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刃自信恋爱学(微信:yingrendao

助你提高自信与恋爱情商。


前几天一个学员向我提出一个疑问,他说他的一个朋友劝告他,如果他本身是内向的,喜欢独处,不要强迫自己不断去社交,去和别人说话,让自己舒服就行了。强迫自己变得外向,就是不认可本身的内向的自己,反而显得不外向,觉得没必要和别人刻意社交,《内向者优势》这本书也是这样说的。
而我的课程理念是鼓励内向者大胆去社交,增加自己的人脉和异性资源的。
他觉得互相矛盾,很困惑,不知道该听谁的?
那我们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内向者到底要不要变得外向?
同时问一句,如果你是内向的,是否有过想改变的意愿?
是否有做过很多尝试来变得外向?
是不是没有改变成功?
是不是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
《内向者优势》里面提出的一些观点我也非常的赞同,
但我有不同的看法。
在这本书里,提到的内向是如何形成的原理,主要归因为遗传基因、生理激素、大脑神经等生理的天生因素。
而我经过和超过5000人以上的情感咨询者接触,以及与看我文章、电子书的大量受众交流发现,很多人的『内向』并不是天生的。
怎么知道自己是不是天生就内向呢?这里问内向者4个小问题,做一个简单测试。
1,请认真回忆一下,你年纪非常小的时候是外向还是内向?(活泼或老实)
2,你发自内心的问自己,你是否想交朋友吗?渴望与人接触交流吗?想认识更多异性吗?(即使你尝试失败过)
3,你是否有迫切改变自己的意愿?
4,你是否伴随自卑,心理素质较差,阻挡了你接触外界。
如果你的答案是:1,外向活泼;2,3,4题的答案:是。
那我可以确定,你其实并不是『真内向』,而是『假内向』。
可能是由于是《内向者优势》的作者是欧美人,他们的小孩的教育方式和坏境和中国有非常大的不同,欧美的教育是鼓励个性发展,不打骂,不打压,讲究沟通。
而中国的教育环境(家庭、学校)大部分是压抑个性的,从小就被要求不能调皮捣蛋,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一吵闹就会被训斥或被打,刚开始还是会继续吵,但随着时间推移,年纪变大,吃到的苦头够多(断零钱、体罚打骂等),慢慢也就被驯服了,就像动物园里被拔了牙的老虎被大妈骑着拍照一样无奈。
上学时都被要求带红领巾,不带就要被记过,被要求穿难看的校服、要求剪统一的头发型。有些家庭父母经常吵架、离异、肆意打骂教育孩子等等这一切,都是在无形中压抑了的个性,渐渐的,你由原来天真活泼开朗被迫影响和改造成了不爱说话、不敢表达自己的『内向』性格。
这刚好符合“习得性无助”的原理,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回到开头学员的朋友那番观点,我认为他既是对的,但又不对。
如果他天生就是内向的,并且没有改变的意愿,那按照《内向者优势》的理论来认知自己的优势,是完全没问题的。
但如果你根据前面的小测试,了解到自己并不是天生内向,那是不是就不适用这套逻辑了呢?
作者可能不了解中国人为什么这么多人会内向,以及内向的原因,所以没有提出假内向的说法。
这也就不奇怪,那些看了《内向者优势》的人,在没有辩证的思考的情况下,就全盘接受了他的观点,并认为既然自己是内向的,那就老老实实完全接受内向者的行为模式来生活吧。
我于是让学员询问一下他朋友那4个小问题,给出的答案和我预期的一样,也是假内向。学员朋友还说,他只想交可值得交往的朋友,这句话本身就存在问题。什么样的朋友才值得交往呢?你不先去扩大社交圈,认识更多的人,是无法筛选出适合自己的朋友的。
这有点像,在封建社会里,如果奴隶接受了他们天生就应该被奴役,那他们永远不可能翻身做主人,永远都被别人欺压,永远没有公平。
如果没有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能有种乎,就不会有秦王朝的覆灭。
如果没有马丁路德金为黑人民权运动做出呐喊:I have dream 。那可能打破种族歧视的的压迫不知道会延后多少年。
既然存在假内向这一情况,同时很多人的内向都是在后天的成长环境影响中被改变的,那由此可得出,你如果有强烈的意愿想改变,想变得外向,或者说变得相对活泼一些,这是有可能的,是可以通过外部环境和某种训练方法来改变这一点,并且并不违反本性,因为你天生其实就是活泼外向的性格。
那现在问题来了,如果,你符合这个前提,你是否愿意一辈子做一个内向的人?那为什么不去改变呢?为什么要甘愿做一个无法活出真实而精彩的自己呢?
我可以说说自己的例子。
我影响中,慢慢开始变得内向是从小学4年级转学到了一个新学校,不适应新环境,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打骂体罚),成绩开始变差(转学前,我的成绩还是不错的,在班里是排前列的),甚至厌恶学习。
父母没有在此时采用鼓励和实质性的提升成绩的方法,而是选择了对一个三观还未形成的小孩子采用激将法——别人家的孩子如何如何好,你应该多努力等等。处于成长和青春期的孩子都是有叛逆和逆反心理的。这种方式只起到了反效果。
然后,从小学升初中时,开始张青春痘,直到大学毕业后才慢慢变好,但这在我整个青春期成长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让我感到自卑和不敢表现自己,这对我的自信也有非常大的打击,而『内向』的表现就是这些因素的综合结果。
我估计很多朋友也有和我类似的境遇。
那我是如何从自卑内向不爱说话,变成了现在不但自信交际广泛异性缘广,还能同时帮助更多的人改变的呢?
也许是久病成良医,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机缘巧合,上天让我帮助别人之前,自己先经历一遍磨难,经历大量的学习研究与实践。不对啊。我怎么好像变耶稣了。。。没有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意思。
最后总结和说说改变假内向的方向吧,之所以不是『方法』,是因为改变假内向变得相对外向活泼是一个系统工程。绝对不是你今天看了我的文章,知道了理念,就能马上改变的。
『知道』和『学会』是两回事,『学会』和『做到』又有一段很长的距离,从『做到』到『做成功』可能是最需要耐心和毅力才能突破的关卡。就像你看了无数的减肥健身方法,但从来没认真执行过,那就不可能成功。
而改变,需要进行扭转错误行为的系统思维升级,加上一套有效且可复制的行动指南。
由于内向的人一般都同时伴随自卑、自我设限、习得性无助,你们要彻底改变,需要先从思想认知的升级开始。
由于篇幅有限,推荐大家看我的电子书《天生好手》《内心足够强大,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和几十篇相关文章《什么叫做内心强大?》《如何在陌生聚会上表现得游刃有余?》《内向者如何锻炼社交能力?》《如何变得会与异性聊天?》《为什么提升自信是恋爱成功首要关键》《爱情中的吸引力到底是什么?》《投资自己,才是回报最高的创业》等等,里面都有详细的讲解,大家可以找来学习。长按识别下面的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或搜索:迎刃),回复数字『 2 』即可查看。
最后的最后,重申一下我的观点。
你如果发自内心的想要改变,那就不要放弃自己,请相信你的直觉,你不是一个天生的内向者,变得活泼,你的人生会变得更广阔,也更精彩。
(完)
传说把本文分享给朋友的人会变得更有人缘。


作者:迎刃 (微信公众号:yingrendao)


【授权转载】
迎刃原创作品,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自媒体、媒体、机构转载务必申请授权,公号后台联系。

【更多精彩】
如你想读迎刃更多的文章,长按识别上方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爱,就供养;喜欢/受益,就打赏!
(请我喝杯咖啡吧)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