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股民,即使你躲过了乐视网,躲过了贾跃亭,你能保证此后可以躲过庞氏网,躲过真跃亭?
冰川思想库特约撰稿 | 牛爷
停牌9个月的乐视网,今天终于迎来开盘。乐视网的股民们苦中作乐地开玩笑:捂了这么久的一个地雷终于要炸了。

▲乐视网投资者说明会
1
有段子说:某大佬身边的美女时不时地拿出手机看股票,大佬于是很温柔地对美女说:“别看股票了,先喝酒喝酒!你持有什么股票?明天拉一个涨停板让你开心一下!”美女看了一下手机,轻声细语地说:“老板,据说乐视网明天复牌,要不您就拉个涨停板玩一下吧。”老板愕然……所以,装逼要适度。
虽然是一个段子,却深刻地反映了市场对乐视网裸奔式复牌的预期:重组失败,大老板孙宏斌未提护盘,基金公司也将目前股价15元的乐视下调到5元……
▲停牌9个月的乐视网,终于在今日复盘
开盘后,连续几个跌停恐怕是难免的事情,至于跌到什么价位会被人抄底抢筹,就难以预料了。
这个要看市场综合预期以及各方的博弈,还有国家层面是否会有神秘力量介入,也不可知晓。
当然,股价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只是想问:中国资本市场,为何会出现贾跃亭和乐视网这样一朵空前的“奇葩”?
作为股民,即使你躲过了乐视网,躲过了贾跃亭,你能保证此后可以躲过庞氏网,躲过真跃亭?
在资本市场和金融严监管的今天,与其让乐视网这样的公司停留在A股,作为一座耻辱的丰碑,何不壮士断腕,严明法纪,令其退市?
有人说,乐视8年的A股史,贾跃亭是唯一的“人生赢家”。其实,在这场狂欢之后的一地鸡毛之中,哪里有什么赢家?
投资者输了,合作伙伴输了,股民输了,接盘者孙宏斌也输了,即使是贾跃亭自己,何尝不是输家?
▲贾跃亭
即使套现了若干财富又如何?信誉丧失,身边高管纷纷离去,变卖家财,老婆出来顶债,被合作伙伴千夫所指,被舆论唾液吞没……
作为一个曾经被人热捧的男人,落到如此地步,能算是赢家吗?

2
贾跃亭曾经是一个赢家,他的形象是从底层一路逆袭到巅峰的人生赢家。
这个出身于山西省垣曲县税务局的网络技术管理员,从创办一家通信公司开始,随着千禧年后中国互联网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浪尖儿上的弄潮儿,并很快成为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一个神话。
数十亿计的融资简直像探囊取物,点首唤来。连许多响当当的明星也都把家底尽数奉上,这是何等的风雅和风光!
生态化反,垂直整合,闭环生态,横向发展,矩形结构,西方学界还原理论……
这么多牛逼的词汇,当时被很多人看作是贾跃亭创新的杰作,乐视的庞大而跨界的生态,不但外行不明觉厉,连内行也不明觉厉。
▲庞大而跨界的乐视生态,不但外行不明觉厉,连内行也不明觉厉
看着巨量投资涌入,不仅投资者被洗脑“窒息”了,恐怕连贾跃亭自己也被自己画的大饼迷惑了吧?
有人会说,你这是成王败寇的论调吧?其实并非如此。
很多打着企业家名头和各种外人看不懂的创新的把戏,然后到资本市场圈钱,并非贾跃亭一个,只是玩法不一样,但本质是一个。
都是搭建一个平台,讲好一个故事,画好一个大饼,大规模圈钱,然后不断扩张,轰然而上。
刚开始都是一个个神话,到最后海水退潮,骗局玩不下去,资金链断裂,留下一屁股债务,神话就成了笑话。
其实不光是乐视,包括最近处于风口浪尖的万达、安邦、海航,这些企业也是观察中国是否临近明斯基时刻的风向标。
▲贾跃亭与孙宏斌(右)
在经济繁荣期,在信贷扩张期,投资者在大量借债的基础上购买金融资产。
资产价格的上升反过来又进一步刺激了投资者对资产的需求,债务和资产价格盘旋上升,并最终达到某个时刻:
在这个时刻,投资者所持资产提供的现金流不足以偿还债务本息;货币市场出现恐慌,贷款人不再续借,投资者无法“借新还旧”,不得不抛售手中的好资产(坏资产没人买),从而导致资产价格普遍下跌;
而资产价格的下跌又进一步加深货币市场的恐慌,货币市场上流动性枯竭,利息率飙升。
一旦资产价格暴跌、银行挤兑、资本外逃,这个情形,就被称为“明斯基时刻”到来了。
明斯基时刻说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虽然中国还没有到达这个时刻,但仔细看看,这种情形用在这些企业身上,或者这些企业目前的现状,不就是典型的明斯基时刻吗?
3
在国家信贷周期扩张的时候,通过借钱,购买资产,然后通过资产评估抵押,再去借钱。
当资产不断上涨或估价上升的时候,你可以不断扩张;当资产下跌,杠杆收紧的时候,所有借的钱,就是一堆债务。
为了还债,然后以更高的利息再去融资,如果实在借不到了,就等着破产或者重组,如此而已。
▲贾跃亭曾号召大家:为梦想窒息!
无论哪种企业,哪个国家,在高速增长之后,必然要面临去杠杆化的问题,这是经济金融的客观规律。
但有些企业只管发财,只管扩张,不是他们不明白,只是有些人玩大了,债多不愁,不当回事而已。
有些企业本来早就应该收手或者破产,但他们上演了生死时速,就是不停地收购。
有些公司从一开始就玩弄这个把戏,从国内一直收购到国外。
国内很好把控,但问题是国外的资产是很难左右的,而且收购的都是高价资产,要赚钱,总归需要找到买家和接盘者,但你当人家国外那些人是傻瓜?
▲乐视被多名自称乐视移动供应商讨债
但有些人就是不在乎,认为只要不停地收购,就会不断地获得新资产,不断地获得现金流。这样就能不断地拆东墙补西墙。
直到有一天,有人提出了质疑,皇帝的新装其实是裸奔。
一旦没有人再提供资金供他们收购,他们的资金链断了,庞大的资产就无法运转了。然后就不得不打折出售资产,最后资不抵债破产。
以前的很多资本神话,不就是这样破灭的么?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作为股民,我们没有必要因为没买乐视的股票就幸灾乐祸。
你躲得过这家乐视,但不一定躲得过另一家“乐视”,因为这些企业的每一笔烂账,欠银行的每一分债务,都是需要有人买单的。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最近更新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公众号ID:ibingchuansxk
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
欢迎权利人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
请于后台留言。
点一点广告,心情会更加愉快!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