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标题     bcdef
“原子能之父”恩里科·费米不仅同时拥有理论物理学家的洞察力和实验物理学家的身手,也天生掌握了单刀直入解决复杂问题的“超能力”。传记《最后一个无所不知的人》解读费米的传奇生涯:这样一位思想天才究竟为何选择参与原子弹计划?他独特个性的背后,又有怎样“隐藏的自我”?
请输入标题     abcdefg
欢迎打开App浏览三月刊《计算高手》并试听音频
1945年7月16日,天还没亮,恩里科·费米(Enrico Fermi)在新墨西哥州空旷的沙漠中躺下来。5点30分,世界首颗原子弹在16公里外引爆。见到火光后他开始数秒,等待爆震波到来。气浪经过时他异乎寻常地镇定,起身并松手任纸片飘到大约2.4米之外。他快速地计算了一番,判断这场核试验的当量大约为一万吨TNT炸药。之后的分析显示这场三位一体核试验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8万吨TNT炸药爆炸——与费米在沙漠中估算的结果惊人地接近。这种粗略的计算方法后来得名“费米问题”,也成为了批判性思维的代名词和学界常用的面试方法。


费米在1938年发现慢速中子能让部分原子产生放射性,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奖。新书《最后一个无所不知的人》的作者大卫·施瓦茨(David Schwartz)的父亲也是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他留下的一些有趣信件中提到了费米,激发了儿子的研究兴趣。施瓦茨采访了费米的许多学生和同事,挖掘了他作为杰出教育工作者的一面。本书也探究了费米一生中绕不开的争议事件:参与人类史上最可怕的武器研发。作为一个天生的领导者,费米热衷于融入人群,却几乎从未在谈话或信件中流露过个人情感。他利用前往斯德哥尔摩的机会携家人逃离法西斯主义日盛的意大利,到美国后立即加入了最终研制出世界首颗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但并未解释过自己为何做出了这个选择,他的妻子劳拉直到原子弹爆炸后才知道丈夫此前的实验是关于什么。费米与墨索里尼、意大利学院的关系同样扑朔迷离。


成长在意大利的费米幼时就是数学神童,他一生中都不爱收藏书籍,更喜欢随时依据基本原理推出结论。 他也从未停止过计算。即使在临终前输液时,他还在用秒表测算到底有多少药液进入了自己体内。一名学生曾将费米描述为“最后一个无所不知的人”。罗马的同事则叫他“教皇”。他担任过的各种研究职务涵盖物理学的各个分支,并罕见地同时展现出理论物理学家的洞察力和实验物理学家的不凡身手。他总能绕开问题的复杂之处,力图解决其关键所在,摒弃任何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而且往往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思考方式让他在粒子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甚至天文学领域相继做出了重大发现。


结合费米的生平,施瓦茨的调查也揭示了科学如何在适当的条件下发展。
获取详细分析,欢迎订阅《经济学人·商论》继续阅读三月刊《计算高手》
*如需转载文章,请私信后台“转载”联系我们
《最后一个无所不知的人:
“原子能之父”恩里科·费米的生平与时代》
The Last Man Who Knew Everything: 
The Life andTimes of Enrico Fermi, 
Father of the Nuclear Age
大卫·施瓦茨 著 By David Schwartz

跟《经济学人·商论》一起听·懂世界
现订阅全年更有福利二选一
点击“阅读原文”,免费下载《经济学人·商论》App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