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听见“夜里”,中老年听见“老肉”?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硅星人」,搜索「guixingren123」即可关注。作者:邢逸帆
今天一大早,美国的社交网络就被下面这个视频刷爆了。

现在告诉我,你听到了 Yanny 还是 Laurel?
在 Twitter 上发布不到 24 小时,这个视频的原 po 已经有了几千万播放量,一百多万个赞。 Yanny 派和 Laurel 派在 Twitter 上吵翻了,就连 Ellen Show 的主持人艾伦·德杰尼勒斯都发推说,自己不得不中断正在进行的节目来跟观众讨论 Yanny 和 Laurel 的问题。
Ellen 听见了 Laurel
这两个词的发音大概是“夜里”和“老肉”,我听了一百遍都清清楚楚是“夜里”,更何况这两个词的发音差了十万八千里,这都能听错也太岔了吧!
但当我把这个视频发到朋友圈里,神迹出现了!
在一片“夜里”中,出现了一个怎么都救不回来的“老肉”
更有一些朋友在反复播放中获得了自由切换“夜里”和“老肉”的能力,真让人艳羡!
恍惚间,我又回到了小学时看三维立体画的时候,一群人盯着一张花里胡哨的图看到眼睛酸,突然一个人大喊一声,“是海鸥!”看到海鸥的人无论怎样看图片里都是一只立体的海鸥,而其他小朋友仿佛进入异次元,看到眼瞎也没法理解里面是什么。
“老肉”派和“夜里”派的分歧可能比看三维立体画的小朋友更明显,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看懂三维立体画,但每个有耳朵的人都能清楚地听到视频里说的是什么。

看出图里是什么的请评论,有奖
所以这个视频里说的到底是什么?没法信任人类的耳朵,硅星人打算做个小实验,把仲裁权交给“最先进”的两个语音识别软件:Google Assistant 和 Siri。

惊人的一幕再次出现了!Google 立刻识别出视频里说的是 Laurel,而 Siri 第一次听成了迈阿密,第二次听成了 Yeah,可以说是和 Yanny 比较相近的两个发音。
原来这个视频搞糊涂的不仅是美国网友和我们,连 Google 和 Siri 也爱莫能助。
不如你们两个先打一架
这个魔性的视频已经引起了西方严肃媒体的关注,BBC 和《纽约时报》都发文试图解释这背后的科学原理,《纽约时报》更是追根溯源把这个视频的作者挖了出来(作者并不是 Twitter 原 po)。
这个视频的原作者 Roland Szabo 是一名 18 岁的高中生,今年早些时候,他在参与学校的一个项目时,录入了视频中的这段语音。当他把这段语音放出来,他的同学们竟然听到了完全不同的两个词,迷茫的 Szabo 把这段音频发到了 Instagram 上,想让大家评评理,但接下来人们的疯狂转发和争论让事情失去了控制,Szabo 也没想到,不仅自己还是没弄明白到底是 Yanny 还是 Laurel,还让更多的人卷入了自我怀疑的漩涡。
这其中也包括语音识别方面的专家。
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语音感知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 Jody Kreiman 说,“这条音轨有可能是介于 Yanny 和 Laurel 之间的,Ya 的发音和 La 相近,n 和 r 相近,i 和 l 相近。”
而 UCLA 语言学教授 Patricia Keating 则表示,这取决于人们对于不同频率声音的不同接受度。“有些人对于低频段的声音更敏感,有些人对于高频段的声音更敏感,这很正常。”她说。至于为什么人们对不同频段声音的感知度不同,她解释道,“可能和年龄有关,也可能和你使用耳机的时长有关。有些声音只有 25 岁以下的人才听得到,换句话说,听到音调更低沉的 Laurel 的人可能是中老年人,或者听力受损了。”
为了证明这个“声音频段假说”,有人专门做了一个小插件,拖动滑块可以调整音频的音调。随着音调的降低,我终于听到了 Laurel……

到底是老肉还是夜里?为什么我感受到的世界和其他人不一样?是我有病还是他们有病?这种大型的集体认知分歧总会总会引起互联网狂欢,上一次类似的情况出现,还是 2015 年的“白金蓝黑”裙子之争,真是日月如梭。
裙子已经破案了,是视锥细胞对色彩的感知偏差造成的
当年这条大妈裙因为蓝黑白金梗,一下成了热销品,不一会儿就被热心网友买爆了,这次的 Yanny Laurel 梗商家自然也不会放过。现在你已经能在亚马逊上买到从婴儿连体衣到套头衫各种不同款式的 Yanny 装,告诉全世界你是个耳朵敏感的年轻人。
我们Yanny帮的人永不认输
目睹了这一切、阅读了大量相关新闻报道和科学研究、观看了众多衍生作品并写了这篇文章的我此刻觉得,这一切真是太无聊了!我不由问自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也许仅仅是觉得很神奇,也许是因为简单的站队就能成为潮流中的一分子的感觉实在很不错,再也许是因为我们颇具洞察力的杜光谱老师提出的假设:
有没有人救救他…
渐渐的,我的心情已经由“干嘛,又来!”变成了,看大家这么开心,我也来开心开心也挺不错的嘛。显然电子音乐泰斗、德高望重的雅尼老师也是这样想的:
什么 Yanny?我只听见了雅尼
嗯,只要您开心就好:)。
所以亲爱的小读者们,写信告诉我海是什么颜色(不)吧!
事件追踪两年,集中采访15天,打磨改稿5次
非虚构作品《太平洋大逃杀》一经发表就获得了3000万+阅读量
掀起非虚构写作IP的热潮
这其中有哪些独特可复制的方法和经验?我们荣幸邀请到《太平洋大逃杀》创作者、著名特稿作者杜强
用四节课,从选题设置、素材获取、细节把握、文本创新四个方面
结合自身丰富的写作经历,系统讲解【如何讲好一个非虚构故事】
非虚构并不是特稿作者的专利
它是普通人都需要掌握的写作类型
每个人的生命中都有真实而自含雷霆万钧之力的故事
活在新媒体时代,你需要一点勇气和技能,去做生活的记录者
新课上线优惠活动,三人拼团价42元/人,快扫描下图二维码参加活动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