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条恶龙,每年要求村庄献祭一个处女,每年这个村庄都会有一个少年英雄去与恶龙搏斗,但无人生还。又一个英雄出发时,有人悄悄尾随。龙穴铺满金银财宝,英雄用剑刺死恶龙,然后坐在尸身上,看着闪烁的珠宝,慢慢地长出鳞片、尾巴和触角,最终变成恶龙。

——《在缅甸寻找乔治·奥威尔》
(一)
柳传志老爷子曾经给联想立下一个规矩:子女不得在公司任职。
因此老爷子的女儿——柳青,在在北京大学计算机系读大二时,暑期去康柏公司实的习。大学毕业后,柳青赴哈佛大学留学,两年后获得理学硕士学位,并顺利入职大名鼎鼎的高盛投行部,派到香港入职。而后,她转岗至直接投资部,10年后的2012年,34岁的柳青晋升为高盛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这是一个还算合理的晋升速度,高盛每年晋升数百名MD,有30%的人晋升时低于35岁。
2014年6月的一个晚上,北京上地的一家小餐馆里,高盛直接投资部的柳青代表公司第三次与滴滴创始人程维会谈入股事宜。谈得并不顺利,柳青因此说了一句玩笑话:“不让我投,我就给你打工吧!”让她意外的是,对这句玩笑话程维接招了,并开始和她认真讨论此事。
2014年7月,柳青正式加盟滴滴,出任首席运营官(COO)一职,负责公司专车新业务、品牌公关、商务合作等工作。自此,滴滴走上了快车道,2014年12月,7亿美元融资,投资方为淡马锡、国际投资集团DST和腾讯;2015年2月14日,滴滴宣布与快的战略合并;2015年7月,全世界规模最大的一笔非上市公司融资——20亿美元;这之后,已经进入正常运转轨道的滴滴,开始接受战略投资。——这背后,都有已任滴滴CEO的柳青的运作和身影。

滴滴这家企业,从柳青入职以后,一方面走上了融资和扩张的快车道;但是另一方面,也染上了浓厚的资本色彩。
资本是逐利的,这是一句中性语句,不带有任何褒贬色彩。
所以滴滴当年和敢和快的做每天亿元级别的补贴战争,实质上是利用资本优势,顺利挤死其他的潜在竞争者;然后反过来在有垄断嫌疑的背景下,滴滴快的进行合并,资本也在其中保驾护航。
2015年情人节,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联合发布合并声明。两天后,愤怒的易到,就向商务部和发改委价格监督检查和反垄断局举报涉嫌垄断。
不过柳青澄清到:“我们做的是出行行业,包括去哪儿、神州租车、携程都属于出行领域,所以我们不涉及垄断”。而快的资深副总裁陶然甚至在微博上调侃:“一家同业公司竟然连司机账户流水和营业额都傻傻搞不清,不知道是故作无知还是用心险恶。滴滴、快的只是为乘客提供了免费电招服务,乘客和司机结算的流水,是司机和出租车公司的收入,和快的滴滴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还有律师为此辩护:“滴滴和快的是典型的创新型商业模式,他们除了改造传统的出租车经营行业,破除出租车公司垄断经营造成的服务品质低下,以及出租车服务区域的信息不对称,解决打车难,还带动了移动支付的普及,是业态创新而不是垄断”,“是否涉及垄断的关键点在于快的与滴滴的营业额是否达到反垄断调查门槛”。
——时至今日,某个媒体拿到的资料显示:
滴滴出行2017年GMV(交易总额)达到250-270亿美元;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整体亏损3-4亿美元;今年3月初,滴滴预计2018年其主营业务将实现盈利,净利润有希望接近10亿美元,公司整体“微赚钱”。滴滴方面对上述数据未予置评。
新闻还提到:“滴滴还对司机抽取了比之前更高的平台费,达到20%。”
所以无论从哪个口径上来看,之前反驳滴滴垄断不成立的许多理由,包括20亿元营业额(2018年的预计净利润都有10亿美元),向司机抽取提成,都在逐步失效。而且判断垄断最重要的指标:“是否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在最近大家纷纷抗议滴滴平台一家独大、侵害权益的大背景下,看起来也有了一点成真的苗头。
让滴滴的形象彻底坍塌的,就是上面截图中涉及的,美团打车的搅局。
2018年3月21日零时,美团打车正式在上海上线。美团方面称,在上海上线不到20个小时,美团打车日订单量即突破10万单,上线第三天,单日完成订单量突破30万单。美团点评CEO王兴一时意气风发,在某论坛上宣布透美团打车在上海的市场份额已达到三分之一。
很有意思的是,之前靠补贴烧钱起家的滴滴,却有点委屈的指责美团打车补贴畸高危害行业:“我们欢迎竞争,但希望新的选手能给行业带来生机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而不是短暂的狂欢后遗留大量问题,对行业造成根本的破坏。”
不过美团的高管在朋友圈反击:“滴滴的孙枢同学不要对自己在上海无照经营避而不谈”,并配上一张上海市城市交通运输管理处网站的上海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平台企业名录,名录显示滴滴未入选。
也就是说,在2017年6月,网约车新政后,滴滴并未获得上海市交通委员会颁发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许可证》,这一年的时间,滴滴属于“无照的非法经营”。如果在上海发生了类似于“空姐遇害案”这样的案件,滴滴作为当时的无证经营方,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希望有法律的朋友帮我解释一下。
不过,最让笔者觉得不舒服的,当属于:“当大家认为你垄断或者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时候,大喊自己只占出行行业2%的市场份额,而且收入很少,弱小无辜;但需要融资的时候,大喊我们对于行业的话语权极高,司机的提成比例具备上浮空间;当新竞争者进入的时候,却大喊你们根本占不了我多少市场,我的份额绝对优势(垄断)。”
这应该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极致了吧?
——就像最开头提到的那个勇者变恶龙的故事,滴滴也从勇者变成了恶龙,借行业寡头之势,行制度套利之实,善恶变迁,人道轮回。
(二)
大家都知道最近的“空姐夜乘滴滴顺风车被害”的案件,看到她父亲在镜头前红肿的眼睛、刻意压低的声音,我也是一个女儿的父亲,感同身受,也是激发我写这篇文章的动力。
5月5日晚11时许,21岁的山东女孩李某珠走出郑州沃金大酒店后,她再也没能回到这里。令人扼腕的是,她深夜搭乘滴滴顺风车去火车站,是为了赶次日凌晨回济南老家的火车,参加一位亲戚的婚礼。她的遇害,让悲痛欲绝的父母失去了唯一的“掌上明珠”。
“(司机)是个变态,说我长得特别美,特别想亲我一口。”5日晚11时05分,李某珠给同在一家航空公司做空姐,且住在一起的室友发出了这条微信。在两人聊天中,室友还提醒她,让她假装给“老公”打电话,希望提醒司机能知难而退、尽快收手,实在不行想办法下车。过了一段时间后,室友不放心,再次拨打她的电话,却听见电话那端,李某珠一连说了三句“没事了、没事了、没事了”,然后电话被挂断了。 谁能想到,这竟然是她和家人、亲戚、朋友、同事们生前的最后一次对话。
受害的细节不想再有着墨,有明显的性侵和主动杀人的证据。最开始,我也把愤怒倾注在犯罪嫌疑人这个人渣身上,但是随着信息的逐步齐全,开始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
公众逐步发现,滴滴顺风车的司机是可以给客户贴上TAG(属性标签)的,司机不仅只能看到叫车者的年龄、性别、工作行业等,还能看到其他人发布的TAG。
下图是顺风车司机接单前可以点开看的详情。从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这个乘客很年轻、漂亮、穿着清凉、防备心不强。这就是下手的最优目标。有人愤怒的问到:滴滴为什么要显示这些信息?就为了让司机知道自己拉的是个小姑娘?
笔者整理了一部分的资料后发现,答案竟然是YES有人分享了类似的情况:
去年6-7月,一位好友来京,几人组织聚会,其中一位女生,打扮的比较漂亮,叫了一辆顺风车。这次顺风车,她被司机标注为“太美了,我都不敢回头看”,但此时她并不知晓。
过了几个月,她才从别的顺风车司机的举动上观察到端倪:包括不顺路也会来接她的单;经常用后视镜偷瞄她;包括有时来的都是非常贵的豪车。后来是一位顺风车司机说漏了嘴,她才知道都是那句标签(TAG)惹的祸。
她特别生气,找过滴滴客服试图删除这个标签,似乎未果。
和这些标签功能思路一致的是,滴滴一直在顺风车上做了相应的、可以说非常明显的暗示。
顺风车的7张广告图,有着非常非常明显的共性:一男一女,两者关系融洽,构图和气氛类似情侣,而且一些图上有着非常明显的暗示性台词

也就是说,滴滴在一开始,就希望把顺风车,做成一个带有明显性暗示,希望司机能够去追到女生的约车平台。而以上7张广告图里,毫无例外的,司机全部都是男性。——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兼职顺风车司机去跑收入并不是那么丰厚的顺风车
这就是滴滴为什么要做出来,标签(TAG)功能的真实原因,它是不是想让司机看到美女/90后/年轻/漂亮/无防备/开朗这些标签,答案当然是“YES”了。
这是我接触互联网的20年历史以来,最过分的一款互联网产品,与当年的周教主的3721插件不相上下,充满无穷恶意的一款杰作
因为顺风车和其他的互联网产品不一样:顺风车这个所谓的社交产品,它是一个线下的封闭空间!我承认许多互联网产品都带有性暗示和所谓的社交,病毒式传播,但是至少没有丧心病狂的把用户带进“封闭空间”,这样的产品已经涉及共犯的范畴了
一个合格的互联网产品,任何一个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在设计这些产品时,都需要认真考虑“场景”这个要素,在理解这个场景是一个独立并且行驶的封闭空间,没有他人在场、没有救助措施、没有安全防范,就铤而走险上线这种产品,甚至有意去宣传和诱导这种行为,这是中国互联网史上最丧心病狂的恶意
回到本文的第二部分,已经被资本充分浸淫的滴滴,以盈利和上市为第一目标的滴滴,铤而走险上线这种性暗示产品的滴滴,还是我们熟悉的那个滴滴么?
——伤害女孩者,人性涣散,已为畜牲,沦入牲畜道;
——但滴滴,已然入魔,轮回至阿修罗道,盖只因阿修罗女美貌而已。
(三)
社交,这是每一个互联网巨头都绞尽脑汁费尽心机试图进入的领域,也是每一个功能性APP的梦想,也是腾讯为何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参见《只有“梦想”的公司才是最可怕的》)。
2016年底,支付宝为了挤进社交领域,推出了“圈子”功能,仅有女性用户可以发布消息,而男性用户可以点赞打赏,芝麻分750分以上者才可以评论。事后,大家把支付宝戏称“支付鸨”。类似的案例还有绝味鸭脖的涉黄广告,凤凰卫视的三八节文案等等。
滴滴它也是对社交属性垂涎已久,圈里有一句老话:“应用型公司值十亿,平台型公司值百亿,生态型公司值千亿”。想做出行生态,社交是永远绕不过的一环。但是这一次,我敢说滴滴彻底做错了。
互联网时代,大家似乎都变得以消费女性红利、物化女性为荣,不出大事,就没有人觉得不对。我觉得未来10年,互联网企业先不着急讨论各自成长的上限在哪里,先仔细想想,自己的道德底线在哪里比较好?Do no evil,这条理念现在看起来的分量无比沉重。——求求各位大佬,可不要把自己的企业弄进地狱道里去了。
不过地狱在人间,还有比这更恶劣的,就是自媒体一如既往的,把一个21岁的少女,当作人血馒头,肆意消费。作为一个人微言轻的投资人和父亲,我在这里承诺,对于“二更食堂”,永久拉黑永不触及。
——无情无义者,见人血人肉如见美酒佳肴,实为堕入饿鬼道。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