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卷毛飞飞
最不想出国的人却出了国
最开始的时候,我应该是属于最不想出国的人。
倒不是说我多么舍不得家里人,相反的,我是很渴望自由的。
但是我不想出国。出国对于当时初三的我来说,并不代表着自由。
理由很简单,我在广州这座城市,我在我那不大不小的学校里,拥有了太多东西。
我有不错的人际关系。朋友挺多。老师也很喜欢我。拿着不算完美的成绩却总是当着其他家长口里别人的孩子。
我有充足的零花钱,每天买着奶茶手抓饼小炒肉盒饭杂志鱼蛋奥利奥,偶尔还有同学请我吃吃饭,一直过的很滋润。
在学校年级里也小有名气。凭着天生低沉的嗓音和年级级长是我数学老师的后台,当了两三次学校晚会的主持人,最后还主持了一下毕业典礼,不少妹子来合照,人生巅峰了一把。
用Travis Scott的Lose的歌词来说,
I got something to lose.
所以说,当我妈妈决定要把我送出国的时候,我心里面有十万个不愿意。 
但是,我又不肯说出声。从小就被大人们说自尊心强,当我到了初三这个青春期的顶峰期的年纪,属于一个少年的自尊更是旺盛。
我就算是不开口,也不肯承认我是怕失去我拥有的那些,属于过去的风光。
所以初三那一年过的挺苦闷的。到了学校潇潇洒洒,一回到家里就被我妈妈一顿说教。尤其是不管我妈妈说什么,我都闭口无言,像是聋了一样。这种时候她就更生气了。
她不理解啊,为什么一个大男生在学校里混的风生水起,怎么就没有勇气去闯闯外面的世界呢?
我也纳闷,我已经在我的小城里混的风生水起,怎么就这么着急着要把我扔上更广阔的舞台呢?
留学经历带来的收获
如果说留学的经历给我带来了什么,第一件就是学会收敛自己的锋芒。
当时我的态度是顽固的,就像被打到泥土里的木桩子。直到我遇到了一个人,一个优秀的人。她拓宽了我狭隘的想法,打开了我的眼界,重要的是,改变了我的态度。
我们在这里称她为S,
因为她的英文名里有很多字母S。
S是一个99年的女生,比我没有大几个月,但是却比我高了两个年级。性格属于大姐大类型的。成绩优异,个人还有主见,对自己的未来有着明确的规划;兴趣爱好广泛,写作唱歌弹琴,一个文艺的女生该有的她都有。当然了,所谓人才貌美,S当然是一个好看的女生。到底有多好看呢,就留给你自己想象好了。
我是跟着一个中介机构出国的。为了让新生能对在美国的未来有初步的了解,机构富有心计地安排了“小老师”给我们上课。小老师们主要也就是讲讲这些过来人在美国的经历,在住宿家庭里怎么相处,美国学校制度有什么不同。一些并不是很特别的东西。
我本身就对出国这件事情没有什么激情,选小老师这个任务自然而然也是母亲帮我做了。
鬼使神差地,她选了S。
就像之前所说的,S是一个优秀的女生,处于一个当时的我无法触及的高度。不管是流利的英语口语,还是一打照面就谈笑风生的能力,都不是当时的我能够比及的。
她给我的第一印象记不大清楚了,但是那种被更高大的一个气势给压制的感觉,我现在还能回味起来。
我一直是一个高傲的人。因为这个毛病我经常被班主任恨铁不成钢地说过很多次,可是我生活的环境和朋友们的宠溺让我一直以为我的傲慢已经成为我性格的一部分了。
果然,那是因为我没有遇到太厉害的人物打压一下我的气势。S就是第一个。
她第一次让我感觉到,自己引以为豪的风光,在另一个人的故事里,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罢了。
我就在想,是出国留学这一举动,让她这么优秀的吗? 我开始渴望能成为像S一样的人。如果是出国让她这么优秀,那我会迫不及待地出发。
在这三年的留学时光里,因为留学生这个标签,我的朋友圈从小小的广州一角飞快地蔓延到了全国大江南北,然后再是世界各地。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优秀的人当然也数不胜数。
当年初中时期的,自己没有理由的傲慢,是不可能在其他人的光芒下存活的,反而会被照的更加通透,露出内部空无一物的本质。
如果说当时的S有让我感到自卑,只能说那是迈向真正自信的必要一步。
留学让我享受独处
享受独处,这也是我从这三年来里学到的。
其实我这个人的本质是喜欢一个人呆着的,或者说,我总是需要拥有一个人独处的空间。每逢周末,不管刮风下雨,时针一打到五点,我一定要出门。
也不是去哪,也就是带一本书,一本杂志,去地铁站旁边的麦当劳坐着。
也不是一定要看什么东西,显得我很文艺一样,也就是喜欢在嘈杂的人来人往里坐着,享受自己的安静。
来回路上一定要带耳机听歌,不然走路就没有风了。
周六日下午五点到六点半,一个半小时的独处是我一直喜欢的。
但是出国留学不一样了,远远不止一个半小时。首先是十六小时的飞机,然后是在陌生家庭里生活,然后是陌生学校里的生活,然后一整年就过去了。
我总是戏谑地说,来了这么个村的地方,整个高中也就两百六十个人,没有中国人,整个城市的中国高中生认识最多的时候也不超过七个。
就像去年感恩节,我兄弟带他女朋友来参观他生活了三年的城市。她女朋友喝着酒在桥上走这,看着俄亥俄河。晚上十二点了,就算我们在市中心,除了我们脚下的观光桥上的霓虹灯还五光十色地亮着,两岸的灯就和头顶上的星星一样,寥寥无几。她慢慢走着,然后停了下来,转头看着跟在身后的我俩,不解地问:
“你们怎么选到这么美国的一个地方的?”
我也很纳闷,我怎么就选到了这么一个地方。
是个人都想着去纽约洛杉矶三藩市芝加哥那样的大城市。我呢,来到了这个肯塔基路易维尔。
不过长辈们不一样。听到我来到这么一个地方,老师家长可开心了。
记得留学第二年的寒假,我回了国,终于找到一个机会回小学看看以前的老师们。早就过了放学时间了,但我以前的英语老师还留在教室里。也不知道该不该说是幸运,因为有一个五年级的小女生哭的撕心裂肺,让我有些心疼。她怎么也背不出来一篇课文。
我好不容易安顿好了小女生,和老师寒暄了几句,果不其然地聊到了我的留学生活。
“还适应不?“ 她问。
“还好吧。吃得住的都挺习惯的,就学校有点小,然后没有中国人咯。平时…”
我刚想吐槽一下平时很多时候总是需要一个人找乐子,英语老师就迫不及待地打断我了,
“那真是太好了啊,你这口语肯定突飞猛进了吧。哇身边都是金发碧眼的老外吗?在国内学英语最大的不好就是没人说,老师的口语也不算好…”
然后她就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说起了自己学英语的故事,我也只好哈哈地笑着,不得不顺着聊下去了。 没办法,吐槽难适不适应国外生活这种话,总是很难和长辈们讲的明白。
我总是在想,如果第一年我的学校里有一个中国学长或者学姐带带我,我会不会适应的更快一点。当时本来就迟到了两个星期开学,学校的种种事情又不了解,一个人摸索起来的确挺费力气的。
不过又想想,没有当时全靠自己的那段时间,我也不会成为现在的我。
我们学校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自由时间特别多。校长说,这是为了让我们对未来的大学生活有准备,要学着自己管理安排好时间。过于充足的时间对于十一年级忙的死去活来的,十二年级和大学申请奋战的,和现在每天养老喝咖啡的我来说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但是对于初来乍到,眼前一切都充斥着陌生的我来说,那是让人迷茫的。
我怎么知道我该干什么?
作业本来就不多,我也不需要准备标化考试。从有记忆以来,我就没有拥有过这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很快,我连游戏都玩腻了。
想要看英语小说,但又总是睡着。但之后还是会慢慢地读完,毕竟也没有别的事情干了。
开始会在周末的时候去跑步,小城的秋天还是很凉爽的,路上也没有人,跑起来很舒服。
参加了很多学校活动,虽然没有几个特别喜欢的,但能花时间做点什么就是好的。
后来还喜欢上了健身,放学回家后就是带上耳机慢跑去健身房,享受五点到六点半的个人时光。
反正就是,越来越会一个人找事情做了。
第一年圣诞节的时候我搬到了第四个住宿家庭。我一个人住在三楼,有自己的客厅,电视,沙发,私人厕所,还有睡觉的房间。很大的书桌前面是一片落地窗,窗外是房子的后花园。有一棵特别高大的树。秋风起的时候,树叶就会簌簌地从窗前落下;冬天雪落的时候,后花园草坪上就是白皑皑的一片。我开始喜欢坐在落地窗前发呆,放上一首爵士,吃上几块奥利奥,倒也没有觉得景色有多美,但就是很安静的感觉。
让自己有趣起来
听起来我从一个热闹的少年变成一个天天发呆的小老头特别的简单顺利。 
怎么可能,如果一个人能怎么简单就能享受独处,我也不会说我宝贵的收获了。
只要你认识我,就知道我是一个话唠。在朋友堆里,如果你只听到一个人在说话,那八成就是我了。
那时候的我,还特别喜欢在网上和别人聊天,聊开心了就打个电话。但慢慢地,当国内的朋友的学业也忙了起来,一些聊的来的朋友也上了大学开始了新的生活。到了十月份,当朋友们都渐渐进入状态后,我的手机消息也就越来越少了。
那时候的我还很迷茫,以为自己就没有朋友了。
也不是没有尝试和美国的朋友们走近一点。十一年级的时候学校来了三个转校的女生,和她们也算是聊的热火朝天,手机短信来回的不停。可是过了一两个月也累了,毕竟文化不一样,聊的东西总是些深刻的,全人类共通的大道理,少了点轻松的段子和幽默,最后也就成为在走廊点点头的朋友了。
也不是没有参加过所谓美国的派对。疯疯癫癫玩了一晚上,歌听了,舞跳了,酒喝了,就差带个女孩子回家了,可是心里还是更喜欢坐在我的落地窗前,看看草坪上的枯枝败叶,然后吃着从超市买的哈密瓜。
有一段时间,我住在一个全校最受欢迎的男生家里。他叫Will,虽然我话不多, 但不知道为什么,Will很喜欢我,总是带着我出去兜风,只要出去找朋友玩都会顺带把我捎上,一下子全校的人也都知道我住在Will家,在学校里多了很多跟我打招呼的人。
他是一个特别幽默的人,打趣的话时刻挂在嘴边。每当他在教室里,大声地跟着整个教室讲笑话的时候,我就很渴望能获得他拥有的英语的幽默感,总会想到我在初中的时候,我也是这么嚣张地在座位里享受整个教室的笑声。
总感觉英语的幽默和中文的幽默没什么相通的。我这个就靠一张嘴皮子在人群中混的人,也是在外国人堆里struggle了许久。
总的来说,心底里最真实的性格加上种种周遭的原因,我也就慢慢地越来越享受一个人。
一个人散步回家,就算住家要接我,我也总是拒绝。
一个人去看电影,因为某个电影的影评真的不错,又懒得约人。
一个人在咖啡馆看一下午书,因为我不是那种在家坐的住的人。
一个人想事情,总想着自己能明白越来越多道理。
很多时候虽然看起来过的挺枯燥的,但是我绝不会感到厌倦。
“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
学会独处,就是学会把玩人生中我们大把大把的,单调的时间。
然后让自己有趣起来,当处在人群的焦点的时候,也能胸有成竹,轻松自在地谈笑风生。
美国的教育体系
说了那么多关于经历给我带来的东西,也该说说美国教育机制给我带了好处。
美国的高中教育带给我最大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己的方向。
中美高中最大的不同就是,美国高中是可以自己选课的。当然也不是每个高中都像我的高中一样,自由度特别的高,但是我很感谢我这个高中能给予我这么多的选择。
首先最正确的就是选了艺术史,这门课打开了我生活中的一扇窗户,使我懂得欣赏美,带领我领略了美的多样性。
一开始选艺术史的时候就是想着学来显摆,之后和女孩子逛艺术馆的时候,一个能侃侃而谈地男生应该少不了吸引力。但是学了之后才知道获得显摆的能力的过程是痛苦的。画名,人名,年代,材料,艺术类别,记得东西特别多,不是什么靠理解就能背下来的东西,对于我一个从初中开始背古诗文就是靠意识流背的学生,过程十分的艰难。
但是,当我走在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亲眼见到许多书本里的作品真真实实地呈现在我面前,那份激动还是难以言喻的。
之后去印第安纳州度假的时候,在租赁的民宿里看见了一本关于印象派的小书,还悄悄偷走,慢慢把它看完了。看到平时花时间背的东西原来都是真的,各种词汇都出现在另一本书上,然后自己都看得懂的时候,我总会感觉到一种成就感,感觉自己学有所成。
然后还在instagram上关注了许多现代艺术家,对艺术的东西也越来越有兴趣。 还有就是编程了。
尤其是在美国,近来各种新闻文章大力推广全民编程,编程应该从小抓起。
又经常可以在新闻里看到这样的年轻人,因为开发了一款软件,或者有了一个绝妙的点子,被投资者看上,融资千万,从此走上人生巅峰。
听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关于Snapchat的创始人的。他在大学编程课上一直盯着手机银行的数字,等着投资者的汇款打到他的账户上。就在钱到账的一瞬间,他背上书包,走到讲台前,给教授看他的手机屏幕,说:
“这课我不上了。”
看着这个故事就像我初中第一次看斗破苍穹一样,让我热血沸腾。
我不正好时间多嘛。于是我在网上报名了网课,自己学编程。进展虽然不快,直到现在还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初学者,但是我发现我对电脑科学这门看上去门槛很高的专业有着浓厚的兴趣。于是我在今年报名了学校的电脑课,在机器人队里当着程序员,在大学申请里填了电脑科学的专业。
寒假的时候,我和一个初中特别要好的同学通了一次电话。跟她许久没有联系,也是聊了甚久。
她在国内的普通高中念着高三,马上就要高考了,大学的生活近在咫尺。正好经历完大学的申请季,聊到好朋友未来的大学方向,我也是特别的激动。
“你有想学的专业不?”
“会计吧。”
“为什么的,我以为你喜欢文科的。”
我很疑惑,她明明是学校的文科第一,为什么会选择这么大众的学科。在我印象里,会计应该是我听到最多大学生选的专业之一了。
“因为我爸爸说的吧。”
我不敢多说什么,毕竟对这一行也没有太多的了解,就问她会不会喜欢这个专业。
“我也说不上喜欢,但也没什么别的想法了呀。”
“那,我想想,咱们看看能不能想出点别的。学校里的学科,语数英物化政史地生,有没有你…”
我总觉得会计肯定不是最适合她的,想了解一下她真实的兴趣。
“别别别说了,现在我听到这些科目就烦。”
我也无言,不知说什么好。
你想做什么
从我记事开始,我妈妈就不停地问我一个问题:
“你长大之后想做什么?”
我从小到大就没有回答过这个问题,除了回答我不知道。
问的我连回答不知道都回答的厌烦了,她还孜孜不倦地问着。
我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很没有意义的问题。
认真上学,拿着好的分数就能获得表扬,排名高了就有自信,有才艺了就能在学校里受欢迎。
而且我年纪轻轻,我也不知道我会有什么选择,我怎么给出答案。
而且当代成千上万的职业,在十年前根本不存在。
每个人都说自己想成为科学家宇航员,但我知道我自己不是“每个人”。我眼下的事情都忙不过来,还有什么精力思索我长大之后的事情。
但是现在,我起码拥有了方向,我知道我想向二十一世纪最前沿的科技领域发展。
然后还远不止于此,我还想成为一个丰富的人。
我得懂艺术,我得懂时尚。
我得听多点类型的音乐,读多种领域的书籍。
我得多运动,还得四处走走,开开眼界。
我想成为一个有趣的人,一个能和任何人侃侃而谈的人。
有机会去学习自己的兴趣学科,除了开阔了知识面,也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趣,更有方向,更加包容的人。
驾驭那让你摇头晃脑的风
就感觉留学这三年,给我的改变还是很大的吧。
最近刚刚看完村上春树的《海边的卡夫卡》,讲的就是一个少年成长的故事,颇有感触,在笔记本里摘录了许多段落。
其中最喜欢的一句,是佐伯和田村卡夫卡说的。她问卡夫卡,如果一只鸟落在细树枝上,树枝被风吹的摇摆,鸟的视野是不是也随着树枝剧烈摇摆。
佐伯觉得像鸟一样的人生很累,
“随着自己所落的树枝一次次摇头晃脑的人生。”
我觉得,留学三年,让我明白最深切的就是,我不想要摇头晃脑的人生。
要么稳稳地站在树枝上,眼睛盯着的只远方。
要么就飞起来,驾驭那让你摇头晃脑的风。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