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艺术》(Chinese Art)是西方早期研究中国艺术的重要文献,1958年在纽约出版,上下两卷。作者William Willetts(魏礼泽)(汉学家、西方艺术史家)从中国的地理特色着手,系统梳理了玉器、青铜器、漆器、丝绸、雕塑、陶瓷、绘画、书法、建筑等中国艺术的各个门类。他坚持客观描述作品的方法,“并不对所讨论器物给予美学价值论断,而是让器物自己说话”。
“让器物自己说话”,与观复博物馆“以物证史”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也是我们选择翻译此书的原因。此次我们邀请到美国CCR(Chinese Cultural Relics《文物》英文版)翻译大奖获得者对此书进行正式专业的翻译,译者也是MLA(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 Bibliography美国现代语言协会国际索引数据库)和AATA(国际艺术品保护文献摘要)收录的美国出版期刊Chinese CulturalRelics的翻译团队成员。
本着尊重原著的原则,此次翻译将存疑处一一译出,其后附有译者注。现在就让我们跟随本书,在绚烂璀璨的器物中,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辉煌。
青铜礼器的分类
献祭祖先主要是献上食物和酒。所以,很自然地,那些用来烹饪、盛装和摆放食物以及倒酒、饮酒和调和酒的器皿,成为了主要的青铜礼器。还有一小部分是水器,还有一些和献祭有关的摆放器,如桌、刀叉和钟。根据某些统计,礼器的种类超过了50种。但幸运的是,由于语言的同音字现象,这些礼器的名称发音都不同,可以根据西方的习惯分别命名,而不需要每个名字都标注其汉字。我这里只选取了17种。这些种类分食器,酒器和水器分列如下:
第一类:食器
  1.  烹调器:鬲,鼎,甗(西方著作中对甗的发音为xian,是错误的。其发音应为yan三声
  2. 容器:簋、豆
第二类:酒器
A. 容器:尊,卣,壶
B. 酒杯:爵,觯, 觚,斝(jia)(斝实际上温酒器,译者注
C.温酒器或调和酒的容器:盉,兕觥
第三类:水器
A.盆类:盘,鉴
B. 浇水器:匜
要展示这些青铜的面貌,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借助素描。但读者要注意,图16的这些器物的造型并非该类别的唯一造型。实际情况刚好相反,我们本以为这些器物的造型应该规定得很死板,实际器型变化却很丰富。虽然有些种类在整个时期一直存在,但其风格和造型是有变化过程的。就是一个阶段内的某种器物的造型,也是不统一的。早期的鼎的典型造型,是一种碗状器物(见图10a);但同时期也有方形的鼎存在(见图10b)。
(图16)
除了鉴之类的水器和盘以外,几乎所有的青铜礼器都在商代已经定型,安阳遗址的出土物就是其代表。有人指出,中国青铜器在商代之前就有了长时间的发展过程,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已;对于我个人来说,这种论点的强有力证据是,这些青铜的造型,完全不像西亚或者游牧文化中的艺术品,他们已经具有很高的个性,其造型发展已经达到巅峰,并且继续演变。比如图11b中的爵。其造型的精致无以复加。其繁复古怪的造型中,一开始看起来怪异和毫无意义的赘生造型,这里一定存在生物学家所说的那种种族敏感。
图10a
图10b
往期文章链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