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年初,主页君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举办了“穿越清酒历史”品鉴会,靠着主页君的颜值,哦不,靠着扎实有趣的讲解和6款特色各异的清酒,酒会大受好评,场场爆满。更有晚了报名参加的酒友表示羡慕嫉妒恨。(酒会盛况详见《来围观“穿越清酒历史品鉴会”北京场》。)
今年主页君会举办更多线下的品酒会和清酒晚宴。而首先,当然是继续举办内容更有趣更完备的“穿越清酒历史”品鉴会,并将第一站放在深圳举办。
下面是此次品酒会的介绍。已经看过并且有兴趣报名的小伙伴,直接拉到最底看报名方式吧。

主页君是个有7年从业经验的美酒记者,同时也是清酒狂热爱好者。最常被酒友、同行们问到的问题是:"为什么你会喜欢清酒?"
这就跟问男人为什么会喜欢一个姑娘一样,如果他足够真诚,那么第一答案通常都只有两个字:“好看。”(我们男人就是这么肤浅)——所以为什么喜欢清酒,当然是因为“好喝”。
然而漂亮的姑娘那么多,我们只被允许爱一个。其实我们都想和唐伯虎一样,先娶八个美美的老婆,然后又去泡秋香。
幸好在喝酒这件事,我们可以花心。像主页君,除了清酒,也爱威士忌、朗姆酒、干邑和雅文邑(我在雅文邑学院以优秀成绩毕业的事情我会乱说吗)。
但哪怕是酒场浪子,心底深处也会有个温柔的角落只为某款酒而留。对我而言,那当然是清酒。

入行时我是葡萄酒记者,每天参加各种品酒会、采访酒庄主和品酒师,写报道、专访和品酒心得。回到办公室,同事也会开一堆酒,大家一起品尝。
每次这样描述我的工作,必定引来人们啧啧赞叹,并问我还招不招人。但这工作绝不轻松,办公室里从来没有醉生梦死的场景,我们真的就是“品尝”,不管多贵多著名的酒,在嘴里咀嚼辨味一番,就得吐掉。尤其在展会或者做比赛评委时,每次都要尝上百种酒,舌头打结、牙齿发黑,更充分体会什么叫“酸得倒牙”。
所以私底下我很少喝葡萄酒,毕竟我并不常常吃太多厚脂肪、重热量的食物,自然也就不需要葡萄酒的高酸度来开胃和帮助消化。我开始寻找一种更适合自己的酒,于是大量尝试威士忌、白兰地等烈酒,视野打开不少。
2010年,一次去香港出差,我在铜锣湾偶遇一个专卖清酒的小店——说实话在此之前,我对清酒的了解局限于“配刺身专用”,用瓷杯温着喝,香气不怎么样,就像兑了水的白酒。从没想过清酒也能开起像葡萄酒一样的专卖店,而且货架琳琅满目。和老板聊了几句,他发现我对酒很了解,但对清酒知之甚少,便开了瓶酒给我尝。
他倒酒的时候我就非常惊讶,因为他拿出一只葡萄酒杯;并且告诉我,好清酒一定要用这个喝,能让你慢慢去感受香气和酒体变化。而且好清酒最好冰着喝,只有低等级清酒才需要加热,帮助香气挥发——我瞬间明白了在国内居酒屋的便宜清酒为什么要热着喝。
当我尝到第一口时,那种惊讶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就像是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香味既清新又复杂,酸度适中,而且有一种特别的哈密瓜般的香味。
我花了1000多元,买下了这瓶叫“矶自慢”的清酒,热情一发不可收拾,通过各种渠道学习清酒。三天两头逮到机会就拖着箱子往香港跑,每次扛着六七瓶清酒回来。
香港的清酒市场成熟而且懂行的人多,所以能以相宜的价格买到很多非常新鲜的好酒(清酒是有赏味期限的,出厂后1年内饮用最佳,过了这个期限就有可能跑味了)。
也因为有赏味期限,清酒没有收藏炒卖的价值——这一点对爱酒人来说是真正的利好,因为没有收藏价值,酒价相对低廉。但是尽管如此,粗略一算,这些年每年花在买清酒上的钱也最少两万元。
单是喝酒和看书,已经满足不了自己对清酒的好奇心——我觉得一定要到清酒厂去看看。做酒记者时,主页君每年都会收到去欧洲参观酒庄的邀请,全程费用全包,回来为酒庄或者产区协会写篇文章就好。但是清酒在国内市场太小,酒厂根本没这样的推广费用。那就自己花钱去!当然,主页君知道以自己的尿性,去这一趟不把兜里的钱花光是回不来的,于是提前靠自己的专业技能做了个小型众筹,赚回一点酒钱。

在日本我白天去酒厂体验了一些酿酒工序,又在清酒厂老板家里试酒、采访,还参观了两所清酒博物馆;晚上则去清酒吧喝酒。每天都对清酒有更多的认识。


2015年3月,我开设了这个微信公众号“饮家Drinkers”来普及清酒和其它酒品的知识。很多人看了文章,问我介绍的酒哪里可以买到;所以我干脆“以贩养喝”,自己挑选了一些高品质且国内比较少见的清酒在微店售卖。
我一直在想,有什么方式能让更多爱酒的朋友,能以相对有性价比的方式去品尝并了解到更多难得一见的清酒——起码,不要停留在居酒屋喝温热劣质清酒的阶段。在广州,我经常会组小酒局,邀请四五个有相同爱好的朋友一起,一晚上开五六瓶,大家一起分享。能不能用这样的方式,让全国各地的朋友一起参加呢?在全国各地开展线下的品酒会当然是最好的方法。

在过去近千年,清酒经历过数次技术革命,导致每个时代的清酒都有着全然不同的风味和面貌,又得益于日本人对传统的重视,在过去的历次变革中被“淘汰”掉的老的生产方式,仍然被传承下来,以小众产品的身份存在于市场,让今天的清酒产品线无比丰富。
所以在这次品鉴会上,我挑选出6款在过去近千年中不同时代各自具有代表性的清酒,供大家品鉴,体会清酒的多样化与悠久的历史。
除此以外,我会讲解清酒的历史和常识、品清酒的方法、购买和储存清酒的注意事项,以及关于清酒的趣闻:最早的清酒为什么是口水酿的,中国的清酒的起源有何助益,丰臣秀吉喜欢什么清酒?
^_^  你能在品鉴会中喝到的酒  ^_^

▲  浊酒  
代表时代 | 奈良时代(710-784年)
风味取向 | 尚无细过滤技术,酒中有酒粕(米渣),因此有比较粗糙的口感,但米味更浓。
稻米从中国经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开启了日本人用米酿酒的历史。但是在彼时,日本人只能靠人咀嚼米饭然后吐出,靠口水里的酶将其糖化,最后再靠空气中的乳酸菌发酵。
米曲酿酒法后来也从中国传入日本,才结束了口水酿酒的历史。公元七世纪的《播磨国风土记》说:播磨国是全日本最早利用“曲菌”的糖化作用来酿酒的地方,为清酒酿造定下了基础。——中国的黄酒,也是以米为原料,先通过曲糖化,再行发酵,与清酒系出同源。但当时酿酒手法粗糙,并没有过滤技术,所以与其说是“清酒”,不如说是“浊酒”。
▲  菩提酛  ▲  
代表时代 | 平安时代(794-1185年)
风味取向| 非常浓厚的如大酱、酱油甚至咸鱼一般的味道,同时伴随比较浓郁的甜味。
平安时代,日本酿酒业的核心转移到有权势的僧侣阶层,寺庙中酿造的“僧坊酒”受皇室及贵族喜爱。奈良县的正历寺,更立有“日本清酒发祥之地”的石碑。
僧坊酒的一个特色是部分地由生米为原料来发酵,为清酒历史上之绝无仅有,风味也与现今清酒大相径庭。近年,奈良县的几家清酒厂与正历寺合作,复活了“僧坊酒”,并取名“菩提酛(字音同“园”)”。
▲  古酒  
代表时代 | 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1185-1493年)
风味取向 | 浓郁的鲜味、米味及通过长期熟成带来的干果、果脯的味道。
这个时代武士当道,商业文明兴盛,酿酒不再限于宫廷或寺院。民间酒厂的酿造技术也有大进步,大量出现记述酿酒的文献。在彼时酿酒需要使用很多米曲,导致酒体非常浓郁,而且可以长期陈年。
在1970年代,有日本清酒厂的厂主根据当时文献记载,以相似的酿造方式复活了那个时代的酒,又因其可以长期陈年,又被称为“古酒”。
▲  生酛酒  
代表时代 | 江户时代(1600-1867)
风味取向 | 酸奶般的酸味以及海带般的鲜味,浓醇的口感,适合温饮。
战国时代使得具有地方特色的清酒逐渐抬头。随后德川家康的幕府一统江湖,开启了江户时代;与此同时,清酒的酿造手法已经与现今非常接近。
这种酿造方法名为“生酛”,依靠空气中的乳酸菌进行发酵,并在冬季“寒造期”酿酒,依靠低温发酵让酒质更香醇。今天仍然有部分酒厂生产“生酛”酒,其浓醇的酒体和风味让一些资深酒友割舍不下。
▲  大吟酿以及纯米大吟酿  
代表时代 | 明治时代末期及平成时代(1980-2010年)
风味取向 | 圆润、甜美的酒体,清甜的瓜果类香气。
明治中后期,日本设立国立酿造试验所,开发速酿系酒母,并开始举办每年一度的全国新酒鉴评会,让全国酒厂同场竞技。昭和时代则开发出精米机,让酒米可以高度研磨精白,酿造精致的高级吟酿酒成为可能。
二战时日本缺米,因此允许酒厂在酒中勾兑大量食用酒精与香精,酿酒成本降低了,品质也大大降低;此做法延续至今,副作用展现无遗,从1970年代至今,日本的酒类市场受啤酒及进口酒冲击,清酒厂倒闭了一半。
1980年代开始,不甘心就此被取代的清酒厂开始了对葡萄酒的反击,开始普及酿造高档的大吟酿和纯米大吟酿,这种高级清酒成本高昂,风味清雅柔和,而且有明显的瓜果类香气,是从气息和风味上都能与葡萄酒抗衡的酒。

▲  无过滤生原酒  
代表时代 | 现在以及未来(2010年以后)
风味取向 | 新鲜、有活力、饱满的酒体,有微微的气泡口感,有类似白葡萄酒般的酸度和馥郁感。
2010年前后,众多清酒厂由新世代掌舵,开启了更进一步的风味革命,让清酒拥有更鲜爽的风味、尖锐的酸度、微气泡感、扎实复杂的酒体。奈良的“风之森”、秋田的“新政”Next Five系列、乃至“清酒之神”农口尚彦的“农口”清酒,都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品鉴会上,我们会一边品酒,一边回溯历史,领略数百年间清酒风味那沧海桑田般的变化,让你全面地认识清酒。除此以外,每场品鉴会还提供我精心挑选的搭配清酒的小餐点。

我因尝过好清酒而成为爱好者,也希望更多人像我一样,认识到清酒之美——起码,你不该在尝过值得用葡萄酒杯侍酒的清酒之前,就对这个品类轻下论断。
现在,我准备好了,我想一下子把这些东西都展现出来,把清酒700年的历史展现出来,如果你也对清酒感兴趣,那就来吧,这一定会非常有意思。

穿越清酒历史品鉴会深圳场详细信息
时间:4月23、24日,下午14:30~17:00
地点:深圳 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前湾企业公馆19号 壹会ONES  TOP 三楼
活动人数:每场各30位
内容:清酒知识分享及6款代表不同时代的清酒品鉴,附带配酒小点
价格:450元/每位;若2人或以上共同报名,则410元/每位
注意事项:
付费即报名。一旦报名,即代表你承诺:文明参与此次品酒活动,不酒后驾驶,不醉酒闹事。
品酒会将准点开始,若有迟到,恕不恭候。
已付费报名的顾客,直到活动开始前48小时均可通知主办方取消报名,并获得全额退款。
若在活动开始前24~48小时之间通知取消,则不退款,你的报名费将全额转为在“饮家Drinkers”微店的消费券,有效期一年,无其它任何使用限制。
若在活动开始前24小时之内取消,则既不退款,亦不会补偿消费券。请自负责任。
若单场的报名人数低于24人,则活动取消,已报名的观众全额退款。
此次活动解释权归于“饮家Drinkers”及“壹会”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报名吧!

“饮家Drinkers”旨在从消费者的角度分享关于酒的一切。文章开头没有特别注明的,意味着该文涉及的消费项目均由个人买单,因此其评论为独立形成,没有任何软文植入。
▼  ▼  ▼
转载或其他合作事宜,请联系
微信号 | 38197688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