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板和员工的故事
有一天,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去工厂视察,有员工大声问他:
为什么累死的是我,受益的却是你?
郭台铭回答,我们之间有三个区别:
第一,在于创业与就业。
我创建公司,赌上了全部家当,而你寄份履历就来上班,不开心随时走人。
第二,在于选择与被选择。
我不断创新,而你只是选择做份内的工作。
第三,在于责任的轻和重。
我每天都在思考公司如何发展,而你只要想什么时候能休息,加班有没有补助。
归根结底,郭台铭和那位员工的区别,在于郭台铭是站在全局的高度,看未来发展的,而员工是站在个人的角度,看眼前利益的。二者的区别,就是战略思维方式的区别。
这里有两个维度:个人的角色和个人的作用。
就角色来讲,一个人可能即使不工作,也会在家庭承担角色。
就作用来说,一个人可能是从属角色,也可能是主导角色。
富士康的普通员工就是在单位处在从属角色,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是“朝九晚五,听话,出活儿”。
像郭台铭一样的企业家在单位处在主导角色,他们的思维模式就是要能够“知时局,见终局,揽全局,应变局”的战略思维。
一个人无论在单位是什么位置,在家里都可能是从属地位,也可能是主导地位。
一个人承担的责任决定着TA的收益。同时,一个人是否有战略思维,决定着他能承担多大的责任。
二、每个人都需要战略思维
战略思维,是帮你“站得高,看得远”的思维方式。
站得高,你才会有全局观。郭台铭看的是公司的全局,员工看的是自己工作的局部。能看到全局,才能把局部做得更好。
看得远,你才会有终局观。郭台铭创业时看的是制造业的未来,员工看的是自己岗位的现在。能看到终局,才能应对变化。
你可能不是企业家,但你很可能要工作。即使你不工作,也得过好这一生。
人生也需要战略,每个人都应该能“站得高,看得远”。
站得高,你就能理清这一生大体上有多少维度,需要处理好哪些关系,需要做好哪些事情。看得远,你就能识别人生的路径,一步一步走好脚下的路。
每个人,每个企业,都需要有“知时局,揽全局,见终局,应变局”的战略思维。
所谓“知时局”,就是要能够立足当下,着眼未来。
所谓“揽全局”,就是要有站在月球看地球的高度。
所谓“见终局”,就是要有站在未来看现在的智慧。
所谓“应变局”,就是要能知机识变,处变不惊。
只有能够揽全局,才能更好地知时局,只有能够见终局,才能更好地应变局。
三、一个“简单”公式,帮你理解“复杂”
“复杂”是最近几年商业界很流行的一个概念。你经常听到的“失控”、“爆裂”、“黑天鹅”、“反脆弱”等这些词儿,都和“复杂”有关。
人们虽然经常把“复杂”挂在嘴边,但在日常生活中,到底什么是“复杂”,之前没有人说得清楚。
《共演战略》中用一个简单公式解释什么是复杂:
复杂=不确定性×不连续性。
先来看看什么是“不确定性”。
你应该知道蝴蝶效应,蝴蝶效应说的是:
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以在两周以后引起美国的一场龙卷风。
用一句话总结不确定性,就是在一些复杂系统里,即使初始位置和变化方向有极其微小的不确定,也会导致对其长期预测产生巨大的误差。
再来说说什么是“不连续性”。
如果天气预报说气温将从20度上升到30度,你的理解应该是,在这个气温上升的过程中,气温将在某个时刻到达26度、26.9度、26.99度、26.999度,等等……
总之,一切在20度到30度之间的值,只要能写出来,在某个时刻就会出现。这个想法背后就是连续性的假设,这也是以牛顿为代表的经典物理学的基础。
但是,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1900年已经发现,自然界能量的传输,一次至少要传输一个确定的量,可以是这个量的整数倍,但不可能是这个量的1/2,更不可能无限地细分下去。
换句话说,我们想当然的连续性在科学上是不成立的。
现实世界之所以“复杂”,一方面是因为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在同一个时点,有很多可能性。
另一方面正是因为未来发展路径的不连续性,也就是说,对于不同的路径而言,很多是走不通的。
你可以把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分为“高”和“低”两种情况,把未来发展路径的不连续性也分为“高”和“低”两种情况。
这样,你就可以在一个四象限的框架里分析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了。
四种基本战略模型
① 当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和未来发展路径的不连续性都低的时候,企业的发展就好比是一条笔直的实线,方向上确定,路径上连续。
这种情况下,企业通常采用计划式战略
② 当未来发展方向不确定性低,但发展路径不连续性高的时候,企业的发展就好比是一条两端方向确定的线,但线的两个端点之间并不连续,有间断,有曲折。
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采用愿景式战略,换句话说,是咬定目标不松口。
③ 当未来发展方向不确定性高,而发展路径不连续性低的时候,企业的发展就好比是一个分叉的树枝,不同的分叉指向不同的方向。
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和环境充分互动,根据环境不断调整战略方向,这种战略叫涌现式战略
④ 未来发展方向不确定性和发展路径不连续性都高,这种状态就好像一个中间有很多陷阱的迷宫。走出迷宫的方向不确定,需要一点点摸索。走出迷宫的路上又遍布陷阱,一不小心就会深陷其中。
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采用适应式战略,不断调整方向和路径。
从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和未来发展路径的不连续性这两个维度理解复杂的商业,你可以把企业分成创业、成长、成熟和转型四个阶段
在这四个阶段里,一家企业面对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是不一样的,各阶段的企业战略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类似的,“复杂=不确定性×不连续性”这个公式,也能帮你理解复杂的人生。
你可以把人生看作童年、青年、中年和老年四个阶段。在这四个阶段里,一个人面对的不确定性和不连续性是不一样的,各阶段的人生策略也应该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曾感叹,“听说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那肯定是因为你没有好好学习战略思维。
对战略思维有了概念之后,我们一起来学习共演战略。
四、共演战略的框架
共演战略理论框架由三个部分组成:
共演战略四要素、共演战略四阶段和共演战略四路径。
共演战略四要素包括用户、产品、组织、市场四要素;
共演战略四阶段包括:
精益创业阶段(从0到1);
专益成长阶段(从1到N);
增益扩张阶段(从N到N+);
升益转型阶段(从N+到Z)。
共演战略四路径包括用户战略路径、产品战略路径、组织战略路径和市场战略路径。
五、共演战略四要素
《共演战略》从战略的本质出发,然后一层层构建战略思维模型。
战略本质上是企业管理,企业管理的对象无非是“人和事”,企业管理的边界无非是“内和外”。
管理内部和外部的人和事,就是战略的本质。
对于企业来说,最重要的“外部的人”是用户,最重要的“内部的人”是组织,最重要的“内部的事”是产品,最重要的“外部的事”是市场。
这样,分析企业战略就有了用户、组织、产品和市场这四个战略的基本要素,简称“战略四要素”。
我们看一下罗辑思维的例子。用户、产品、组织、市场四要素构成了罗辑思维发展战略的基本框架。
罗辑思维的基本战略逻辑是:
聚焦粉丝中的重度用户和付费用户对优质内容和节省时间的强需求(用户)
针对这用户需求推出“罗辑思维”公众号和“得到”平台两大业务(产品)
依靠罗振宇的创作能力、脱不花的管理能力和快刀青衣的产品能力建立起支持产品运营和用户服务的组织架构(组织)
逐步获得资本市场的和内容创作大咖的认可,从而在内容创业市场上获得一席之地(市场)
从中可以了解到,共演战略四要素共同构成一个涵盖企业主要战略要素,并且能够分解形成落地执行工具的指标系统。
共演战略四要素构成企业大厦的四个支柱,而由这四个要素分解而成的要点和指标,是构成这些支柱的钢筋和混凝土。
六、共演战略的四阶段
曾鸣、龚焱和吴军三位在谈到企业发展战略时,不约而同地使用了战略发展阶段的概念,针对不同发展阶段讨论企业战略的特点和重点,这种关注企业发展阶段的做法来自于他们对于企业实践的切身经验和观察。
共演战略四阶段是指企业战略通常经历由四个阶段组成的发展过程。
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扩张阶段、转型阶段。共演战略四阶段反映了企业战略的“动态性”特征。
以罗辑思维为例。
最开始,罗辑思维抓住了内容平台爆发的机遇和平台对专业内容的强需求,在优酷、喜马拉雅、微信平台上分别推出了视频、音频和60秒语音等内容,为用户创造了价值(创业阶段)
紧接着,罗辑思维针对粉丝用户群体不断推出会员、电商(书籍、月饼等)等服务,扩大用户群体,完成了用户数量的增长(成长阶段)
接下来,罗辑思维推出了“得到”平台,吸引内容创作大咖加盟,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音频内容和精炼阅读内容,满足用户的多元需求(扩张阶段)
2017年初,罗辑思维发布了“致所有在校的大学生:我们在找你的老师”公开信,希望从大学校园里找到最优秀的教师,将他们的知识通过罗辑思维传递给更多听众,从而使罗辑思维成为中国最好的知识服务商(转型阶段)
从发出公开信,到2017年6月底,罗辑思维相继推出了由国内知名大学教授主讲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心理学课程。
作为一个企业的老板或者合伙人你有没有想过,许多企业为什么撑不过寒冬?为什么留不住人才?为什么无法吸引人才?这些问题企业管理者每年都在问。当下很多企业的死亡未必是死于外部竞争的优胜劣汰,而是企业内部的消耗。
一个合理的商业模式设计,一个专业的股权激励制度对于一个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
“谁出的钱多,谁占大股”这句话真的让很多人误入歧途。如果资金型股东一直不参与日常管理,却又喜欢关键事指手画脚怎么办?一旦风头不对,他想套现抽资怎么办?公司想要长远发展,如何科学公平的分配股权?应该分给谁?怎么分?老师今天告诉你。
点击上方 绿色语音图标 倾听
股权分配
让最有价值的人成为股东
1、出资股东出钱不出力,老板一个人干,分红他拿大头;
2、一旦亏损,有可能抽资走人;
3、兼职股东的心思都在自己的公司;
4、不参与公司日常运营,关键决议容易犯错;
5、如果是均分出资占股,发展中股东心思不齐,公司散伙;
6、即使是老板本人出资占大股,也有注意资金型股东对公司的贡献度参与度是否与股权相匹配的问题;
7、融资时,老板很容易因股权结构没设计好而丧失控制权;
8、其他股权问题等等... ...
现实中,许多企业不知道应该按照可持续贡献来分配股权,或者不知道该如何操作。公司的股权究竟应该怎么分?分给哪些股东?
作为老板,当下最重要的一件事学懂股权,学会分权,学会分钱才能保证自己的公司长治久安,反之莫名其妙的白打工,丢失自己的控制权。每年为3万家企业提供了专业·权威的股权课程,相信一定能帮到您!
中国有句老话,生意好做,伙计难搁。
股权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现在有这样一句话:股聚未必人聚,人聚则必股聚;散得巧妙,散得艺术,散得众人心服;方能众心合一,方能企业强而事业久!
企业不大,智慧不够
只要你公司有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就会涉及到股权机制分配设计的问题:

只要你公司有员工,高管,就会涉及到股权激励的问题:

只要你公司后期有项目需要运作,上市,就会涉及到股权投融资的问题…

为解决中小微企业人才管理 ,人才流失等问题.

企业老板忙碌,有心而无力学习。
特举办《企业董事长股权线上学习》专题。
主讲内容:
1.究竟什么是股权?
2.股权该如何分配,哪些人可以获得股份?
3.常见的分配陷阱有哪些?
4.股权激励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5.如何将分错的股权收回来?
6.如何利用商业计划书轻松融资?
7.如何在做好分股权但在治理股东方面不放松?
8.好朋友一起创业,如何书写出资协议才能不伤感情,不起纠纷?
9.家族企业应该如何规划企业股权结构,使企业有序经营?
10.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走向集团化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做股权的顶层设计。
 随时随地,学习股权
-  只讲干货,不讲理论 -
报名须知:
1,分别分享股权

2,授课形式:语音+图片+文字+案例+资料

3,授课时间:19:00—21:00

4,学习费用:进群学习只需在线支付
58元
/人的费用即可。

5,纯干货分享,不讲理论,只讲干货与落地案例和方式方法。

6,名额有限:为了保证课程质量和互动效率,每次仅限120位老总参与,超过人数,只能预约下次。

7 , 报名仅限企业:董事长、法人、总经理、股东  CEO 进群学习
长按下方二维码   加入线上股权学习
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平台立场跟观点,如有异议请留言给我们,我们会立即处理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