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17年最后一个月,圣诞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商店早早换上了充满圣诞气息的装饰,货架上也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巧克力,分外诱人。德国的小孩会在这段时间收到一个圣诞日历,里面装了24块各式各样的巧克力或糖果。
从12月的第一天开始,孩子们数着日子,一天拆一个糖果吃,盼星星盼月亮,一直盼到圣诞来临。
我四岁半的女儿莎莎,看到店里摆出的花样圣诞日历时,对我说,妈妈,我也想要一个。由于不想让她摄入过多甜食,我拒绝了。
一次偶然,在我们的蒙特梭利家庭教育群里,群友们讨论到了自控力的话题,并提到了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曾经做过的一个棉花糖实验:实验对象是斯坦福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实验开始之前,研究者向儿童展示两组奖励,分别是一只棉花糖和两只棉花糖。如果儿童能等15分钟,等到研究者回来,就将得到两只棉花糖;如果他们等不了,可以随时摇铃召唤研究者,得到一只棉花糖。后来的追踪调查中,那些当年抵制住美食诱惑的小朋友,后来不仅身体素质更好,而且更能适应社会。他们的SAT考试(美国高考)成绩,普遍要比当年实验中最没耐心的小朋友高。实验因此得出结论,自控力是决定孩子未来的一个重要因素。
暂且不论这个实验是否科学,自控力是一种重要能力这一点,相信所有人都不会反对。而自控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它是能够通过合理的引导和锻炼提高的。
为娘的顿时脑中灵光一现,对啊,自己DIY圣诞日历不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引导娃学习自控吗?给娃自主权,由她决定怎么做,以什么顺序打开日历,满足于这种获得掌控的自信和完成作品后的成就感,就不再纠结于不能立即得到玩具的瞬时满足。在耐心等待圣诞节到来的同时,通过遵守一天只能打开一个礼物的规定,把一下子拿到很多礼物的瞬时满足感延长到24天中这样做,目的并非减少她的满足感,而在于推迟满足感的到来。娃在得到满足后,同时获取了等待是值得的感受,这个正面的反馈帮助她以后更好地理解满足感和自控的关系。
每翻开日历上新的一天,圣诞节就离我们更近一步,这本身也是一个仪式。仪式是什么?《小王子》中的狐狸告诉我们,“这是经常被人遗忘的行为,所谓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不同于其他日子,使某一时刻不同于其他时刻。”
想到这些,为娘的我也跃跃欲试了。
这些小礼物该选什么?我马上想到她近来很喜欢的仿真动物玩具。无论有小朋友来做客还是她一个人的时候,她都非常喜欢用这些动物构建想象的世界,进行角色扮演。
于是我慷慨地为她订购了24个仿真动物。 (好好利用这些动物,还可以用蒙特梭利的方式学习到很多世界地理的知识呢,以后有空会写到)
快递很快送到了,我们一起拆掉了包装。看到这些小礼物,娃开心地叫起来,一边道谢一边急忙就要拆掉它们的标签。我不慌不忙地拦住她,“宝宝,这些都是为你准备的,但妈妈不想现在就给你。你不是想要圣诞日历吗?我们可以用这些小动物们做一个啊。然后等到12月开始,你每天拆开一个玩,好不好?” 娃觉得我的主意很棒—居然毫无阻力!
等到了周末,我们找来一个旧的大纸板,她挑选了最爱的蓝色颜料,开始认真画起来。
很快一块蓝色的日历板完成啦。
为了让圣诞日历更漂亮些,这里加几片雪花,那里再撒些闪闪的粉。
然后在妈妈的帮助下,把24个小动物用包装纸包好。
娃自己决定拿到礼物的顺序,分别在包装纸上写上数字1到24(好几个数字都写成镜像的了,但我没有去纠正她。很多这个年纪的孩子会出现写镜像数字或文字的现象,不用担心,他们会慢慢纠正自己的)
最后包装好的礼物,用胶水黏在蓝色日历板上。花了整整一个上午,我们独一无二的圣诞日历完工咯!
圣诞节就要来了,用你和娃的亲子陪伴时间,DIY一个简简单单的日历,培养娃的自控力,你还在等什么呢?
作者 I 沙拉酱
曾经坚定的爱与自由的执行者

现在在自由与规则之间找平衡
旅居德国13年
家有一岁四岁两女娃
关注“爱之旅”,您将收获:
系统的理念--传统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有机融合
专家的高度--来自中国和美国教育届专家们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
鲜活的案例--来自你我身边最鲜活的家庭教育一手案例分析
国际的眼界--来自中美德三大国家的亲子陪伴活动精华介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