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中美就双边经贸磋商发表联合声明仅10天,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又突然掀起贸易波澜。5月29日美国白宫发布声明称,“美国将对5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包括与‘中国制造2025’相关的技术”,最终清单将在6月15日之前公布,名单一旦发布,关税将“很快生效”。此外,白宫还表示,“将在6月30日前宣布对与‘工业重要技术’有关的中国个人和实体实施投资限制和出口管制措施。”这则消息甫一公布后,再次引发舆论的热议。
  要知道,10天之前的5月19日,中美两国经贸团体刚刚达成共识。彼时两国在经过多轮激烈交锋特别是中国进行较大让步后发表了联合声明。身为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的习近平特使、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美国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最大成果是双方达成共识,不打贸易战,并停止互相加征关税”。而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Steven Mnuchin)也曾表示:“暂不跟中国打贸易战。”
  然而话音刚落,世界舆论还未完全消化中美暂定贸易战的消息,特朗普政府居然又变卦了,而且还毫不避讳地将矛头指向“中国制造2025”,图穷匕见。暂且不论特朗普此举究竟是出于何种考量,至少这件事既证实了此前美方不少强硬派对上次中美联合声明的不满,故很快再施重拳,又反映了特朗普在世人眼里充满不确定性的施政风格,同时更折射出了中美两大强国之间难以化解的结构性矛盾。
  应该说,近年来随着中国崛起不断重塑美国主导的现有世界利益结构和政治秩序,两国矛盾越来越激烈,时刻面临着“修昔底德陷阱”的风险,不仅在经济层面,作为全球化重要受益者的中国与被全球化掏空中产阶级的美国,日益呈现着非线性增长的矛盾,而且在地缘政治层面,中国作为一个崛起的区域大国将难以避免地与美国这个全球大国发生利益碰撞。在此情况下,特朗普又是在美国社会愈来愈戒惧中国崛起的背景下登上总统大位,加之他的施政口号“让美国再度伟大”和“美国优先”与中国民族复兴目标存在某种难以调和的张力,可以料想曾经合作大于竞争的中美关系将逐渐转为竞争大于合作,冷和平的风险恐将难以避免。 那么,面对中美关系的如此困境,以及特朗普反复无常、容易变卦的性格,中国该怎么办?毫无疑问,中国一方面应保持战略定力,要对中美关系面临的困境和风险有心理准备。中国不是30多年前被美国逼着签署《广场协议》以至于经济长期停滞的日本,而是比当年的日本有更多筹码和实力。这也是为何特朗普早有遏制和围堵中国之心,却几经反复、始终与中国保持“斗而不破”状态的主要原因。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此次中国在应对中美这场世纪贸易战时的态度明显异于以往的“忍气吞声”,转而变得更有底气和自信,“能谈则谈、要打就打、奉陪到底”。
  另一方面中国要对自身与美国的相当差距有清醒认识,切勿自负和盲目自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取得了巨大发展,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无论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都与美国存在相当差距。中国依然只是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美国仍然是全球唯一的超级大国,是发达的西方世界领导者。前不久中国5G战略领军企业中兴的遭遇就是深刻教训。中兴本是中国第二大通讯巨头,在全世界通讯领域叱咤风云,结果却因为对美国核心技术的严重依赖,仅仅因为后者的一纸禁令就被迫立刻陷入“休克状态”。所以说,中国既要坚决维护核心利益,“不惧战”,敢于“兵来将挡,水来土淹”,但也要清醒认识到自身的短板和不足,戒急戒躁。须知,在许多方面特别是核心技术领先中国数十年的美国尚能有非常强烈的危机意识,担心被超越,将矛头直指“中国制造2025”,那么本就明显落后于人家的中国,在面对美国的警惕时,岂能不时刻保持清醒?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