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出成果比较容(草)易(率)。
前几天看到一篇批评心理学研究现状的文章:一个实验得出结论后,很少有人愿意重复实验,一来是不算什么研究成果,二来是心虚,因为心理学试验的样本通常达不到有效度的要求,很有可能重复不出原作者的结论。
所以社会科学每年都会有“令人震惊”的研究成果,但可信度“令人怀疑”,毕竟像物理学这么严谨的科学,十几年才证实了一个“希格斯玻色子”。
一、谢林隔离模型
那么,社会科学领域近几十年有没有经典的、可以重复实验的结论呢?
其实还是有的。
比如我在上一篇文章《保持威胁别人的能力,才有真正合作》中介绍过的经济学家谢林,他除了在冷战博弈方面的研究之外,还建立了一个“隔离模型”,这个模型最初是用来研究“种族隔离”的形成机制,但其得出的结论却有揭示了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个体“轻微的歧视”行为,会演变成“群体极端化”行为。
这个理论就有一个可以被计算机程序反复模拟证实的模型。
二、白人住户是怎么搬走的
谢林的这个模型很好懂。
假设一个社区,我们挑选住得很靠近的9户人家,形成下面的这个九宫格,白格代表白人家,黑格代表黑人家,绿格是可以搬进来的空房子。
那么,住在中间的白人,我们称之为X,他就有7个邻居,其中四个黑人,三个白人邻居,正常人不管嘴上多么“政治正确”,心里总是不希望周围都是其他种族,那么此时,他到底搬还是不搬呢?
谢林引进了一个“人群相似度”的阈值,指X愿意接受的“周围白人邻居比例的最低接受度”:如果周围的白人邻居低于这个阈值,他就会搬家;如果高于这个阈值,他就继续住着。
假如这个比例是33%,也就是至少要有三分之一的邻居是白人。那么显然他还会继续住着,因为目前白人是3/7,占比43%。
但这个状态是非常脆弱的,假如他周围的某个白人邻居的阈值比较高,搬走了,又搬进来一个黑人,那么,X的白人邻居比例就下降到2/7,低于33%,X就会搬家。
而X的搬家,又降低了剩下的两个白人的白人邻居比例,使得这两个人搬家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这个种族混居的社区最终会变成主要是黑人的社区。
我们发现,决定一个这个社区能否稳定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谢林引进的这个“人群相似度”的阈值。
这个阈值跟最终的社区隔离程度有没有什么数值上的明确关系呢?
谢林提出了这个模型的设想后,有人用计算机建立了这个模型,并随机产生一系列样本,通过大量重复随机试验得了一个相关性的统计规律。(具体过程懂编程的人并不难,但对于大部分读者就是天书了,有兴趣的可以自己上网找)。
具体的相关性是多少呢?
虽然这个结果大家早就想到了,但影响之大,还是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
三、为什么自称种族大熔炉的纽约,种族隔离还那么严重
假设一个社区是3000人,一半白人一半黑人,而是混杂居住,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
如果“人群相似度”的阈值设定为30%,计算机模拟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搬家后,最终稳定的相似度(种族隔离度)竟然高达72%。
也就是说即使你对周围人群相似度的要求只有30%,搬来搬去的最终结果将会有72%的相似度。
如果把这个模型继续做下去,结果会怎样?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