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习俗”,今天举国只有一个主题:高考。我们必须说说大佬高考。

马云的高考经历比较广为人知,三次高考,数学还考过1分,除了英语极好,是个典型的偏科生。
1982年,马云第3次参加高考,还是差5分达录取线,巧合的是杭州师范当年名额未满,英语优秀的马云被破格录取,后来有了阿里帝国。

1987年,锅炉工的儿子李彦宏参加高考,成为当年阳泉高考状元,入学北京大学图书情报专业(现在叫信息管理专业),后来有了巨头百度。

1989年,这届没有学霸——成绩中等偏上的丁磊考上电子科技大学,为我们创造了有了有态度的网易;中等生马化腾梦想是学天文,但听说天文系毕业最后多半成了地理老师,小马同学毅然决定放弃梦想,考入深圳大学计算机系,幸亏如此才有了腾讯帝国。

1992年,刘强东以宿迁状元的身份考入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大二时迷上编程,于是自学计算机,后来才有了今天的京东。

1987年,龚宇被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录取,后来龚宇博士为我们打造了爱奇艺。

1988年,周鸿祎被保送进入西安交大计算机,于是有了“红衣大炮”和360帝国。

1997年,王兴被保送进入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后来有了被千橡收购的校内网(后来成了人人网)、“微博鼻祖”+“中国的Twitter”的饭否、O2O巨头美团。

2000年的程维原本是可以做学霸的,估计比王兴也差不了太多,只不过高考那年,却大意失荆州。
考数学的时候,程维心情很好,他的卷子完成的比别人要快一些,看到别人最后十分钟还在奋笔疾书,心里难免有一丝得意。
后来成绩公布的时候,他才知道,他卷子写得快不是因为他比别人牛,是他没看到,试卷最后一页还有三道大题。尽管如此,程维还是考入了重点院校北京化工大学。

2001年张一鸣考入南开大学,那时的他对自己的学霸属性很是自信。
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张一鸣给自己未来四年的校园提出了四个标准:一必须是综合性大学保证男女比例正常方便交女朋友;二要靠海能吃海鲜;三要离家远逃离父母;四冬天要能下雪。
大考在即, 有新闻说:“教育在改革,一考定终身已不是主流。”
双创之后,创业大军可以从中关村创业大街排到长安街都码不完。接近成功的门槛似乎并没有很高,但是回头看看上面这些当年创业如今成功的人们,是不是还是要认真接受每一次考试?
至少,如果没有以上的那些高考,大概不会有这个定格中国互联网生态的饭局。
所以,天下捷径少有,好好面对人生的每一次考试或者考验。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