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回顾上半年市场,ICO数量与规模都不断创新高,投资者仍跑步进场,但由于项目发行过多导致二级市场疲软,再加上全球范围内的监管加强、黑客攻击等事件影响,市场整体的收益率都不及2017。在市场整体低迷的行情下,如我们预判,基础链和平台币最为火热,相对收益最高(点击查询)。
下半年,我们认为基础链仍然是市场的风向标。由于速率、扩容问题的解决方案实测效果不佳,短期内无法实现百万级TPS,各大公链将有更大时间窗口。在各基础链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具备生态治理、项目管理能力的基础链才能保证链上DAPP的质量,维护合理健康的环境,吸引更多的资金。平台币的需求依然旺盛,
目前交易平台是整个区块链数字货币生态链中的盈利之王,也是数字货币领域红利最大获得者,老平台的生态与壁垒已逐渐建立与完善,并在新型交易所的促使下,进入防御模式,新式分布式平台通过极大限度将利润反馈于用户的方式迅速吸引流量。
市场急需提升整体项目治理水平,并引入适当的监管。某种程度上,我们已经可以看见“劣币驱除良币”或是“劣币、良币同归于尽”的现象,如果不加以改善,二级市场将持续走低。如今的区块链市场犹如19世纪马拉火车的闹剧,同样是监管环境不支持,靠着市场上劣质低效的项目团队想要拉动区块链这一“火车”,好不荒唐。
主要内容:
  1. 总体来看,2018年上半年符合我们年度报告的预判;
  2. 下半年基础链仍然是市场的焦点,但逻辑与上半年的逻辑有所不同;
  3. 平台币依然会需求旺盛;
  4. “有条件地”看好DAPP的发展;
  5. 项目治理的提升与监管环境的优化是成就牛市的基础。

一、回顾上半年市场
总体来看 ,2018年上半年符合我们年度报告的预判:
1.1 ICO数量及融资规模再创新高
2018年上半年ICO融资规模再创新高,共完成539项ICO(2017年全年ICO数量为442个),融资金额119.27亿美元(2017年全年总募集56亿美元)。2017年底BTC大涨,直逼2万美元,一度吸引了全球范围内更加广泛的关注。2018年以来,比特币、区块链等概念依然被炒得十分火热,各行各业都试图在自己的产品中加入区块链元素,公开透明、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热门词汇不断冲击着大众的眼球。各国政府在加强监管的同时,也在加快步伐布局区块链产业。
2018年上半年ICO融资情况
数据来源:Coinshedule
2018年融资金额前十的项目相较2017年融资规模更大,居于TOP 1的Telegram 3月份的ICO预售融资达17亿,而2017年融资规模最大的Filecoin融资规模只有2.57亿美元。
2018年上半年融资金额TOP10
数据来源:Coinshedule,国脉科研究院整理
2018年上半年融资涉及场景相较去年少了法律类和出处与公证,新增教育、物联网、市场营销、合规与安全等4种,共31种应用场景。其中社交类的ICO融资金额占比由2017年的0.7%增加至如今的17.5%,跃居第一。而2017年居于第一的基础设施类融资规模由34.5%下降至4.6%。其余场景如金融、交易与投资、游戏类等占比保持稳定。
2018年上半年ICO类型一览
数据来源:Coinshedule,国脉科技研究院整理
1.2 优质项目ICO收益佳,
但总体明显欠于2017年水平
正如我们年度策略报告中所说,2018年ICO收益仍然可观,但收益明显低于2017年,且风险更大。虽然2018年上半年ICO数量和融资规模表现优异,但由于各种黑天鹅事件层出不穷,第二季度币市历经跌跌不休的惨淡局面。在大盘普跌的行情背景下,2018年上半年优质项目ICO的投资回报率明显不如2017年,排名第一的Zilliqa回报率为18.68倍,虽然相比其他投资产品仍富吸引力,但是与2017年排名第一的Spectre 2758倍的回报率相比明显相形见绌。2018年上半年TOP 10的平均投资回报率约为3倍,而2017年前十平均投资回报率为359倍。
2018年上半年ICO投资回报率(ROI)TOP10
数据来源:Tokendata,国脉科技研究院整理
2017年ICO投资回报率(ROI)TOP10
数据来源:Coinist,国脉科技研究院整理
1.3 投资者关注度不断增加,
但项目增速过快导致二级市场疲软
根据世界比特币钱包服务商Blockchain.info的数据,2018年钱包数量增加300万,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关注到这一市场。截至2018年6月11日,全球钱包用户总数2524.8万,相比之下,仅中国股民人数于2016年即突破1亿,币市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相较于股市,币市没有涨跌幅的限制,受到的监管程度低,交易所数量多,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自由。但是也正因为这些特点,币民常常经历有如“过山车”般的体验,所承受的风险也更大。不过总的来说,币市所带来的巨大收益诱惑,仍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入场。但是短期内,由于币市整体低迷,不像2017年有各种“百倍币”的光环,再加上中美贸易战、各种监管调查、黑客攻击、安全漏洞等多方面影响,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减弱,增量资金入场放缓。

数字货币钱包用户数增长平稳
数据来源:Blockchain.info
上半年钱包用户的增速大大低于ICO数量和融资规模的增速。2017年钱包用户数增加1051.4万,今年上半年增加300万,不及三分之一增速放缓。而ICO数量仅上半年就超过2017年的总数,ICO融资规模更是超过2017年的2倍。根据Coinmarketcap的数据,如今市场上共有1602只加密货币,而场内资金上半年度平均在3500亿美元上下。如果按照6月30日的数据,总流通市值缩小至2539亿美元,其中BTC、ETH的流通市值分别占到约1101亿美元和454亿美元,这两大主流币就占场内总资金的61.24%,TOP 10币种的流通市值占到币市总市值的83.28%。剩余二成不到的资金在1592个项目中分散,导致僧多粥少的局面,即使是明星级项目也缺少足够的资金拉升价格。ICO项目增速过快,而场内资金不足又难以支撑价格大幅上涨,导致二级市场疲软。再加上恶意收割的项目如初链庄家拉盘割韭菜,甚至有今年4月曝光的越南加密货币公司Modern Tech 卷款6.6亿美元跑路等,这些都导致市场“抽血”,ICO整体市盈率都不高。
2018上半年币市总市值走势  
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2018上半年CSI100走势
数据来源:ChaiNext
注:CSI 100指数由代币市场中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100种代币组成,综合反映代币市场整体价格走势
1.4 上半年基础链百花齐放,
平台类项目稳健上涨
2018年上半年基础链百花齐放,从年初的17个项目增加到55个,平台币项目也实现稳健上涨,符合我们的年度策略预判。上半年币市整体较为低迷,5月份市值排名前300的项目中仅有12个突破1月最高点,其中还得去掉3个基本“失联”的垃圾项目,剩余项目包括4个基础链和1个平台币(详见仅有12个项目突破一月高点)。而其他项目基本没有大的表现,行情受到政策、项目超发、竞争加剧、Mt. Gox、黑客等事件影响,持续震荡下挫。这部分是我们前期考虑不足,忽视了项目超发+同类项目竞争加剧的影响,导致部分细分领域项目在市场表现不佳。
成交额TOP 5平台币收益情况
数据来源:国脉科技研究院整理
1.5 市场富有周期性,
ICO融资规模开始缩小
4月份以来市场持续低迷,且充斥着低效率/垃圾项目,打击了投资者信心,增量资金难以入场。而与此同时,ICO数量和规模又大幅增长,在总资金缩量的情况下,融资难度会越来越大。我们研究了2017年以来ICO融资规模与BTC价格的走势后,发现ICO规模的增减跟随BTC价格同方向波动,且表现出一定滞后性。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当整个市场估值很高的时候,大批项目都会跟进步伐涌入市场,这些项目良莠不齐,不乏纯粹进来圈钱的空气项目,趁着市场的热度进行融资。而当ICO项目增速过快,市场资金不足开始疲软,投资者相继离场,价格开始下跌。于是项目发行速度又开始放缓,市场进入修复期。BTC上半年的价格震荡走低,ICO规模在经历3月份的巅峰后,现在开始缩量,融资难度加大。
ICO规模与BTC价格走势图
数据来源:国脉科技研究院整理
二、基础链仍将是风向标
下半年基础链仍然是市场的焦点,但逻辑与上半年的逻辑有所不同。
上半年我们聚焦基础建设初期的背景特点,提出完善底层生态链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区块链时代“胖协议,瘦应用”的特点;而在下半年,投资者在达成基础链故事更大的共识后,各公有链的速率和扩容问题解决方案的实测效果却依然不佳。随着TPS、扩容问题的解决,一些新的真正具有应用价值的优质DAPP会出现在公链上,为基础链注入更高的价值。所以我们认为基础链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领域。
上半年
(1)我们仍处在基础建设的初期。在年度策略中,我们认为事实上区块链尚未真正走进大众生活。通过整理有关各底层链的包括市值、持币地址数量等基本信息,我们发现几大颇具影响力的公有链的持币地址数量并不大,说明市场参与者较少,整个市场还处于十分早期的状态。在这样的市场情况下, 只有团队构成合理、技术力量储备充足、社区生态建设良好的优秀公有链项目才可能在未来的区块链世界中占据一席之地。
(2)速率、扩容问题解决前,所有应用都是无稽之谈。想必大家都不会忘记去年区块链市场一派火爆的沸腾场景,当时大量增量资金涌入这一领域,资金供给超过了原有优质项目的需求负荷,灌溉了包括垃圾项目在内的干涸的区块链土壤。在我们看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加密数字货币的根本问题——速率、扩容问题尚未解决,底层公有链尚未建设完善。底层链根基不稳,那么建立在其上的各个应用项目自然无法满足人们的过高期待。要想上层应用健康发展,必须完善底层链生态。
(3)区块链是胖协议、瘦应用,与互联网时代相反。区块链时代不同于互联网,因为有通证的存在,数据收益的获利者由信息中介平台转变成通证持有者。数据为王的商业逻辑依旧未变,但以往数据只能由中心化公司所有的局面被技术性的转移到通证持有者手里,曾经的个体信息孤岛现在被崭新的组织模式紧密相连。
下半年
(1)投资者形成市场共识,认为基础链的“故事”更大、没有天花板,且证伪期较长。与上半年不同的是,经过又一轮投资者教育,投资者已经越来越能够接受与互联网时代不同的“胖协议,瘦应用”概念。在这一概念下,以底层协议为基础的公有链会在行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加之今年上半年基础链势头良好,很多公链项目的主网上线,市场上投资者逐渐认同基础链的重要价值,形成公有链是未来区块链落地应用的核心基础的共识。基础链的特殊定位决定了它不仅想象空间大,而且作为基础支撑,它的证伪周期也会更长,因而将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
(2)速率、扩容问题解决方案在不断推出,但实测效果仍然不佳。针对大量DAPP上线后网络严重拥堵的问题,包括EOS和以太坊在内的各公链都在着力提供解决方案,但遗憾的是实测效果并不令人满意。以宣称百万级TPS的EOS为例,其与比特币每秒7笔和以太坊每秒25笔的交易量相比似乎优势巨大,毕竟2017年双十一支付宝支付峰值也仅为25.6万笔/秒峰,微信发红包处理速度也就在几十万TPS。但是实际上EOS的速率并不如一开始计划的那样乐观。今年4月,Daniel Larimer(EOS创始人,人称BM)在Medium上发文宣布EOSIO DAWN 3.0正式发布时,谈到EOS性能在最糟糕的情况下也可达到1000TPS,正常和最好情况可分别达到3000和6000TPS。虽然这一估计未达百万级别,但是平均3000、最低1000的TPS还是远优于比特币和以太坊。然而就在同月,EOSeoul对EOS做了性能测试,结果显示EOS实测速率不足500TPS。虽然BM回应称EOSeoul的测试方法可能不对,但显然EOS实测结果未能达到人们对底层链速率的期待。
EOSIO实测报告(部分)
数据来源:GitHub,国脉科技研究院
除了EOS,以太坊也不甘示弱,提出借助Casper、分片技术、Plasma可使以太坊达到百万级甚至亿级TPS的方案。V神表示可能将Casper和分片合二为一同时进行,这样的话Casper可能会被发布在侧链或者分片上,而不是以智能合约的形式发布。新模型将允许开发者在不干扰以太坊网络的情况下发布Casper。“合二为一”的升级方式将使以太坊获得更高量级的效率。但具体更新以及之后推广时间仍未确定。
公链中的两大代表性项目ETH和EOS至今尚未真正解决速率、扩容的棘手问题,而要真正达到百万级TPS仍然需要3个月至1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和推广,这将给予各大公链更多的“炒作”时间。
(3)基础建设初期泥沙俱下,在此背景下致力于解决治理问题、项目管理的公链将会获得更多的关注。
现在整个区块链的市场仍然处于缺乏有效监管的较为混乱的初期状态,很多DAPP上线并无门槛要求。故而解决行业痛点、扎实推进落地的好项目有之,浑水摸鱼圈钱就跑的空气项目亦有之。然而正是后者的存在污染了整个市场的生态,打击了众多投资者的信心,导致优质项目无端受累。这时就需要公链发挥其治理职责,通过前期项目审核、定期评估追踪、信息披露建议、评级意见指导、垃圾项目劝退等治理方式保证项目质量,维护链上健康合理的生态,保护投资者权益,进而优化整个市场投资环境。我们认为具备生态治理、项目管理能力的基础链将成为市场热点。

(4)大量DAPP上线后的高并发拥堵和数据存储问题亟待解决。去年12月的加密猫拥堵事件余热未退,今年5月以太坊再次因为大量游戏应用的出现发生了网络拥堵。当时的日用户活跃量仅1.1万人次,公链就已经显现出支撑应用运行的艰难,很难想象如果有更多的DAPP入驻,未来将如何安全地储存大量DAPP数据。集中式的数据存储容易因为技术漏洞或恶意攻击而造成大量数据丢失或泄漏,而数据的高度敏感性和可复制性又使得这种损失无法逆转和挽回。于是分布式数据存储应运而生。目前的分散存储系统如Storj (2014)、MaidSafe (2014)、Sia (2015)、Filecoin(2017)等采用的方法是利用普通PC的空闲磁盘空间存储数据(详见IPFS/Filecoin深度报告),用户可以将闲置的磁盘空间出租并收取代币作为奖励。在这种模式下,数据文件被分割成碎片存储在不同的匿名磁盘中,并且每个碎片有随机的多台电脑进行备份,即使几台计算机发生故障,数据也不会丢失,即使数据泄漏也只是小部分。但是,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随着区块链的发展,攻击方法也变得日益复杂,黑客攻击事件仍然层出不穷。数据安全存储问题仍然是区块链需要不断跟进完善的重要方面。
三、平台币需求依然旺盛
目前数字货币交易平台是整个区块链数字货币生态链中的盈利之王,也是数字货币领域红利最大获得者。在年初BNB一枝独秀,至上半年火币和Okex紧跟发布通用积分HT和OKB,平台币以其稳定的盈利模式及较小的回撤幅度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对于平台币,我们的观点是,在短期政策尚未明朗、国家层面交易所难产的情况下,现存的优势平台仍然是行业印钞机,平台币依然会是下半年的投资热点(短期可能波动,但长期依然向好)。老平台的生态与壁垒已逐渐建立与完善,并在新型交易所的促使下,进入防御模式,将不断迭代增加平台的吸引力;而新式分布式平台通过极大限度将利润反馈于用户的方式迅速吸引流量,实现行业内卡位,值得重点关注。
3.1 老平台加强生态建设,
头部效应将愈发凸显
老平台依托高交易量及手续费收入,加速生态体系建设。近期,交易所由于其较高的行业地位,成为了行业的创业风口,越来越多的交易所涌现。然而,虽然竞争加剧,具有先发优势的老平台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市场份额。Coinmarketcap显示,币安、火币(包括Hadax)、Okex三家交易所交易量占比达到了27.5%。在手续费收入方面,目前,数字货币市场日交易总额约为120亿美元,按双向0.2%的费率计算,数字货币交易所单日总手续费约为2400万美元。而根据时戳资本的预测,18年3月,币安的单日手续费收入高达约350万美元,占14.6%。
主要数字货币交易所单日手续费收入测算
(2018年3月)
数据来源:Bloomberg,CoinMarketCap,时戳资本,国脉科技研究院
老平台的盈利能力助力老平台加速生态体系建设,币安、火币等生态建设日臻完善,并逐步向类金融控股集团转变。以火币为例,目前火币已经建立了交易所(huobipro、Hadax)、ICO孵化、火币资本、火币研究院、火币矿池等一系列覆盖整条产业链的完整生态,产业链参与度及行业地位不断提升,产业壁垒与盈利能力进一步加强。此外,币安、火币等还将紧跟行业发展建设自己的主链,提前为交易所的去中心化做好准备,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在市场拓展方面,老平台正积极深入国际市场,火币已被允许进入美国,而币安已经顺利建成乌干达法币交易所,成功打开法币渠道,吸引了更多增量资金的入场。随着行业份额的扩大,老交易所的头部效应将进一步显现。
除积极完善产业生态,老交易所正以越来越多的方式将其自身价值更多的注入其相应的平台币中,老平台币龙头仍然具备投资价值。目前平台币已从初期的抵扣手续费和利润回购等方式,增加了投票上币、节点锁仓、分红、VIP等服务购买等新形式,通过减少平台币在市场上的流通量及分红奖励其他币种,进一步将平台利润及价值注入平台币。依托老平台稳定高盈利,在平台价值持续加速注入的助力下,老平台币将依然具备投资性,且回撤幅度较小。
平台币价格助力方式
数据来源:国脉科技研究院
3.2 新平台加强模式创新,
吸引流量同时亦将引发不确定性风险
由于币安、火币等老平台具有较高的生态壁垒和强大的资金支持,新进交易所的成长将具有较高的难度,更依赖于通过模式创新以迅速吸引流量,以缩短成长时间。
近期,新式平台如Fcoin、CEO、Dragonex平台推出交易挖矿即为模式创新的典型表现。手续费分红模式,吸引巨大流量。然而,交易挖矿这一新型商业模式无法持续,吸引流量的同时亦将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风险。而且随着OKEx和币安分别发布数字资产交易所开放共赢计划、联盟计划,这种模式的逻辑漏洞被放大,投资者对这种不可持续的模式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以Fcoin平台(代币FT)为例,对于单笔手续费,Fcoin通过分红和交易挖矿形式进行返还。FCoin平台将平台手续费收入的80%以原始交易代币的形式(如交易BTC、ETH,则分红BTC、ETH)分红给FT持有者,剩余20%分红给团队(6月21日手续费收入分配给FT持有者的比例上调至100%,待FT流通量达到30亿之后,恢复正常80%的比例)。除此之外,对于同一笔手续费,交易挖矿机制会向交易者及邀请人增发价值120%手续费的FT。由于分红和交易挖矿分发FT的总价值不变(即为手续费),分红是将手续费以实实在在的价值币分配给币东,因此增发的FT估值偏高,FT持币者的资产将被稀释,FT易将面临贬值。
FT交易挖矿及分红机制(简图)
数据来源:国脉科技研究院
维持FT高币价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继续提升日交易量,第二种是建立平台生态、提升平台盈利能力。Fcoin经历了交易量远超币安、OKEx的巅峰后,目前的交易量只有巅峰时的五十分之一,刷单遇冷,持续提升交易量基本已无可能。而建立平台生态、提升平台盈利能力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对近期存在问题的解决难有助益。因此,FT需要不断推出更加创新的模式,维持现有热度,该模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交易挖矿模式虽然在其现有模式上缺乏持续性,然而在短期内是一种能够快速吸引流量的模式,也是一次创新的尝试。同时,一系列的创新治理模式,如退市机制,将倒逼现有交易所持续升级。模式创新是新平台冒尖的重要方式,下半年,将会有更多新交易所诞生,创新模式的出现与试错将以更高频率进行,为新平台币带来行情的同时,投资者也要注意其间存在的不确定性风险,判断新型商业模式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3.3 去中心化交易所长期仍为
交易所发展的主要方向
当前,交易所是整个区块链生态中唯一中心化的一环,一方面通过中心化左右了行业的发展,一方面受限于各国政策监管发展面临难度,而去中心化交易所则将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虽然目前进展较慢,但仍然是未来确定的发展方向。
去中心化交易所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针对高频交易的去中心化的集中交易平台(如Forkdelta、Idex、Cybex等),另一种是针对低频交易的“钱包+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形式。
高频交易方面,去中心化交易所由于受限于底层公链TPS的限制,在高频交易上用户体验不佳,目前交易量仍然较小。IDEX日成交量约805万美元,Forkdelta (原Etherdelta)日交易量约为53万美元,较中心化交易所十亿级美元的交易量存在较大差距。由于去中心化交易所平台价值很大程度上受到各大主链的发展进度影响,因此在目前ETH、EOS等基础链TPS尚未能满足高频交易的需求时,此类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量及价值在短期内仍难有大幅提升,现阶段高频交易仍然会以中心化交易所为主。
低频交易方面,得益于钱包的高用户基数,“钱包+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形式(如Imtoken+Kyber,Bancor)或将成为低频交易的主要方向。由于钱包是用户虚拟货币资产最重要及最安全的存储场所,具有较大的用户基数、较高的用户粘性以及较大的资金量,因此钱包是数字货币交易的最直接入口,将会首先面向数字货币兑换需求。“钱包+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形式目前主要有两种发展模式,一是类似Imtoken+Kyber基于Imtoken钱包引入Kyber去中心化网络实现交易,利用钱包生态引导去中心化交易,二是类似Bancor在去中心化换币系统的基础上添加钱包功能,通过附加的钱包功能,将交易者的资产留在该体系内,增加交易者的用户粘性。
由于钱包内存放的虚拟货币高频交易的需求较低,因此“钱包+去中心化交易所”较好的针对了用户低频交易的场景。随着钱包功能的不断集成,支付和收款地位的提升(商业模式完善或类似即付宝),“钱包+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模式的发展将具有较大的确定性,其短期的可实现性也将成为去中心化交易所近期的发展重点。
四、“有条件地”看好DAPP的发展
4.1 DAPP的发展环境正在改善。
此前DAPP的性能以及发展很大程度上受到链平台的性能限制,一个“加密猫”应用就使得以太坊的网络几乎瘫痪,可见目前的基础链平台不足以支持DAPP的性能展开,而高成本低吞吐量的信息处理能力也使得DAPP在竞争中完全落后于传统网络的APP,因此我们说在上半年区块链领域仍处在基础建设的初期,速率、扩容等问题是核心,基础链的性能突破方案将是区块链近两年的热点。
而随着速率、扩容问题解决方案的不断落地,我们认为下半年基础链已经基本能够支撑起几个DAPP的运作,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未来基础链能够逐步容纳更大规模的应用。更不用说DPOS等多中心化共识机制的项目已经开始落地,它们简化了网络达成共识的条件,性能的提升是毋庸置疑的,除了去中心化的比特币,区块链目前还有联盟链,多中心化的发展方向,随着有实体背书的多中心代币的加入,市场更加多元化,表现会更加稳定。同时更加便捷的代币交易方式开始出现,交易所+钱包,或是跨链技术+钱包的形式,使得一个钱包应用就能够支持用户管理在不同链上的资产,便捷高效的代币流通为DAPP运转注入了活力,也为DAPP创造出更好的生态环境。
另外,许多平台开始致力于提供区块链的支持服务,即名为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的商业模式,正在有意识地支持小团体进行DAPP和智能合约的开发,在这些平台上的DAPP开发不像在比特币、以太坊这些老牌基础链平台上那样困难,平台提供了良好的智能合约和DAPP的开发集成支持,这使得DAPP的开发门槛变低,有助于催生更多的小应用小程序。
回顾近代互联网的创新发展中,底层的HTTP等网络协议固然重要,但爆发点往往都是一个小程序,无论是Twitter、Facebook还是手机游戏领域的“愤怒的小鸟”,当初都是引爆世界的小程序,随着开发环境和性能的改善,下半年有希望看到DAPP的小成品出现,届时能否再度激起市场的热情值得期待。
4.2 DAPP是未来区块链价值的创造者
代币的价格只是平台价值的外在表现,当越来越多基础链落地后,“地基”夯实了,就需要“真实”的流量来支持起现价与白皮书所描绘的平台优势和美丽蓝图。回顾区块链的发展,从一开始的比特币等基础链,仅仅支持转账交易,到后来以太坊等智能合约平台的出现,区块链不再只是传统的记账,而有了更多的应用场景,人们称之为区块链2.0,而到了DAPP的出现,简单的智能合约开始集成,组成功能完善的应用,有的人认为这会是区块链3.0。因此DAPP的未来价值可以说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看好DAPP在下半年的发展主要有以下两点的考量:
(1)公链虽然故事大,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真实流量。很多DAPP项目虽然估值很高,但生态内并没有多少用户。即便是一直被视为最容易运用区块链技术的游戏领域,大部分项目也都存在画质渣、卡顿、交易时间长等用户体验差的现象。这些项目在初期就能轻易融到上百万的资金,但生态内并没有多少日活跃用户量,没能成功从传统游戏APP抢夺用户流量或者创造新的用户流量。对于DAPP来说,用户和数据流量是核心,没人使用的DAPP一定会被淘汰。区块链不应该成为用户获取困难、被传统融资方式抛弃的“垃圾项目”的众筹利器,而应该成为造福人类社会的项目孵化器。项目只有真的有加区块链的必要,真的实现价值创新,真的累积到庞大用户流量,才能持续发展。这些优质项目在壮大自己的同时,也为公链带去更多的热度与价值,将会变得十分抢手与强势。
(2)DAPP的开发和基础链的建设并行。之前虽然有提到基础链的性能大大限制了DAPP的表现,但事实上DAPP的开发进度和基础链的性能提升进度关系不大,两者是并行的,DAPP的开发要求的仅仅是链平台基础逻辑的严密,能够支持一定功能的智能合约,而一个DAPP产品最吸引人的是其创新的模式,底层的技术支持用户根本无需关心,就像最著名的手机系统IOS和Android,现在大部分的应用在两个系统上都有相应的部署,DAPP也是同理,更别说现在有了跨链技术的支持,不同的基础链在DAPP的上层应用角度看来都是相同的,相比起人们使用不同手机会和手机系统绑定,用户对于链平台没有过多依赖,因此未来是拥有大量客户源的DAPP自己来选择公链去部署,如果一个公链开发不友好,技术支持不到位,DAPP可随时决定切换,不会受制于链平台的瓶颈,这也是以太坊等基础链的地位在受到新链的挑战时,不得不更进一步改进的原因。
4.3 自带流量的DAPP或将成为投资焦点
自带流量的DAPP可能会是在公链后值得投资的ICO焦点,但这是有条件的!不一定都值得投资!
(1)首先是市场的环境,如果市场还是保持现状,项目发行时过于高估、市场过于投机,将处小币种于不利,ICO初期可能会有收益,但过高的价格会限制应用的成长,破坏应用生态,导致功能表现不尽如人意。当应用在受众中失去口碑后,流量衰减,中后期价格仅仅依靠投资者的热情将难以支撑,势必要面临资金出逃的窘境,就算将来应用的功能不断完善,失去的市场信心也很难重新建立。
(2)并不是所有现有的应用戴个区块链的帽子,就能成为互联网的创新项目,打破原有的行业环境。像Telegram、Twitter、BATJ等老平台长期累积的关系网络和庞大用户流量优势,保证了它们不易被新兴的平台所超越。实际上,创新就必须要打破原有模式的桎梏,而目前大部分的应用都比较注重用户粘性,用户流量难以轻易被转移。如果用户无法在DAPP中感受到差异化的价值,DAPP很难完成逆袭。因此,只有用区块链技术真正解决传统行业难以解决的痛点,创造新的服务模式满足传统APP无法满足的用户需求以创造新用户流量,或者比传统APP性能更优、服务更优、用户体验更优以从传统领域转移用户流量,DAPP才能生存并持续发展。否则如果只是空喊区块链、去中心化的口号,DAPP必将走向覆灭。
(3)智能合约漏洞,部分技术开发人员基本素质不足。在越来越多的平台开发支持后,DAPP的开发门槛会降低,在市场鱼龙混杂的情况下,项目方急于推出产品,导致产品的开发往往都是草草了事,连一些简单的安全测试都没有做到,像美蜜BEC、SMT等,程序设计时没有考虑到部分安全性问题,导致项目被溢出攻击,引发几乎“归零”的惨案。这一方面是项目的开发团队的区块链开发经验问题,区块链作为新兴领域,缺乏有经验的开发人员以及规范的开发模版,开发团队的资质是一个考量要素。另一方面,智能合约的安全漏洞问题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事实上,外国早已有科研团队在研究智能合约的漏洞,以及智能合约代码的审计。当智能合约在市场上慢慢占据地位的时候,市场会逐渐开始关心智能合约的安全问题,相应的安全研究成果是否被项目开发团队所重视,也是项目考量的一个要素。
五、怎么做能真正的迎来牛市
“如今的区块链市场犹如19世纪马拉火车的闹剧,同样是监管环境不支持,靠着市场上劣质低效的项目团队想要拉动区块链这个高效益的“火车”,好不荒唐。”
5.1 淘汰整合低效项目,投资扶持优质项目
当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项目到底有多少个呢?根据中国信息和通信技术研究院(CAICT)今年5月份的统计,全球已有超过8万个声称利用区块链技术的项目,而据全球审计四巨头之一的德勤(Deloitte)统计,截止2017年的项目数就已近9万个。然而,这些项目大多数只停留在设想阶段,难以开展,绝大多数最后都变成了僵尸项目。如CAICT就指出,仅仅只有8%的项目存活,项目的平均寿命大约为1.22年。既然项目的存活率如此之低,存活时间如此之短,为什么还有那么多项目前仆后继地ICO、上线呢?我们的项目到底是在万众创新,还是万众融资(圈钱)呢?为了回答以上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指出当前项目中的乱象。尽管项目的数量是折射市场活力的重要指标,但实际上,这些数量庞大且继续增长的项目中存在诸多扰乱市场秩序的劣质项目,它们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乱象:
  1. 重复项目频出,缺乏新意;
  2. 高深玄乎的白皮书,但实际团队并无开发能力;
  3. 想法理想化,没有真实的应用场景;
  4. 严重资源浪费。大量资金、资源流入没有意义、不可持续的项目。
重复低效甚至是僵尸项目之所以出现,无非是项目方单纯的唯利是图,在没有负责感和足够研发能力的情况下贸然打着创新的旗号圈钱。在市场处于一片火热的状态下这些项目很容易浑水摸鱼,而投资者在跟风的心态下也容易头脑发热。后续,随着投资者甄别能力的提升和投资更加理性,相信项目间的差异化会逐渐加大,好的项目必会吸引更多的投资和关注,而圈钱或低劣项目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并逐渐被市场淘汰。
5.2 项目方应自觉加强市场化管理
毫无疑问,处于经济体系中的任何企业都必须按市场规则运行。然而,针对目前各项目方的种种违规甚至违法行为,急需大幅提升其治理水平!考虑到当前投资者投资信心和热情的消散,这实在是重中之重!
只有更合理、更健康的环境,才能吸引到更多的用户和资金。当前项目方的主要不合理不合规行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大量项目资金滥用。团队出入头等舱、奢华酒店、豪华派对、非市场化的高额薪酬等现象十分严重。
  2. 项目方不作为。有些项目方不仅不集中力量提升技术和服务,增加投资者收益,反而进行内幕交易等严重违背企业道德和法律的不当行为。
如果项目方有以上这些问题而不主动整改,它们将降低投资者的信任,让传统投资者不敢加入其中。事实上,公开募集资金+发行代币理论上就和公众公司没有太大差异,项目方因此应该履行以下责任和义务:
  1. 定期披露项目进度;
  2. 去中心化项目公开代码,中心化平台则需公布用户数、盈利情况等基础数据;
  3. 定期披露资金使用情况;
  4. 定期做好与投资者在线问答交流活动。
5.3 应实行更友好更先进的监管制度和政策
(1)上半年各国在监管上的变化
在过去的半年,总体而言,各国的监管更趋严格,其目的在于将各种项目和加密货币的监管纳入到国家统一的经济管理体系之中。虽然对于各个项目ICO和加密货币的地位存在争议,有限的监管措施的出台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加密货币的价格,但各国出台更友好更先进的监管制度和政策从长远来看有利于营造有序的市场环境,为各项目和加密货币赢得合法地位,从而为区块链技术和各项目的发展打下基础。
由于各国之间缺乏在加密货币领域的合作和长效对话机制,且对于如何监管这一新兴领域存在较大的分歧,因此目前对于比特币等加密货币的监管主要集中于欧盟等少数一体化程度较高的组织和各个国家之中。自去年12月提出监管加密货币以防止洗钱和资助恐怖主义活动之后,今年4月份,欧盟通过了一项新的立法,要求加密货币交易所、平台和钱包提供者必须向当局登记,以传统货币交换虚拟货币的平台需要验证其客户身份。在欧盟的措施之下,欧洲各国均实行较严格的监管措施以打击基于加密货币的违法犯罪行为。欧洲国家中,英国因为脱离欧盟而在监管和政策制定上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如英格兰银行行长表示将会考虑由银行发行数字货币,首个加密企业Argo也即将在伦敦证交所上市。法国扶持合法的加密货币交易,未获得政府授权的加密货币投资网站将被加入黑名单。
亚洲国家中,韩国国民议会建议允许国内ICO,并要求制定相关法律条款保护投资者。此外,韩国政府还表示将监督加密货币交易所。日本金融服务局对交易进行监管整治,不合规的要停业整改和改进技术。泰国6月8日发布了数字资产交易监管细节,规定了允许交易的币种等内容。中国自去年9月份政府要求立即停止各类代币发行融资以来,目前境内的加密货币清理整顿和取缔已基本完成。
美洲国家中,美国各州虽然对加密货币态度不一,但总体上趋严。继今年3月份国会对加密货币和ICO进行听证会之后,美国SEC近日表示不将ETH视为证券。委内瑞拉因为身陷经济危机成为加密货币的积极倡议者,发行了政府主导的石油币。
就加密货币监管来说,大部分非洲经济体基本处于灰色地带。尽管南非中央银行曾表示将探索“合适的政策框架和监管制度”,但其市场监管者目前并未对虚拟货币及数字资产交易所进行监管。在津巴布韦,数字货币可以在交易所进行交易并被用作支付手段,而其货币当局曾警告数字货币有“洗钱、恐怖主义融资、逃税及欺诈”的风险。在非洲最注重技术的国家——肯尼亚,也有类似的情况。尽管肯尼亚的官方已经警告不要交易加密货币,但比特币及其他加密货币仍然越来越受欢迎。而在尼日利亚,加密货币市场目前尚未被监管,但将比特币交易比作赌博的中央银行曾表示,目前这种无监管的现状也可能很快被改变。
(2) 瑞士政府具有指导性的监管方案
与以上国家对加密货币的粗放笼统监管不同,今年2月,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颁布了针对ICO的具体监管方案。瑞士出台的这份准则将代币细分为三类:支付类、工具类和资产类。支付类代币基本上就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加密货币;工具类代币用于服务;资产类代币更像衍生品、债券、股票,可用作支付利息或股息。对不同类型的代币ICO,FINMA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
  1. 支付类ICO:代币是支付手段并已经做好流通准备的ICO,FINMA将要求遵守反洗钱法。FINMA将不会将此类代币视为证券。
  2. 实用类ICO:如果只是作为服务或应用的使用凭证,没有投资功能,FINMA不会将此类代币视为证券。但即便只是部分有投资功能,此类代币将被视为证券。如果此类代币致力于或能被广泛地当作支付手段,需遵守反洗钱法。
  3. 资产类ICO:此类代币交易时需遵守证券法和民事法。
瑞士出台的这一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监管方案具有重要的拓荒作用,有可能成为后续各发达国家效仿的标准。
5.4 降低入门门槛
区块链技术发展有赖于社区的良好运行,而社区的合力则会促使去中心化成为可能。然而,实际情况是,从加密货币的交易到各种程序的开发,却呈现出较严重的中心化态势,这不仅有违区块链技术的精神,更不利于各个项目的长远健康发展。为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加密货币交易和项目程序开发的入门门槛,群策群力,集中力量办事,从而打造更加富有活力的社区和平台。具体而言,可以从客户端的改进和开发端的开放两个方面努力。
(1)改进客户端
当前的加密货币交易需要用户先拥有自己的钱包,在兑换或交易时选择对应的交易所之后才能进行交易。由于从钱包到交易所再到最终的交易需要几个步骤,如果交易所拥堵,不仅会耗费较长时间,还会影响交易效率。即使成功登陆交易所,如果交易深度不够或是价格不合适,也难以成交。但是,一旦设计出用户友好的DAPP,创造出更方便的软件、硬件钱包,如钱包与交易所相结合,转换代币将会变得更加直接,交易速度和成功率也会提升很多。如果钱包与一些中心化或去中心化的交易所结合,用户输入自己的理想价格就能尽快撮合交易,不仅可以快速实现交易,也避免了因为操作流程耗时或交易过程中的拥堵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毕竟,市场瞬息万变,加密货币的价格处于极大的变动之中。总之,钱包与交易所结合代表了未来客户端的发展方向。
(2)扩宽开发端
项目的运行和维护无不依赖稳定的软件支持,代码的公开和更新体现了项目方的努力和推动行业整体发展的决心。虽然在项目的初试阶段,出于保护核心技术的需要,很多项目方会对开放代码持谨慎态度。但是,长远来看,对于区块链这一新兴产业,适当且灵活地开放代码实际上是利大于弊的。
根据最新的CryptoMiso数据显示,GitHub更新90天代码提交排名EOS仍然位列第一。前十分别是EOS、NULS、TRX、REN、ZRX、ZSC、SKY、RHOC、ELF和MOT。BTC目前位列第36名(下降4),ETH目前排56(下降1),BCH位列第49(下降9)。GitHub提交可以用来评估流行数字货币的受欢迎度,正是市场的积极反馈才能促进项目方更深入的改进技术和服务。
当前,更加用户友好的开发软件仍然是市场急需的,这一工作的主力当然是各个项目的研究开发人员,但也应该让更多的码农加入其中。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缓解区块链开发人员不足造成的研发困境,加强交流,提供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可以群策群力,吸收民间智慧,逐渐完善已有代码,开发出更多更好的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
(3)推动行业教育
区块链技术被誉为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代表性成果之一,是“最有潜力触发第五轮颠覆性革命浪潮的核心技术”。区块链技术已经在智能合约、证券交易、电子商务、物联网、社交通讯、文件存储、存在性证明、身份验证等领域取得了较广泛的应用。然而,目前我国的区块链相关人才严重紧缺。移动招聘平台Boss公布的数据显示,与区块链相关的岗位招聘需求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快速增长,2017年11月成为第一个明显的爆发点;2018年1-2月,区块链相关人才的招聘需求已达到2017年同期的9.7倍,发布区块链相关岗位的公司数量同比增长4.6倍。截至2018年2月,区块链相关岗位占到互联网行业总岗位量的0.41%,但专业区块链技术人才的供需比仅为0.15,供给严重不足。
由于区块链开发人员十分缺乏,其薪资待遇也水涨船高,根据BOSS发布的《2018旺季人才趋势报告》,,区块链相关职位的平均工资达到了2.58万元/月,和人工智能相关岗位工资基本持平,且仅有4.4%的区块链人才平均月薪低于万元。这一待遇不仅远超一般开发人员,而且随着项目的增多和深入发展,仍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随着有关行业对区块链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区块链技术人才的培养显得刻不容缓。接下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区块链人才教育体系的建立,培养更多市场急需的区块链研发人员。一是高校要加大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把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纳入到高校教育的范畴,从技术、教学、研究三个方面进行布局,加大力度推进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发展。二是有关企业要着重培养区块链人才。我国从事区块链领域技术创新应用的企业数量在高速增长,要通过企业的科研创新,培养一批实用型区块链技术人才。三是要提供条件鼓励技术人员自学。由于区块链技术处于快速变化之中,鼓励相关技术人员不断加强学习,改善知识结构,适应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需要。
5.5 投资者需要不断学习
目前市场上的项目种类繁多、良莠不齐,为了提高行业认识和投资理性,投资者还需进一步学习,加强对行业的理解,认清区块链技术与项目之间的必要性。一个合格的项目投资者应该具备甄别优质项目的能力,量力而行,具体说来应该具备以下几种素质:一是对自己的资本有清醒的认识,知道自己可以承受多大程度的亏损,能够承受多长时间的亏损。二是要有明确的投资策略,在瞬息万变的加密货币市场中坚持稳健的投资策略,减少赌博性质的炒币。三是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区块链代币是加密数字货币,属于虚拟物品,各国政府的监管不一,在有些国家和地区更是处于灰色地带,所以对于安全问题应该格外小心。交易平台密码强度要足够,最好是符号+数字+英文大小写的组合,牢记密码。用户验证要注意打开,谷歌验证和短信验证都很好,防止黑客盗取。总之,并不是所有项目都需要区块链,随着投资者认知逐步提升,相信“圈钱”、“割韭菜”项目的融资难度将大幅提高。
六、风险提示
(1)政策风险。加密货币交易不同于传统金融市场上的各类交易,各国政府对其认可也各不相同,程度各异,有些国家明确禁止任何加密货币的交易,另一些国家则逐渐采取监管措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诸如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总体上持开放态度。但随着各国政府监管政策的收紧,加密货币的合法地位和监管尺度仍然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是否合法;二是ICO的募资是否违法,是否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三是加密货币的交易及其交易场所是否违法,是否应在政府的监管下活动。总之,政策的不确定性是投资者需要警惕的重要风险之一。
(2)市场波动。加密货币的价格受市场变化极大,从本月比特币价格一度跌破6000美元关口可知其变化之大。今年上半年,受各种原因的影响,币价持续震荡,再加上受限于技术手段,交易不仅存在安全问题,还可能面临市场价格的剧烈波动,特别是主流币种之外的各种小币种,其价格和市值变动更加剧烈,需要投资者谨慎入场和交易。
(3)18年大部分项目将提交成绩单,优劣质项目走势将出现分化,同涨同跌的现象将逐步减少。可以想见,随着项目间的竞争逐渐加剧,市场环境进一步优化,企图浑水摸鱼的项目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年度或季度收益率较低的项目必然跌幅惊人或持续震荡。投资者应该细致分析投资项目的历史收益率,减少盲目投资造成的损失。
(4)行业仍处在初期,有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加上不专业的大V、网红站台、喊话促使了价格偏离合理定价区间,使得投资者很容易一哄而上,这一点很像90年代的股市,牛散喊话就涨。然而,没有投资策略的跟风很容易成为被高位套现的目标,最终被套牢。为此,投资者要仔细甄别消息的来源,关注基本面,不可轻信小道消息。
结论
近期市场整体表现不佳,币价持续震荡走低,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比特币期货到期,监管方面的不确定性,对价格操控的担忧以及低迷的市场情绪。
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密集ICO之后,下半年ICO数量和规模可能会有所放缓。平台币仍然会需求旺盛,保持较好的发展态势,交易中可能会涌现出更多的钱包+交易所这一新形式。基础链仍然会是市场的风向标,随着“胖协议,瘦应用”概念的推广,那些解决速率、扩容问题并切实进行项目治理的公链会保持很高的热度。此外,拥有大量用户流量的DAPP可能会是在公链后值得投资的ICO焦点。
在二级市场疲软、币市整体不景气的行情下,恶意圈钱割韭菜的项目打击着投资者的信心,团队只有把项目治理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切实保证项目质量,才能保护好投资者,巩固投资者信心,助力牛市的到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