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因一场某权威官方力推的活动,“华服”这个说法腾空而出。因此引发的争议也令人关注。
这不刚刚汉服运动有了起色,怎么就来个华服?究竟是想干吗?
因为力推该活动的官方实在太权威,于是汉服圈的朋友们忧心忡忡。一则,如果汉服不加入“华服”,那将来“华服”岂不是各种争奇斗艳,堂堂主体民族的服饰,也许都没有一席之地,也许都只占1/56,和俄罗斯族一样?然则,如精力资源都投入到了“华服”,那好不容易才起来的汉服运动岂不是要不了了之?
然后,什么是华服,谁来定义,怎么定义?这不是没事找事嘛。
果然,“华服”一出,我们就看到了这样的微博:
看到没,连发源自中东的伊斯兰教服饰都成了“华服”,只有呵呵。
其实,所谓“华服”就是多此一举,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搅浑水。想一想,为什么要推出“华服”?拿的上台面的说法该怎么描述?连俄罗斯族的服饰都成了“华服”,连发源自中东伊斯兰教的服饰都成了“华服”,这“华服”不如说成是“世界服”算了。世界服还需要你定义么?
这就像“中华民族”,原本发明这个词汇,是为了能够通过放弃对主体民族的强调,转而用一个新的词汇,来进行民族融合,打造具有单一民族认同的新国家。结果呢?从1902年开始,到现在一百来年了,几乎被一些人弄成了大杂烩,什么都往“中华民族”这个概念里面塞。一边说着“中华民族”,一边却不断强调各个民族的区别甚至特殊待遇。这样整,与其说“中华民族”,不如说世界民族也罢。
要命的是,在中华民族被虚无化的同时,主体民族的概念日渐淡薄,而各其他民族被不断强调突出,这和1902年提出这个词汇的初衷,已经是完全背道而驰了。
与之相反的是,日本坚定地以大和民族为主体,不承认任何其它少数民族,认为大家都是真真正正的一家人,是一个民族,不分你我,反而一步步实现了民族融合。
可以说,在民族问题上,我们是学习了苏联甚至欧美的做法,结果,也就如他们那样,融合成了空谈,大杂烩成了现实,苏联因此分崩离析,欧美也正在分崩离析的路上。
话再说回来,这“华服”又有什么意义呢?如果说对内,都在中国生活着。难道你穿着俄罗斯族的服饰,我说,哇塞,不错,华服好?难道你穿着马褂,我说,哇塞,不错,华服好?这不是脑子有病嘛。完全不同的服饰,我们会用同一个名称去称呼?如果说对外,那更好玩了,我们穿着俄罗斯族的服饰,跟外人说,这是华服,我们穿着朝鲜族的服饰,跟外人说,这是华服,这下就不是自己人说我们有病,而是外人说我们有病了。
那,还有什么意义?想来想去,笔者觉得,谈不上什么意义,只能谈后果。后果就是,好不容易刚刚有了起色的汉服运动,突然被打断了,大伙开始不知所以地华服华服。。。
无论什么词汇,魂魄第一,外在第二。就如大谈华夏衣冠,理应华夏为魂,衣冠为体,没有了魂魄,就是沐猴而冠,顶多就是卖衣服的商人,或者走过场的戏子。
说到这里,笔者觉得,面对这种造新词汇的做法,我们的应对方式很简单: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你弄你的什么华服,我们继续我们的汉服。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唐装被窃取去修饰了马褂,汉服照样雄起。让那些不把历史经验教训当回事,以为弄个新名词就可以促进民族融和的朋友们自己去玩吧,我们继续坚持我们的道路。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