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弟和菜花姐第一次来美国,短短半月,行车里程3200多公里,去往美东南多座城市,走访了多个美国普通家庭。
‘从没想过美国是这样的’ 是他们常有的感慨。
我想用日记的形式分享下这段时间里他们见到了什么,感慨又从何而来,跟随他们的脚步,借由他们的眼睛分享一段紧凑真实的旅程
2/16 周五 农历初一 风和日丽 
大年初一,国内放炮,我们打枪~
昨晚回到格林维尔的家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有些疲惫,简单收拾一下,都匆匆睡下了。
早上吃过早饭,收到同事短信,靶场9点半开门,还有点时间,可以在家整理下行李。我室友阿道夫有着南美人一贯的热情,听说我们早上要去打靶,就也想给我们秀一下他的藏货。。
枪箱打开来,里面躺着长长短短的五支枪,再加上他桌子上以及收藏的古董枪,正好十把。还跟我呆弟说,请他们放心我的安全,我已经被他well protected。呆弟听完心中一紧,可能是怕哪天室友心情不好,就把我突突了。。。
↓图中呆弟拿的就是传说中美国最畅销的AR15自动突击步枪(军用版本叫M16)。
想到昨晚买子弹的时候,呆弟看着橱柜里的枪械,认定那些是模型样品,不可能把真枪就这么放着吧。现在我相信他算是见识到枪支在美国的普遍了。
靶场在一个曲径通幽处,要开车四十分钟,拐进一个四周都是树林的空旷地带。说是靶场,其实就是一个简易的木棚和几个土堆。这里不收费,但是有个一个老头坐在一辆大皮卡里,在入口处看着,一脸冷漠。可能是政府找来以防万一的吧。。
我们到的时候,同事查德已经到了,正在从皮卡上往下取装备,见到我们来了,笑着上前握手寒暄两句,然后让我帮他一起拎东西。
忽然,呯的一声。原来木棚里还有一位不认识的哥们儿在打枪,真的好响,赶紧把耳塞给我爸妈都带上。
幸运的是,在查德摆放枪支和对我们进行安全培训期间,隔壁的大哥收拾东西离开了。这样棚里只剩下我们,可以更轻松一点。
查德教我们从小口径开始试射,一把一把试,一直到后来的大口径狙击步枪。
本来的顺序是查德示范,我先打,然后教呆弟,再到菜花姐。在我们的鼓励下,菜花姐勉强打了一发小口径手枪,后面就只看我们嗨了。
呆弟最喜欢的还是手枪,一种在美国警察中最普遍的手枪。他说他喜欢那种沉甸甸的握感和开火瞬间的后座冲击力,有一种愉悦感。
绿色的打靶贴纸比较贵,打中后会有一个扩大且明显的洞。能从很远的距离就能看到打中的位置。当然,你也可以摆放一个硬币来当靶子↓
查德很有耐心,每讲一句,都会等我翻译给我爸妈听,然后再讲下一项注意事项。印象最深的是,人去换靶前,不仅要退膛和拔掉弹夹,还会把枪口转向没人的地方。呆弟和菜花姐后来一直对查德的细致和耐心印象深刻,人虽然长得粗狂,但是说话客气,做事条理,每一步都很细心。
查德是个典型的拥枪派,坚信问题出在人心,而不是枪本身,所以他每年都买几把新枪,即使目前家里已经有九十多把枪了。
在看我们熟悉之后,便让我们help yourself,他自己去校正新枪了。在一个僻静的地方,跟陌生人一起打靶,确实是一件需要人与人之间建立很好信任的事,尤其对方还是新手。另外,也会时常有其他不认识的人来到这里跟你在一个棚里打靶。
查德分享了一个射击经验,适用于未矫正好的枪或者风大等情况下,就是在你射击目标之前,先透过瞄准镜的十字心对准靶纸上的一个点射击,看一下实际被击中的点与你瞄准点的位置有多少偏差,因为靶纸上有刻度,所以在射击真正目标时,就可以考虑那个偏移量来瞄准。
大概过了两个小时,又来了一位哥们儿打靶,查德跟他寒暄了几句。然后在后面的操作中,查德和那哥们儿要不断沟通,彼此确认对方有没有戴耳塞,可不可以去换靶等等。后来那哥们儿拿出来一条大号的狙击枪,一枪下去,两耳轰鸣,即使带着耳塞都毫无作用。菜花姐有些坐不住了,看看时间也近中午,所以想邀请查德一起吃午饭,但他说他还想再玩一会儿。他一般来这打靶,只要子弹够用,他可以玩上一天,通常每次来,都要打掉个四五百发子弹才算过瘾。他说吃饭的事情以后再说,不用客气,我也知道美国人对吃饭这种事不太感冒,所以就此别过。
中午带他们去吃了家附近的中餐自助。亲民的价格$7.99和繁多的菜品,让我们对餐馆何以盈利充满好奇,也让菜花姐对他儿子在美国能挣出口饭吃确信不疑。
这样的餐馆遍布美国各地,家家味道接近,寿司和铁板烧是标配,海鲜水果冰激凌,十足的薄利多销。
下午在家休息晚上带菜花姐和呆弟去格林威尔市区散散步。用呆弟的话说,街头的餐馆和食客,让人觉得很像国内的小县城,夜景挺漂亮,温湿的空气也很舒服。
这次只是对这座小城的一瞥,之后我们还会在白天的时候再次回到这里,那时的呆弟和菜花姐反应是很不一样的,到那时我再详细介绍一下这座小城。
明天我们将会去参加本地华人协会举办的华人春晚,一起继续跟随菜花姐和呆弟的脚步,一起去看看在美东南这个小城里,华人是如何庆祝中国新年哒。话说山姆哥自己也有去两个节目打酱油呢,敬请期待!^_^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