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展览】
老校长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一百二十周年校庆纪念展
展览时间:2018年4月25日-2018年6月15日
周一至周五9:00-11:00,14:00-16:00
展览地点:北京大学静园二院地下一层展厅

【内容简介】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老校长与北大精神
北京大学之为北京大学,能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时期,以一校之力引领一时代的思想风气,进而影响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与这所大学当时的掌舵人——严复、蔡元培、蒋梦麟、胡适等诸位老校长的教育理念与学术信念息息相关。
一所大学的精神,即它的学风,是其在特殊历史时刻所凝成的风格。身为“五四”一代的罗家伦认为,这种风格的凝成不是突如其来的,更不是凭空想象的。造就学风的因素,一是大学自身的历史演进,二靠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形成的共同体,三是教育理想的建立及落实。这三方面的因素互为因果,将这三者绾合在一起的枢纽,便是这所大学的历任掌舵人。
1912年严复出任京师大学堂总监督,旋即因校名改变,成为北京大学首任校长。严复校长主张高等大学应与普通教育齐头并进,普通教育所以养成公民常识,高等大学所以造就专门人才,“保存一切高尚之学术,以崇国家之文化”。
何谓“大学”?在蔡元培校长看来,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教育应指导社会,而非追逐社会。蔡元培器局广阔,识见高远,游心于超实用之处;一面有容,一面率真,罗致人才,造成学风。梁漱溟以为蔡元培一生的成就不在学问,不在事功,而在开出一种风气,酿成一大潮流。
何谓“学风”?蒋梦麟校长以为,师生共同抱持一种信仰,大家朝着所信仰的方向走。进入“后五四”时代,蒋梦麟主张用“提高学术”来唤醒精神,以自己的学问功夫为立足点,以“校长治校、教授治学、职员治事、学生求学”为办学方针,将北大逐渐转变为一个持续发展的学术中心。
何谓“学术”?在纪念北大成立二十五周年之际,胡适指出,北大“开风气则有余,创造学术则不足”,应早日进入创造学术的时代,将自由校风结晶为自治能力。抗战胜利后,胡适接任北大校长一职,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应朝研究院的方向发展,以国家之力培植几所一流大学作为学术研究的大本营,才能在短时期内实现国家的学术独立。
一百二十年来,北京大学积蓄的思想资源与精神传统,极其丰厚深湛。如鲁迅先生所说,“北大是常为新的、改进的运动的先锋,要使中国向着好的、往上的道路走”。面向未来的新时代中,北大人在传承中守正,在学脉中创新。
本展向学界同仁开放,欢迎大家按照展览时间,有序参观。


责任编辑:陈启凡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