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对新零售元年的总结,阿里多项核心数据创下IPO以来的最好表现,可谓意义不凡,而且势必会激发着市场对阿里新零售未来的想象。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扬子江
挑战极限的故事,总是格外激动人心的。
北京时间5月4日晚,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18财年第四季度(2018年1月1日—3月31日)财报及2018财年业绩。本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2502.66亿元,同比增长58%,创下IPO以来最高增速;核心电商业务收入2140.20亿元,同比增长60%,同样创下IPO以来年度最高增幅。
▲阿里巴巴财报
作为对新零售元年的总结,阿里多项核心数据创下IPO以来的最好表现,可谓意义不凡,而且势必会激发着市场对阿里新零售未来的想象。
事实上,在本次的财报中,基于对2019财年全年业绩增长的可预见性,以及过去一年在技术及新零售领域的加码投资将带来的巨大增长潜力,阿里巴巴上调2019财年收入同比增速预期为超过60%。
1
阿里的这份财报,在发布之前就是一份让人期待(甚至可以说空前期待)的财报。为什么这么说?不仅是因为人们对新零售表现有所期待,也是因为,财报发布前夕,美国两个著名的大空头接连低头,开始看多阿里。
最近,美国最著名的做空机构香椽(Citron Research)罕见地发出了一份公告:阿里巴巴股价将升至250美元;此外,曾经成功做空过美国安然公司并蜚声天下的美国知名投资者——做空大王吉姆·查诺斯,投降的姿态甚至更为彻底,他于本周四(4月27日)在美国最知名的财经电视频道CNBC上宣布:我不再做空阿里巴巴和中国。
▲做空大王在节目中“投降”,不再做空阿里巴巴和中国。
著名空头以决绝的态度翻多,本已罕见,在财报发布前夕有此举动,甚至多了一些迷途知返、悬崖勒马的意味——空头的血,不能再这么白白流下去了。
空头这次翻多,实际上也是相当务实。以香椽为例,对阿里的财报,该机构的观点实际上传达了两层意思:
1.阿里巴巴第四财季的业绩以及业绩预测将会超过分析师的预期;
2.阿里巴巴的运营利润率将会低于“卖方分析师的一致预期”,原因是该公司的防御型投资,以及价值创造型投资将会给予投资者逢低买入的机会。
言外之意,这是投资者的利好,而不是利空。最终发布的财报证明,超级空头提前翻多是明智的。
2
在当下,看空阿里乃至看空中国,贸易战无疑是一个好由头。空头着急翻多,是不是早了点?
刚刚发布的财报证明,空头们甘愿冒着贸易战的炮火倒戈,最直接的原因显然是——空头不懂阿里,新零售让空头看懂了阿里,这对他们的冲击,实在不小。
▲阿里巴巴新零售的代表——盒马鲜生
2017年,阿里为“新零售元年”留下了浓重的一笔,打个比方,“新零售”就像二级火箭一样,不仅着实给阿里提供了强大的驱动,顺带着,阿里的股价也翻了一番。
这是空头没有料到的!要知道,去年美国的零售业处于低谷,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第四季度线上零售额同比增长 17%,但整体零售额增长率仅为 6%,线下零售的颓势明显。
其实,空头之所以低估阿里的新零售,是中了美国零售业的毒,也是中了亚马逊的毒。美国线下零售的惨淡,与美国电商公司的主流模式有关,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是亚马逊——在美国市场,只要亚马逊宣布进入一个行业,该行业的上市公司股价无一例外都会跌的惨不忍睹,这就是所谓的“亚马逊效应”。
换句话说,亚马逊的模式是具有排他性的!
阿里在模式上已经领先亚马逊,这种领先,除了“新零售效应”与“亚马逊效应”的对比,最外显的一面就是成长速度。就速度而言,即便是在全球化、技术进化这样的核心命题上,阿里交出的成绩也不逊于亚马逊。
从这个角度看,著名空头翻多,何尝不是对“刻舟求剑”的反思。
3
从阿里“谋篇”未来的重要投资、应变思维来看,即便是具有强烈排他性的贸易战,对阿里来说,可能也不是问题。
对于已经或正在翻多的空头们来说,想要通过阿里在新零售等领域的投资预见未来,并不困难。
阿里在新零售、菜鸟网络、阿里云等领域以及服务全球化进程的广泛投资,不仅是应对当下,更是着眼于未来10年、20年的全球商业趋势和内在需求——在国内,阿里新零售通过投资布局,已经形成全产业八路纵队聚力合击的生态架构,随着二线以下城市消费的崛起,融合阿里覆盖力强大、时效快速提升的物流网络。
相比竞争对手,阿里新零售的服务能力有望在更为广阔的市场上持续发力。
▲阿里巴巴在新消费领域的布局
在全球化领域,阿里速度也绝对是协同“一带一路”走出去的典范。目前,阿里对“一带一路”的持续投资,已经进入全面发力的阶段,除了以速卖通、Lazada为代表的电商业务,作为软实力的输出,阿里云在“一带一路”地区实现规模化的高增长,同时带动和赋能众多中国SaaS软件企业走向世界,更加凸显了阿里全球化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鲜明底色。
财报显示,2018财年第四季度阿里云计算收入同比增长103%达43.85亿元,连续第12个季度保持规模翻番。显然,对于围绕着阿里的海外投资者来说,这一点更能帮他们打破对阿里的保守认知,甚至驱散围绕一切“中国概念”而盲目生出的贸易战疑云。
拥有赋能者的身份,不仅是阿里与亚马逊这两个全球电商巨头的明显区别,实际上也在很大程度上定义着阿里成长的包容性,决定着其商业策略以未来价值为基石的前瞻性。
事实上,无论是当下在新零售等领域的坚实的投资策略,还是对于应对贸易战阴影下飞快变化的世界,阿里判断和适应现实世界变化的思维和能力,都不容低估。
今天的东、西思维之别,未来会不会成为新旧之辩?
当做空机构大鳄香橼承认“阿里巴巴是这个市场上最引人瞩目的成长故事”,当“空头之王”查诺斯做空阿里损失了百亿美元之后缴械翻多,想必可能已经对此有所思考。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最近更新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号ID:ibingchuansxk
长按二维码关注
中国传媒榜·十大新媒体

微博·最佳深度报道媒体
凤凰网评论·年度致敬媒体
网易号·年度最佳签约作者
凤凰一点号·年度深度报道榜
百家号·最受欢迎图文创作原创作者
传递2017自媒体盛典·年度新锐评论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欢迎权利人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请于后台留言。
点一点广告,心情会更加愉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