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旅行”二字周身的光环是如此耀眼。别说卖房、辞职去环游世界这样的壮举了,要是谁能在小长假前往一个小众目的地后昭告天下,都能成功引来众人(至少是朋友圈好友)的艳羡。一本页数用尽的因私护照,不仅是情趣与情怀的佐证,更是“身份”的象征——这本护照的主人不但有钱,还有闲;不但有闲,还有钱。
只是斗转星移,时代变换,潮流的车轮碾碎了旅行的光辉。旧时王谢堂前燕成为了日常消遣的标配,旅行早不再是奢侈品。谁还没去过个异国他乡呢?五一去海岛,十一去欧美,端午节去日韩,周末坐高铁去吃顿火锅爬个山——再无穷的目的地,再无穷的方式和玩法,也是见怪不怪。
谁想到陈绮贞《旅行的意义》一语成谶?“你看过了许多美景,你看过了许多美女,你迷失在地图上每一道短暂的光阴。”拥有促成迷失,流行消解奢侈,当人人都能掀开“旅行”的神秘面纱,人人都能实践这一项不再神秘的行动时,我们却发现自己反而不曾明了它的本来面目。
夜的巴黎可以去,下雪的北京可以去,热情的岛屿可以去,土耳其更可以去——注意点安全就是。但是为了什么而旅行?旅行的意义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知道答案。
对于实用主义者而言,偏要给旅行/旅游扣上一个高大上的帽子实在扫兴。
比如我那些“买买买”一族的朋友们,在天津买麻花,在香港买鞋,在日本买药妆,在法国买包,在地中海买橄榄油,在免税店买巧克力,在合适的地方买到合适的东西,就是旅游的终极收获。
再比如“躺躺躺”一族,在三亚的海滩上躺着,在尼斯的海滩上躺着,在伦敦的酒店里躺着,在别的地方过家里的理想生活,宅在别人的地盘,宅在别处,好不痛快。
当然,怎么少得了“吃吃吃”的美食爱好者们?他们环游的不是世界,而是世界各地的餐厅。北海道的那家拉面,罗马的那家Gelato冰淇淋,巴黎的那盘鹅肝,泰国的那个山竹……味觉体验引领着他们踏平地图上的一个个未知之地,鼻子、口腔与舌头皆走在脚前头。
可是还有一种人的旅行不是为了吃、买和休息。更准确地说,物质上的享受和体验或许并不是最主要的目的。于他们而言,旅行是为了发现,为了求知,为了看见不一样的世界。这话听起来既不新鲜,还有点矫情,但是这样一种追求与希望的确真实地存在——我就是其中的一个。
作为一名人到中年的媒体从业者,说老实话,我有足够的机会出差,有足够的机会前往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国家。可是愈在最值得前往的名胜景点中走马观花,我愈觉得焦虑不安。
也不是没有身心受到震撼的时候,我至今无法忘怀在巴塞罗那圣家族大教堂中那份难以名状的心悸。站在圣家堂缤纷的天顶/屋脊(请原谅我不知道那个确切的词汇)下,一连串问题占据了我的大脑:这座比大自然还鬼斧神工的建筑究竟有着怎样的结构?设计它的建筑师高迪其人其事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细节?怎样概括这座建筑的风格?在高迪进行设计的年代巴塞罗那在发生哪些事?西班牙在发生哪些事?我从未对获取知识这样渴望,甚至跑到一旁偷听澳大利亚旅行团的导游扩音器里传出的含混不清的讲解,结果被澳式英语的口音难住了。
我在圣家堂拍下的照片
那一天我的心情格外沮丧:明明自己已经踏进了人类文明的瑰宝之地,如此亲密地接触了这样丰富动人的建筑,却没能足够透彻地观赏、观看、了解、懂得它。这仿佛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一路走下去,越看到精彩的建筑与景观我越觉得自己无知与渺小,越觉得“傻瓜式”的草草浏览是在暴殄天物,浪费开拓眼界的大好机会。
有朋友说我古板,有朋友说我太“端着”,还有人觉得把旅行当成学习有点虚伪,可是每当我走进园林与枯山水,走进教堂和庙宇,走进宫殿与陵墓,我无法不想要了解它们背后的历史、文化、艺术、生活与哲思。穿透这些柱廊和穹顶,去看一看千百年前的时代、人与故事。要是能有位靠谱的导游就好了——不推销,不赶场,不敷衍,认真温柔耐心,按我的节奏一字一句把背景知识讲给我听,就好了。
于我而言,这才是理想中的旅行。但我知道,找到一位我理想中的导游/领队/讲解员,简直是天方夜谭。哪里有这么美的事情?要是这能成真,除非天上掉馅饼,除非我们眨眼间穿越到了人工智能时代。
不过天上真的掉馅饼了。
三联中读就请到了这样一位我理想中的导游/领队/讲解员:她不推销,不赶场,不敷衍,认真温柔耐心且博学。在接下来的365天里,她将用她的声音带着旅伴们环游世界,看遍全球的经典建筑(包括但不限于):

雅典卫城、凯旋门、大角斗场、万神庙、卡拉卡拉浴场、圣索菲亚大教堂、罗曼式修道院、巴黎圣母院、科隆主教堂、比萨斜塔、佛罗伦萨主教堂、威尼斯总督府、阿尔罕布拉宫、圆厅别墅、圣马可广场、圣彼得大教堂……
卢浮宫、凡尔赛宫、罗亚尔河谷府邸、恩瓦立德新教堂、旺道姆广场……
大马士革清真寺、帖木尔墓、吉萨金字塔群、太阳神庙、乌尔的山岳台、帕塞波里斯、印度佛教建筑、耆那教庙宇、泰姬玛哈尔陵、吴哥窟、京都御所、清水寺、朝鲜建筑……
五台山唐朝寺庙、北京紫禁城、圆明园、颐和园、江南私家园林、天地日月坛、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雍和宫、藏庙、丝绸之路、秦始皇陵、唐武则天陵、明清皇陵、北京民居、山西民居、浙江民居、江西民居、福建民居、广东民居……
她叫刘丹,身兼建筑学者、讲者、作者的多重身份。她的年专栏音频课名叫“世界建筑艺术之旅”,要花一年的时间讲解建筑背后的文化、历史与哲思。她严谨温柔风趣,几乎什么都好——就是太不擅长自我推销。还是中读的专栏编辑告诉我,她师从建筑学界泰斗陈志华教授,学术与为人皆受到陈教授的赞赏;她曾在北航开设冷门的建筑通选课,却节节爆满大受学生欢迎;如今她在美国教书,隔着13个小时的时差,仍为中读精心酝酿、悉心备课……
对她和这节音频课的肯定,当然不仅仅来自编辑一人,更来自建筑业内人士:
“现在的大家都喜欢旅行。旅行当中,人文景观是自然风景之外最重要的部分。而人文景观的主体常常是建筑。把住建筑的脉,这些人文景观背后的意义就会逐渐清晰起来。跟着刘丹一起旅行,准没错。
——王昀,著名建筑师,
方体空间工作室主持人
“建筑,这个文化和技术的复杂体,不容易讲好。刘丹能把它讲得到位,而且有趣、易懂,实属难得,推荐给大家。
——陈薇,建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学术带头人
虽然我此时此刻的确在为这节音频课程打广告,但是广告结束后,我可是要一节不落地把全年更新追完的。几个月后的十一假期我已经定了往返雅典的机票,打算将刘丹老师关于希腊建筑的讲解听个滚瓜烂熟,到时候方能在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不虚此行。至于端午节小假期因为加班没能去成的苏州园林,也要一一听音频补上,暂时弥补未能成行的遗憾。
一节课十来分钟,一年一百来节课——我平时开车、做饭、等小孩放学的时候,都可以借此短暂逃离现实生活的拥堵与油烟,去到世界任意的角落,在雄奇的人文景观中解放身心、大开眼界,想想都其乐无穷!
(额,我刚发现第一节课已经上线了,急着先听为快,不再啰嗦了。那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刘丹老师。)
大家好!我是刘丹。很高兴受到三联中读的邀请来和大家分享建筑的故事。
我本人很喜欢建筑。建筑是非常有趣的。它是生活用品,人要把它建起来遮风挡雨,以前用它抵挡野兽的袭击,现在,野兽的顾虑对大部分人来说没有了,但是要在里面吃得好、睡得好,冬天取暖、夏天避阳,给自己营造一个更舒适的生活环境。建筑又是艺术品,人们营造它、装饰它,让它满足自己精神的需求,或是审美愉悦的,或是身份认同的,或是权力需求的。建筑还是社会活动的舞台,人类大部分的社会活动都发生在建筑里面:皇帝皇后在宫殿里加冕、退位和政变;升斗小民在棚屋里结婚、生子;战争和平、税赋民政,在衙门里的商讨通宵达旦;朝拜祭祀的人群,在寺庙祠堂里川流不息。
在建筑里、建筑上,会有很多触动我们心灵的痕迹、记忆留下来,这些痕迹和记忆,让我们对这些矗立在那里的建筑、建筑里的柱石砖瓦、角角落落,有着牵动心灵的感触。登长城的时候,很多人恐怕不仅仅是踩着台阶爬上一座石头墙,会想起孟姜女哭长城,会想起中原民族和游牧民族在这儿的对垒和战斗;回祖屋的时候,父母先辈的音容笑貌恐怕也会时时地撞击到心里。
当我们出了自己的城,出了自己的国,“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又去到了世界另外一群人的记忆里。古希腊人肩扛马驮、欢欣雀跃地走向他们的雅典娜圣殿;古罗马人的军团佩剑执矛、盔明甲亮地穿过高大壮伟的凯旋门,炫耀着对世界的征服;歌德和雨果赞叹哥特教堂里浓密的群柱,把它们向上的动势比作树木的生长,“它们腾空而起,像一株崇高壮观、浓荫广覆的上帝之手,千枝纷呈,万梢涌现,树叶多如海中的沙砾”;尽管哥特式主教堂遍及西欧主要国家,但它仍然是首创者法国人的骄傲,雕刻家罗丹说,“有了哥特艺术,法兰西精神充分发挥出它的力量”,“主教堂,这便是法兰西,当我欣赏它们的时候,我感觉到我们的祖先在我心里”,“只要主教堂还在,国家就不会灭亡,……它们是我们的母亲”。
在世界的这里和那里,建筑,是我们日常的生活用品,带着生活的印记,在为我们遮风挡雨的同时,也让我们在意义的场所中,被包裹着,被丰富着,被滋养着。这是我爱建筑的理由,也是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东西。
我们会在未来的一年中,去到不同的国家地方、不同的文化,去走一走。看一看在世界的不同地方,人们都在建造什么样的建筑,他们为什么建那样的建筑,那样的建筑是如何建造起来的,那样的建筑给了他们什么样的意义和滋养。在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之前,这种不同更为的显著。我们这一年的分享先主要以世界各地的传统建筑为主要介绍对象,我们姑且叫它“世界传统建筑之旅”吧。来吧,大家一起来一趟说“走”就“走”的建筑之旅吧。
点击上图,了解/订阅
《世界建筑艺术之旅》专栏
(图片来源:Pixabay)
内容及商务合作请联系: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读 App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