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5年前去过纽约Time Square的小伙伴们,一定不会忘记,在44街和Broadway间占地11万平方英尺4层楼高的玩具反斗城Toys R Us旗舰店,室内装配了60英尺高的摩天轮和直达屋顶的巨型机械霸王龙!
(图片来自New York Times,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就是这家曾被《华盛顿邮报》誉为“玩具界国王”的企业,早在去年9月就向弗吉尼亚法院提交了破产保护申请,在周三(2月7日)正式开始了停业清仓大甩卖(liquidation sales),全美将近五分之一的门店,即144家玩具销售门店都将从其商业版图上消失!其中包括3家西雅图附近的门店!
西雅图 Toys R Us关门店铺
Everett  1325A S.E. Everett Mall Parkay
Silverdale 3567 N.W. Randall Way    

Spokane 6104 N. Division Street
清仓预计将在4月15日全部完成,目前已知折扣为全场所有产品最高30% OFF。有明确目标的小伙伴建议尽早前往购买!
大厦之将倾昔日霸主,却身家尽卖,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我们细细道来!
玩具界泰斗
玩具反斗城的发家,靠的是天时地利人和。1948年从二战战场返回家乡的Charles Lazarus,发现经过动荡后的人们的普遍需求,”成家立业实现美国梦“,而孕育下一代,是绕不过去的日程。于是从在华盛顿特区开设婴儿家具店开始,他逐渐将自己的商业业务专注到儿童玩具领域
(图片来自Tinancial Times,版权属于原作者)
得益于战后婴儿潮的涌现和七八十年代美国家庭对电视广告的青睐,经常投放电视广告的Toys R Us变得家喻户晓。
不同于原有的玩具杂货铺模式,Charles Lazarus的玩具反斗城品类众多,齐全的产品线,能够为专程前来的顾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体验,并且通过实体店的快速扩张和深得人心的会员制,使得Toys R Us和目标客户群之间有着良好的黏性。买玩具,就去反斗城“,恐怕是上世纪美国人心中普遍的认识。
(图片来自Chicago Tribune,版权属于原作者)
20世纪80年代的玩具反斗城发展势头迅猛,在全美各大中小型城市都有分布,并且触角已经伸向了海外,加拿大新加坡已能瞥见这反转的”R“字招牌。
90年代开始,通过特许经营等方式,Toys R Us也开始进驻澳大利亚日本等新兴市场。
在2012年,玩具反斗城创下了139亿元的销售纪录,跻身世界前200强。时代广场门前,Toys R Us那10万英尺的四层全球旗舰店,似乎也在彰显着自己制霸玩具零售界的野心
(图片来自USA Today,版权属于原作者)
繁荣的危机
反斗城的繁荣,一部分源自其齐全的产品线。"应有尽有",是Toys R Us对年轻儿童消费群体的夺睛之处。但是,这样的”大包围“策略,也埋藏着弊端,非热销款的购买和仓储,增加着Toys R Us的财务支出,也使得减价空间较小。
同时,由于大刀阔斧地开店门店人员工资维护运营上的费用都极为可观,这也使得这一年近”古稀“的老牌玩具零售商,不堪重荷。
开放的市场,意味着激烈的竞争,玩具反斗城的竞争更是双面的:线上线下的联合绞杀
(图片来自Forbes,版权属于原作者)
沃尔玛、Target以及Costco能零售巨头,早已觊觎着”儿童消费品”,尤其是儿童玩具这一市场。相较于Toys R Us,更加财大气粗的沃尔玛、CostcoTarget可以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策略,即可以用别类产品(如电子类)的利润,填补玩具类的亏损,和玩具反斗城打一场惨烈的“价格战”。
(图片来自Forbes,版权属于原作者)
1998年,后起之秀的Walmart,首次后来居上,在玩具销量上超过玩具反斗城,抢夺了行业老大的交椅。
“屋漏偏逢连夜雨”,势力逐渐壮大的亚马逊,也盯上了儿童母婴市场,从2000年后,亚马逊就加紧了进军母婴和玩具市场的脚步,开始与卢卡斯等公司合作,推出深受美国人喜爱的“星球大战”系列玩具。
(图片来自cnet,版权属于原作者)
擅长砍掉中间环节、集仓储物流于一身的亚马逊,犹如一只猛兽,迅速叼走了大块市场份额。根据零售业分析公司One Click Retail的数据显示,2016年度,亚马逊的玩具销售份额占全行业的24%,销售额约为40亿美元,已经当仁不让的跃居行业老大。
(图片来自One Click,版权属于原作者)
反观玩具反斗城,仍然坚持其量贩式的销售模式,线下没有未客户营造所需的有别于亚马逊网购的交互体验,线上未能拓展其销售渠道,使其销售量自2013年开始,却逐年下降。
(图片来自Financial Time,版权属于原作者)
2017年六月公布的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玩具反斗城亏损了 1.63 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亏损了 1.25 亿美元
(图片来自公司财报,版权属于原作者)
“资本的魔盒”
正由于网购量贩的双面绞杀,使得玩具反斗城的销售屡现颓势,在2005年,由KKR、贝恩资本和沃纳多组成的私募财团,向玩具反斗城递出了收购的橄榄枝,同时也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图片来自Forbes,版权属于原作者)
通过所谓的“杠杆收购”(LBO),用66亿美元价格收购了玩具反斗城。而杠杆收购,通俗来讲,就是收购方利用收购目标公司的资产及未来收益作为借贷抵押,来大规模融资,而借贷利息将通过被收购公司未来的利润来得以支付。也就是说,这次杠杆收购所举的举债的利息,都要用Toys R Us 日后所赚得的利润来买单。
(图片来自公司财报,版权属于原作者)
根据玩具反斗城17财年的财务报表,2015-2017三年间,债务产生的利息费用就高达4.57亿美元4.29亿美元4.51亿美元。巨额利息负担,反噬了其日益缩水的利润,甚至导致了近几年的净亏损
With $400million of debt coming due next year, Toys R Us simply doesn't have the cash flow, nor assets, to repay those bondholders.------- Forbes "
不得已之下,全美最大的玩具帝国Toys R Us在去年9月,向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美国破产法院,正式申请破产保护,并开始一些列破产清算程序,而其已经欠下了49亿美元债务。
  “行业性难题”
当年玩具反斗城的起家,就得益于二战后的婴儿潮(Baby Boom),可是近年来,美国本土的出生率,就在不断下滑,《纽约时报》就曾报道,2017年本土出生率创历史新低!这使得玩具反斗城的目标客户群体的基数,就大幅缩水
(图片来自New York Times,版权属于原作者)

再加之客户群体习惯的改变,芭比娃娃和变形金刚对新生代的吸引大为降低,而iPad和游戏机,成为儿童的必需品。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东山或再起”
Toy R Us已在去年9月,在位于弗吉尼亚州的美国破产法院,正式申请破产保护,摩根大通在内的银行承诺,将为其提供超过30亿美元的破产保护融资,以改善其公司财务结构状况,并在法院监督下进行破产重组。而法院批准了其破产保护申请,关闭144家销售情况不佳的门店,是其债务重组的必要一步
(图片来自the Washington Post,版权属于原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玩具反斗城的破产保护,仅限于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地区),而其在欧洲、澳洲和亚洲的门店并不受影响。17年10月1日,十家门店也在中国七大城市同时开业,玩具反斗城在中门门店数量达150家。
墙内开花墙外香,西边不亮东边亮,也许将销售重心调整到新兴的经济体国家,或是重振之路。
本文由北美省钱快报小编R整理原创,内容来自New York Times、Bloomberg、Bussiness Insider、Chicago Tribune、USA Today等媒体,经允许不得转载,否则将进行追究。图片来源上述媒体,版权属于原作者。
推荐阅读
点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西雅图周边优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