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北美工程师求职顾问原创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每到毕业季大家就都为了找工作而忙碌起来,当我们都在抱怨毕业来得太快就像龙卷风,太多工作我还来不及投的时候,有没有想过不是毕业来得太早而是我们准备的太晚呢?
如果你是刚刚开始大学生活,那么这篇文章就是为你们量身打造的;如果你已经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危机,俗话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今天就让来自Tesla的Sheng老师教你几招。
您目前主要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我目前在Tesla Motors 做Global Supply Manager, 工作涉及到各项Supply Chain的采购与优化供应商的供应流程,使公司与供应商双向都能够共赢获利。

硕士的时候转商科,对职业发展的帮助
从我个人来说,刚开始本科毕业的时候我在一个小公司里面工作,工作内容比较杂,涉及到了各个方面;后来慢慢的发现自己对于商业这方面更感兴趣,也更上手,并且随着工作年头的增长,自己也积累了更多的人脉资源,我知道这些经历和资源对自己以后的Career Path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基于以上这几个原因,我自己想就这方面更继续深造一下,所以选择了出国读研,选择了Supply Chain Management,之后就进入了公司工作。

从宏观上来讲,我觉得同学们不要觉得什么专业好找工作就选择什么专业,最重要的是喜欢,一是我觉得喜欢这个行业是你做这个工作最大的动力,第二才是具体方向,比如说想做Supply Chain,那么我是想做物流,采购,还是总分析,或者其他细节分支,这个时候再去看自己擅长做什么,哪些工作比较好找,但是大方向应该是喜欢和兴趣,愿意在这 个行业沉下心来做十年二十年,这是我觉得对于择业的一些建议吧。
如果工科生想做咨询或从商?
这对很多同学来说都是一个很大也很麻烦的事情,我给大家几点建议吧,
i.目标要明确,功课要做足。
想好自己究竟想做什么,当你明确自己不想本行专业想要跳去其他的领域,那么首先一定要做Research,了解一下目标领域有什么样的职位,比如说Management Consulting,ERP的Consulting,还有一些Consulting的Data Analysis等等等等,在这些工种之中做好分类以后,再去和自己的背景做Match,看看自己更适合做哪一块,哪一块更加有机会。
ii.准备要趁早。
不要等到毕业之后找不到工作才想要换专业。目标明确后就要早早地为之而努力。我自己7月份到的美国,9月份开始做找工作的准备工作了,Research就不用说了,确定方向之后就要去Networking,找一找做相关工作的人,可能是你的校友或是校友的朋友,或是其他的人,和他们分别去聊,更多的了解目标行业,了解他们平时工作内容都是什么,有哪些工作心得,工作中有哪些困难,需要你具有哪些能力,了解完这些后你再重新Match一下目标工作和你自己的实际情况。这就是为什么准备要趁早,而且要Focus在一个行业,因为你没有很多时间去细致的了解很多个行业和认识相关的人。
iii.学习技能。
在你了解完目标行业后,就要去学习相关的技能了,修改简历,做相关实习,包括一切可以给你相关经验的项目,比如说学校的Project,公司的Consulting Service,公司免费的实习等等。强烈建议第一个暑假就去做Internship,好处是Internship可以给你提供工作经历,给你一个进入新领域的敲门砖,如果你之前的Concern是没有工作经历,那么现在有了。
更有可能会拿到Return Offer,大大的提高你找到Full Time工作的机会。还有一点就是实习期间可以更多的了解公司和这个领域的工作,认识更多的人,如果这个时候发现不喜欢这个工作,那么你还有一年的时间可以更改你的方向;目标专业离本专业离得越远,越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工科背景想做商业或管理必备的技能
我的建议是先想清楚方向再选课。多和前辈、学长学姐多沟通,选择有更多Case和Practice Project的这种和实际工作联系比较紧密,比较实用的课程,少选以General Introduction为主或是所谓的水课,既然花了钱来美国读书,就一定要把钱和时间花在刀刃上,尽最大可能的把一节课当两节课来用。多学一些有实际意义的课,这样就算你没有Internship,简历上还有很多Project可以供你来写。
要有目的性的选课,专业性要强,不要说我什么都学一点,然后什么工作都能找,这样你会分散太多的精力,反而竞争力会降低,也从另一方面反映出你没有想好。一开始就要有目的性的开始,为自己打一个坚实的基础。
如何利用校内资源找工作?
首先要尽可能和Advisor去谈,Academic Advisor会知道你的专业有哪些方向,适合哪些工作,有哪些课可以选,他能帮你进行一些初步的筛选;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去和Career Advisor去谈,他会告诉你现在有哪些职业或是职位比较热门,可能需要你要有哪些能力,他给你一些Job Description,根据这些Job Description来有目的的选课会让你的目标更明确。同时尽可能的用学校的资源帮你改简历,准备面试,帮你去参加一些大型Company的活动和招聘会等,尽可能用到学校所有你能用上的资源。
我们中国学生有时候觉得资源到需要的时候才用,到用的时候才去找,这都是错误的想法。因为最后这些资源都是人,人都是有感情的。
打个比方,有一个职位放出来了同时有三个人要内推,有一个人就只拿了一个名片,有一个人一到逢年过节就发封邮件说祝你节日快乐,那必须是后者更容易拿到内推机会。
公司招人不光是看他的能力,更看重他是不是Easy To Work with.就好像学校的Career Advisor,他们和很多大公司都有很好的人脉关系,有些大公司的Recruiter有时回来问说我们有个职位,你有没有比较好的人选,这时候如果你和你的Career Advisor关系比较好,经常去寻求他的帮助,和他做朋友,那么他第一个就会想到你,帮你做推荐,这个适用于所有的Networking。
人情和人际关系是无法一蹴而就的,需要你长时间的建立与维护。你指望学校帮你找到工作是不切实际的,但是你如果不用学校的资源那是更大的浪费。

Career fair时应该做哪些准备?
A:  准备工作
一般学校的Career Fair都是在学期刚开始的时候举办,在放假的时间里有没有做充足的准备在Career Fair上高下立见。
准备工作主要分几点:
第一,改简历,首先你要改一份自己觉得可以过关的简历,一般来说以找5到10个人改5到10稿为标准。
第二,准备30秒左右的Elevator Speech,怎么样在最短的时间里介绍自己并让别人记住自己,后者是最重要的,要讲清楚我为什么是我而不是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如果能把自己和工作上的某种能力结合,那就更会让人印象深刻。
第三,在Career Fair之前把自己感兴趣的公司和职业列出来,到公司官网找到该职位的Job Description, 根据这个职位改一份专门针对它的简历,然后把Job Description打印出来和你的简历钉在一起给Recruiter,这样人家会觉得你有准备,是真的想进这个公司,他就会多花一点时间读你的简历,如果有条件符合,你很大机会就因此而获得一个面试机会。
第四,一定要多准备几版针对不同职位的简历。你的目标公司和目标职位肯定不全都是一样的,那么你一份简历没办法投所有的工作,所以一定要带多种版本的简历去招聘会,通过和Recruiter聊,看看他们需要哪种类型的人才,再筛选出最合适的简历给他。
B.  着装方面
不管人家说什么,天气怎么样,永远Business Formal。你对于公司的态度决定了一起。
C.  招聘会当天
尽量早到,因为好公司通常很早就拍了很长很长的队,你与其要排队不如早点到,先去和自己Top List的公司去聊,这个时候Recruiter还不累,人也不多,他会有更多的时间和你慢慢聊。聊完Top List的公司再去排其他的,队伍也不会很长,这样你就节省了跟多的时间。不要一个队伍超长然后干等,可以广撒网,先去聊聊人少的小公司,就当拓展一下人脉,多认识一个人。永远找Hiring Manager去聊,尽可能让他在你的简历上做标记,做备注,那么即使你最后没有拿到面试机会,但是也一定程度的说明你给他留下了不错的印象。
D.  态度上
别太把Career Fair 当回事,更多的公司是来做Branding的,想让学生们认识公司,以后多投投简历,基本上95%的几率投过去都是石沉大海,比海投的几率还低,但是既然去了,就要有一个好的精神面貌。

如何利用网络资源找工作?
Network有很多渠道,比如说线下社团,一些Professional的Club等,他们会有一些线下活动,这是让你更容易接近这类人和目标工作的最简单的方式。还有就是校友,校友是是更容易给帮助和Feedback的一群人。第三就是网络资源,比如说通过发Linkedin的email去和一些人认识,聊天,比如说我看到你是做这个工作的,对你这个公司或是职位很感兴趣,能不能跟你聊一下,他如果愿意回复你,跟你打半个小时左右的电话,那么你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跟他Follow Up一下你自己的情况,在了解别人的同时也让别人了解自己,保持一定的联系,那么等到公司有职位放出来了,你可以去找他做内推。
这是一个细水长流的工作,你永远把它当成一个Debit Card而不是Credit Card,要先储蓄,再使用,没有付出没有存款是永远没办法从里面提现的。美国找工作80%都是需要Referral的,但是无论你的Linkedin上有多少人,如果你聊过并且有一定了解的人达到500+的话,那么你Social Networking这一部分可以算是过关了。工具一直在那儿,要学会灵活运用它,让它发出更大的功效才是你的成功。
导师对于学生秉着因人受教的原则,
如果你也想直接联系文中主人公,
请加小助手,回复“Sheng导师” 
往期导师访谈精选:
软件工程师
Google | Facebook | PwC | Yahoo
数据工程师
Tesla | Oracle | Twitter | eBay
机械工程师
硬件工程师
其他专业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