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私人微信(mamiok100)和高知麻麻做朋友。
在OK入幼儿园之前,我和他的主教老师有过一次关于孩子情况摸底的交流。当我和老师在交流家庭活动的环节时,我问她我们应该在家里给孩子安排一些怎样的活动,才可以比较好的和他在幼儿园学习到的内容衔接起来。
老师告诉我,“我唯一给你的建议就是让他在家里成为一个'人',他们需要自己去建立生活经验,在这个家庭里找到自己的本位。” 
接下来她又给我举了些例子,比如参与家务活、独立完成自己能力所及的生活事项。老师还特别强调了,当孩子完成了一件在大人看来很有进步的事时,大人一定要先控制住自己的兴奋,不要马上就拍手欢笑鼓励,孩子其实知道自己取得的进步,可以在整件事结束后把结果反馈给他;相反,孩子碰到困难和挫折,也不要马上出手相救,他们需要有思考甚至苦恼的空间。
老师说的这些给了我挺大的启发。很多时候我们养育孩子过于紧张了:
孩子的要求没有满足孩子伤心的哭了,我们就担心会因此破坏亲子关系;
孩子有一点开心的进步,我们要装出比他们还开心的样子来鼓励和刺激他们继续进步;
孩子在家无所适事,我们又担心是不是太无聊了,会缺乏感观刺激影响发展;
孩子出去社交了总担心他们被人打了或者打人了,总是不停地告诉他们,你有什么问题都要来找妈妈。
说到底,都因为我们在育儿这件事上太要求自己尽善尽美。当然我们这么做也并没有一定要孩子未来有多成功,我们只是希望给他们一个没有缺陷的童年,希望他们拥有平稳的情绪、乐观的心态,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听从自己的声音,追随自己的兴趣,获得幸福的能力。
这些不正是这些年来蛮新的育儿观念吗?没有捆绑只有爱意。但这样去教育孩子,未来他们真的能成长为我们预设或者期待的样子吗?
Lori Gottlieb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治疗师,他的病人通常有着不幸的童年,他们的不伤心总是与他们的成长经历有联系的,而Lori Gottlieb的主要工作就是重新当一回病人的父母,提供一种“矫正性情感经验”,让他们无意中将早期的被伤害感觉移情到我们身上,然后给出不同的回应——与他们童年期所得到的相比,更加体贴、更具共情的回应。
但当Lori Gottlieb遇到了越来越多的“特例”——有着完美童年的人也都躺到了他的治疗椅上,他开始怀疑,正是父母在孩子小时过于保护他们,避免让他们不幸福,才剥夺了他们成年后的幸福感。
以下内容摘自Lori Gottlieb发表在国外的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编译是小巫。
我遇到了一个例外,这个姑娘20多岁,聪慧美貌,姑且称她为丽齐。
丽齐有坚实的友情、亲密的家庭,和极度空虚的感觉。她告诉我,之所来咨询,是因为她“就是不快活”。
她还说,令人沮丧的是,她找不出来自己到底是对什么不满。她说她有一对“棒极了”的父母,两个出色的手足,支持她的朋友,极佳的教育,很酷的工作,健康的身体,漂亮的房子。
她的家族史上没有抑郁症或焦虑症病人。那为什么她老是失眠呢?为什么她总是犹疑不定、怕犯错误、无法坚持自己的选择呢?为什么她认为自己不像父母一直评价的那样“惊人”、觉得“心中总有一个空洞”呢?为什么她描述自己感觉“飘忽不定”呢?


我被难住了。这个案例里没有漠不关心的父亲、求全责备的母亲和其他放任自流、爱贬低人、杂乱无章的照料者,问题出在哪里?


当我试图弄明白时,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类似的病人越来越多。
我的沙发上坐满了二三十岁的成年人,自述患上忧郁和焦虑,很难选择或专注于某个令人满足的职业走向,不能维持良好的“亲密”关系,有种空虚感或缺乏目标感——但他们的爹妈无可指摘。

恰恰相反,这些病人都说到他们是多么“崇拜”父母,说父母是自己在这世上“最贴心的朋友”,从来都是有求必应,甚至出钱让他们来接受心理治疗(当然也在替他们付房租和汽车保险),这让他们既愧疚又困惑。毕竟,
他们最大的抱怨就是无可抱怨!

起初我很怀疑这些人的陈述。童年一般都不完美,那么,如果他们的童年很完美,为何会如此迷茫、不自信?这跟我学过的知识背道而驰。


但相处一段时间后,我开始相信他们并无粉饰或曲解。他们真的拥有关爱备至的父母,给他们“发现自己”的自由,鼓励他们想做什么都行,接送他们上学放学,陪他们做作业,当他们在学校受欺凌或孤立时出手相助,在他们为数学发愁时及时请家教,看到他们对吉他表现出一丝兴趣就掏钱让他们上音乐课(丧失兴趣时又允许他们放弃),当他们违规时跟他们谈心,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惩罚(运用“逻辑后果”来替代惩罚)。
一句话,这些父母很“体贴”,投入地引导我的病人们顺利通过童年的种种考验和磨难。作为一个力不从心的妈妈,我常会在听病人陈述时,暗自奇怪这些伟大的父母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斯沃斯莫尔学院社会学教授巴里·施瓦兹说,“幸福作为生活的副产品,是很棒的一个东西。但把幸福作为目标来追求,只会导致灾难。”而现代很多父母正是孜孜不倦地追求着这个目标,却适得其反。
哈佛大学讲师、儿童心理学家丹·肯德隆表示,如果孩子不曾体验痛苦的感觉,就无法发展“心理上的免疫力”。


“这就像身体免疫系统发育的过程,”他解释说,“你得让孩子接触病原体,不然身体不知如何应对进攻。孩子也需要接触挫折、失败和挣扎。我认识这样的父母:一旦孩子没有入选棒球队或者在全校演出里获得角色,他们就给学校打电话抱怨。还有一个孩子,说他不喜欢跟他一起乘车上学的另外一个孩子,而父母没有让孩子学会如何容忍他人,却干脆亲自开车送孩子上学。这些孩子直到青春期都没有体验过任何困苦。所谓文明,就是学会适应不够完美的情况,但父母常常遇到不快即刻出手,为孩子铺平道路。”


洛杉矶临床心理师温迪·莫格尔,10年前出版了《放下孩子》一书后,成为美国多所学校的顾问。她告诉我,过去几年间,大学招生部主任们汇报,现在“茶杯”式新生越来越多———他们是如此脆弱,稍稍碰壁,就有可能碎掉。“父母出于好意,在其整个童年期替他们消化掉了所有的忧虑,”莫格尔评论说,“结果他们长大后不知如何面对挫折。”
Lori Gottlieb的这篇文章很长,最后他说,很多时候,我们在不遗余力为孩子们提供完美童年的时候,也在让他们的成长变得更加艰难。

是的,我们有时过于追求要给孩子一个完美童年的体验,不断地要求自己,让自己学习、逼自己成长,也会自我激励说——孩子让我成为更好的自己。我们翻看各种育儿书籍和文章,试图找到养育孩子的最佳答案,也总在孩子所在的生活里小心翼翼,避免让孩子接触不到糟糕的境遇。
我自己也会身处这样的完美“陷阱”中。OK刚出生那会儿我和母乳较劲,觉着母乳是最好的人生初礼,但因为自己奶水不足结果让刚来到世界才一个月的OK愣是尝受饥饿之苦,我愧疚不已。其实,即使当时没有奶,吃奶粉长大也是完全可以的;而挨饿、吃不饱奶对于孩子来说并没有我们想像得那么糟糕,更加没有必要与自己为敌,在心里无法放过自己。
经常累到瘫已经管不动OK时,看到一旁的OK爸气定神闲地翻着书,真想做甩手掌柜,出门逍遥几小时。但还没出门,就把自己给劝回来了,要是我不在,OK的睡觉时间可能又会被拖晚了, 今天睡觉晚了、明天受影响,打开一个口子,之后就会成为常态。但事实上,即使妈妈真的消失两天,孩子也不会就有多受伤。
周遭有太多牵制、太多关于孩子需要健康安全的养育环境理论,很多时候我们连正常的生活都会扭曲。比如我们都不敢当着孩子面吵架,不敢在家当着孩子面为自己的压力发泄,但事实上,孩子不会因为看到爸妈偶尔的小吵架就感到不安,有最新的研究就明确提到,观看吵架从另一角度看也可以培养出“对他人的基本信赖”,这也是真正坚强的人应有的态度。
当然,我并不是说我们就应该在孩子面前完全放任自己,对自己情绪不加管控、自己爱玩游戏玩游戏爱晚睡觉晚睡觉。我们需要在孩子最初的几年里充分满足孩子的依恋感,有必要去让他们在0-3岁的心理发展关键期建立好安全感,但我们也需要让他们自己面对困难、了解生活中是会有不如意、是会有冲突,面对过挫折又被教予如何靠自己的心智去摆脱困境,这才是孩子应该经历的真实世界,不是么?
相关阅读
---
关注“妈咪OK"公众号,直接点击下方文章标题即可查阅。
现在关注“妈咪OK”公众号,回复以下关键词就可以看到有用的原创精选文章了
回复
“吃的”
,查看
辅食喂养系列文章;
回复“睡眠”,查看睡眠系列文章;
回复“猛长期”,查看宝宝突然变得难缠,通常是因为这件事...
回复“感冒咳嗽”,查看收好!宝宝感冒发烧咳嗽,看这篇就够了!
↓↓↓ 点击"阅读原文"  查看更多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