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选择面面观
第一期:
美国的“专业”是怎么变成这样的?
对于打算申请美国本科的学生来说,“我到底该读什么专业”这个重要问题常常令大家陷入深思和纠结。
往近了说,这直接关系到你申请阶段文书的准备,往远了说,这决定了你未来几年的学业重心甚至终生的职业方向。
特写君邀请了ZI辅导团队北落老师,把专业选择问题拆开了揉碎了,给大家进行一个科普分享。
今天第一期火热上线!谈谈中西方专业发展的不同。
中西方“专业/Major”发展历程和转变
在美国,大学最早出现的时候,是没有现在所谓的major的,完全是通识教育,或所谓liberal education,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所有的undergraduate degree,即当时的“本科学位”,都要求学生修学完全一样的课程,乍一听是不是和我国的基础教育有点像?
19世纪上半叶,美国大学渐渐开始有了elective courses,即“选修课”;然后慢慢开始有了academic concentration的不同,即每个人所学知识的焦点的区别;最后在1877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才第一次终于有了官方的,为人熟知的Major概念的出现。
而在中国,情况则截然相反:
我们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看起(因为目前的大学体制,基本上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演变的,在这之前情况又很不一样)。中国的高等教育,一开始是模仿前苏联的教育体制建设的,完全以职业专业为划分,在设定了基本的通识课程之后,即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学成后直接经国家分配进入相关领域工作。在经历了各种文化动荡后,改革开放恢复高考初期时候的中国高等教育也依然处在这一状态之下——选择一个专业,学习专业知识,国家分配工作。应该有不少家长经历了这个过程。而我们的通识课程,则是强调了各个专业间互通的、基础的知识的学习,以及思想政治教育。
在经济不断发展和教育后,中国大学开始重视其了基本通识教育,或者说,人文素养的培养,在以清北复交的名校为代表的各个院系中,通识教育慢慢得到了重视和实践。
>>总结:
美国大学是以通识教育为基础,慢慢发展起了专业教育;而中国大学是以专业教育为基础,慢慢发展起了通识教育。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两者在经历不断的变革和发展之中有相互借鉴和融合的趋势。
中美高等教育中“专业/major”概念差异
关于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专业”到底是什么的问题,这里引用Wikipedia的原话:An academic major is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to which 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formally commits (which requires a combination of prescribed and elective courses)——也就是说,专业是学生主要修习的学术领域,意味着学生需要学习的一系列不同的课程组合。
反观中国辞典中对专业的定义:“专业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的各个专门领域’,是大学为了满足社会分工的需要而进行的活动。”
从字面上的差别我们可以略窥一二:
the academic discipline to which an undergraduate student formally commits这里强调学生主观上的投入。由此可见,在美国,专业是在学生对自己想学习的课程的选择和投入过程中动态发展和逐步形成的,这就允许了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不同的知识,而后慢慢自己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专业体系。在大学期间,若修够某一系列课程的学分,并完成专业学士学位的Research要求,就可以取得该专业的学位;在这基础之上,学生们依然有机会能够不断在学术上做尝试和探索,甚至在修满另一系列课程的学分后,再尝试取得双学位、三学位……而通识教育的真正意义,在于培养一个人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这将使人更容易看清本质和真相),提升一个人将自身知识在不同场合、不同领域的运用和发挥的能力,使一个人兼备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成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人。
对比中国的专业设置,更多是为走上社会,成为分工愈趋细化的集体世界的一份子而服务,而专业的开设也主要取决于实际社会需求,招生人数也相对控得比较死。在探索知识这件事上,更像是我们一下子选择了一种发展成体系的外部框架,再去学习和适应那个独立于个自身之外的框架内的知识。而某种特定的框架被认为能够服务于社会的某个特定的领域,有点一个萝卜一个坑的意思,这对于一个仅仅18岁,在一个生命即将走上独自探险的旅程,越发呈现出无限可能性,便要对未来4年乃至更长远的时光做选择的学生来说,试错成本大大地增加了。因为不仅要考虑到框架与框架之间的迥异性,学生与某种框架的“兼容性”,即我们常说的匹配度,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总结:
在中国,是选择好专业,在大学里学习专业知识,靠着知识进入社会工作;而在美国,是培养好能力,在大学里学习各方面知识,确定好自己的专业方向和可能的人生轨迹。稍微笼统一点的说法是,中国是先选专业,再上大学;美国是先上大学,再定专业。
申请者填写专业的意义

既然美国是先上大学,再定专业,我们为什么还要在申请的时候填写各种专业选择,并且各种担忧自己的专业选择呢?
首先,这里需要明晰,上面所说的“先上大学,再定专业”是一个十分笼统的理念,并不是每所大学的专业分配具体原则都是如此。美国高等教育以通识教育为核心,专业设置与分配相对自由与灵活,但是不同大学的具体专业政策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下面进行一个简单分类:
1. 学院不定向专业不定向(如UChicago):学校要求填写专业兴趣(Major of most interest),作为和文书一起的参考标准(比如,你的Supp里面的内容和你最喜欢的专业匹配的话,肯定加分;但是Supp写的内容和专业关系不大,也不会有大碍);如果被录取,最后在大学里选择的专业完全不受申请时选择的专业的影响。
2. 学院定向专业不定向(如Cornell):这些大学在申请时就要求你针对其所属的不同学院College进行申请(Supp都可能不同),录取后专业选择将限制在该学院的可选专业范围之内;通常文理学院内专业是最多最广泛的,情况和1差不多;但是不同大学都有其特色学院(如Cornell的工程学院/CMU特有的CS college之类),录取要求更高,专业范围仅局限于该学院的学科范围内,需要专业方向明确的申请者进行申请。
3. 学院定向专业定向(如WPI):这个情况就和中国差不多了,申请时选择的什么专业,最后录取进入的,就是什么专业;但是和中国不同的是,真正进入大学以后,觉得专业不合适要转专业,要容易得多。
至于专业定向,学院不定向,这个情况理论上是不存在的——值得一提的是,部分大学确实会在不同的学院中开设类似的专业,这些专业名字相同,但是具体的修学内容不同,请大家务必注意,做好调研,不要天真的认为那就是同一个专业。
那么,美国大学这样的专业理念,以及这样的专业设置情况,究竟意味着什么?在美国大学的专业学习会有一些怎样有意思的事情发生?
下一期#干货集市#,《专业选择面面观》北落老师继续“硬货”分享,敬请关注!
辅导团队 | 北落 Stacey
◇ZoomIn工作狂,好奇心驱动型;
◆认知神经科学和天文爱好者,会影视后期,也会写代码;
◇曾在数家互联网教育机构从事各种岗位,因关注中学生发展,选择成为辅导老师;
◆擅长用心理学手段激发学生自主思考和主动性,写出最有个人特色的文书。

更多美本申请问题
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联系特写君预约咨询服务
ZoomIn是全国幸福感领先的留学DIY辅导机构。
ZoomIn不挑学生学术背景、不限学生申校数目、不只关注热门专业。在坚持诚实原则的基础上,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沉淀,通过订制化的服务屡次为申请者摘获奇迹般的申请结果。
Wechat ID:thezooomin
Phone:021-64046560
Web:www.thezoomin.com
Add:上海市黄浦区局门路427号1号楼404室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