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物语
很多人懂得让孩子玩,但不是人人都懂得让孩子会玩更重要。
1
最近,一则“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招聘语言学博士”的招聘信息,
突然刷爆朋友圈,
点击率瞬间超过10万+,评论上千条。
一条招聘信息摇身变成爆款网文,
很有点要搞事情的节奏——
内容朴实接地气,言辞幽默诙谐很上道,
还引来众多网友和求职者的围观。
这则招聘是兴义师范学院几个老师一起编写的,
本来只想招几个博士,
结果不小心把学校弄成“网红”,
几个有趣的灵魂也挺意外。
但是,正当这则爆款招聘即将火遍全网之际,
校方却做出了一个让人吃惊的决定:
将“网红招聘”改为程式化的招聘启事。
重新回归求稳路线,
把差点“走歪”的风给拉回去。
这样的反转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遇见——
意料之外的有趣往往会被意料之中的无趣扼杀。
什么意思呢?
换一种说法或许你就明白了:
为什么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
2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先讲个故事:
我有一个表妹,
每次过年回家,
只要她一开口说话,套路必然是这样——
二姨送她一件衣服,
她说:谢谢,是不是你买了穿不了所以给我的?
我爸开车去车站接她,
她说:是不是要办什么事,顺道来接我?
朋友来找她爬山,
她说:爬山有什么好,还不如在家玩游戏。
……
表妹这么无趣,还经常把天聊死,
跟她小时候的生活息息相关。
自从5岁时妈妈去世,
表妹就成了爸爸不管、初中辍学、体重飙升150、生活费只够吃泡面的孩子,
15岁出来工作后,
表妹才跟着二姨一起生活,
但幼时亲情和家庭教育的缺失,
已经让她变成了一个无趣的人。
其实,溯源每一个无趣的灵魂,
都可以在他(她)童年时找到凶手——
失败的家庭教育。
就如一句话所说:孩子出生时都是天使,
然后被教育成为了人。
你所经历的事情,
事无巨细都会成为你的一部分,
而能不能成为有趣的灵魂,
归结于你有没有有趣的记忆+健全的人格。
3
哪些家庭教育算失败呢?
来看看网友张昊的分享:
我就有这么一个朋友,
一路是标准的“人生赢家”,
前几年终于腾出时间生个小孩。
我们都以为这孩子应该是那种——
一出生就赢在起跑线上“别人家的孩子”。
结果这个“虎妈”朋友,
从小就把孩子送去英语班、小提琴等各种班。
报一门就给孩子一个奖励。
令她苦恼的是,
孩子不仅没有如她所愿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反倒直接输在起跑线:
在学校里成绩起伏非常大,
有奖励能考班级中上,没有奖励直接倒数,
还被老师反映“不合群”,
更糟的是,
小孩早早就带上了眼镜,眼神木讷,
体质也不好,典型的小胖墩。
而这,无疑是失败的家庭教育观之一:
任务式学习。
考到多少名就奖励,
考不到就挨打,
这容易让孩子日后养成功利的心态,
看待人和事,自不能奢望拥有有趣的灵魂。
4
但你也别误会,
不是规避了任务式学习,
孩子就能养成有趣的灵魂。
前不久有个小学四年级孩子的妈妈找我聊天,
她和孩子爸工作忙,
觉得愧对孩子,
所以就想给孩子最大的自由。
有一次学校开家长会,
她百忙之中抽出时间过去,
老师要求孩子课外多学点知识,比如唐诗宋词,
这个妈妈比较与众不同,
她站起来当着家长们的面问老师:
能不能不学,让孩子多玩玩?
老师愕然:为什么?
她给出的理由是:
我儿子什么都不喜欢,
老是学习会限制他的创造力。
教室里顿时一阵无言。
我们可以想一想,背几首诗创造力就真被禁锢的话,
说明那也可有可无。
而这就是任务式学习的一个反向极端:
完全放养式学习。
放养不是不教养,
美名其曰给孩子自由,
其实是逃避责任。
看似自由,却极有可能让孩子养成所谓的佛系心态:
有什么都行,什么都没有也行。
如此,何谈有趣的灵魂。
5
在网上看见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中国爸爸带着自己的儿子到法国里昂旅游,
恰好赶上当地市立图书馆开展的活动——
两周内,谁读书最多,
将有一份大礼物送给他。
这位爸爸赶紧给孩子报了名,
领到要读的书,
儿子非常刻苦,放弃了一切娱乐活动,
一周后,经过图书馆工作人员考核,
儿子读完了三本书,
而别的法国孩子,一本也没有完成。
这位爸爸看着孩子成绩遥遥领先十分高兴,
但这时,市立图书馆工作人员来了,
带着一份要给第一名的礼物对这位爸爸说:
“希望你的孩子放弃这次读书活动,礼物可以先发给你。”
爸爸很惊讶:“为什么让我孩子退出?”
工作人员说:
“因为你的孩子为了读书而读书,
没有感觉到读书的乐趣。
读书不是比赛,没有功利性。”
如果你觉得这个爸爸不会让孩子学习,
那你可能被我套路了,
其实我想说的,是他不懂如何让孩子玩:
有趣,要从娃娃抓起,
没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是“神经类的书虫”。
既要摒弃任务式学习,
又要摒弃让孩子瞎玩的教育观,
甚至可以让学习像玩一样有趣,
让学习变得同玩游戏一样让人上瘾。
比如让孩子看《唐诗大电影》。
唐诗大电影》预告片

ahaschool推出的《唐诗大电影》,
把晦涩的唐诗用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示给孩子,
让诗歌变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
很多人知道诗歌好,
却很少有人知道诗歌为什么好,好在哪里。
其实,理解并学会鉴赏诗歌,
就是一切“好”的开始。
只有当孩子理解了诗歌,
当他们的鉴赏能力提高了,
才有能力去欣赏更加美好的文学作品,
才能看见更美的东西。
每个人的一生都有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所追求的不应是享受安逸的生活,
要把诗歌之中生命的体会,
告诉下一代的年轻人。
有时小孩子是不了解诗意的,
但根本没关系,就像唱歌一样。
记忆在行云流水间就增长了孩子的底蕴。
《唐诗大电影》的魅力,
就如同儿歌一般,
在潜移默化中把唐诗嵌入孩子脑中:
他们会知道什么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他们会明白什么是“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他们也会懂得什么又是“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唐诗不再只是书本上冰冷冷的汉字,
而是鲜活的人物故事,
以及刻在脑子里的记忆。
看《唐诗大电影》,
你会发现唐诗不为人知的一面
李白不仅仅是诗仙,
也是大唐王朝第一大大大大摄影师;
一生穷困的诗圣杜甫,
其实有隐藏身份——唐朝的“梵高”;
白居易的人气,
更是羡煞如今的流量小生;
就连官二代王维,
都摇身一变成为全能跨界高手。
学习可以很有趣,
以玩的心态学习,
往往会达到更好地效果。 
陪孩子看《唐诗大电影》,
共10集,每集10分钟,
原价单人99元,
拾遗3人团购价29.9元
长按二维码,即可购买
点击阅读原文,解读唐诗不为人知的一面。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