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就要过年了,
不管能不能回国和唠唠叨叨的妈团圆,
在我们老中心中,地位最为重要。
其实对歪果仁来说,家也是个神圣温暖的存在。
就好像电影真爱至上(Love Actually)的结尾,
下了飞机的人各自投进亲人朋友的怀抱,
让人觉得家人的怀抱就是人间至美。
不过有些人的运气就没那么好了,
不要说有人牵挂、惦记,
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
今天的主角,
就是在美国那些无家可归的人(Homeless)
你觉得这话题太遥远了?其实他们就在我们身边。
流浪汉问题现状
很多人都注意到, 最近街上衣不蔽体要钱的人和
晚上睡在大街上的人都越来越多了,
尤其是在纽约,洛杉矶,
旧金山,西雅图,芝加哥等大城市 
(暂不涉及铁岭这级别的大城市哈),
大有一发不可收拾之势。
临时搭建的帐篷(Encampment)随处可见,
尤其是高速路桥的下面,
和其他可以遮蔽风雨的栖身之地。
根据纽时(New York Times)去年底的权威报道,
西部大城市是无家可归问题的重灾区,
加州又是重中之重。
全国超过55万无家可归的人里面有超过四分之一,
也就是十多万,在加州
洛杉矶和旧金山等县、市已经宣布
进入应对无家可归问题的紧急状态
(homeless emergency),
但加州州长还没有宣布全州进入紧急状态。
(顺便科普一下,洛杉矶所谓的紧急状态,因为山火肆虐的时候也紧急状态了一把。个人认为“宣布紧急状态”是问题严重到一定程度,可以调集大量人力物力解决问题的机制,不见得就是整个地区陷入困境了)。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无家可归呢?
为什么这个问题突然严重了呢?
 好吃懒做,福利养懒人,是我们的惯常思路之一。
但是,
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个锅,作为这个社会的一份子,
我们表示不能背,至少不能全背。
从有家变无家也是一个社会、经济、
文化、甚至环境和个体综合作用的产物。
根据National Coalition for the Homeless 统计,
大约20% 到25% 的无家可归群体是精神病病患,
这也是上世纪70年代“deinstitutionalization”
运动饱受诟病的地方。
这项运动旨在还给精神病人人的尊严,
不再不分清红皂白把所有精神病患关进医院,
转去社区康复,进而节省大量医疗资源。
虽然绝大多数病患并不威胁别人和自己的生命安全,
他们仍然需要支持和照顾,比如,坚持服药,
有稳定正常的作息等等。我们来试想一下,
当经济不景气,
政府大幅削减对社区精神健康机构的支持,
病患家庭经历经济困难,自顾不暇的时候,
也就是精神病患变成无家可归最危险的时候。
精神疾病=无家可归并不是一条单行道
(one way street),
有些人是由于无家可归引发的精神疾病。
2008 年次贷危机之后的几年里,
全美无家可归人数长势迅猛。
有多严重?
洛杉矶时报(Los Angeles Times)2月1日报道指出,
洛杉矶的无家可归人数在过去的六年增长了75%
失业,房贷和其他债务压得很多人透不过气来。
在过去的几年里,整个家庭以车为家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除了国家经济大环境,
经济模式从传统制造业向电商的转变
也是失业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方面,传统制造业追逐廉价劳动力,
大量工业基地迁至其他国家,
底特律汽车城的坍塌大家再熟悉不过了⬇️
(底特律荒废的工厂)
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AI)的发展和普及,
很多工作变成了自动化的机器任务,
正在越来越多的取代人工。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现在不仅打破阶级分层越来越难,
是连打洞的工作都越来越少了。
说到这里,不能不说说美帝的特殊国情了。
贫富悬殊,难以打破的种族和阶级分层,
个体而非家庭为中心的价值体系,
和让人爱恨交织的医疗保险,
这些都是我们在决定如何看待
无家可归人群的时候不可忽视的因素。
说到这里也顺便讨论一下,
我们华人争议最大的affirmative action
有点类似天朝给少数民族学生加分的政策。
这项政策通常会强制性的,
在大学招生的时候录取一定比例的少数族裔学生,
当然我们亚裔在学术上未被列为少数族裔,
主要能帮到的是非裔和西裔的学生。
不完全看分数录取似乎是有失公允,
但是哪里有绝对的公平呢?
如果我生于一个贫困社区的单亲家庭,
要打工支持家里,要照顾弟弟妹妹,
要应付社区里的不良少年和不良影响,
还要上学取得高分能进入藤校的机会又是多少呢?
穷人更穷似乎是有点宿命论了,再加上医疗的问题呢?
美帝的医疗保险体系最近也是出名了,
爬下救护车的梗到处飞。
没有医保或者医保不够好,
确实很容易让人一夜回到解放前,
何况本身还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呢?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
米国人没有咱大中华文化圈的家族意识和牺牲精神,
他们不会随时收留家人。
据UCLA的一项研究,
大概40%无家可归的年轻人是被自己家赶出来
或者逃离原生家庭的同性恋或者变性青少年
(简称LGBTQ群体)。
闲言碎语说多了,回到正题来。
啰嗦了这一堆,是为了说明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如此严重的社会问题也不是一天形成和能够解决的。
加州的好天气,富可敌国的经济,
的确为这个问题暂时提供了一个大补丁,
但是,除了少数选择流浪人生的人,
大多数的人,并不是自愿的。
那么,解决之道呢?
洛杉矶县政府最近通过了Measure H,
多收了一丢丢税来专门帮助无家可归之人。
加州日前也通过了AB210,
允许各地市组建跨学科跨部门
专攻Homeless问题的团队。
效果究竟如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
除了政策和立法方面的的支持,
各地政府已经成立了一些非营利性机构
来帮助Homeless人群。
比如洛杉矶County和City合办的
Los Angeles Homeless Services Authority (LAHSA) ,
为Homeless个人和家庭提供临时住所,
Social Service Department提供
General Relief和Food Stamps,
各医疗机构也参与其中,不仅提供身心疾病的治疗,
也有些小计划为无家可归的人提供暂时的帮助。
在社区层面或者说社会层面,
教堂服务无家可归人群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
一个容身之地,一顿饱饭,一套清洁用品,
一个热水澡,是众多教堂多年坚持提供的帮助。
这些在寒冷的东部城市尤其重要。
另外一类重要的服务机构就是遍布各地的Food Banks,
他们为无家可归的个人和家庭提供免费的食品。
这三类机构通常都接受volunteer。
比如现在LAHSA
(The Los Angeles Homeless Services Authority)
主持的清点无家可归人数就需要
大量Volunteer在各地进行观察。
教堂和Food Banks也常年需要Volunteer帮助准备食物,
分发食品和日用品。
在最低迷的日子里,有人聊几句也是好的吧。
那作为不想吃瓜的我们,又能做什么呢?
害怕,嫌脏,怕传染疾病,
这些都是我们作为人的正常反应。
但是有社会责任心的伙伴,还是可以参加志愿者团队,
帮助他们数数人数,帮助food bank 准备和分发食品,
也可以找到相关机构,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不过可能最有帮助的,
也能让自己最心安的,
就是对Homeless,抱有一颗同情之心。
撰文 | 乌苏雨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拍摄者所有

欢迎加入先疯队 👇扫码关注👇 或搜索id:uscrazyteam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