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中高收入群体而言,海外就医正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有报告显示,2016年出境医疗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是2015年的5倍。美、日、韩依托各自的医疗优势正在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医疗旅游目的地。
不少人以为,海外就医能得到更好的治疗,享受更好的待遇。然而,事情却并非如此。最近有报道称,湖南破获了一起利用海外就医实施诈骗的案件。经初步核实,该案涉及26个省份,受害人达1700多人,损失金额巨大。这起案件再次折射出了海外就医乱象。
图为海外医疗一站式服务商推出定制旅行。资料图/中新社

现状·是否去海外就医关键看病种
中国不少“国家队”医院医生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中国患者大量出现在全球顶级医院,背后是中国与发达国家在诊断、治疗、药品之间的差距,以及中国富裕阶层的崛起。
北京《科技日报》报道,肺癌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也是威胁中国人生命健康的“头号癌魔”。3年前,葛先生被确诊为晚期肺腺癌。大剂量的化疗,很快就让葛先生吃不消了。但他又不想放弃治疗,后来通过朋友介绍,了解到美国在治疗肺腺癌方面有优势,于是,葛先生积极地投入到海外治疗。目前,已经带药回国继续治疗的葛先生,恢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
天津市肿瘤医院院长王平表示:“目前中国肿瘤患者5年生存率在30%左右,而发达国家达到了70%至80%。”原因是目前中国对肿瘤的诊断还处于发展阶段,肿瘤患者中相当一部分人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不少患者甚至已经出现了肿瘤转移。其中不少重症患者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海外。
对此,中国工程院孙燕院士指出,得了癌症到海外治疗其实是误区。“绝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常见癌症的治疗水平并不逊色于美国。”孙燕院士举例说,像食管癌、鼻咽癌、肝癌等,这些肿瘤在欧美国家比较少见,“海外医生的临床经验远远不及中国医生丰富。”
正如孙燕院士所言,当越来越多的国人纷纷远渡重洋去海外就医时,也有不少外国患者不远万里到中国寻医问药。“来中国治病是正确的决定。”曾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接受治疗的《巴基斯坦观察家报》主编扎希德·马利克感叹道。
年近八旬的扎希德·马利克在当地医院查出患有晚期食管癌且已转移到肝脏。和家人一起比较了美国、英国和中国的肿瘤医院后,最终决定到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接受治疗。“原因在于,在中国接受治疗的费用可能是在英国或美国治病的1/3;再者,中国在治疗食管癌和其他很多疾病方面,治疗方法更加独特。”
“目前,中国不少‘国家队’肿瘤医院的医生诊疗水平是高于发达国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赫捷也表示,“因为我们临床经验丰富,经手的病例更多,我们一线医生一年做的手术量,是很多外国医生一辈子都达不到的数量。”其实,是否需要出国看病,关键要看病种。类似肺癌这些常见癌症,海内外治疗差距并不明显,而且现在很多国外的临床研究,中国医院也都参与其中,中国患者申请入组并不困难。
但孙燕院士同时也承认,在新药研发方面中国的确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因为仅2017年,美国FDA就批准了6种肺癌新药。新药的出现意味着新的治疗选择,与此同时,肺癌的基因检测也运用得越来越普遍。此外,还有一些研究正在探索联合用药,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或与化疗联用以期提高肺癌治疗效果。这是中国未来面临的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
陷阱·生的希望背后可能隐藏骗局
言语不通,信息隔阂大 ;中介渲染,鼓吹海外治疗
近些年,海外就医业务蓬勃兴起,在给很多人“生的希望”的同时,潜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
综合北京《新京报》、《科技日报》报道,近日,一起利用海外就医虚构病情实施诈骗的案件引起关注。以免费旅游的名义赴马来西亚某医院进行免费体检的马女士(化名)被当地医院“专家赛琳教授”告知,其患有肺癌、乳腺癌,而且患癌概率达90%,并向马女士推荐可以预防癌症的治疗方案。为此,马女士最终共花费医药费62.5万元(人民币,下同)。
回到中国后,马女士将体检报告带至株洲市中心医院和湘雅医院找专家进行会诊,会诊后专家称其各项指标正常,无癌症病征,马女士怀疑自己被骗,遂向株洲市公安局天元分局报案。据株洲市公安局介绍,专案组以犯罪嫌疑人王某为切入点展开追踪,发现了以广州唯托国际总经理胡某为首,在全国利用海外就医虚构病情实施诈骗的犯罪集团。2018年5月4日,主犯胡某向警方投案自首。据了解,这一犯罪集团在中国利用海外就医虚构病情进行诈骗,受害人多达1731人,涉案金额上千万元。该案件中中介公司联合海外医院虚构病情实施诈骗,对于海外医院的资质,中国消费者几乎是完全不知情。
医疗旅游作为新兴领域,颇具行业前景但目前又缺乏全面的监管。在网络上进行“出国看病”搜索即可发现,大部分中介服务机构用“美国医院认可”“专业机构”“签约授权”“一边旅行一边检查”等宣传用词,但其真实性却无从考证。
有医疗工作者表示,有些中介机构将海外的医疗效果过度宣传和放大,造成有些消费者认为海外的医疗技术一定能够有效,能够治愈一些不可治愈的疾病,比如说肿瘤,吹嘘专家和治愈率,导致消费者上当受骗,钱包掏空,病却没有改善。
同时,“费用全包、免费体检”也是经常出现的诈骗手段,利用游客的贪便宜心理,诱导游客出国。此次案件的犯罪集团尤其还挑选了诈骗对象,据警方介绍,美容店老板在经营过程中,一般都是筛选经济条件好、注重身体保养、文化水平低且不懂英文的顾客。被诱导出国以后,不熟悉当地环境的游客很容易慌张受骗。据了解,在以往的案例中也有黑中介将游客带出国后,以小诊所充当所谓的知名医疗机构,忽悠消费者就医,最终花费不菲却没有效果。
除此以外,医疗旅游的服务项目偏多,价格较高。行业内人士透露,有中介以价格方面的优势吸引不了解情况的游客,但实际上多花了钱却并没有做有意义的检查;也有中介以“交保证金就可以有折扣”为理由收取高额保证金,称在就医后返还,或者代收治疗费用,收取套餐组合费用、收取编造的“绿色通道就医费用”等,消费者资金安全难以保证;还有中介收取高额远程问诊咨询和翻译费用,但在向国外医疗机构咨询病情和翻译病历时,缺乏专业性,甚至直接软件翻译,有可能会造成国外医院拒收、或者问诊错误。
警惕·海外就医存风险 :翻译难,随访难
只要能应用海外先进医疗技术,就是好就医方式
业界专家认为,海外就医不能被地域局限住视野,只要能将海外的先进医疗技术、创新治疗方案应用在患者身上,就是好的就医方式。
北京《科技日报》报道,然而,专家不建议重症患者都一窝蜂地去国外治疗。“就医流程及法律法规的差异、患者身体的状况等因素,都会引发海外就医的风险。”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肿瘤中心副主任付振明看来,海外就医其实存在很多不可预知的风险,首当其冲就是翻译问题。
付振明指出,医学翻译和普通翻译不同,不仅要将患者的病情全部翻译过来,而且还要翻译得非常准确详细,只有这样才有助于海外医生对疾病给出合理的治疗建议,否则的话,就会造成很大的误会,从而耽误了治疗。“还有一点必须要引起注意,那就是海外就医存在手术后随访难的问题。”
专家强调,目前中国一些大型医院都与海外医院有国际远程会诊,疑难肿瘤患者均可通过远程会诊,让海外外专家共同讨论制订最佳治疗方案,然后在中国进行治疗。
医疗中介机构麻省医疗国际提醒患者,准备出国就医前,应先对海外相关疾病的治疗情况有初步的了解,比如海外医疗有哪些有效的治疗方案、药品信息及临床试验等信息进行了解,对术后效果如何,治疗需要多少费用等问题,来衡量海外就医的必要性,从而让出国看病之行发挥出更大价值。
出国看病服务机构承载着患者生命希望,公众对待每一个步骤都需要了解清楚。
首先,签约时一定要注意,相关机构应拥有该国医院的授权,作为正式条款写入双方签订的合约,以避免不实宣传带来的经济损失和治疗风险。
其次,患者还可以根据服务机构能否提供治疗费用折扣来判断中介的真假。由于正规机构的服务费用和治疗费用是完全分开的,因此,患者可以要求服务机构将费用折扣写入服务合约,并写明违约责任,以便一旦遭遇欺诈可以维权。
另外,如果真的想去海外就医,一定要办理医疗签证。如果患者使用旅游签证出国,一旦发生纠纷会陷入签证欺诈,后果可想而知。
做出海外就医选择,患者和家属应该明确上述问题之外,在面对市场的种种诱惑与夸大宣传时,还应该多问些“为什么”,警惕虚拟希望所带来的陷阱。
观察·中国医院特需服务不能再忽视
对于海外就医存在隐患的问题,北京《新京报》发表评论称,追求更好的医疗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应该让这部分需求得到合理的满足。文章摘编如下:
对于海外医疗这个日益庞大的消费群体,不可以再熟视无睹,任其随意发展。至少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规范和引导。
首先,对于中介机构要严格审核,必须拥有相应海外医疗信息途径的机构才能从事相关服务,并向国内管理部门对其中介搭桥的医疗机构信息进行备案。绝不允许将患者引荐给非法的医疗机构。
其次,应该大力发展国内的医疗技术,特别是要重视特需医疗这个行业。这几年为了保证医疗的公平性,特需医疗服务发展被部分抑制。由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他们的支付能力有条件获得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作为医疗主管部门,不必忽视这部分需求,既然美国的梅奥诊所(Mayo clinic),一家久负盛名的“医界大佬”,面对越来越多的海外病患也放低身段提供更好的服务——在国际上都能够重视这种方式,我们确实没有理由忽视它的存在。但应加强对他们的税收管理,将这部分钱用来反哺基础医疗。
最后,我们还是要做好基本的健康服务。现在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就是就诊的无序化。大家基本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条件找最好的医疗服务,而缺乏最基本的社区医疗服务。其实这个过程不但能过滤小病大治,还可以为患者的就诊方向提供指导。让患者寻找最合适的医疗机构,并不一定是最高级的医疗机构。如果可能,我们可以尝试让国内的医疗机构与海外医疗中介进行对接,让海外医疗服务更加精准。
追求更好的医疗服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应该让这部分需求得到合理的满足。

数据·出境医疗旅游游客 一年翻5倍
从2014年至今,医疗旅游依托海内外市场交流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出国旅游同时进行体检的消费者越来越多。据携程发布《2016年在线医疗旅游报告》显示,2016年出境医疗旅游的中国游客人数是2015年的5倍,包括重症患者、医美患者、以及体检游客和保健游客等,其中体检游客占到50%以上;同时,据易观智库发布的《中国海外医疗旅游市场专题研究报告》称,从2013到2017年,全球医疗旅游收入占全球医疗旅游的比例从14%预计提升至16%,日、韩、美也依托各自的医疗优势成为中国最大的海外医疗旅游目的地。
和普通的旅游产品不同,医疗旅游是医疗和旅游相结合的服务项目,需要和海外的专业医疗机构对接,除了一般的旅游服务之外,服务机构还需要提供翻译、治疗陪同、医院选择、医生预约以及后续的医疗养生等服务,这导致医疗产品的价格远高于普通旅游产品,据在线旅游平台的数据显示,均价超过5万元/人,报价在几万到几百万。高额的回报也让组织医疗旅游的旅游机构、中介机构和海外医疗机构遍地开花,从实际情况看,一部分消费者对海外旅游中的就医效果满意,但也有部分消费者遭遇陷阱。北京《新京报》

编辑:SW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