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领先者已经闯出一条路时,后来者只需要奋力往前赶就可以了,因为方向已是明确的。然而一旦我们超越领先者,自己成为先行者时,我们立刻会发现,前方已经没有了路,需要我们去趟出一条路来。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 陈季冰
中兴通讯危机的发酵引申出了许多个方向的热议,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关于中国应该尽早掌握“核心技术”、避免“受制于人”的强烈共鸣。可以这么说:美国政府扬言要对中兴这家中国企业采取的毁灭性制裁,催生了一次关于“中国芯”的全民焦虑。联想公司这两天遭遇的厉声指控,不也是这种焦虑的宣泄吗?
在《环球时报》这类媒体看来,这又是一次我们可以“将坏事变好事”的伟大机遇。因为来自外部的压力有助于中国内部凝聚高度团结和共识,从而排除万难、“不计成本”地加快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的突破。
实话说,正在形成的上述这个“共识”让我非常焦虑。本来,我对于“中国芯”本身倒并没有什么焦虑。我乐观地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科技的持续进步,未来我们在更多领域里掌握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将是一桩水到渠成的事。然而,“不计成本”地靠人为意志推进这个过程,会让我们又栽一回历史上已经过的大跟头,说“欲速则不达”大概还是很轻描淡写的。
1
中国需不需要掌握“核心技术”?
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毋庸置疑的。我从来就不是市场原教旨主义者,从来就不相信凡事都可以通过买卖交易来实现。中国不是像欧洲的瑞士、亚洲的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可以长久地依附于其他世界强国的羽翼之下过富足安康的小日子。像中国这样的庞然大物一旦崛起,注定要改变地球上的很多事情。仅仅出于经济的考量,我们终有一天也会发现,“核心技术”不都是可以买来的。
就像我们有我们的盘算一样,他国也有他国的复杂权衡。我们需要的东西,他国不一定愿意卖给我们,哪怕我们愿意付钱。更有可能的是,当我们跨过了某一阶段之后,我们需要的东西,没有其他国家有能力提供,我们不得不独自前行。
那么,中国怎样才能掌握“核心技术”?
这个问题就很费思量了,来看看“不计成本”这个雄壮口号吧。
成本与收益关系的理性计算,是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石,亦即所谓“理性人”假设。资源总是稀缺的,在自由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之下,资源会自动流向那些能够产生最大收益的地方。
不计成本,就意味着要通过人为的引导(亦可以说操控)让宝贵而稀缺的资源流向某些不能产生直接效益的领域。用经济学的术语来说,就是以非市场化的手段扭曲资源配置。它的手段无非是行政命令和直接或间接的财务补贴。
支持“不计成本”发展“核心技术”的最大理由是,很多问题不能只算经济账。因为经济账是“小账”,要算“大账”,比如政治账、国家安全账等等。
笼统地说,凡事不能只算经济账,我是绝对同意的。且不说政治和国家安全这类离我们普通老百姓比较远的“大账”,就拿教育、医疗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关切的领域来说,当然不能只盯着直接的“投入产出比”。
然而,具体到中兴、华为这样的企业来说,将它们的安危存亡直接与国家安全挂起钩来,岂不是太耸人听闻了?中兴和华为都不是军工企业,它们都是比较纯粹的民用商业性公司,它们也都有大量的外国客户……简言之,它们存在的唯一理由就是创造财富。如果以扭曲资源配置的方式来维护它们,那么它们就不再是创造财富,而成了浪费资源的无益、甚至有害存在。
我知道,立刻会有人大义凌然地指出,芯片产业是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产业,关乎国家发展的长远命脉。这话貌似很有道理,但却经不起仔细推敲。人不能光脚不穿鞋吧?人民的子弟兵更不能光着脚去打仗吧?如此说来,制鞋业就更应该被列入不必遵守市场规则的“命脉产业”!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正是因为中国奉行了市场经济体制,才会催生出中兴和华为这样拥有世界影响力的大企业。改革开放之前的中国是最善于“不计成本”、“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但那时为什么没有一家中国企业能够走出国门,参与全球竞争?难道是因为那时我们对“独立自主”重视得还不够?事实正相反,只有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特别是中国加入了WTO以后,我们才第一次获得了孕育中兴、华为这样世界级大企业的可能性。
如今,试图以反市场的方式去捍卫和壮大中兴通讯这样的民族企业,只能是缘木求鱼。
2
但这还不是我要说的最重点。重点是:要想发展“核心技术”,“不计成本”就能成功吗?
“不计成本”发展“核心技术”这种论调建立在一个许多人从未认真思考过的假设之上,即能够决胜未来的所谓“核心技术”,是我们现在就可以清晰地预见的。但我想说,在经济和科技领域,恐怕没有比这种想当然的假设更加错误和有害的了。
当人们看到一个事物的成功之后,通常很容易犯一个错误,就是认为它从萌芽、发展到最后的成功,是有意识的“规划设计”的结果。对从事这项事业的个体来说,情况或许确实如此。但若将它放到整个社会的宏观视野中去审视,则又是另外一幅截然不同的景象。
我们会看到,在某人(某机构)开始从事一项事后被证明是成功的事业的同时,无数其他人(其他机构)也在从事着其他不同方向上的探索。不过,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后来都失败了,湮灭在了大浪淘沙的时间长河中。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投入的资源不够巨大,付出努力不够艰辛,也不是因为他们的技术不够“先进”……而是因为他们那些探索的成果没有能够创造出足以支撑起后续发展的广阔市场需求。这其中的原因很复杂,也存在着难以言说的偶然性,但有一点是十分确定的:未来最有前景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现在无从得知。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所有真正的创新都是前途未卜的试错。当前人已经为你闯出一条路以后,你只要沿着他走过的路,加快脚步,奋力往前赶,就能够达到你希望的目标。但一旦你自己成为了领先者,前面已经没有现成的路,那么你继续前行之路就不仅仅需要体力和毅力了。有时候,运气是更加决定性的。因为你即便再努力,也有可能被一条当下看似康庄大道的歧路引向悬崖绝壁。而且,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体力和毅力越强(意味着越有能力“不计成本”),失败得也越惨。
互联网在今天看来是一个改变了人类历史的划时代的伟大创新,但它的发展历程恰恰证明了创新的发生是多么偶然!
当年美国军方发明互联网时,根本没有打算“不计成本”、举全国之力发展它,它只是一个灵光乍现的小尝试而已。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应用,美军最初创造出来的这个分布式网络雏形拓展成了今天这样的格局。自始至终,美国政府都没有对互联网技术倾注过太多心血,更别说“不计成本”了。在冷战时代,核武器、太空技术才是美国与当时的苏联争霸的“主战场”。
更加匪夷所思的是,原本计划投入军事用途的这项技术,美国政府和军方居然没有对它进行保密和封闭运营,而是把它开放给了民间的商业用途。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美国政府从一开始就没有把互联网这项技术太当回事,它完全是政府无心插柳、民间自发投入的结果。
与此相反的另一个例子是,在数字技术蓬勃发展的同时,日本经济决策部门经过广泛而细致的研究后认为,高清模拟技术是电子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幸的是,日本的经济体制和社会文化使它的政府比美国政府更有能力集中社会资源“办大事”。其结果现在大家都一目了然了:上世纪80年代一度横扫全球的日本电子产业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被后来居上的韩国远远地甩在了后面。
今天回头再来看,我们依然只明白一件事:日本的官员、企业家和专家学者当初作出了一个方向性的重大错误抉择。但他们究竟为什么会犯这么大的错误,我们是解答不出来了的。用经济学术语来说,分散的市场信息之“不可穷尽性”导致了集中决策的不可能,这就是计划经济为什么行不通的根源。
并不是市场经济多么完美,而是以我们人类现有的智慧,找不到比它更不差、更可行的替代方案。
3
千万不要以为在美国式的自由市场模式下,就不存在重大决策失误。实际上,这类失误到处存在,并不我们这里少。
就拿中兴公司所在的通信领域来说吧,上世纪90年代后期,正处于鼎盛阶段的摩托罗拉公司经过分析认为,卫星通信将是未来远程通信的主导趋势。于是它投入巨资成立了著名的铱星公司——“铱星”这个名字估计今天40岁以下的人大多听都没听说过。
▲美国铱星公司生产的卫星
然而,技术如此先进的铱星卫星通信系统自推出那天起就从未获得过市场的接受,它最高时也只有5万多用户,远远达不到实现盈亏平衡所需要的50万用户生死线。在依托于地下光缆和地面基站的无线移动通讯技术一日千里的竞争势头之下,铱星公司很快就败下阵来。
不过,与“日本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铱星系统的失败仅仅是摩托罗拉一家公司的失败,而不是美国整个国家的失败。当覆盖地球每一个角落的60多颗尚未真正使用过的铱星卫星不得不一颗接一颗被摧毁时,痛心疾首的只有摩托罗拉的股东和高管们,广大美国纳税人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原因就在于,美国政府没有关心过铱星的死活,实际上美国的制度也决定了它没什么能力去“扶持”什么产业,或“集中力量”办什么“大事”。
但恰恰是因为这种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个体分散决策和试错模式,很快就让我们看到,在铱星公司像流星那样陨落的墓碑身后,谷歌、苹果、Facebook……鱼贯而起。当然,它们也不是美国政府通过英明的规划设计,然后“不计成本”地集中资源进行“联合攻关”后的胜利果实。这些幸运者的成功与铱星的不幸,也都是市场中的个体分散决策和独立试错的结果。
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如果美国政府当年认定卫星通讯是决胜未来“国家竞争”的“核心技术”(当时看起来差不多就是这么回事),于是它动用行政力量,“全举国之力”,“不计成本”地扶持铱星公司,那么后果又会是怎样?
说到这里,请先回忆一下我在本文开头已经说过的那句经济学公理:资源总是有限的。
可以想见,因为大量的资源不按市场原则堆砌在了卫星通讯这个“核心技术”领域,铱星公司或许会在更短时间内迅速壮大。但与此同时,另一些像乔布斯、扎克伯格这样的人试图创建他们的苹果和Facebook时会发现,自己几乎没有什么发展空间,因为他们迫切需要的资源都被政府集中起来,拿去“不计成本”地发展铱星事业了。
▲乔布斯
但铱星计划最终还是会因为没有市场需求而失败,只是在那样的情形下,铱星的悲剧就不再仅仅是摩托罗拉一家公司的悲剧,而成为整个美国的悲剧。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当国家不计成本,集中所有能够用得上的资源,投入一项事业,就是掐灭了更多其他不同方向上探索和成功的可能性。当然,国家的“集中力量办大事”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成功,但成功的概率不会很高。原因我在前面也已经指出过了,大凡真正的创新,都是充满风险的探索,成功的幸运者永远只是少数。国家也改变不了这个宿命——国家的力量只能做到把一项事业的规模迅速做大,但它是否会被市场和社会广泛接受,不是国家能够说了算的。
更加悲催的一种可能性是,由于国家比任何一个个体都要有力量得多,如果它一意孤行,那么在失败的道路上也会比任何一个个体走得更远,直到把全民族的命运赔进去不可收拾为止。为什么中国的计划经济只搞了30年就搞不下去了,而前苏联却一直维持了70年?原因就在于前苏联的资源条件比中国好得多,它有能力在错误的道路上比中国走得更远。
回到芯片问题上来,现在大家都说,它是决定国家未来经济命脉的“核心技术”。但假如当初没有美国军方的灵光闪现,又或者互联网的大规模商业化没有获得市场的认可……那么,今日芯片还会成为令举国焦虑的“核心技术”吗?既然这样,我们又焉能如此肯定芯片在未来30年里一直会是最重要的“核心技术”呢?我们又焉知不会突然从哪里冒出来一个我们闻所未闻的新事物,一举颠覆现有科技和经济格局,就像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的“分布式网络”雏形那样?

幕后玩家

主演:徐峥 / 王丽坤 / 王砚辉
猫眼电影演出
详情
4
那么,国家究竟应当如何做,才能正确地扶持“核心技术”呢?
以目前我们所掌握的关于市场经济的知识,国家首先应该投入资源支持基础科学研究,特别是不能产生直接经济效益的理论科学研究。在现代,这一类科学研究若无政府有计划的系统性支持,而像两三百年前那样主要靠有钱的个人和社会团体赞助,以民间自发兴趣驱动,是不可能取得大规模进步的。在基础科学研究方面,倒真的需要“不计成本”,但这里有一个透明的体制问题。
▲合肥人造小太阳,已通过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验收
中国作为一个经济大国,政府在这方面可以发挥的作为也理应比瑞士和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大得多。小国即便再发达,但囿于自身的整体实力,也只能在某些特殊领域的基础研究中取得一些领先。中国不同,我们完全有可能建设成为一个全方位的科学大国。说得更高尚一点,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里的突破,是为全人类作贡献。
其次,国家应该通过制度、政策的改革和调整,为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应用技术研究、最终实现商业化开发创造良好的土壤。
国家不决定什么是应该重点发展的“核心技术”,但国家可以鼓励各个方向上的自由探索。在这方面,国家可以做的事情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提供自由透明的市场交易秩序和公正的知识产权保护,同时营造一个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法制和舆论环境。
实际上,由于中国拥有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都更大、增长也更迅猛的国内市场,在中国从事各种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尝试,相对而言成功的机会也比在其他国家大得多。中国的这一独特优势,目前已经令许多西方领先科技企业垂涎不已。
以我之见,“中兴危机”值得我们认真反思的真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奉行的那套技术研发模式眼下是不是正面临着一次根本性的转变?
简单地说,这套模式的精髓其实就是“拿来主义”:拿来-解析-模仿-改进。这套模式带有浓厚的苏式计划经济色彩,客观地说,它在过去二三十年里是基本成功的。我相信,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人以为国家应该下更大决心、集中更多资源沿着这条路去实现“独立自主”的“赶超”的根源。
遗憾的是,他们没有看清楚这套模式成功的基本前提——那恰恰是因为我们一直处于跟随者的位置。正如我前面已经说过的,当领先者已经闯出一条路时,后来者只需要奋力往前赶就可以了,我们并不需要分散精力去探索试错,因为方向已是明确的。然而一旦我们超越领先者,自己成为先行者时,体力和意志就不再是全部。因为我们立刻发现,前方已经没有了路,需要我们去趟出一条路来。
今日的中国无比渴望成为技术领先者,但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成为技术领先者的观念和制度准备?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在一个已经因奉行计划经济而遭受过史无前例的巨大灾难的国度里,在一个已经因实行市场经济而实现了史无前例的重大成就(中兴通讯这家公司的崛起本身就是这种成就的一部分)的国度里,竟然仍有那么多人一遇到问题就近乎无意识地呼吁重拾计划经济那一套!
这就是我焦虑的来源,因为关于“中国芯”的全民焦虑以及随之而来的错误认识,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这些苦果我们早已经品尝过了多少次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不久前引发空前争议的那句“名言”——“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焦虑的确不能创造价值,但针对当下这场全民焦虑而产生的质疑却很可能产生无与伦比的巨大价值。或者退一步说,它能够使我们免于蒙受不可挽回的重大挫败。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觉得文章不错,就打赏一个吧!
陈季冰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
最近更新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bingchuansxk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欢迎权利人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请于后台留言。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