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谈的是一个敏感的话题,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话题。本文意图有二:指出现象 & 抛砖引玉。欢迎大家进行深入思考,并在尊重彼此的前提下发出你自己的声音。最终,我们希望大家在一期一会的本科生涯里,了无遗憾,梦想成真。
本文摘自TD的兄弟账号「Mirror微申」扫码关注账号,参与抽奖,有机会获赠一本TD新书—申请笔记。
排名,排名,又是排名
这周二是一个让申请生、出国党、咨询师、自媒体们都有得忙的日子。正如1985年以来年年九月都会发生的,U.S.NEWS 杂志推出了2018年的 National University Rankings. 凭着三十多年如一日地放榜,U.S.News 不仅在申请生中家喻户晓,更奠定了英文高等教育界绵延几十年的、近乎政治正确的排名执念,虽几经摇撼,仍树大根深。
不信请看,各路大V以近乎体育记者的兴奋口吻指点江山的文章,篇篇都是几万的阅览——且不论这些爆文的真正价值为何。
排名绝非一无是处。对于current students, 它是荣辱所系;对于大U和LAC们,它是门面招牌;对于路人甲,它是认知成本最低的谈资;而对于prospective students, 它就是深夜的咖啡 + 凌晨的星光。
尤其选校初期,无论你是胸中早有丘壑还是两眼一抹黑,都最好从 U.S.News 的总榜开始做功课——虽然区区榜单不能帮你找到梦校,但它提供的裱花分数线和往届录取数据却能帮你定位自己,从而做出相对合理的选校单。这对申请结果也是性命攸关。
但我有几句反调,请诸君静听
也许你已经听说,2016 和 2017年,U.S.News 排名受到了一些异议。越来越多的观察者指出,这榜已经“和谐”得不成样子,处处都是并列 (tie)的现象。“双黄蛋”“三黄蛋”早就不在话下,六七所学校共享一个顺位的情况也有。
这样的声音,随着2018的榜单出炉,可以停止了。因为——2018排名爆出了史诗级的多校并列,把大学间的“和气”推向了全新高度,让 2016、2017 黯然失色。Mirror 绝对不是唯一注意到这个现象的人:
放榜当日,朋友圈里已经有很多同学在讨论,虽说还达不到“一片哗然”的程度,但犯嘀咕的人是越来越多了。
或许有人会想:并列排名本就不少见呀。何况美国大学竞争一向激烈,齐头并进也是情有可原的吧?对此 Mirror 想说,诚然并列的概率永远存在,但是 U.S.News 的排名并列现象,有两个不容忽视的特点,或许值得你我深思。
特点1:三四五六七连发,让你怀疑自己瞎
作为选校的入门工具,排名的核心功能在于区分学校。这种区分,首先是 tier 的意义上的:比如 TOP 30, TOP 50, TOP 100 等概念,将学校列表大致 “切” 成几块,缩小选择范围,方便你下一步敲定选校单。
其次则是微观的校际比较,比如你想知道“ CMU 和 UCLA 哪个排名更高”,不妨去榜上查查。
大面积的并列意味着,U.S.News 排名“区分学校”的功能在衰退,而且是以惊人的速度衰退。
口说无凭,Mirror 特地查阅了U.S.News 历年的排名数据,选取1997、2007、2017和2018 四个年度为样本记录并列现象,制成一张 价值几个亿的 图表,请君一观。
图中,横轴表示排名(从第1名到第100名),纵轴表示年份。颜色越深,并列的现象越严重。
从上图不难看出,二十年前的 U.S.News 可谓“铁骨铮铮”。1997年的榜单除了偶尔两校并列之外,每一所学校在评估体系下的分数都不同,也就自然有了独一无二的位置;
到十年之后的2007年,U.S.News 排名已有深入人心之势,“识时务”的美国大学自然会着意迎合U.S.News的算法提高自己的跑分,于是四、五、六“连击”的现象开始发生,但还未变成主流。
到了去年,新榜单一出,当孩子们为梦校名次的微弱浮动而或喜或悲时,已经有不少业内人士发出“不知U.S.News 距离它的‘中年危机’还有多远”的慨叹。
三所并列第5,四所并列第10,六所并列第41,七所并列第75……榜单看上去酷似一个大型的连环追尾事故现场,学校们的面容像是磨了七层皮一样,隔山隔海的国际生愈发看不清楚了。
那么2018年呢?Mirror 只能这样为你概括:前100名的大学中,有多达89所大学是和其它大学“齐名”的。“六校并列”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五次,涉及三十所大学。当你的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你会一次次地发现并列学校的队伍滑不到底,然后陷入困惑:网页卡了?还是我看错了?
不,一切都是真的。
特点2: 榜单分层处已成血海
一所学校代表一个社区,一重身份,一种气质。母校的排名和声望是毕业生介绍自己的快捷方式,学生对此关心甚至执着,都无可厚非。只是这个道理,你知道,大学也知道,U.S.News 又怎会不深谙此道。
“Top 5”“Top 20”“Top 30” “Top 50” 的标签,学生和学校都是求之不得。那么,怎样才能让尽可能多的大学同沐“Top XX”的圣光,当然,也是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分享这份荣耀呢?答案呼之欲出。
善于观察思考的人不难发现,并列最严重的地方,正是榜单最敏感的地段。
根据榜单的话,Top 5 的数量并不是五所而是七所因为并列第五的有三所,同理 Top 15 的数量也不是15所而是17所。六所大学并列46名,让Top 50 多一所的同时,又消除了第47、48、49、50 名这样相对较低的名次,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今天的榜单布局,在关键数位如30,40,50,80和100附近,几乎再也找不到一所独立上榜的学校。并不是说某些大学“名不副实”——很可能他们本来就同属一个梯队;并列现象与其说是证明了排名中存在“放水”,倒不如说是生动地反映了当今美国大学的校长们心里有多苦。
所有美国大学校长都已经把“提升我校U.S.News排名”当做施政纲领第一条,这在1983年的 U.S.News 是绝对想不到的。
这般的皆大欢喜让 Mirror 喜忧参半。喜的是,将来更多年轻人介绍自己的母校时多了个简单有力的方式;忧的则是,互联网和全球化只是把信息变得更加廉价,但并未让我们更容易看清一所学校。排名的重度使用者们终将走进迷雾之中。
为什么会这样?
如果你在搜索引擎里输入中英文关键字,很难找到针对这种现象的分析和评论。这种万马齐喑的局面,让我们不得独立寻找原因——当然,相比于援引现成的说法,这要困难一些。两个最有可能的解释是:
1. U.S.News 的打分体系较为僵化,对校际差异的敏感度不足,导致大量高校分数趋同进而并列;
2. 也不能排除一些高校使用策略性手段提高排名,以迎合申请生及其家庭焦虑浮躁的心理。这绝非空穴来风,在后台回复关键词 「逆袭」,Mirror 给你看一所美国大学短短几年从Top 100 边缘 “逆袭” 至 Top 50 的故事。
如果她是你的梦校,你大可不必难过,因为你爱她一定不会只是因为名次。
假如以上分析属实,假如这些现象不被改变,那么高校排名对申请生的价值必将越来越低。那会是好事——大家对排名的公信力有更冷静的评估后,就会自然地走向更理性、扎实、个性化的选校方式。
美国叫兽怎么看?
为了了解英文高知社群对此事的看法,Mirror 去 Quora 上提了个问,收到了明尼苏达大学人类学教授 William Beeman 的回答,不敢独享,放在下面。
Beeman 教授不会比我们更清楚,亚裔族群普遍水准之上的学术表现和严苛的生存环境让我们很难放弃任何外显的竞争优势。教授的态度我们不能全盘效仿,但他提供的两个关键信息肯定不会错:
1. U.S.News 排名使用的参数,有一些与学生的学习体验 (educational experience) 并不直接相关。此话怎讲?本着“你可以不看,但我不能不写”的原则,Mirror 把 U.S.News 的评分参数罗列如下。
本科学术声誉水平 22.5%
毕业率和新生返校率 22.5% 
师资资源 20%
生源质量 12.5%
财政资源 10%
毕业表现 7.5%
校友捐赠率 5%
浏览这些参数,你会发现它们要么关注科研水平、业界声望(如学术声誉),评估过程主观且灵活,当然结果也会有争议;要么是高度量化指标(如毕业率),但无法准确反映各校间高度差异化的学生生活细节。
“体验”是学生的第一诉求,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近年来知乎等网站上的“在XXX大学就读是怎样的体验”类问题炙手可热——这些答案在展现真实的就读体验方面比U.S.News 不知高到哪里去了。
退一步说,即便一个评分体系尽善尽美,一所榜首牛校还是不能保障所有人的 educational experience,因为有个古老的真理叫做“众口难调”
Beeman 教授提到,选校最要紧的是考量校园规模、地理位置和具体课程,这些因素无一不是极其个人化的,不经反复的思考、沟通和试错,无法得出答案。
很多人觉得单是把意向学校的信息一一摸清楚,已经是让人头大的事,其实那种头大无非是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或者“信息过载”,并不是选校真正的压力所在。
比知道“学校能给我什么”更难的,是知道“我需要的是什么”。缓解决策压力的最佳方式,是熬煮你自己,而非熬煮信息本身。
行了行了别叨叨了
告诉我怎么选校!
“康奈尔最打动我的地方,是我上夏校时发现的实验楼里的一个细节。那栋古罗马风格的楼本身就是件庄严大气的艺术品,我非常喜欢。
有一天课前,我在楼里漫步,忽然发现,每一级大理石楼梯靠扶手的那一端都有将近一厘米的凹陷。我站在楼梯的半腰,忽然意识到那是被大批人常年踩踏形成的。
我讶异地瞪着那些石料,激动得热泪盈眶。……那是一世纪以来,几万、几十万、或者更多我数不清的学者们走过的地方……
我一个学疏才浅的后生,能有机会接过前人手中的烧杯试管锥形瓶,学习前人留下的知识经验,在探索这门伟大学科的路上前行,燃烧我平凡的生命,继续照亮后人的路......那一刻,我知道康奈尔俘获了我的心。”
被康奈尔工程学院录取的2021er 方蕴婷笔下的这个瞬间,替我道出了选校的真正智慧。
很多人觉得选校是一件“伤脑筋”的事儿,因为他们是用“头脑”去选校。对他们来说大学是一个“获得”的地方。获得资源,获得名誉,获得“人脉”,获得优势,获得优质生活……所以,成功的选校是要把你的“获得”最大化。这是一种斤斤计较的计算,当然伤脑筋。
但是 Mirror 坚信,成功的选校只有一条途径,就是用“心”去选。大学绝不仅是一个“获得”的地方——当你走进一所大学,你很可能要为它“付出”你未来四年的全部——付出时间,付出情绪,付出可能性。
在这四年中,你所有的奋斗,所有的笑与泪,所有的衣食住行,诗情画意、懵懂蜕变,都和学校的历史编织在一起。在未来,这所大学是你和朋友们永恒的话题,是你朋友圈里骄傲的炫耀,是校庆日你归心似箭的理由,是你回想这段青春时嘴角的微笑。
很多年后,也许你会像我一样,完全记不得、也不在乎母校在 U.S.News 上排行老几,跟多少学校并列,比“死对头”更高还是更低。她在你的心里是永远的、唯一的 No.1。
何谓“用心选校”?
Mirror 有如下几个建议给你。
越早开始越好。鉴于现在已是九月,当我没说……
寻找“有温度”“会呼吸”的信息。去知乎,去 Quora,去找 student mentor ( Mirror 的student mentor 正在受训,很快上岗), 去读有深度的泛留学书籍——强烈推荐吴军老师的《大学之路》(真.绝世好书!Mirror 从下周开始每周发送语音,带你消化这本书。)
打开你全部的雷达。去“感受”,而不是“了解”一所学校。能去夏校就去吧少年,不过除了票圈晒图之外,更要留心观察所有的细节。
比如餐厅吧,除了用“好吃”“不好吃”的尺度去衡量,如果你曾在情急之下遇见一位为你垫付餐费的工作人员,这样的温暖记忆胜过任何排行榜上的冰冷数字。如果你像我一样不曾 campus visit 过,官网的配色和网站设计都会点点滴滴把一所学校的态度渗透在一颗敏感的心中。
当你初步形成了对一所学校的意向,不妨问问自己:四年后我毕业时,如果这所学校的排名不如此刻,我会不会后悔当初选了它?
如果你就是要和排名死磕到底,那么请横向比较20年的排名数据,关注绝对数值和整体趋势。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选择一个清醒的声音和你作伴,比如Mirror。关注 Mirror 微申公众号,收听/阅读泛留学优质内容,见自己,知世界。
后台回复关键词逆袭」,看一所美国大学运用 U.S.News 评分规则,短短几年从Top 100 的边缘 “逆袭” 至 Top 50 的故事。
新书出版送礼中,扫描二维码即可参与抽奖,有机会获赠新书一本或者学长讲座门票哦~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