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每个人在职业发展中免不了要做各种决策。
然而奇怪的是,越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往往很多人无法做决定:
我希望有人帮我做这个决定;
我想了很久,但还是无法做出决定;
即便我做出了决定,我依然在为正确与否感到深切的不安......
在职场中,如果一个人被他人认为决断力弱,显然很不利于这个人的职业发展:TA会错失很多不错的机会,常常因为犹疑不决被领导认为“不堪重用”。
要知道,在现在的工作环境中,做决定是第一步,你必须做出一个决定,才能谈及接下来的行动及结果。
那么,如何高效地做出正确的决定呢?
一、为什么我们总做不出正确的决定?
日本作者出口治明在《当机立断:通过数字、事实、逻辑做决定》这本书中指出,很多人之所以无法做出决定,主要受两大原因影响:
一是客观上多余因素的阻碍;
二是主观上的无法舍弃。 
  • 小心“多余因素”阻碍决定
为何现实中多数情况下我们很难得到正确答案?或者即便做了决定,也未必正确?
这里面有个重要原因,就是“多余因素”。
这不,咨询者小婷(化名)最近就好不苦恼。
经了解,小婷在这家公司做了半年多,但不知为何,每次她都害怕提交方案或建议书,为此她苦恼不已,前来寻求帮助。
按照《当机立断》书中观点,很多时候我们要上上司提交一个方案或建议书,往往因为需要我们从多个方案或建议中选择自认为最合理的提交上去,这个时候对我们形成干扰的,往往是一些多余的因素,比如:
这样的建议会不会招领导烦呢?(上司的喜好、看法)
这是头一次提交,如果领导问及落地方法,万一应对不上怎么办?(没有经验)
之前提过类似的,当时被否了,这回估计不行吧?(之前失败的经验)
与自己当初的设想差太多,放弃吧!(自己的工作理念)
等等。
正是因为很多与工作目的无关的个人情感或情绪因素,导致我们迟迟不能做决定。
小婷也不例外。
小婷告诉我,自己就是顾忌太多,总害怕做不好被领导骂,因此在团队中显得被动怯懦,都快失去自信了。
  • “无法舍弃”让你无法决定
现实中,我们之所以很难做决定,就是因为两个选项并无绝对的好坏:不论你做任何选择,都需要舍弃另一个的好,所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因此,如果你想要做出合适的决定,就必须综合考虑,明确自己会得到什么,又会失去什么。
所谓“有舍有得”,所以尽量客观考虑哪个才是最佳选项。
二、如何迅速做出有效的决策?
  • 排除无关的干扰项,单纯衡量哪个方案对目标更有利
回到小婷的案例中。
事实上,不论怎样的工作,都有它的目的性,我们只要认真分析总会得到答案,不过这里面也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通常说来,即便存在不确定因素,我们也有很多办法得到正确答案。
我们在考虑方案或建议时,应该单纯地考虑哪个更有利,至于上司的想法、你的理念、过去的经历或体验则是没有关系的。
  • 衡量“可以冒的风险”与“不可冒的风险”
通常说来,风险和回报是对等的:高风险对应高收入,低风险对应低收入,而“高回报低风险”则是不存在的。
如果畏惧风险或者不敢冒险,注定什么都得不到。
在这里,有个投资原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分析决策,这种方法叫做“投资三分法”。
生活中,“投资三分法”指的是:
将马上要用的钱放入钱包;把现在不用但以后会用的钱存储起来成为“存款”;如果还有余额,则可以用来“投资”。
同样的道理,当我们为要不要冒险感到困惑时,首先要确定的一个问题就是:如果失败,还有没有能力生存下去?
在实际案例中又该如何让运用理论方法做出有效抉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