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道送命题 | 请回答
这几天,被刘若英导演的《后来的我们》刷屏了。
电影上映了2天,已经破了5亿,很多人说被这部电影戳中了泪点,甚至在电影上映前,就有人评论说,“光看预告就看哭了。”
其实光从电影的配置上来说,确实挺令人期待的。
选角上,金马影后周冬雨,搭配小生演技担当井柏然,没毛病。摄影上,李屏东是台湾著名的电影摄影大师,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就出自他的手。刘若英演而优则导,还请来了陈奕迅助阵。
这么看来,阵仗确实挺猛的,但恕我直言,看完真觉得挺尴尬的。
整部电影下来,除了被田壮壮饰演的父亲一角写的那封信触动以外,电影并没有太大的惊喜。
情怀是整部电影的卖点,但不知道是不是用力过猛,电影里总是带有很强烈的「塑料感」——刻意。
那种刻意感,让电影脱离了生活,即使画面再美,演技再好,也无法真正触动观众。
01
首先是剧情上的刻意感。
电影里,主要分为两条线,一是主角年轻时的爱情,二是主角现实里的重逢。
井柏然饰演的林见清是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打拼的小镇青年。在电影中呈现出的他,高学历,有梦想,有颜值,有能力,还很努力。
但这样一个人设,居然住在拥挤的廉租房,摆地摊卖黄片,卖电脑配件做客服,这种设定原本就不合理,更像是为了卖惨而卖惨。
另外一点,林见清在女方走后就设计出了一款成功的游戏,说明他是有这个能力。
但他之前偏不干,光打游戏抽烟买醉去了,非要等分手了才知道发奋图强。这样的剧情,未免太过刻意。
而周冬雨饰演的方小晓,是一个父母离异,早早就出社会,来到北京打工的女孩。
或许是跟她破裂的原生家庭有关,她物质又缺爱,一心想嫁给北京人。
但她的人设同样是不太讨喜的,作,犯二,且自私,从来没考虑过别人的感受,包括林见清。
她的所有爱情好像都是为了“扎根在北京”,把男人当成了跳板。
而且她在和林见清上床第二天后,莫名其妙地消失,又突然出现,选择和林见清在一起。
关于为什么方小晓要消失,为什么改变心意,又是什么时候爱上一无所有的林见清的,电影中都没有给出合理化的解释。
同样在后来的分手上,原本独立又拎得清的方小晓突然开始矫情。那个时候,林见清有钱有房还爱她。
但为了创造一个所谓的悲剧,导演硬生生地拆开了两个人,理由是方小晓的一句:“你从来没懂过我,你不知道我要的是什么”。
对不起,看完电影的我,也依然搞不清楚她到底想要什么。
好在这条回忆的爱情线上,靠着周冬雨井柏然的演技和颜值,两人恋爱初期的甜蜜看着还是挺美好的。
反观“主角现实里重逢”这条线,可以说惨不忍睹。台词糟糕,剧情尴尬,就连人设也崩塌了。
十年后,早已分手的方小晓和林见清在飞机上重逢。结果航班被取消,俩人住进了宾馆同一间房,开始饮酒忆旧。
为什么说人设崩塌,因为林见清这个时候已经有了老婆孩子,还和前任纠缠不清住同一间房,泪流满面回忆往事,甚至差点啪啪啪。
到了这里,井柏然演技再好,长相再清爽,也无法挽回渣男的形象。
方小晓在这里还有一段台词,大概意思是说,自己当初坚持留在北京,是因为如果留在老家,一眼就能看到自己的未来。
并且嘲笑林见清变得三观不正,因为他现在有钱有房有老婆孩子,人生很无聊,一眼就见到未来。
看着方小晓,我仿佛看到一个因为前任过得好而酸他,还强行为自己洗白的渣女。
所以尽管两人演技再好,再怎么煽情回忆杀,都更像是一场自嗨,观众很难有共鸣,甚至可能早已在内心翻白眼。
02
很多人拿《后来的我们》和陈可辛的《甜蜜蜜》对比。
为什么张曼玉的哭戏可以百看不厌又戳中人心,为什么李翘和黎小军的爱情让人动容,因为克制且真实。
《甜蜜蜜》没有重磅催泪弹,甚至只是不动声色地讲述了李翘和黎小军两个人的故事,就足以让人落泪。
而《后来的我们》构建的爱情太刻意,不足以打动人心。
最让我出戏的,还是电影的台词。
大量的金句堆砌在电影里,这些原本放在书里、海报上都很扎心的话,硬生生搬进了电影对白里,就变得文绉绉又拗口。
“悲哀的是,我没有权力悲哀,我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权力为你做任何事情。”
“如果当时你没走,后来的我们会不会不一样?”
“后来的我们,什么都有了,却没有了我们。”
“我最大的遗憾,是你的遗憾与我有关。”
你能想象,你的前任站在你面前,跟你说这些话吗?
当这些台词从演员嘴里说出来,仿佛两个人不是在对话,是在背台词,尴尬又生硬。原本应该催泪的剧情,就变的很跳戏。
因为这是生活,是面对面的说话,不是旁白,不是微信打字,也不是写信。现实生活里,没有人会这么讲话。
这样的台词“太浮夸”,并不能引起观者的共鸣。所以即使电影里,周冬雨和井柏然哭得泪流满面,我的内心依然毫无波澜。
而《甜蜜蜜》里,豹哥对李翘的爱,不是难分难舍,不是天崩地裂。在他去往美国前,劝李翘留下,他是这么说的:
“你什么时候变得这么罗嗦,以前都不是这样,傻女,听我说,现在立刻回家,洗个热水澡,明早起来,满街都有男人,个个都比豹哥好。”
能打动人心的,从来都是质朴和真实,是生活化的台词,是克制的情感流露,而不是爆发式的催泪和华丽的对白。
03
本来不想写这文章,因为不知道会有多少人来骂我。
但想想,观影这种私人化的体验,一百个人就有一百种看法,你可以不同意,你可以有别的观点,我也能诚实说出我的想法,仅此而已。
在看电影之前,网络舆论都在追捧和抬高《后来的我们》,不知道是粉丝行为,还是制片方的营销。
宣传手段和力度固然重要,但当宣传大于内容时,就稍显喧宾夺主了。
看看豆瓣评分,现在已经跌到了5.9分,制片方还陷入了疑似“票房造假”的丑闻。
一部好电影不该只有大咖的噱头,堆砌的金句,精美的画面和自嗨式的剧情,这是很多中国电影的通病。
在这个时代,创造噱头很容易,数据造假很容易,赚钱很容易,但沉淀出一部好电影太难。
中国不是没有好电影,刘若英的师父张艾嘉,在去年就拍了一部豆瓣评分8.5分的《相爱相亲》,有人是这么评价的:
“极喜欢这部电影,情绪饱满而不尴尬,音乐温柔且没有目的性。泪点是合理的、有情绪的积累的、层层递进的,到最后的时候我几乎无法自抑的捂住脸哭出声来。”
但这部口碑很好的电影,票房却不到2000万,相比起《后来的我们》的5亿,可以说非常惨淡了。
我不是说《后来的我们》有多差,我只是觉得它还可以更好。同样是李屏东,同样有田壮壮和刘若英,两部电影的效果却大不同。
当然,有的人就是喜欢这部电影,也无可厚非。每个人的经历和偏好都不同,或许它就刚好戳中了你的心。
只是之于我,《后来的我们》实在有些可惜。
-END-
这里是送命题。
也许你还想看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