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1日下午,全国首套小学STEAM教材——《科创教育实验教材(小学版)》正式发布。至此,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科创教材。
看起来既相似又区别于美国STEM的中国STEAM理论,到底是什么呢?
有一种说法,STEM最早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于1998年一项名为STEMTEC(the 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 TeacherEducation Collaborative) 的活动演变而来。而从官方历史来看,STEM最早出现于2014年7月8日,美国共和党的资深众议员LamarSmith与9位众议员共同向美国第113届国会提交的STEM Education Act of 2014(2014年STEM教育法案)。
这是STEM第一次正式出现在美国的政府场合,其主要目的是将计算机科学包括进国家科学基金会已经存在的STEM课程中。自此,由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和Mathematics缩写而来的STEM被广泛使用,其目的是鼓励更多的学生对这类课程感兴趣。
美国人喜欢玩缩写,因此经常有各种新的创造,STEM概念在加入艺术(Art)后发展到了STEAM,也就是中国STEAM教材涵盖的领域。
其实,早在2016年,中国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中,就明确指出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推进“众创空间”建设,探索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新教育模式。两年后的今天,中国STEAM教材出版。当然,这套教材并不是照搬美国STEAM,而是吸收创客教育的理念和做法,结合了中国小学教育的特点,是在中国实际教育的基础上问世的,是中国“独一份”的科创教材。
自STEM诞生以来,就获得家长们的青睐,不少家长都念叨着要让自己的孩子选择STEM专业留学的原因,归根接地,是因为好就业。
美国政府鼓励STEM专业的学生前来学习,因为美国认为,国家的经济繁荣和安全要求美国保持科学和技术的世界领先和指导地位,而STEM人才是建立国家领导地位的基础,因此相关专业的中国留学生更容易在美国获得工作机会及工作签证。同时,中国的飞速发展也需要大量优秀STEM人才,学成归来的留学生同样可以在国内找到一展抱负的用武之地。
但大家并不知道的是,STEAM不是中国家长简单理解的选择一门专业进行学习。
STEAM不是一门课,也不是规定必须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都用在一起才可以称为STEAM,它归根结底就是一种综合教育,是如何让学生基于不同学科的深入学习,进一步融会贯通,达到有意义的跨学科学习。
它不光是知识的综合,更是跨界思维的培养。生活中发生的大多数问题都需要应用多种学科的知识来共同解决,这才是STEAM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
在学科更加细分化的今天,学习一门专业已经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具备多种学科知识,拥有跨学科思维,才是社会对当今人才的本质要求,因此,如何提升个人能力,远比选择一门所谓的热门专业,更具竞争力。
往期精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