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曾瑞
青年作者,有个人公号:风尘七侠
本文6000余字,阅读约需9分钟
选自《烟火人间》的后记
两年前,从暮春到仲夏,经过三个多月日日夜夜敲打键盘,这本书终于写完了。严格来说,这本书不止花了三个月,而是将近四年。早在2012年,就已经写出了一些内容,都是不长的散文。后来,我放弃了散文的形式,试图写成小说。这期间,我又写了几篇散文,关于外公十二岁被打成地主、二伯疯疯癫癫的一生、幺叔的自杀等,都已初步写了出来。
2014年,我怀着极大的雄心开始写一部小说,试图写出乡村几代人的遭遇。写到十万字,写完我自己的童年,写不下去了。我感觉自己的确还没准备好,贸然动笔,反而是一种灾难。于是,我很及时地收笔了。当时,我把写出的内容命名为“失踪的童年”。2016年春天,在完成一部长篇小说后,我重拾头绪,开始以“自救之路”重写那本书。可写到十三万字,再次卡住。然后,我又重拟大纲,改头换面,还是没写下去。于是,我放下书稿,去了一次远方。再回来,我决定重写,放弃小说的形式,还是写成单篇的散文。
这个过程似可说明,关于此书,我非写不可。写作很费神。三个多月夜以继日地写,我简直是心力交瘁,不想回头看自己究竟写了什么。其后两年中,我进行了多次修改,几乎是每看一次就修改一次。屡次修改中,累计删掉了13万多字。同时,也加了一些内容,比如《平凡的母亲》和《兄弟:我们带你回家》两篇,都是后来加的。再过一年半载,重看此书,我肯定又会发现很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可能需要写出另外一本书来。写作就是如此,永远没有满意的时候。
此书未能实现我的文学野心。这仅仅是一次开始。写作此书,就像是在写一份提纲,促使我酝酿更大的作品。我不知道,何日能写出那更大的作品。一种不满之心,正迫使我走向那片开阔地。但完成此书,对那些乡村野事、远去的童年、底层人的爱恨与成败,我的确是有了一份交代。写清楚了,也就坦然了。不管写得怎么样,关于此书,我想,是应该言尽于此了。
能完成此书,要特别感谢女友郭桥顺的默默支持。在后期修改中,有幸得到经济学家、企业家陈天庸先生的宝贵意见。大理溪桥忽见客栈老板刘文斌先生,不光对此书出版给予经费支持,也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另外,师父野夫先生、迄未谋面的慕容雪村先生、中山市作协副主席谭功才先生,都在百忙中抽出时间,为拙著写下了精彩的推荐语。在此,只能向诸位前辈道一声感谢。最后,也要感谢每一位阅读此书的读者。正是你们的默默阅读,使我有了继续坚持的动力和理由。我唯有写出更好的作品,才不至辜负诸位的厚爱与期待。
名家推荐
曾瑞的散文,简练通俗,记录着当下时代底层人的苟且与卑微。不煽情、多隐忍,内蕴着一股力量。本书感情深沉,写出了乡村现实的孤寂与荒凉,以及底层的众生相。一群小人物的故事,浓缩着时代的影子。——野夫
曾瑞的文字有如山间清泉,清澈、明快,带有悦耳的声音。他阅世頗深,但又不为世俗所惑。他胸有丘壑,有时却像孩子般调皮。愿曾瑞能在这条光荣的荊棘路上越走越远。——慕容雪村
曾瑞的《烟火人间》,不过是基于了恩施这个母体,以及这个母体下特定的时代,用85后的视觉和思想,来描述那些充满着浓浓恩施地方特色的烟火味。他所离析出的,实际上是整个社会大背景下恩施个体生命的况味和本质。——谭功才
关于本书的购买方式

从十九岁立志成为作家,迄今已写了十一年,有两百多万字成熟或不成熟的作品。于我而言,写作确乎无异生命,而对自己所写的,一直心怀忐忑。出版这本书,完全得自大理溪桥忽见客栈老板刘文斌先生的鼓励。他说,你写了那么多,还写得不错,必须拿一本作品出来。在他几经鼓励之下,我才怀着忐忑的心同意出版。出这本书,不为名利,只是一个交代。
这是我十一年写作,公开出版的第一本书。我希望能听到读者的声音,以便更好的调整自己的写作。所以,在本书销售方面,我会花很多精力跟读者互动。想购买签名本的,请加我个人的微信(zengr1988)。诸位收到书阅读后,也可以发微信跟我交流。我始终认为,一个写作者的最高荣耀来自读者。只有读者满意了,我的心才不会那么忐忑。再次感谢每一个默默支持我的人。
本书自序—恩施:梦里的青山与故人

湖南湘西早已闻名世界,与之相邻的湖北鄂西,可能还少有人知。据父亲说,我们的祖先原籍距湘西不远的宝庆。明末清初,四川先后遭遇了张献忠屠蜀、李自成起义、清军入关等长达三十年的战乱,原本的385万人,锐减到九万余,无异于人口大灭绝。康熙年间,朝廷发起“湖广填四川”的大规模迁徙运动。在此次迁徙浪潮中,我的祖先们从宝庆一路向北迁往四川,不知何故滞留在了鄂西山区。在鄂西山区,他们又几经搬迁,才最终安定下来。如今,湖南宝庆早已改名邵阳,父亲却总是念叨着要去宝庆认祖归宗。
鄂西地处武陵山区,山高路险,完全是与世隔绝。这里有一座山城,叫恩施。刘禹锡曾写道: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李商隐也写过著名诗句: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恩施就在巴山的南面,春秋战国时期,曾属巴国,出过著名大将巴蔓子,一方居民自称巴人。关于巴人,传说周朝以前居住在今甘肃南部,后迁到武落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以廪君为首领,有巴、樊、瞫、相、郑五姓。秦灭巴以后,巴人的一支迁至今鄂东,东汉时称江夏蛮,西晋、南北朝时称五水蛮;另一支迁至今湘西,构成武陵蛮的一部分。留在重庆、四川境内的,部分叫板楯蛮,南北朝时因大量迁移,大都先后与汉族同化。
恩施地区属喀斯特地貌,多溶洞、天坑、地缝、阴河、伏流,四面环山,而且是崇山峻岭。在《恩施绝》中,我曾写过:“东临瓶壶挡荆楚,西耸方斗绝渝蜀。南纵武陵隔潇湘。北陷三峡断中土。”这一重又一重的山,将恩施封闭起来,无法与外界相通。在此山区,唯一通往外界的,可能就是清江。清江古称夷水,发源于利川齐岳山龙洞沟,在腾龙洞伏流几十里,过大峡谷,蜿蜒而到恩施,从水布垭奔流而下,过长阳,在宜都流进滚滚的长江。清江若能走船,从宜都可以直上恩施,自古以来,这座山城应该不至于如此与世隔绝。这条唯一通往外界的水道,很多地段十分险峻,无法畅通,注定了恩施的封闭。
水路不通,只能走山路。古时候,这些山路称为驿道。恩施驿道始于何时,已难考证,至清朝,尚有东、北、南三条主要驿道。其中尤以东行驿道最重要,因其是恩施出山去外府、省城、京师的必行之道。若要去四川,则行北驿道,去湖南则行南驿道。1950年,政府开始修建318国道,起点为上海人民广场,途经江苏、浙江、安徽、湖北、重庆、四川,终点为西藏聂拉木县樟木镇友谊桥,全长5476千米,是中国目前最长的国道,于1954年建成。318国道正好穿过恩施。坐大巴车,从恩施的龙凤坝上318,途径红岩寺、高坪、野三关,下榔坪,过高家堰,盘旋在大山里,大概需要十个小时,才能出山,到达最近的城市—宜昌。2010年,沪蓉西高速公路终于通到了山城恩施,不久又通了火车,如今已开通动车和高铁。对恩施人而言,出山的路容易了许多。
通往恩施的高速
在这样一个地方,世代居住着一群山民,以土家族、苗族、侗族为主,最多的还是汉人。此地的少数民族,早已被汉化。早年,山里人住的是黑瓦木柱的吊脚楼。如今,吊脚楼多半消失,普遍修起了二层小平房。此地与世隔绝,理应能保持一种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其实不然。以土家族为例,若不是近年来政府为发展旅游业,各处兴建土家族乡镇,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土家族。
大概是在1998年,村里开始户口登记。在登记过程中,关于民族一栏,进行得十分草率,大多都被村干部填成了汉族。原本就不多的少数民族人口,如此一来,便更少了。关于登记民族的事,还闹过一桩笑话。有一个村在高高的山上,村民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族,村里干部也不知道。但村干部知道恩施是少数民族自治州,他觉得这里的人理应是少数民族,而不是汉族。于是,他就根据地形,将村里所有人归为高山族。众所周知,高山族主要居住地在台湾。这份户口登记引起民政局的关注,据他们所知,恩施境内绝没有高山族。为查证实情,他们还派专人去调查,才弄清楚原因。由此可见,恩施虽是少数民族地区,普通人并不知道什么是少数民族。
在几千年的民族交融中,土家族早已名存实亡,跟汉族无异。江山鼎革后,土家族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多次遭到打击。如今,若说还存在土家族文化,不过是以舞台表演的形式存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此种文化,包括很多风俗习惯,早已荡然无存。近年来,山城恩施在政府的大力宣扬下,正在成为仙居之地。我想,大多数百姓并没有过上神仙般的日子。
从恩施过去三十多里,靠近宣恩县,有个小镇叫芭蕉。从芭蕉过去,再走几里山路,有个叫龙潭沟的地方,便是书中写到的小乡村。恩施可能是整个湖北省最封闭的地方,而龙潭沟可能是恩施辖区内最封闭的地方。在我爷爷的父亲那一辈,他们带着族人从宣恩县的三水堂,搬迁至此,再也无法搬走。龙潭沟两面是高山,夹住一条小河。河边有坝子,不宽,对河两岸一坝良田,世世代代种水稻。2000年以后,开始开沟放水,种植茶树。现在,我们那地方,山上山下除了树林,便是茶园。河边的树林里,有黑瓦木柱飞檐翘角的吊脚楼。很多人住在河边的吊脚楼里。很多人住在山上。山上修的也是黑瓦木柱飞檐翘角的吊脚楼。
我家便住在山上。那座山有个蛮唬人的名字,叫黑山。之所以取名黑山,是因为树林子大,常年见不到阳光。据传,以前山上多野兽,最多的是豺狗,还有毛狗。被誉为中国原始戏剧活化石的土家族的《茅古斯》,其歌舞表演的原始目的之一便是赶毛狗。曾经有一个时期,毛狗泛滥成灾。据传,山上还有人熊。我的一个祖宗,便是被人熊吓死的。此事顶多发生在民国年间。家族里老一辈谈到时,已经犹如远古的传说。打我出生起,黑山早就不黑了。树木多半被砍伐,曾经的原始森林成了茅草山。山中的野兽,像麂子、獐子、豺狗、豹子、野猪等,多已绝迹。这些树木多半是大炼钢铁时期砍伐的,留下片片荒坡,覆盖着枯枝败叶。我爷爷带人烧了这些枯枝败叶,开生荒种粮食。后来,有些地方收成不了粮食,便不种了。经年累月,曾经是山的地方,如今种成了一坡一坡的茶园,曾经是土地的地方,如今又长成了一片一片的树林。几年前,山上的人都在山下新修了房子。我家也搬到了山下。从此,那座山上的吊脚楼虽在,却已无人居住,成为了一片空山。
这山上的吊脚楼便是我的老家(我弟在更高的山上采茶时拍的)
在本书中,我试图还原出普通人的真实生活。书中写到的人物多是我的亲人,或者邻居,也包括我自己。故事的发生地并不局限于那个小乡村。新世纪之后,农村人大多出门打工。他们走出乡村,涌进城市,在全国各地流动。他们到了哪里,故事便发展到哪里。本书共分三辑。第一辑:失踪的童年。第二辑:远去的故乡。第三辑:何处是归程。每个人的童年,几乎都是单纯而快乐的。那时的乡村,还处在被市场经济冲击的前夜,可说是中国农村田园生活的最后几年。随着我们这一代(1990年前后出生的孩子)童年的消逝,乡村也日益孤寂与凋零。而父辈那一代的乡村,也正在远去。作为新一代,我们被迫远离家乡,在别人的城市谋求生计,不知何处是归程。书中人物的年代跨度较大,从民国时期一直到现在。我试图通过这些人物的故事,来反应乡村的变化。
乡村的核心是土地。短短几十年间,土地在乡村人的生活中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鼎革之初,开展风风烈烈的土地改革,先是斗地主打恶霸,人均分地,紧接着实行公社制,土地收归国有,大搞集体,要跑步进入GC主义。我外公出生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由于继承了祖上的家业,十二岁被打成地主。从1950年到1978年,他遭到无数次的批斗。1958年开始大办公社食堂,不准私人开火,家家户户的铁锅都被收去炼钢铁了。当时村里干部大呼,中国已进入GC主义社会,从此三年不干活,也不愁吃喝。紧接着,在1959年,出现大饥荒。直到1980年,才结束大集体,土地下放,分产到户。从此,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农民面临的问题,还是温饱问题。从90年代开始,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土地很快失去价值。曾经使我外公被打成地主的土地,转眼间成为了无人耕种的荒山。农民无法再靠土地养家糊口,被迫逃离乡村,涌进城市,转眼间成为农民工。
新一代的农村出身的青年,有的读过大学,指望靠读书改变命运,而用高昂的学费换来的毕业证,早已贬值。中国社会,读书,自古以来就是底层人改变命运的出路。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十年前,读书改变命运这条路依然行得通。而现在,这条路虽然还有很多人在走,却已经不像以前那样走得通了。大多数人初中毕业,甚至没毕业,便进入城市打工。一群农村出身的青年,不管是读过大学,还是没读过大学,在城市,我们要么进入工厂成为流水线作业的工人,要么进入公司成为小职员,都只能栖身在社会的最底层。面对高昂的物价,我们在城市里挣扎、迷惘、奋斗,活得异常尴尬。我们想扎根城市,城市没有我们的容身之地;我们想回到乡村,乡村已是空巢。一群漂泊者,游荡在乡村与城市之间,仿佛时代的幽灵。
在本书中,我无意美化乡村,也不想将个体的苦难崇高化,只是将每个人的遭遇写了出来。他们在社会的底层打拼,争斗,或悲伤,或欢乐,或正直,或奸诈。不管他们干过什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活下去。他们之中,有的活不下去,选择自杀,有的活得比别人好,就炫耀,有的还在挣扎。这些事,都是发生在人间的事。这人间,是充满了烟火的人间。诗人张执浩写过:你已不在人间,我亦不堪烟火。是的,我亦不堪烟火。我写下这些发生在烟火人间的事,也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2016-4-6  深夜记于广州车陂
苍山荐书

苍山
夜语
推荐几本好书(详情请点击以下链接)

自由主义知识分子(高晓松)的全新历史观:历史是故事,有时候是事故 

-征稿启事-
《苍山夜语》现面向全国征稿。以文学、艺术、历史为主,纪实文章、小说、散文类均可。为适合公号阅读,文章3000字左右为宜。凡投稿,请采用word文档,小四号字,附上100字以内作者简介,需原创首发。稿件一经采用,即付(自2017年10月10日起调整为)400元人民币作为酬谢。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