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的资深闺蜜是一位不让须眉的巾帼。她年纪轻轻便才华惊人,在跨国公司承担起非常重要的角色,常常满世界飞。后来为了爱她的丈夫和一双儿女,牺牲了跻身高管的机会,把更多的时间精力放在了家庭里。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高能有爱的女子,也有烦恼的时候。而她的烦恼便来自三岁的儿子。
两年前,她一边全职工作,一边辅导女儿升学,实在是忙不过来,不得不把十个月的儿子送回爷爷奶奶家抚养。现在女儿顺利升学,工作也更加熟练,她便决定把儿子接回家自己带。
我的闺蜜说话十分温柔,对谁都和善。女儿从小到大都在她身边,各方面都非常棒,母女关系也很融洽。可是这个三岁的儿子却让她变成了“母夜叉”。
别的不说,就单说说吃饭吧。儿子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老人们对这个独苗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怕孩子吃不好饭,每天做各种精细食物,各种追着哄着喂。
闺蜜终于把孩子接回来,本来是母子团聚十分幸福的事情,没想到却为了一日三餐搞的鸡飞狗跳。闺蜜是超级独立的女性,自己带女儿的时候,很早就让女儿自己自己抓着吃。现在儿子怎么也不肯自己吃,每天只是等着喂饭。闺蜜各种威逼利诱,儿子就是不肯自己动手。到最后闺蜜的所有耐心都被耗尽,终于有一天启动了狮子吼的功力。又过了一段时间,铁沙掌也用起来了。
孩子呢?依旧不好好吃饭,而且性格也变得有点乖戾起来。看到妈妈就躲。
2.
闺蜜给我电话抱怨。
我说,先听我讲个小故事吧。
我的女儿今年五岁半。她喜欢粉红色、花裙子和闪亮的装饰。可是她每天睡觉用的毯子却是灰绿色的,看上去总像是蒙了一层灰,而且还破了两个洞。
这条毯子是我在十年前买的。超市活动,买一送一。我买了两条,其中一条被我随手送给一个正好需要的朋友。这一条就一直自己用着。
在女儿一岁多的时候,有些晚上她睡不着,我们还会把她放在小车里,用这条毯子把她团团裹住,推着她到外面散步。走着走着她就睡着了。 
从那以后,她就爱上了这条毯子。每天睡觉都要用这条毯子把自己裹得舒舒服服的才能安心睡着。
毯子毕竟又破又旧了。我想给她换一条。人家不干。白天要漂亮闪光的东西,到了晚上还是要裹着自己的破毯子睡觉。
有段时间女儿特别迷冰雪奇缘,我就给她买了一条印着艾尔莎和安娜公主的毛毯。她可高兴了,铺在地上玩了好久。可是晚上睡觉还是要自己的旧毯子。
过了一段时间,我又买了一张粉红色印花的棉被。她超级喜欢,这一次她终于把旧毯子放到一边,盖着新被子睡觉了。过了半个小时还没有睡着。人家自己换成了旧毯子,然后秒睡。 
五岁的女儿喜欢粉色闪亮。这条灰绿色带破洞毯子和她的喜好完全不搭边。然而,这条破毯子,却和温暖安全直接挂钩。对于女儿来说,这条毯子的重要程度远远超过那些看起来美丽的东西。
3.
同样,爷爷奶奶的喂饭看起来落伍,甚至“毁娃”。然而在孩子的心里,却直接和“爱”挂钩。
天下所有的孩子,不管生在乡下还是城里,不管是皇亲国戚还是街头弃儿,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一出生就在努力寻求爱。
孩子的心非常单纯。他们寻求的爱,和社会地位没有关系,和金银财宝没有关系,和道德学识没有关系。他们寻求的爱,只和真心的陪伴有关。而他们一旦找到,这种爱就会伴随他们一生,成为他们心中爱的标尺。
大清末代皇帝溥仪在自传中写到自己当年作恶多端,常常无缘无故责打太监,而且常常搞一些虐待别人取乐的恶作剧。他的师傅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饱学之士,给他讲各种仁义道德,他都听不进去。唯有他那位大字不识一个的乳母能够让溥仪停止他的种种恶性。这便是来自幼年真心陪伴的爱的力量。
闺蜜的儿子从十个月到三岁,一直是爷爷奶奶陪伴在身边。爷爷奶奶是真心爱这个孩子。孩子心里实实在在感受着。于是,对于他来说,爱就等于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做的一切,即使不正确,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爱的表达。在他的心里,爷爷奶奶的做法就已经成为了他对爱的诠释。
喂饭,在闺蜜儿子的心里,就是一种爱的表达。
闺蜜虽然见多识广,也爱心满满,对儿童心理却缺少研究。她的眼里,只看到了孩子一身的坏习惯,尤其喂饭这个坏毛病让她无法忍受。闺蜜坚信孩子的独立性要从小开始培养。一定要纠正这个等着喂饭的坏习惯,越早越好!结果呢?她的种种努力最后只换来了孩子对自己的疏离甚至畏惧。
三岁多的孩子还等着喂饭,肯定是不好的习惯。然而在孩子心里,这却是他对“爱”的最直接的体验。每次爷爷奶奶一边絮絮叨叨一边追着他给他嘴里填饭菜,他也许一边觉得烦,一边又感受到爷爷奶奶对他最真切的关心和爱护。
对于孩子来说,一切和爱产生链接的言行,就是他一生寻求重现的东西。
一位朋友曾经跟我说起自己的女儿。也是曾经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后再接回来的。朋友说,“我对我女儿真的非常好。可是她总说我不爱她。一直到成年了还说只有爷爷奶奶真正爱她。”
是的。在生命的最初写进大脑的东西,很难磨平,对人的一生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我的女儿在一岁的时候感受到那条旧毛毯裹在身上的温暖和放松。这种催她入眠的感觉就一直伴随着她。哪怕在她开始喜欢粉红色和闪亮之后,到睡觉时间她还是需要那种温暖和放松的感觉。平时难过伤心疲倦的时候,她也会首先想到要去裹上那条旧毛毯。 
爷爷奶奶的抚养的确不科学,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可是爷爷奶奶发自内心的深爱,在日复一日的陪伴中,早已经深深刻入了孩子的大脑。 在孩子看来,爷爷奶奶的言行便是爱的标准。
4.
闺蜜着急了:“那我是不是就干脆放弃一切努力好了?”
我说:“别着急。孩子还小,只有三岁。这时候努力还可以补救的。”
而补救的途径就是两个字——复制。
在蒙特梭利0-3岁的教室里,复制和延续爱的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妈妈们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把小宝宝托付给老师。老师绝对不是接手照顾小宝宝日常作息那么简单的。老师会和家长进行细致的沟通,了解妈妈平时照顾孩子的种种细节,连抱孩子的方式都要复制过来。老师甚至还会在接手宝宝之前进行家访。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保证能够最大程度地复制妈妈的爱,让小宝宝能够顺利地完成从家庭到学校的无缝过渡。
孩子在爷爷奶奶家感受到的“爱”是什么样子的,妈妈必须要先复制过来。哪怕是一些难以接受的言行,也要尽可能地复制过来,包括喂饭。这个阶段,即使妈妈不赞同喂饭,也必须要用温暖和欣赏的眼神看着孩子,尽量多地对孩子说,“妈妈爱你。”
在妈妈和孩子之间,通过复制和延续爷爷奶奶的言行这个桥梁,可以建立起爱的关系。等到这种爱的关系日益坚固和延展,再撤去桥梁,爱会依旧稳固。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活逻辑。闺蜜儿子的逻辑便是:爷爷奶奶爱我——爷爷奶奶给我喂饭——喂饭就是爱我。
给孩子喂饭是为了让孩子在他已有的逻辑基础上,增加一个环节:妈妈也给我喂饭——妈妈是爱我的。
一旦孩子接受了“妈妈是爱我的”这个想法以后,他的逻辑就会变成:妈妈给我喂饭--妈妈是爱我的——妈妈还会给我讲故事、画画、陪我玩——讲故事、画画、陪玩也是爱。
这时候,孩子对爱的理解已经发生了延展,不再单纯等同于爷爷奶奶的言行了。
而此时孩子的内心已经认同了“妈妈爱自己”,妈妈在孩子心里的地位已经明显上升,甚至逐渐取代了爷爷奶奶。到了这个阶段再慢慢地减少喂饭的次数,鼓励孩子自己吃饭。
可以做一些很方便用手直接拿着吃的食物,比如说煎饼,馒头,肉卷,等等,让孩子体会到自己控制食物的乐趣。可以对孩子说,“妈妈现在很忙,你自己先吃着吧。”“妈妈喜欢看着你自己吃饭的样子。”“你自己吃饭的时候,是不是感觉很强壮呢?”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读那些养成生活好习惯的绘本,引导孩子把自己吃饭当作一件自豪的事情。
这样的方法可以有很多。大家可以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选择适合的办法。绝大部分孩子都会慢慢习惯新的方式,而不会怀疑妈妈的爱。
5. 
我们总说0-6岁是人一生中最关键的阶段。有可能的话,尽量要自己来带孩子,才最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建设。然而生活总未免不尽人意。有时候,综合家庭的方方面面,把孩子寄养在爷爷奶奶家反而更有利于家庭平衡和孩子成长。
然而,等到父母接手孩子的时候,问题就涌现出来了。很多人会抱怨老一辈的育儿“不科学”,抱怨孩子被他们带出了种种毛病。殊不知,这种种抱怨只会导致孩子和自己越来越疏离甚至对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固然重要,“爱”的链接却是超越一切。
要想顺利接手,保证孩子的心理健康,建设良好的亲子关系,最好的办法是“复制”(前提是爷爷奶奶真心爱孩子,孩子也的的确确感受到爷爷奶奶的爱)。
通过复制,先建设起和孩子之间“爱”的链接。
然后再对“爱”的链接进行延展,让孩子感受到和爷爷奶奶不同的爱。
等到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稳固以后,再来进行“爱”的修正。帮助孩子改掉坏毛病,慢慢养成好的生活习惯。
这个过程也许会需要妈妈们付出好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努力。然而做父母是一辈子的事情。为了良好的亲子关系,为了孩子的一生,所有的耐心和努力都值得。
欢迎关注爱之旅家庭教育
用哈佛精神研究家庭教育

用爱心和知识帮助万千家庭收获幸福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