假时第一次出国,去英国的某大学交流;大三暑假时第一次去北京的公司实习,开始了所谓的异地“打拼”;本科毕业时去沈阳做半年的轮岗,一个人租一间单身公寓。这以后辗转杭州、上海、亚特兰大多地,直到最终安顿下来之前,基本都是一个人独处的状态。
奇怪的是,我很少有过”孤独”的感觉。常听人提起的“一个人在外地打拼”有多么不易,我能理解,但并不感同身受。
相反的,我倒是很享受这种“孤独”的感觉。当有机会选择独处或是与一大帮陌生人聚会时,我一定会选择独处。
村上春树说过:“哪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想失望罢了。”——这话倒也不适用于所有人。就像《挪威的森林》的序言里所写的那样:“与其勉强通过与人交往来消灭孤独,化解无奈,莫如退回来把玩孤独,把玩无奈。”
一个人,一杯茶,一间房,一本书——孤独吗?孤独。但也是一种惬意。
5. 身处糟心事时你是什么心态?
糟心事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的生活可能缺少很多东西,但不会缺少糟心事。

以往在面对糟心事时,我会向外部找原因。为什么房价会那么高?为什么A股会这么烂?为什么运气会这么差?为什么老天爷会如此不公?
陷在这样的思维定式里,在糟心事面前总会生起郁闷、消极,甚至嗔恨的负面情绪。
直到我遇到佛法。我开始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愚昧。
首先,“诸漏皆苦”。苦无处不在,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无一不苦。在苦中求乐,本就如水中捞月。
再者,烦恼源自于无明。无明是无知的意思。之所以会在面对各种糟心事时产生烦恼,并不是外部的原因,而是内心无知的原因。
我们“执假为真”,真假不分;我们的心中充满了“我爱”的自私念头,且毫不自知;我们对贪嗔痴三毒的因欢喜不已,把三毒当成毕生的追求……
在这样的状态下,无论今生何时能实现财务自由,无论攀至多高的地位,拥有多么成功的事业,糟心事都会纷至沓来,烦恼都会源源不断。
只有向内修行,调伏自心,放下我执,才是有希望和烦恼较量的唯一方法。
6. 一直写作,你觉得会有掏空的感觉吗?
老生常谈的问题:我们写作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写作是为了赚钱,为了涨粉,为了变现?还是为了出书,为了出名,为了成为经典永流传?
对我来说,都不是。我不是一个职业写手,顶多算是一个会保持一定的规律写点东西的业余写手。写作只是我自我表达的方式。读完一本书,有了些想法,需要记录下来,就成了写作,仅此而已。
带着这样的目的写作,是永远都不会被掏空的,因为输入一直都会大于输出。
当然,这样“没有野心”的写作模式,对很多作者来说并不适用。
对于真正有写作才华的人,我真心希望他们能把才华发挥出来,升华成作品,裨益世人。
7. 阅读和阅历对你来说哪一个助益最大?
阅读和阅历相比较,并不公平,因为两者不在同一个层面。

对于阅历来说,我们所经历的,终其一生,从时间跨度来说,不过几十年,从空间跨度来说,不过身边的一亩三分地。无论多么长寿,游历过多少城市,生活多么跌宕起伏,和阅读里的无限世界相比,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当然,阅历也并非毫无用处。阅读的世界虽然无涯,但要避免阅读时的走马观花、浅尝辄止,阅历是可以提供助力的。
有些书,初读时觉得索然无味,其实是阅历不够,领悟不了其中深意。略经世事后翻开重读,会不自觉地一拍大腿,大呼过瘾,这是书中的内容和“阅历”产生了共振。
不过,“阅历”并不是“理解”的必要条件。有些事,并不是需要经历过才会懂得。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点评历代政事,钱钟书在《围城》里讽尽世人,余华在《活着》里写尽苦难的一生,并不代表着他们需要经历过这一切。
阅历可以帮助阅读,另一方面,阅读也可以帮助阅历,而且帮助的幅度更大。
足不出户,看遍上下五千年,阅尽人生百态,没有比这更能快速增进阅历的方式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