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社会要实现正常的身份流动,这种身份恐怕也不能仅仅以权力与金钱为衡量标准。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李跃
在这个资讯过剩、热点层出不穷的时代,这是一则很容易被各种国际时事财经消息明星八卦等淹没的新闻。
近日,广东罗定一名初二学生在雨天骑自行车时不慎剐蹭到一辆价值100多万的豪车,并主动与车主协商赔偿。
车主问男生赔多少,见其答不上来,欲收10元当教育一下了事,期间还询问男生学习情况。随后男生掏出两个红包拆开,里面只有6块钱。车主见状十分不忍,连说“算了,下次注意”,便让孩子离开了。
▲网络流传的学生刮蹭豪车与车主商量赔偿视频

车主的这一善举在网上收获点赞无数。有网民评论,“这个车主好暖心,真的好,孩子的态度也相当好”。
1
我不由得想起了发生在去年底的一则类似新闻。
当时,济南交警的一条微博突然火了起来,微博大意是这样的:一辆宾利车被一辆三轮车撞了,三轮车大爷说不好意思,自己残疾腿脚不好。善良的宾利小伙说算了吧,也不是故意的。小伙刚要开车走,大爷觉得还是要赔偿些,便从车窗外扔进来一把蒜苗。
很多围观的网友留言说,小伙大度,大爷识理,这样的结局,很暖。有网友说,大爷搞不清一些东西的价值,但做人的价值还是搞得清的。我想,这样的评判,用在广东那位豪车车主与中学生身上,也大体是成立的。
▲大爷撞了宾利后给车主一把蒜苗作为赔偿
在我看来,这两起事件中,豪车车主与中学生之间、宾利小伙和大爷之间的精神价值层面的交集,比如相互尊重、对一些人性原则的遵守等,消弥了横亘在百万豪车与自行车、宾利车与三轮车之间的巨大的身份差别。
由此想到了时下很容易引起热烈讨论的阶层划分、阶层固化之类的话题。
无论是所谓金领、白领、蓝领之类的标签,还是什么有房阶层、无房阶层之类的分野,都表达了人们关于阶层固化的焦虑。但是,这样的划分,无例外地建立在物质现实层面,包括收入、房产、职业等。
我想,我们的社会其实还需要依据趣味、品位、品格、修养等指标,进行另一种基于精神层面的阶层划分。因为,人之为人,是因为人是有灵魂的生命,灵魂的高与低、丰富与贫瘠,未必与物质呈正相关性。
比如,一个有钱人能够买得起大别墅,但如果品位粗俗,家里的书房装饰豪华却只是一种摆设,或者像《围城》里那位英美洋行代办金先生一样以收藏一大堆古董赝品为荣,那他在精神层面仍然是贫穷的,仍然属于精神贫困人口。
▲《围城》,钱锺书 著
一个地位低微的人,如果能对人对事保持不卑不亢的态度,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常识,则他的精神账户仍然是富足的。
2
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里曾讲了一个关于丁龙讲座的故事。
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山东人丁龙去美国当华工,投到一位将军家里。这个将军脾气很怪,对佣人常常不是打就是骂,所以他家里的佣人都做不长,经常要换。没过多久,丁龙也受不了,跑了。
几天后,将军家里失火,正当这个将军非常狼狈的时候,丁龙却回来了。将军很奇怪,问他为什么回来。他说,你家里有困难,我当然应该来帮助你啊。并且说,我们中国有位孔夫子是讲忠恕之道的,你平常虽对我不好,但你为人也不坏,我想我和你总是有些缘分的。
▲丁龙
将军听罢,觉得丁龙肯定是位读书之人,丁龙却说,我不识字,所讲不过是小时候父亲口授罢了。
将军听了大为感动,从此主仆如朋友般。
丁龙去世后,将军把自己晚年财产加上丁龙的一万美元,全部捐给了哥伦比亚大学,该大学用这笔钱设立了丁龙讲座,专门研究中国文化。
当时清政府知道此事后,慈禧还捐了5000册书给这个讲座,使之成为美国研究中国文化的重镇——能留下这样一个讲座,不识字的丁龙的精神资产何其丰厚。(关于丁龙的更多事迹,可参阅《一个中国劳工与美国哥大东亚系》、《寻找失踪101年的“丁天龙”》等文章)
人们常说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这句话揭示了贵族与暴发户之间的区别。
前一段时间,专治隋唐史的于赓哲教授来深圳开讲“隋唐的婚姻与家庭”,里面有些细节颇有意思。他说,隋唐人婚姻一个非常大的特点是讲究门第,但社会观念认为门第最高的不是皇室,而是山东的崔、卢、李、郑家族。唐代的宰相向这些旧贵族求婚,人家未必答应。
▲于赓哲(图:央视新闻)
这一方面当然是一种不合时宜的封闭与保守,另一方面,这种不以权力与金钱为衡量标准的门第观念,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对文化、教养以及由此派生的气质与气度的向往及尊重。
3
我还对这样一个历史细节感触很深——1793年,在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砍头仅仅几个月之后,皇后玛丽也被暴怒的民众推上了断头台。
行刑前,这位法国最后的贵族女子一不小心踩了刽子手一脚,她用不失优雅的笑容看着刽子手的眼睛说了5个字:对不起,先生。
就是这5个字让她载入了史册。
这是融入了生命之中的教养,“贵族”这个词,在这里是物质层面的,也是精神层面的。
▲法国革命时期的玛丽皇后(中)及其子女
不久前,看到一篇报道,一个从工地上下班的农民工坐地铁,担心衣服弄脏了地铁座椅,下车时特意掏出纸巾将座椅仔细擦了一遍。他的这种教养,这种日常举动中所体现的人性的高贵,从某个角度可以说,与玛丽皇后处于同样的刻度之上。
说到阶层固化,精神上的阶层固化可能比物质上的阶层固化更可怕。一个社会要实现正常的身份流动,这种身份恐怕也不能仅仅以权力与金钱为衡量标准。
做一名衣食无忧的“穷人”不应当成为一些人的宿命,这个社会是有不同角色分工的,但无论是开宾利的,还是踩三轮的、骑自行车的,都可以在内在的灵魂层面、在对待尊严与价值的层面获得同样的海拔线。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觉得文章不错,就打赏一个吧!

李跃
媒体人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bingchuansxk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欢迎权利人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请于后台留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