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港湾(BCbay.com)专栏作者青溪:
我小时候家里四世同堂,曾祖母祖母母亲都很讲究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做什么事配合什么样的规格。譬如,某样好吃的必须留起来,一定要等到某位大人回来才能一起吃。去哪户人家该穿哪件衣服等等,都有时有节,倘若弄错一点,便要遭老人家唠叨。我总觉得他们婆婆妈妈的老黄历太多。可现在,我也不自觉的爱翻老黄历。

  最近,我学习了一个新词,叫作“仪式感”,原来,那是“婆婆””妈妈”们做事的“仪式感”啊。
  说起“仪式感”,我觉得不仅咱们中国人看中,它也是加拿大的大爱呢。
  第一次去加拿大人家吃饭是多年前参加一个当地教会的活动——感恩节聚会。我被告知“今晚有我们期待的。”您一定可以想见,一个背井离乡举目无亲的人对于这个聚会充满着怎样的期待。
  这是一座老房子,家具也是老式的,反正一切陈设正适合主人的年龄。但是,家里收拾得非常清爽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哪儿看起来都干干净静,舒舒服服的。尤其是餐桌上按人头整整齐齐摆好的餐具,打开了我对晚餐的畅想之门:火鸡、烤牛排、煎猪扒、烤三文鱼等等,我所知道的西餐菜式一下都“跳进”了眼前的餐具里。可是,在大家的帮忙下,主人从烤箱里拿出了一只硕大的火鸡后,我就没等来其它主菜了,加上果汁,两大盆色拉,两盆面包,黄油,南瓜派等两样甜点,糖果,餐后茶,就是所谓“感恩节大餐”了。比起我们的中式大餐来,这顿饭就不只是用“简单”俩字来形容了。
  但另一方面, 人家用的餐具却比咱们中餐又复杂许多,吃火鸡,吃色拉,吃甜点,不同时间主人上不同餐具,盘子里如果有食物残渣,主人立刻提出为我换个新盘子。可以说,他餐具上得比菜还勤。咱们一只碗能照顾好的肚腹,他们非得弄出一大推家伙来解决问题,也真不怕麻烦。难怪老公说:“人家主人一点没怠慢你,相反,礼仪还很周到呢。”可不是吗?人家总理国宴不也是这几道程序吗?这么多种餐具的出场,不正吃出了该有的“仪式感”吗?
  还有一次,参加在一位西人姊妹家举行的读经聚会,快结束时,她拿出茶点,也是不停换盘子换杯子。我说不用麻烦,她却说,茶的口味不同,用同一只杯子可能会破坏口感,硬是热情地给我和其他人都更换了茶具。这个芝麻大的小动作,却让我们的聚会有了”仪式感”,我被她的周到深深触动。
  生活中还有很多场景,都让我们看到了加拿大人的仪式感,最常见的就是不同场合穿不同衣服,不同时令把家装饰出不同风格,等等等等。
  后来,我渐渐也喜欢上了加拿大式的“仪式感”。
  10几年前,老公在美国上班,每两周才回来一趟。而在他回来的那周,我必铺上干净的桌布,桌上摆一瓶鲜花。虽然只做四五个菜,但一定用家里最漂亮的餐具盛装,摆的整齐漂亮。以致朋友来玩偶然看到,笑我:“老夫老妻还搞情调”。那善意的戏笑,又何尝不是一种羡慕呢?菜可以不金贵,却可以精致;餐具可以不高贵,却可以营造爱的氛围。
  其实,说到这我记起一位从渥太华来访教友评价他太太的话:“我们每周日中午在教会有爱筵,老人家都喜欢她来给他们打菜,因为她提供的不只是一份饭菜,还有关怀的问候和微笑,让老人感到特别温暖,舒心。我跟她不同,我就想赶快把饭打完,让大家快快吃上。难免有些粗糙,给人觉得我就是在做事,而却少了点什么似的。”是的,他先生缺少的或许正是所谓的“仪式感”吧,而他太太的仪式感里传达给老人的是对他们的尊敬和关切。
  在今天上午的历史课演讲上,一位讲解尼日利亚历史的女生真是做出了“仪式感”。首先,她身着一件绿色印花的非洲传统服饰,还拿了一顶她妈妈参加非洲活动时戴的金色帽子来。我试戴了一下,帽子材质很简单,貌似没比一元店里的质量好多少。她还准备了一盆非洲食物,请大家品尝。其实我仔细读了她演讲的内容,并没有不其他人的更出色,但她的用心她的郑重,她的不怕麻烦,让她的演讲意义不同,同学们一致觉得她的演讲做得最棒。
  其实,加拿大人的不怕麻烦,不是做作也不是矫情,只是很注重仪式感罢了。而他们的仪式感是对大自然对生活的一种珍赏,对身边人的一种尊重,是在世上走一遭所持的一种态度。
青溪,中生代老移民,曾先后定居于多伦多,渥太华,温哥华,熟知并习惯当地的生活,对加拿大真情实况、对旅加中国大陆移民群体有生动、接地气的了解,现为兰里某公立高中国际留学生部助教,中国国内多家媒体撰稿人,专栏作者,致力于向中文读者介绍加拿大文化教育传统习俗、政策制度等等。“把我所知道的加拿大介绍给更多新朋老友”是其最大心愿。
温哥华港湾(BCbay.com)正在大温地区招聘 资深新闻编辑、导播/视频编辑及销售专员。有兴趣者,请把简历email到:[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