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打拼几年后,终于告别了和别人合租抢马桶抢厨房的日子,偶尔也买得起名牌包包和手表了,实现了彻底的超市和外食财务自由,感觉终于可以插着腰对着家乡的父老乡亲说我在这个城市有立足之地了。
突然两则新闻浇得我心凉凉。
博主“北京大土豆”认为在北京,年薪百万仅仅是刚刚能应付日常开销的水平,工作、家庭稍有不慎,一家老小就会再回赤贫。
上海相亲角的一位老大爷为自己93年的女儿相亲,征婚条件要看学历和人品且没有强调薪水和身家,在当看客以为这位大爷相当清纯不做作,与其他相亲角的大爷大妈好不一样的时候,他却扔下一句:
五千块钱一万块钱一个月,讨饭啊?
原来我们在钢筋水泥森林里披荆斩棘、披星戴月地奉献青春,薪水成长好不容易跑赢了通货膨胀,拿到匹配得上我努力的回报,却还当不得一个体面人。
太魔幻了吧?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陆晓璇。武大在读,前娱乐记者,不正常雷剧研究专家,文娱八卦十级学者。
“刚刚脱贫”
是北京市平均年薪的10倍
李晨、范冰冰订婚戒指,钻石不仅有鸽子蛋大,还能自体变形;王健林说赚一个亿是当年自己的小目标,甩手就给王思聪四个亿的试错基金;马云、马化腾轮流坐庄亚洲首富,个人资产我都数不清有几个零。
网友天天感慨,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力。
不过虽然嘴上这么说,怕是没有几个网上冲浪的人真的活在贫困线下。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数据,2017年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3330元就可被界定为贫困户,整个中国还有3000万人未脱贫。
《2017年中国主要城市月均工资排行榜》里,最高的北上广深,也没有一个能达到月薪一万。
我们简单做个换算,博主“北京大土豆”口中的“刚刚脱贫”,大约是国家贫困线的330倍,是北京市平均年薪的10倍,相亲角大爷口中的“要饭水平”还略高于上海市的月平均工资。
不谈其他开支,“北京大土豆”口中的一年两次的全家游的飞机票钱可能就是一个贫困线下家庭一年的全部年收入,就好像坐拥房车娃的人生赢家们看着只养得起旅行青蛙的我说,“何不食肉糜啊?”。
年薪百万是个很大的绝对数字吗?
好像也不是,周围赶上了这把科技或创业风口的新贵们,老骥伏枥的大企业中上层们,或许很多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但年薪百万也绝对不是一个低数字,他们比全中国绝大多数人赚得多。
按照这位仁兄的逻辑,其他中国人简直不配活着了,把他们的人生作为贫困线来引发普通人的焦虑,哗众取宠获得关注,太坏了。
对于我们这些一线城市月薪过万的人来说,吃穿住扣去,还能小小地追求一下生活品质,而大爷的地图炮扫射过一大片无辜群众,太蠢了。
别把中年有危机
混淆为年薪百万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老张或老王,说起来都是公司的高薪管理层了,外人看来事业有成,有车有房,家庭幸福,但是他们却每天愁眉苦脸、小心翼翼,你问他怎么了,他就能跟你叨逼叨叨逼叨两个小时。
什么年迈父母的多病多灾要花钱啦,孩子青春期的暴躁敏感不跟他说话啦,不仅上有老下有小蜡烛两头烧,还越看越觉得自己相濡以沫多年的爱人变得世俗聒噪啦,公司的小辈随时虎视眈眈要把自己拍在沙滩上啦……
这个剧本是不是相当眼熟了?
好像我在《港囧》里看过、在《美国丽人》里、在《男人四十》里看过、还在《人到中年》里看过……
普天下的中年危机大概都长一个样子,不管你是年薪10万、100万还是10亿,大概都逃不掉人到中年的力不从心,中年危机是人生的必经阶段。
而北京大土豆们将中年危机偷换概念强行靠到年薪百万上,乍看之下好像有点道理,却不小心中了巴纳姆效应的招。
星座书上说巨蟹座温柔敏感、双鱼座善良多情、摩羯座勤劳肯干,原来我的小姐妹跟渣男永远分不了手因为她是双鱼座,我妈买个白菜要货比三家超市因为是金牛座,啊,星座真的准啊。
但是究竟是星座学准还是因为这些语焉不详的描述性词语正说反说都对呢?
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Bertram Forer)发现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当人们用一些普通、含糊不清、广泛的形容词来描述一个人的时候,人们往往很容易就接受这些描述,却认为描述中所说的就是自己,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这就是巴纳姆效应。
“北京大土豆”的年薪百万危机换种说法可以是生肖属狗人士的本命年大劫,可以是天秤座的水逆风险,反正中年危机的表现状态放之四海而皆准。
毕竟贩卖焦虑,一本万利。
今天《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明天就会有《哈利波特一岁整残伏地魔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爱新觉罗·溥仪三岁登基: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谁被这种神逻辑忽悠瘸了,谁就变成他们收割流量的韭菜了。
为什么
我们这么容易“被焦虑”?
虽然这届网友经历过初代摆拍网红芙蓉姐姐,熟读知音故事会的二代雷人网红凤姐以及教育女性跪舔男人的情感网红ayawawa,本以为对这种颠三倒四的言论能一笑置之,但一扯到花钱容易赚钱难,看不到财务自由的尽头,好像又很难置之度外。
北上广的中产们平均每个月焦虑三次,每次养活几百篇10W+,为什么所有人都这么容易被焦虑撩拨情绪?
或许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几个字被中国人写进了基因里,父母那一辈才算完全远离了战乱,我们这一辈才算远离了贫穷,没钱的日子过了太久,所以拼命地想赚钱给自己和下一代更有安全感的生活。
也有人说我们应该像富了几百年的欧美人一样学会享受生活,过慢生活,这也太把自己当外宾了。
既然选择了高机会、高竞争、高压力的社会环境,就必须学会与焦虑和解与共存。
就像中年危机一样,接受焦虑成为生活的常态并敢于自嘲,只有自己对焦虑脱敏了,才能积极地面对焦虑,把焦虑当做动力。
而这种能力,恐怕是新时代下,除了P合照、找停车位、抢火车票外的另一种生活必备技能了。
“刚脱贫”和“要饭”这两种说法,你怎么看?
LinkedIn领英招聘季,高薪、名企、新机遇通通都有。
阿里,华为,腾讯,微软,戴姆勒,复星等海量职位。
这些高端职位,很多都是在别的地方找不到的名企机会。

而这些机会,等待的是不悲观、有勇气的你。
长按下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职位详情。
本文由LinkedIn原创,作者陆晓璇。武大在读,前娱乐记者,不正常雷剧研究专家,文娱八卦十级学者。
本文图片来自影视截图和原作者。为非商业用途使用,如因版权等有疑问,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LinkedIn。
LinkedIn欢迎各类广告品牌合作,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获取更多信息。
©2018 领英 保留所有权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