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
20
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无论何时,愿你的每个决定,都不是因为逃避。
作者 | 梁欣
 一 
学生小勇觉得自己并不适合现在所学的专业物理,相比较有些同学的天赋过人,他一直表现平平。他很后悔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没有报医学,他想自己在医学方面似乎有点天资。小勇的这种困惑我并不诧异,因为开学以来有好几个同学就类似问题和我进行交流。
我问小勇:为什么想学医呢?
小勇:就是觉得自己无论是天赋还是性格都比较适合。
我:天赋和性格比较含糊,你对医学了解多少呢?
小勇:我不怕吃苦,很在意生活质量,并且希望自己将来可以出类拔萃。
我:学医其实蛮苦的,也许并不是你想的那样……这样吧,老师有很多学医的朋友,我把我们的聊天内容匿名发到朋友圈,让你听听来自医生朋友的想法与建议,可以吗?
不出所料,我们的对话一下子就被医学朋友刷屏了。
回复A:很多同学只是想当然觉得自己适合医学,但是只有真正接触后才会发现与想象不同。个人觉得要是真想从事医疗行业,必须彻底了解医疗行业中的各种情况。
回复B:学医的目的不纯粹,即使再好的天赋也学不好的,况且,没有兴趣真的学不下去,也终究不会成为他想要成为的那种人。
回复C:我是转专业到临床的,一点感悟就是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
回复D:据我观察身边的医生朋友,医生意味着强度极大的工作和目前仍然性价比不高的收入,即使成为专家,要靠做医生过上体面的生活并不容易。
还有很多的回复,我都如实地反馈给了小勇。小勇看完之后说:“我是有点期望太高了,不管哪一行,想要做到出类拔萃都要付出很多,我还是先实践再做决定吧。”
二 
小勇的事情让我回忆起最初工作的半年,当时面临着住房、适应新工作、宝宝教育等各种问题,这一度让我很懊悔,甚至想索性辞职回老家吧,老家的压力比上海少多了。
朋友反问我:“回去了问题就都解决了吗?虽然老家的房价相对低点,但是回去后还要重新找工作,也会面临着住房问题,还有户口、小孩教育,甚至还有新的人际关系……这些问题你都没有考虑过,不是选择回去问题就会消失的。”
最后,朋友说了一句 “其实,你只是在逃避”,这让我很是震惊,也让我醍醐灌顶。
是的,在我们不如意的时候,往往会美化另外一种选择……就在今天上午,又有一位同学找我交流,说当初的志愿是瞎报的,并不喜欢现在的专业,非常后悔当初的选择,如果可以去“某某”专业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可是如果可以重新选择,真的一切问题就解决了吗?
这就是我们熟悉的“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我们总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理想中的世界和亲身经历的永远相差很远。有一个术语叫“在别处症候群”,指的是人们对所处的环境厌恶时就会对别处的生活充满向往。但这种向往,有时候只是我们对现实的失望和逃避,即使去到别处,也未必能获得理想中的生活。
 三 
面对选择,我们慎而又慎,觉得改变选择就可以改变一切,然而事实上,并没有一个所谓的一劳永逸的“好的选择”,在每一个选择之后,我们需要做的更多应该是脚踏实地和砥砺前行。也许正是这选择后的坚守与无畏,才让我们的选择成了“好的选择”并且更有意义。
我告诉小勇,他想学医仍然是有机会的。上海交大医学院有一个“4+4”项目,是面向非医学专业的理工科的本科毕业生的,这些毕业生如果取得免试直升研究生资格并通过交大医学院面试录取,之后继续四年的硕博学习可以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我也认识好几个同学,通过这个项目圆了医学梦。
现在的他最重要的是好好调整、适应,学习目前的专业,当然也可以先接触了解医学专业,三年后如果还是真的喜欢医学,并且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不妨尝试“4+4”项目。
心理咨询中有个“现实疗法”,由美国心理学家格拉塞于上世纪40年代创立,说的是要重视现在超过重视过去,它强调的是过去的事实无可改变,因而应将眼光放在现在与将来的发展之上,人只有学会正视现实,告别逃避,积极面对当下,才能承担起责任。
所以,无论何时,愿你的每个决定,都不是因为逃避。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