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载自公众号:英国大家谈 id:ukdajiatan
最近,一篇名为《炫耀性消费已终结,现在是无形消费时代》的文章席卷外网,所表达的核心思想是:
高调炫富的不是真精英是真土豪,真正的精英阶层把钱都花到你看不到的地方了!
题目中提到的“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简单理解就是:游艇、跑车、别墅、爱马仕、范思哲、LV、Gucci、金手表……打开富二代的ins你就能看到了。
英国精英圈最津津乐道的是关于小贝的故事。
有消息透露,2011年小贝夫妇曾想把儿子送到英国私立学校念书被拒绝负责人觉得他们太“工薪阶级”,后代不太适合私校。
显然,出生工人阶级、学历不高、早早出道踢球的贝克汉姆即便是钱多名气大,也没被精英们接纳。
然而,贝克汉姆和贝嫂貌似还没断掉进入上流社会的野心。
他们选择最具上流社会气质的伦敦皇家肯辛顿-切尔西区(Royal Borough of Kensington and Chelsea)作为居家地。不断修改自己说话的口音,模仿上流社会的穿衣生活方式。
英国媒体最近披露,贝嫂刚刚替6岁的女儿小七申请去一所伦敦的戏剧培训学校进修:画画、跳舞、弹琴、游泳、滑雪、马术……
看样子,夫妻俩是抱着儿子来不及,女儿继续加油的心态,尚不知道小七未来能否顺利进入私校。
前述爆文的作者南加州大学的公共政策教授莎白·库里德-哈克特教授道出了一个“残酷的趋势”:
随着消费日益趋于平民化,精英阶层不再将物质消费当作衡量社会地位与身份的标准,更注重通过崇尚知识和构建文化资本来显示自己的精英地位。
简单翻译一下就是:精英一定很有钱,但光有钱也不能晋升到精英阶层,还得有精英文化。
现在的西方社会,是一个充斥着阶级意识的社会,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毫不夸张地说,一个人一开口就暴露了自己所处的社会地位。
要进入西人的精英圈,财产跟上的同时,思想观念、文化意识、工作类型、社会关系、生活习惯……等大大小小的方面也得跟上精英阶层。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在《资本的形式》中提出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的概念,指出建设文化资本是精英阶层们巩固地位,封杀其他阶层上升的新手段。
文化资本是一种通过教育洗礼,历练而成的个人优势,与生活品味息息相关。
换言之,奢侈品、别墅、游艇、跑车这些都可以用钱买得到,但精英的feel却需要长期的培养,因此,不属于炫耀性消费的教育,但这也成为精英花钱最多,而普通中产难以承受的“无形”、“长期”的高昂消费。
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最新报道援引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新生均来自英国社会顶级的两个社会阶层家庭——精英阶层(Elite)、世袭中产阶级(Established middle class)。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麦克·萨瓦格(Mike Savage)将西方社会分为7层。
除上述两种,依次还有技术性中产阶级(Technicalmiddle class)、新型富有工作者(Newaffluent workers)、传统型劳动阶级(Traditionalworking class)、新型服务工作者(Emergentservice workers)、不稳定无产者(Precariat),划分标准如下:
教育背景也成为区分精英阶层和其他阶层的“分水岭” 。没有进入“正确”的学校,何谈进入“正确”的圈子。(“正确”≈牛津 or 剑桥≈私校)
比如英国首相梅姨最近重组的内阁,接近一半的成员来自“牛剑”(Oxbridge)。其余大多来自罗素联盟大学,仅有17.2%既非罗素也非牛剑。
众所周知,梅姨本人毕业于牛津大学。此前,因“性丑闻”被迫辞职的副首相达米安·格林(Damian Green)既是梅姨在内阁中最亲密的盟友,也是她牛津的同期校友。
往前看看卡梅伦时期,政坛同样也是妥妥的牛剑校友会。卡梅伦内阁的一半以上成员,26%以上的国会议员都出自两所名校。
除了他自己,像大家熟悉的鲍里斯•约翰逊(Boris Johnson)、前任外交大臣威廉·黑格(William Hague)、前能源及气候变化大臣克里斯·休恩(Chris Huhne)、前大学及科学国务大臣戴维·威利茨(David Linsay Willetts)……都是牛津毕业的。
聊完政治精英圈,再看看媒体圈:
BBC的政治编辑尼克·罗宾逊(Nick Robinson),BBC经济编辑罗伯特·皮斯顿(Robert Peston),以及财政研究所所长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金融时报》统计学专家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经济学人》杂志编辑雅妮明顿(Zanny Minton-Beddoes)、政治杂志《Prospect》编辑博罗文(Bronwen Maddox)……
都毕业于牛津大学,而且还是同一个专业的——PPE。
曾在英国《金融时报》(FT)工作的一位华人就告诉我,报社中的精英中高层,就是靠口音来划圈,中国人英语说得再好,他们一听之后脸上的表情就说明一切:你奋斗一辈子,也混不进那个圈子。
2017年11月底,《卫报》曾发文惊叹“牛津大学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专业的学生已经统治了整个英国”!
英国前首相戴维·卡梅伦(David Cameron)、英国前任工党党魁艾德·米利班德(Ed Miliband)、菲利普·哈蒙德,(Philip Hammond)都毕业于这个专业。
曾任英国首相的哈罗德·威尔逊、爱德华·希思、曾任英国内务大臣、牛津大学校长的罗伊·詹金斯也都毕业牛津PPE。
此外,顶级大学里也还存在各种各样的俱乐部,例如牛津布灵顿俱乐部(Bullingdon Club)、剑桥使徒社团(Cambridge Apostles)。入会申请通常只能由老会员推荐,社团成员之间一生都会保持着深厚的友情。
只要成为顶尖学霸,就能进入西方精英圈?
先看看英媒发现的另一个现象吧,梅姨重组的内阁成员34%曾就读私立学校。
她的“前任”卡梅伦7岁时也是就读位于伯克郡的希瑟当预科学校,当时全英国最难进的贵族小学。查尔斯王子的两个弟弟——安德鲁王子和爱德华王子是卡梅伦的小学校友。
在英国,只有6.5%的学生有机会进私立学校。牛津、剑桥每年录取的学生中的50%来自私校。
同样以英国历届内阁看看私校和精英圈之间联系:
2015年,卡梅伦时期内阁,50%成员来自私校。
2010年,卡梅伦/尼克·克莱格时期,62%成员来自私校。
2007年,布朗时期,32%成员来自私校。
1997年,布莱尔时期,32%成员来自私校。
1992年,约翰·梅杰时期,71%成员来自私校。
1979年,撒切尔夫人时期,91%成员来自私校。
曾担任伊顿公学教务长的Oliver Kramer表示:“伊顿公学、斯科特中学等私立中学,聚集了全英国7%的学生,却占据了而未来,他们将成为英国的首相、国会议员以及社会精英人士。”
“要想进入顶级的私立学校,至少要从孩子六岁时要开始准备,然后经过残酷的筛选(包括对家庭条件的考察)。”
大多数牛剑的学生,进入了英国政坛、媒体等行业的精英圈。
大多数私校的学生,进入了牛津、剑桥。
大多数住在少数传统富裕区域的学生进了私校。
据统计,2010年至2015年间,牛津大学48%的新生来自伦敦及伦敦东南部,11%的新生来自英国中部,仅有3%的新生来自威尔士。剑桥大学48%的新生来自伦敦及伦敦东南部,12%的新生来自英国中部,仅有2%的新生来自威尔士。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奢侈品不再是精英阶级的标志,而是文化资本。普通人即便是一夜暴富,全身大牌、跑车豪宅也只能止步于物质消费享受层面。
学历、见识、思维方式等文化资本才是高端社交真正的通行证。
比你有钱有资源的人,还比你更努力更聪明,真的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

澳洲Mirror招兵买马啦!
要求
• 中文文字功底深厚,想象力、创造力丰富,善于调动情绪、了解读者心理,写过小说的(非论文)优先考虑;
• 喜欢刷微博微信,知道每天舆论热点,善于发掘重大新闻;
• 英语要过得去,雅思7分以上的阅读能力,学过翻译的优先考虑;
• 持有效签证,只招全职,需长期稳定人员,谢绝短期人员(周一至周五坐班)
• 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如果没有经验,则需拿得出手的文字作品。
工作内容
在每个工作日保质保量出一篇好文章,可以享受周末、年假,但是有突发情况则需要服从安排,进行调休式加班。
待遇
待遇:大公司,待遇佳!合法全职高薪+奖金提成制度,只要你能将才华和创作发挥到极致,
你还等什么?
有兴趣者请将简历及文字作品发至公司邮箱,并注明【应聘】:

另招聘实习生数名,欢迎在校生,邮件请注明【实习】
(此招聘长期有效)

/ 镜报推荐阅读 /

西方教育骗局,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2018-01-14 找投资,上 岭南会 你不知道的是:西方教育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 1 “中国学生真是太苦了!”我的同学李女士总是发出这样的感慨。 李女士是我中学同学,在一线城市打拼,过了30岁才结婚,35岁时收入地位稳定了,要了孩子。 和中国大多数家长一样,她很心疼孩子,每当看到孩子写作业到很晚,总在同学QQ群鄙视中国教育“毫无人性”,把分数看得很重;羡慕西方的教育,注重孩子兴趣培养,课业负担少,轻松快乐。 于是,为了孩子将来,孩子上四年级时,她真的移民到英国了。 初到英国,李女士总爱晒孩子上学的情况,甚至包括下面这张课表: 课程科目多种多样,除了英语、数学、科学等“主课”外,还有戏剧、音乐、交际技巧课程,此外还有阅读、故事时间等活动。 上午9点上课,下午4点半就放学。如果家长没时间接孩子,可以留在学校参加各种兴趣班,体育、手工、园艺、跳舞,烹饪、魔术等等。当然要收费,10镑(100人民币)左右。回家以后,作业负担很小,几乎全是阅读。 更让李女士高兴的是,学校对学生管理宽松,以鼓励为主,所以,孩子轻松了,笑容也多了。 看着她和孩子照片幸福的表情,我们都暗暗妒忌了,只恨自己挣钱少,没有能力移民。 但是,李女士后来渐渐不再晒“幸福”了...... 2 有次她回国探亲,我们坐在一起吃饭,问起她孩子在英国情况。 她苦笑了一下,慢慢说出她的苦衷。 刚到英国时,她觉得孩子没有学习负担了,轻松快乐,自己也很欣慰,但是她慢慢觉得不对头了。 首先,孩子的数学计算能力下降,这点她倒能帮孩子补一下。可是孩子的学习越来越凭兴趣出发了,习惯了鼓励表扬,对自己学习上的弱点、缺点也不太重视了,也不如在国内勤奋了。 我说,这样不是很好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这不正是我们教育欠缺的地方嘛。 李女士无奈地说,可是将来孩子要上私立中学的,私立中学考试题的难度和学习强度可不比国内差。这样轻松下去,最终,孩子会难以通过国外名牌大学选拔。 李女士感慨说,我毕竟是干金融财会的,数学计算能力多重要,要是小学不训练思维和计算速度,我现在还能把工作拿下来么?可是英国的公立学校,在培养孩子数学方面太不重视了。这样怎么能成?我得把孩子转到私立小学去,再不能这样耽误孩子了。 等李女士再回到英国,真就把孩子转到了私立学校,每年学费至少2万英镑(18万人民币),这还不算寄宿费。 李女士的宝贝儿子上了英国私立小学,她也再也听不到老师的表扬了,而是直接说出孩子不足,孩子再也不愉快了,感到了和在中国同样的压力。唯一庆幸的是,孩子的数学成绩一直不错,可是别的成绩却有点惨不忍睹了。 原来,英国的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截然不同,有些课程设置要求和配套很高,作业量很大,要求严,很多家长也很在乎小孩成绩。而且课外活动也不比公立学校少,要对学生进行各项个人能力训练和培养,这也让李女士的孩子感到时间更不够用。 要强的李女士开始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而且全是科学、地理和法语的全面补习。开销增加了一大笔。 现在,李女士儿子如愿上了私立中学,学校规定GCSE考试中拿到6个A才能进入下阶段学习,否则就要转学。她再也不吐槽中国教育了,偶尔私下发出一声感慨,中国目前的教育还是公平的。 我不厌其烦地介绍李女士的情况,聪明的读者这时候也许已经发现了一个可怕的现象:英国教育实现了阶级的固化以及分层。 3 英国中学教育系统有两类学校,一类是政府拨款的公立学校,一类是私立学校。公立学校免学费;私立学校一年学费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普通人家很难负担得起。 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在教学质量上天壤之别,与公立学校自由散漫相比,私立精英学校管理严格、学业压力巨大,在许多地方甚至比中国的重点中学还要残酷。 当然最后学生的人生命运和前途也不一样。英国的伊顿公学等5所私立学校学生考上牛津、剑桥两所大学的人数,相当于1800所公立学校考入这两所学校的学生总数。 伊顿公学 英国社会80%的要职由私立学校的毕业生担任,1/3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半数的高级医生、2/3以上的高等法院法官,来自仅仅容纳英国7%人口的私立学校。 而公立学校则是为了穷人和移民孩子准备的教育机构。在这里不要求孩子掌握多少知识,不要求学生有多么严谨,而是提倡快乐学习。 公立学校的孩子的确能有一个开心、幸福的童年,教师只要把学生哄得快快乐乐、轻轻松松毕业,就算是完成任务。 但当学生走向社会的时候,不懂得高等数学,也不懂爱因斯坦,更不懂哲学,他们大多只能从事底层工作,端个盘子,干点体力活。 所以,英国快乐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处于领导阶层的精英保持整个社会阶层稳定的手段。 在英国,更少的学习时间、更宽松的学习环境,也意味着一个孩子想要成才,就需要更自律,更多的课外辅导,更多金钱投入,西方教育实际上通过一个宽松的过程,偷偷完成了社会分层,平民的孩子永远是平民。 公立学校平民子弟如果真要跨越自己的阶层,只能靠天赋了,成为体育或者娱乐明星,这得完全靠偶然的因素。 英国前首相梅杰曾指出,很多孩子从一出生就被家庭环境决定了未来,教育机会的缺失让他们几乎无法做出改变。有影响力的机构中很难见到工薪阶层背景人士,社会流动性几乎停滞。 值得庆幸的是,今天我们中国还是以公立学校为主,即便是重点小学、中学更多的是看分数,也不存在高昂的学费。 4 现在有很多人指出我们当今的高考弊端众多,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在分数面前,所有的考生是平等的。 相对于中国而言,美国的大学入学则是以推荐为主。 在美国电影《蜘蛛侠3英雄归来》中有这样一个情节:钢铁侠建议蜘蛛侠将来去上大学。 作为史塔克军火公司的董事长,托尼的推荐当然让小蜘蛛很容易上麻省理工这样的重点大学。但如果没有这一层关系,作为平民英雄的小彼得是否还有这样的机会呢?又有多少普通家庭孩子可以得到社会上有实力的人士的推荐呢? 在美国,你想读名校,要么家庭有深厚的背景,要么就去上私立中学。 2016年全美高中排行榜第19名、加州第1名的惠特尼中学,156名毕业生共收到14份常春藤和250份斯坦福、麻理等一流名校在内的822份录取通知书。 而且这些精英的孩子,压力也不比中国压力小,该校流传着一个数字——4。即“4小时睡眠、4杯咖啡、GPA4.0”——要想获得满分为4分的成绩,每天只睡4个小时,困了就喝4大杯咖啡。 中西方教育的不同,表面上是方法的不同,其实质是教育功能定位上的不同。 中国的教育是底层向上攀登的阶梯,只要有个好分数,就可以上名校,改变命运。 而西方的教育则是一个分层机制,大众教育只提供基本、有限的教育,要想成为精英,就必须从市场上另行购买教育,买不起的人则自然而然地被淘汰了。 附: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许自己的孩子玩iPad的! 工人回菲律宾休假的这一个月,带狗狗带得我很幸苦。有时候我真心希望苹果能出一款狗狗喜欢玩的iPad,那样我就不用总是要陪他玩啦! 给孩子玩iPad或者打游戏或者看电视,很多时候是解放父母的好办法。 例如朋友聚餐的时候,给小朋友玩手机游戏,他们就不插嘴啦;例如在家里加班的时候,给小朋友玩iPad,他们就不打扰你工作啦;例如小朋友不肯吃饭,你答应他吃完饭就可以玩iPad,他就会快快吃啦.... 而且,现在的智能工具还可以给小朋友读书,教小朋友学习...真棒,对不对? 可是,你知道吗?乔布斯是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们用iPad的。 乔布斯生前有三个年幼的孩子。有一天纽约时报的记者Nick Bilto问他: “你的孩子们一定很喜欢iPad吧?” 老乔回答: “他们没有用过。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 听起来是不是怪怪的?iPad之父居然不允许自己的孩子用iPad?感觉就像是毒贩不允许自己的孩子吸毒一样.... 无独有偶。在硅谷,很多高科技公司的高层和工程师里面,开始流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智能科技产品。 他们甚至把孩子们送到传统的,完全没有智能和科技产品的Waldorf学校,在这个学校的校园里根本就找不到电脑! 有一次3D Robotics (一家机器人公司)的CEO,有5个孩子的父亲Chris Anderson在接受时代周刊采访时,解释了为什么在高科技领域工作的人反而不让自己的孩子接触科技: “我的孩子们抱怨我和我太太对于科技的担忧过于法西斯。他们说他们的小伙伴没有这样的规定...那是因为我们第一手看到了科技的危险。我亲眼看到了科技对我的影响,我不希望这些发生在我的孩子们身上。” 非常有意思。几年前我曾经在微博上写过这样的一句话: “移动互联网火的其中一个原因是:我们觉得移动帮我们省了很多时间。后来发现上当了,因为最终它浪费了我们更多时间。” 当今大多数人已经对iPhone和很多智能科技产品上瘾很深。 很多儿童学家开始呼吁,如果我们在孩子们很小年龄的时候就让他们接触科技,也许会让他们陷入不完整,没有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人生。 在户外靠亲身接触学到的知识,毕竟是和从谷歌百度里面学到的知识性质非常不同。 两天前一篇文章再次震惊了我。这篇文章说的是商业怎样才能吸引90后和00后。 其中两条:“他们非常地不耐心,需要立刻得到满足。”“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避免和真人做交流。” 避免和人交流! 是的,如果想成功地得到年轻一代做为客户,第一,就是要立刻满足他们;第二,就是不能让他们说话。 他们非常不喜欢说话。他们害怕和人用语言交流! 这已经是我们的生活状态了。我们已经不再和人交流。 其实不光是90后00后,很多85后也已经失去了与人用语言交流的能力。 我创业后公司雇佣了几个85后90后,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在网上找东西很快很给力,但是坚决不愿意拿起电话和人交流。 他们与人交流的方式是微信或者电邮。与人用语言交流,他们不愿意,也不会。 可是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必须是人和人之间的语言直接沟通是最有效的。失去了这个能力和意愿,会失去多少效率啊! 这个现象让我非常担忧。未来的人类,如果生活在害怕和其他人类用语言交流的世界里,而且生活在迫不及待的状态中,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形? 真的是戴上眼睛就离开了现实社会,可以在虚拟中满足一切需求吗? 也许乔布斯对于他的孩子们的态度是正确的。 美国儿科学会和加拿大儿科组织表示,0-2岁的婴儿不应该接触科技,3-5岁的幼童每天应该接触不超过1小时,6-18岁的孩子应该限制在2小时以内。 接触超过4-5倍以上建议的时间的孩子和年轻人,经常有很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后果。 例如:0-2岁的婴儿,大脑的体积会增大2倍(其实人类一直到21岁大脑都在迅速发展)。大脑的早期发展受制于环境的刺激,或者缺乏刺激。过度接触科技产品(手机,网络,iPad或电视)对大脑会造成刺激,使小宝宝出注意力不集中,认知延迟,学习能力低下,容易冲动以及不能自律。 另外,过多过早接触科技会造成成长迟缓。 现在美国每三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到学龄时智力低下,影响阅读能力和学习成绩。由于多看电脑就减少了运动,而运动是可以增加注意力和学习能力的。12岁以下用科技对孩子的成长和学习是非常有害的。 1 多看电视和玩游戏还和肥胖直接有关。被允许在卧室里玩智能产品的孩子比一般孩子多30%是肥胖的。而30%的胖孩子会得糖尿病。 2 玩游戏的孩子中75%会睡眠不足,影响学习成绩。 3 过度使用科技产品有可能增加孩子的抑郁症,焦虑和对科技产品变态的依赖。很多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自闭,人格分裂,精神病甚至有病态行为。 4 暴力的媒体内容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暴力倾向。 5 高速的媒体内容可以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因为大脑将神经推向前脑。无法集中注意力的孩子是无法学习的。 6 如果父母也对科技上瘾时,跟孩子们就越来越远。没有的父母的亲密接触,孤独的孩子们就转向电子设备,更加造成了他们的上瘾。 最后,电子产品的辐射对于大脑和免疫系统正在成长的孩子们的影响远远大于大人。 也许,当iPad之父都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接触iPad的时候,我们真的应该想一想到底是为什么? 正文自华人周刊,附自宁财女 推荐阅读: 回复精英,看《赵薇花1亿买学区房,终于明白精英和普通人的残酷差别!》 回复郭晶晶,看《郭晶晶儿子的天价幼儿园和窦靖童的北京四中,终于明白小扎和强东的差别》 BP通道:[email protected] 回复LU,看《LU,一个打飞机APP,凭什么狂吸四亿美金》 回复思维,看《罗辑思维的骗局》 回复AV,看《一家AV公司从创业到上市的故事》 回复400万,看《日流水400万,他靠情色日进斗金》 回复车震,看《一款精准车震服务商业计划书》 回复叫鸡,看《滴滴叫鸡,一个青楼O2O项目,凭什么估值10亿》 回复1999,看《刘强东与马云相约1999年,17年前绝密视频曝光!》 回复A轮,看《去年A轮融资的846家O2O创业公司,现在快倒闭完了》 Read more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样式以及图文采集收藏 采集样式采集文章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