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链的变化,反映着人生的变化
文/朱红之泪
6月,是个考学升学的月份,也是毕业、离开校园的月份。
抖音是个好东西,用音乐渲染人生的场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不仅仅抖音,《后来的我们》、《XX女子图鉴》开始登上荧幕,贩卖人生焦虑成为了网红口水文的必备套路。
曾经有人问我,开了个公众号,写什么会火?
我说:房产已经是红海,最好的还是贩卖焦虑。
以女性的视角、吐槽下直男、宣扬下女性不容易、讲讲育儿心经、职场危机、办公室斗争、都比房产红的快。
记录生活中的辛酸与中产的无奈在当下汇聚成了各种“焦虑文”,考学、情感、职场、家庭危机的话题最能赢得20-35岁女性的共鸣。
而这些女性的消费力特别强,分分钟赚的盆满钵满。
既然房市短期内不好多谈,那我们今天就聊聊人生吧。
一)本科生的鄙视链
在京沪等直辖市的大学校园里,尤其是本科群体,在生源地上面是有鄙视链的。
前阵子,天津户口新政,网络上都在传一个表(见下图),以强调天津的高考优势。
为此,我特地在知识星球里提出了一个观点:
以为落户天津就可以坐享高考录取优势,你绝对想多了。
我定性的描述了直辖市学子在考学上的阻碍。
985等好学校,看似在当地招录比例很高,实际上基本上被几所重点高中垄断。
只要你没有进入相应的学校,比如北京四中、天津一中、上海中学,名牌大学录取率再高,和你基本是无缘的。
不仅仅学校有讲究,在城市里的哪个区也有讲究。
直辖市的学生们,如果生在上海金山、天津北辰、北京密云,那么他们能够进入北京四中、天津一中、上海中学的概率已经无限接近于零。
本地人尚且为了考学操碎了心,想落户撸直辖市升学的羊毛,真的是想多了。
观点发布后,果不其然,被众人批判:
  • 你根本不了解一个河南考生的痛苦!
  • 在哪里考学都很难,你这个没有数据支撑,从录取率上看,事实就是直辖市学生们容易,这还需要讨论么?
  • 我亲眼见过,这些直辖市的本地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素质根本不能和我们比!我们费尽千辛万苦考来,而他们坐享其成。
有位南山南的网友看不下去了,在那篇天津高考的文章下面做了个详细的评论,从天津土著的视角讲述了天津高考的艰辛。
看到这样子的留言,这让我想起来了读大学时候,学校里的外地同学总是觉得自己考到这里吃了亏的言论。
  • 我是市高考状元,志愿没填好,沦落到了复旦。。。
  • 我明明考上一本线了,在我们省能上武汉理工的,来上海只能读上海师范。。。
  • 我们高考很苦的,哪像你们上海、北京同学那么幸福。。。
  • 我们平时住校的,有早自习、晚自习,周六也要上课,每周只休息星期天一天。。。
  • 学校里有些本地人素质真的不行,也就是生在了直辖市,否则三本都上不了。。。
但是其实直辖市里的土著同学们听到这些更莫名其妙好么?!
  • 为什么我就莫名其妙“被轻松”了?
  • 我们到底哪里幸福了?
  • 我怎么没感觉到考学轻松呢?
  • 我怎么觉得家里的父母为了我考学都快疯了呢?
  • 我天天不是精锐教育,就是学而思培优、再不就是学大教育。。。
  • 周末、暑假一直在上辅导补习班。。。
这两种群体,是完全没办法对话的,故事的最后一般都是大家互相不争辩,你说你的,我说我的结束。
绝大多数的直辖市土著,都不会真的去较真这些言论,怎么看,“土著”都是宽容和大度的一方。
二)求职上的鄙视链
在众多北漂沪票的人生中,毕业的时候找工作也存在一条鄙视链的。
我们毫不怀疑,外地精英可以将普通土著碾压。
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机会,外地生源占比会越来越大。
因为,普通土著认命,外地985研究生不认命。
一般来说,京沪国内研究生群体90%以上都是外地生源,其中,北方生源又占了大头(安徽、江苏、山东、湖北、河南五个省可能就超过了研究生总数的一半)。
读国内硕士、博士的直辖市土著很少,读完本科出国的土著还相对多些。
求职季,因为女性大多更加早熟和缺乏安全感,985外地女研究生一般都会竭尽全力找到最好的offer
暑期实习、做面霸,考霸、四大、证券、银行、快消。。。各种管培生都不放过。。。
与之相反,本地土著学生则不慌不乱,对未来比较笃定。
有些土著的确是已经明确好未来的方向,有些方向并没有定,不过是因为家在这里自然而然展现出来的安全感和淡定而已。
这种淡定还体现在土著本科生从来不读国内研究生这件事上,你去看看北京、上海的高校研究生院,抓到一个土著很可能还是保研的。
通常来说,安全感高的人淡定,安全感低的人焦躁。
本地人这种安全感有时候也会让外地人摸不着头脑,觉得深不可测。
明明都没找到工作,可是你哪来的自信如此淡定?莫非家里早就找到了门路?
(事实是土著仅仅是懒而已,根本没有门路)
毕业季,土著们在求职上不紧不慢,处于劣势,失去了很多机会。
与土著相比,安全感缺乏使得外地985研究生们的逆袭欲爆棚,这导致大部分500强企业的管培生、校招生都是外地生源。
不少公司都出现了管培生外地人,操作派遣工是本地人的倒挂现象。
单单从求职Offer层面来看,985外地研究生往往去向更好。
近些年,网络上有不少呼声,声称外地人占领了市中心,土著都被赶到了郊区,无论是上海、成都还是武汉。。。
更有人调侃道,内环外国人、中环外地人,外环上海人。。。
这实际上是外地精英在上海等城市努力拼搏的缩影。
在就业和职场上,985高校研究生小姐姐们这个群体,注定是走在职场的前列的。
女性、外地生源、研究生这些标签使得这个群体安全感较低。
做管培、拿户口是这些小姐姐们找工作的起码要求。
他们的人生没有安逸,一切都是权衡再三、谋划很久才做出的选择。
我们可以预见,985外地白领将会霸占几乎所有大公司的格子间。
我们也很清楚,土著要么已经完成阶层飞跃,牢牢把握金字塔尖,要么会向下坠落,逐渐变成两保一前(保安、保洁、前台)。
985研究生小姐姐们注定会成为这座城市的中产阶级,他们的财富增长注定快于普通土著。
三)学区房的鄙视链
外地985研究生小姐姐们在500强的格子间不断加班奋斗,财富积累越发深厚。
不出几年,薪水、职位都有了提升,开始合计着和老公买房。
他们尤其喜欢浦东新区、爱买森兰、唐镇、浦江、周浦、御桥的新楼盘。
即使买二手房,也喜欢围着世纪公园转。
只有浦东宽阔的马路,大尺度的建筑物,才能彰显自己的成就。
如果说闵行松江是南方劳动人民(做生意、个体户、打工)的聚集地;
浦东就是北方小白领研究生金融码农的聚集地。
什么样的人群聚集,会生发展出什么样的生活模式。
上海对公办学区房的狂热,主要集中在浦东。
985研究生小姐姐们不仅仅用自己快于普通人的财富积累买到了浦东的房子,还用这强大的购买力买出了上海最牛学区房
他们当初通过读研和知识改变了命运,现如今成为了学区的狂热簇拥。
明珠小学、福山外国语小学、上海实验。。。
这一个个响当当的名字,浸透着浦东白领妈妈们的汗水。
然而,黄浦江对面,却是另一个世界。
浦西有许多很好的民办学校,公办学校相对弱势,土著们并不刻意追求学区,外地劳动人民更是顺其自然,家里孩子好几个,哪管得过来学区不学区?
能进好学区最好,但是热衷程度明显和浦东小白领妈妈们不在一个层面。
为什么浦西人没有浦东的焦虑?
因为土著和劳动人民从未有非份之想,他们早就放弃了逆袭的可能。
平安一生,安逸才是他们的主旋律。
与其自己奋斗买房,不如和兄弟姐妹分老人家产来的现实。
反观985外地研究生小姐姐们呢?
他们珍惜自己在上海所能达到的高度,全身心的投入到学区房的争夺中,也希望下一代也能独占鳌头。
上海考学竞争的惨烈程度令人咋舌,只有你成为了上海的妈妈们,你才能够彻底懂得本地学区这些弯弯绕绕的套路。
985外地研究生小姐姐站在了新的起点,与同样是外地考学过来的其他精英PK下一代的教育。
多年以后,毕业于衡水、黄冈、毛坦厂、启东、海门、扬州中学的姐姐们,在京沪这样的大城市的惨烈厮杀下,开启了新的战场。
万万没想到,在一个高考升学率很高的城市,妈妈们依旧为了子女的学区、教育挤破头,搭上自己的全部身家。
你曾经以为上海小朋友的轻松,真的是你的一厢情愿。
小姐姐们终将会变成我他们原来看不起、不理解的那一类人。
四)结语
每个人都希望向上移动,不断攀爬高峰。
曾经麦子有篇文章,叫做《我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http://view.news.qq.com/a/20071224/000018.htm)
引起了很多农村出身的北漂、沪漂的共鸣。
还有很多人说:
你的终点,是别人的起点。
可是实际上呢?
在这样一个波澜壮阔的城市化进程中,
你仅仅用一代人就超越了普通的土著。
这速度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浦东学区房妈妈们的辛酸苦辣,是中产独有的痛苦,是逆袭之后的烦恼。
人口不断涌入的大城市,外来者的财富增长普遍快于本地。
会有无数的小姐姐们经历鄙视土著、超越土著、成为土著的过程。
人生的各个阶段,有各种鄙视链。
鄙视链的变化,也反映着人生的变化。
城市化、都市化进程天然的倾向于奖励新移民。
当外地白领咬牙买新房还贷款的时候,住着老破小的土著大爷却在证券交易大厅紧盯着屏幕。
城市的新移民,无论是劳动人民还是白领码农,都在用自己不断升阶的一生来诠释着一个道理:
从来没有什么一劳永逸,有的只是负重前行。
这就是小姐姐的人生蜕变。
朱红之泪,2018年619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城市发掘者》

“因为土著和劳动人民从未有非份之想,他们早就放弃了逆袭的可能。
平安一生,安逸才是他们的主旋律。
与其自己奋斗买房,不如和兄弟姐妹分老人家产来的现实。”
美帝的百姓,何尝不是早就放弃了非分之想,提前开启了安逸幸福的生活。
在美帝,看着放了学傻玩的ABC们和黑人白人孩子一样沉浸在“美国先进教育”的欢乐中,我忧心忡忡。
                                                                        ----soubaiwu, 未完待续。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