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历史中的宏大立论是非常困难的事,需要详实的材料与清晰的逻辑共同支撑。
  有一些读者,在看了杉山正明所述的蒙元史后,被杉山的全新解读吸引,认为自己找到了历史的真相。
  这非常有必要讨论一下。
  有几篇评论文章,供参考

评论A
故事式的历史陈述
北京大学历史系 张帆
  记者:杉山正明认为忽必烈王朝是所谓的现代社会的开端。他举了很多例子,比如与西方大规模的商贸交流,一方面讲元朝经济有停滞甚至倒退,另一方面也有所谓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怎么理解他的说法?
  张帆:我读了前几年翻译过来杉山先生的几本著作,不知道翻译得是否完全准确。他的研究很有启发性,不过有一些观点值得商榷。比如破除汉族中心论,是有道理的,但有时过于拔高辽金元三朝,而且为了拔高辽金元不恰当地贬低宋朝,让人难以同意。他对于忽必烈发展对外贸易的举措十分赞赏,这也没太多问题,但认为忽必烈具有“经济立国”思想,征服南宋和发动海外战争都是为商业目的服务,也很难成立。在他笔下,忽必烈具有某种超越当时历史背景的现代意识,恐怕是太理想化了。
小评张帐说的很客气。

评论B
《征服者》、《游牧民》读后感(节选)
台湾淡江大学中文系 吕正惠
  两三年前台湾出版界推出了日本学者杉山正明教授两本著作的中译:《忽必烈的挑战》和《游牧民的世界史》,引发了台湾媒体的注意,据说书还颇为畅销。我已经多年不关心台湾的出版信息,但我的一个学生告诉我这件事,还特意买了送给我。我随手一翻,就发现书中有许多强烈的抨击中国“正统王朝”史观的段落。从五四以后,中国知识分子基本上已经不会随意盲从这种史观,但我还是因杉山教授所使用的强烈措词而感到惊讶。我首先就判断,可能正因为杉山教授对中国正统史观的不满,导致这两本书在台湾受到欢迎,因为台湾一直弥漫着“反中”情绪,因此我就摆开这两本书不再阅读了。
  ......
《征服者》一书最大的问题不在于它的正面论述,而在于它的反面论述。为了突显北方游牧民的贡献,特别是为了表彰耶律阿保机的功业,本书对唐朝、五代的沙陀集团,以及宋朝都极力加以贬低,不时显露严厉批评、嘲讽与揶揄的语气,态度之轻率颇为出人意表。
  ......
宋朝疆域图
  ......
  关于蒙古帝国,特别是忽必烈帝国的政权性质,杉山教授已经分析得很清楚了,简单地说,这是由蒙古军事贵族维持政治秩序,由穆斯林商人理财,穆斯林商人再把他们用各种手段得来的财物,交给蒙古军事贵族,供他们使用和享用。这种维持国家机器的方式,很难适用于中国广大的农耕地区蒙古军事贵族突然崛起于蒙古高原,在这之前,他们几乎没有接触过汉地。在把金朝赶往黄河之南以后,他们就进行了西征。他们以回鹘为师,以穆斯林商人进行管理,因为这是他们最早接触的其他文明。当他们灭掉金朝,开始管理北方汉地的时候,他们就把穆斯林的管理方式引进来,这种方式当然完全不能适用于中国北方,于是不得不调整。在他们灭掉南宋以后,他们对南方的管理又采取了新的方式。但整体而言,蒙古军事贵族主要还是借重于穆斯林,而中国式的士大夫只是作为一种辅助。这种统治方式很难管理中国,这就是他们统治中华世界无法超过一百年的真正原因。
......
  朱元彰的治国方式完全是根据广大的农耕区来设想的。而为了保卫政权,他又另外设计了独立于农业之外的军户制。他的军户制受到蒙古制度的影响,但我们还是必须承认,明朝主要还是一个农业国家。杉山教授否认明朝的农业国家性质,实在令人不解。实际上,清朝的统治方式完全是一个改良版的明朝。
  ......
  杉山教授也知道,枪炮发明以后,草原游牧民无敌于世界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对于西方世界的扩张,杉山教授曾慨乎言之:
  镇压挫败各种美洲原住民的社会及文化,尽可能地进行扼杀、磨碎及无限杀戮,进而强迫征服。事实上,在人类史方面,最大的征服应该就是这个时期西欧对于南北美洲大陆的征服行动。这也同时是人类史上最为恶毐、残暴及野蛮的征服行动。这是个直接单纯的严肃事实。无论如何是无法用西欧风格之人道主义来掩饰。包含欧美人在内,我们必须要更直接地正视这个事实。(《游牧民》第246页)
  对于西方国家在19世纪之后的征服全世界,他还说:在产业革命及近代社会之外也以强力枪炮及海军力量进行军事化的西欧国家,将亚洲众多国家解体,并企图在地球上各区域残留的土地进行殖民化及扩张自己国家利益而展开大大小小的战争。虽然有许多说法,但总之近代西欧国家就是军事国家。(《游牧民》第246页)
  相比而言,草原游牧民纵横于欧亚大草原,无意中沟通了东西两方的各文明,而其高明的骑射技术比起西方的枪炮和船舰来,不是更具有“人”的味道,而较少机械性质的遍及生灵的杀戮性吗?强调西方的文明性而谴责游牧民的残暴,这样的人,很难理解他们是怎么看待人类历史的。像这一类的议论,是我佩服杉山教授《游牧民》一书的原因。
  ......
小评
  转发吕正惠先生的文章,主要是为了参考他对历史的描述资料。文章内容很长,大家自行搜索。至于他的观点,只是部分认同,比如对中国历来是农业国、唐宋明史的特点,以及汉族概念的理解,说的都比较清晰。
  但对他最后的观点,则完全不敢苛同。作为军事力量,工业机器杀戮是杀戮,人力骑射杀戮,同样是杀戮,谈不上什么更多“人的味道”。看看蒙元或满清扩张时期的人口变化情况,无论从杀戮的残暴性和杀戮数量,并不比现代战争有所逞让。机器与人力相比,不过是杀戮的效率差异。还有,从搞文明平均主义的方式来看,吕正惠似乎与杉山殊途同归。

评论C
领略“杉山正明”式的“学术著作”
史海悠游
  由于以前连续在阅读杉山正明的书后有“上当”之感,故而去年底社科文献甲骨文又一次推出他的所谓“两卷本”著作《蒙古帝国的兴亡》时,即打定主意不收了,故而一些网友来咨询该书品质时,咱也无从说起。 也巧了,过年去一亲戚家,在其书架上见到了此书,遂利用大家饭后打麻将的一下午到晚上时间,通读了一遍,总算有了印象。(两卷本这么短时间能读完吗?一般概念上绝不可能,但这书不但开本小、页数少,字行间距还大,终成可能,这就是我上面用所谓的“两卷本”的意思)。
  本书开篇作者用了相当篇幅强调了伊儿汗国拉施特主持编纂的、用波斯语写就的《史集》的重要性,称之为“若没有《史集》,蒙古的历史无从谈起。人类历史上一部空前的史书......即使在它之后,世界上大概也没有任何一部史书可以与之匹敌。它不愧是在蒙古这个前无古人的政权与时代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前无古人的庞大历史书”。本人也读过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译三卷本《史集》,诚然,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但它的基础及取材相当多地来自于《蒙古秘史》和志费尼的《世界征服者史》等典籍,作者全书故意抛开这些著作,单单强调没有拉施特的著作,蒙古史“无从谈起”,是不是有误导读者之嫌?且在评价中用了很多煽情之极的语句,在学术著作中是不是显得不够客观、严谨?(同样的语句,也出现他评价俄国学者巴托尔德的篇章,说他“明显比其他学者高出一大截”云云)。
  在论及成吉思汗的出现及统一蒙古的篇幅中,杉山正明几笔带过,却专门强调了“至今为止,该领域虽然已存在不少优秀的著作和学说,但大多都是局限于研究人员和自身个性的见解、感想、评论和讲述。”(就不知他这部是不是超脱出这个层面呢?) 蒙古攻伐金朝、西夏乃至西征的诸多战役,在这部篇幅有限的著作中,自然只能简略叙述,而作者本着其一贯的史观,又拿出相当篇幅说明历史上对蒙古西征的诸多大屠杀的描述是“不准确的”,其理由一是穆斯林史家出于仇恨而夸大其词;二是蒙古军队为恐吓反对者而“刻意为之的恐怖战略”。(对伐金、西夏战役中的屠城,则选择性失明了)。甚至拿赫拉特、内沙布尔等帖木儿王朝期间繁盛的中亚城市,作为反驳中亚地区被蒙古西征破坏殆尽的依据......可惜的是,杉山最终拿不出可靠的论证手段,只能以“得出一个完全准确的结论是非常困难的”一句以蔽之。
  对窝阔台汗时期蒙古高层间的力量对比和矛盾,以及对拖雷的谋害、三头体制的形成等等,杉山的见解和假说比较有特点,只是缺乏论证。但他对中书省架构和权力分布的论述,则过于武断和肤浅,和李治安先生的专著完全不在同一个层面。尤其对耶律楚材的描写,竟然以《史集》等波斯文献中没有专门记述,就否定了其的权位和历史地位,还用了“爱慕名号虚荣”、“狐假虎威”等词汇以辱之,完全不是一个学者应有的学术态度。 超强的想象力或许是优秀史家的一种禀赋,但完全没有论证或无法论证的想象是不能作为结论的。杉山此书中这样的结论性假说很多,例如P66页阔出南征,作者直指阔出是非自然死亡;还有下卷中说元武宗海山死于亲生母亲和弟弟的谋害等,我看到后都是大吃一惊,但果然作者后面自陈皆为无法证明的假说。
  在为拔都西征过程的屠杀事件辩护时,杉山不但重复提出上面已经提过的“通过恐怖战略以达到不占屈人之兵”等理由外,在论及匈牙利布达和佩斯两城遭到的破坏时,居然敢说“曾被贝拉四世拉拢又被当作危险分子遭到肃清的钦察流亡团体,也开始对匈牙利人进行烧杀抢掠。到底是蒙古人还是钦察人造成的破坏更大,我们已经不得而知”。
  在叙述蒙哥汗去世后,忽必烈如何聚集力量以及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及正统与否、忽必烈登位后整个蒙古世界中各家族势力的分布等篇幅,是杉山此书中难得的叙述全面、分析深刻的部分;之后在简述旭烈兀汗西征波斯的段落中,分析其故意缓行以及造势的战术等,比较精彩,我以为这些是全书中不多的值得细读的部分。
  全书可找的BUG实在太多了,由于当时读书时间有限,读下卷时没有记录心得,这里也就无法给大家展示了。总之,杉山正明这本《蒙古帝国的兴亡》还是不像是学术著作,抒情和臆断成分过多,他本人在后记中承认:“在一段叙述过后,本应该附有明确和大量的参考文献及取证过程,但我大多予以省略......是一一写成论文形式,那么推进研究本身的时间就不够了。很幸运,我可以在本书中以“预支”结论的形式来一次性叙述整个过程”。好一个“预支”结论的方式,相信读过他著作的读者们和我一样,算是受教了。
  就我个人读过的不多日本学者的蒙元史著作中,无论是和田清、还是森川泽雄的著作,尽管受时代限制,结论或有谬误,但扒梳史料的细致、论证过程之严谨,均非杉山正明几本汉译著作可比,这样的书能却得到国内不少颇有声望的学者的推荐,难倒仅仅是为其大胆而又有所指的“新颖史观”?
小评
这样短兵对接式的评述,是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比较好玩的是,杉山正明2003年获日本“司马辽太郎奖”,这是对作家的奖赏,好比一个中国历史学者拿了一个鲁迅文学奖。杉山的历史研究,确实带有强烈的文学创作意味。


后记
历史本身是阐述各类事件发生的逻辑。
杉山正明的蒙元史观,是日本学者试图在欧洲文明论和中华文明论中找到出路的尝试之举,但对于历史陈述来说,假想的东西太多就失去信服力。同时,虽然历史本身没有道德属性,但历史学者看历史的角度,体现了个人基本的价值观。杉山正明看蒙元的视角,暴露了日本人深层次的民族观和价值观问题。
  日本人具有强烈的种族主义观念。根据日本学者西村成雄的看法:日本民族很单纯,在历史上没有多民族共存的政治经验。因此一涉及对外关系,尤其是对外战争,它的种族优越感就暴露无疑,这就是二战搅乱亚洲政局的日本种族主义。当年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哪里存在和其它民族有一点点的共存共荣?日本打下南京打下武汉,那是全民狂欢。而士兵们搞的杀人竞赛,也是日本人民认可的英雄行为,在报纸头条报道风光无限。
  顺便说一句,不时有人试图为汪精卫翻案,认为他是为了救中国而飞蛾扑火,真是糊涂之极。日本人从殖民东三省继而蚕食华北到侵略整个中国,明摆着就是要吞并中国,汪精卫与蒋介石争权失败,转而投奔侵略者的怀抱,丧失了基本的国格人格尊严。还有,遇到个别台湾人以早年曾经做过日本皇民为荣,好自称曾是日本人,岂不知日本人从来不曾把你看作平等的民族。
  另外,日本全民在近代有强烈的军国主义思潮,换成现代中文词汇,就是唯强是尊,“落后就要挨打”。众所周知,日本的近代化自明治始,现在一万日元纸币上的头像就是被称为“日本近代文明缔造者”的福译谕吉,福译当年“脱亚入欧”的强国论,核心就是脱离中华的传统儒家思想,全面拥抱欧洲文明的异端--国家主义,最后演变为军国主义,推动日本一步步走向了侵略扩张,后来日本与德国结盟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也就成为必然。曾有人提问说,日本人怎么不会见好就收,干嘛把摊子铺那么大,最后一败涂地。提出这种问题其实是不理解军国主义,军国主义如果能够做到权力制衡、适可而止,也就不能称为军国主义了。
杉山正明在历史书中美化蒙元游牧文明,贬低东亚的中华文明,某种程度上是福译谕吉“脱亚入欧”强国理论的最新翻版。把游牧民族的军事能力当作是文明本身,以促进贸易、推进一体化之名义,美化蒙元当年的军事扩张行为,这和日本当年在亚洲侵略有极为相似之处。
蒙古帝国当年的势力范围
  从人口数量来看,中国人口从宋、金时代的1.2亿,下降到不到5800万。这个数字在元代一直没有增长,保持到明代初期以后,才人口才开始增长,到明末才恢复到宋代水平。
——费正清主编的《剑桥中国史-辽金夏元》
  蒙古灭金后得户87万余,口四百七十五万余,比金章宗太和七年(1207)年统 计数户七百六八万余,口四千五百八十一万余,少了90%。按照这个统计,北方被屠杀汉族人民人数约四千万。
  蒙古攻宋时,屠城有所收敛。但亦屠城二百,包括常州屠城。元灭宋,得户九百三十万,校宋宁宗嘉定十一年(1218年) 户数一千三百六十万减少30%。 按每户5人计算(金朝境内每户平均5.4人),南方宋境内被屠杀人数约二千四百万。
——尚铖主编《中国历史纲要》
日本帝国二战势力范围
  日本学者崇拜蒙元,并非个例。
  观蒙古民族雄图伟业,俯仰六百年间,当时都为龙盘虎踞之大版图而赞叹。自有地球以来,英雄之席卷大陆者不知凡几;自有历史以来,君主之削平邦土者亦不知凡几。然规模之大,版图之广,如蒙古成吉思汗者,前后无其俦匹……亚历山大、凯撒、拿破仑等较,基业之伟,领域之大,亦故不能同日而语耳。
——[日]太田三郎《成吉思汗》
  按照杉山正明的历史逻辑,如果蒙元的野蛮扩张能够被美化到这样的高度,那当年日本的侵略行径完全可以称为伟大壮举。
如果按照占领的地方广大、消灭的敌人多寡、促进世界的一体化来评价伟大与否,那地球上最伟大的生物应当是细菌。
  近代日本的军国主义,是中华文化的异端与欧洲文明的异端相结合的产物。而日本人现在的发达文明,是在二战后麦克阿瑟彻底重建日本政治制度的结果。
  和日本相比,中国人有个明显的优点,就是民族主义意识的淡化。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族是中国历史长期累积的产物,是北方游牧民、中部农耕民和南方土著长期冲突、融合的结果。只有在少数民族统治的历史时期,在遭遇明显的歧视与不公平对待时,汉族的民族意识方才觉醒,比如蒙元和满清朝。相对日本的单一民族,汉族与其说是地理意义上的种族概念,更应当理解为是文化意义的存在,我们也可以称为中华民族
  某些国人之所以崇拜杉山正明的蒙元史观,其实是自身脑袋中某些军国主义价值观的反应。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相关阅读
谢谢支持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