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在日本留学的西海听众。
前两天刷 Instagram,看到 Helmut Lang 的官方发了两张似曾相识的图片,其中有一组,拍的是1999年北京朋克少年群像,他们以同样的姿势齐齐面对镜头,这组照片的标题是"Scream"。
这组照片之前在微博上火过一次,第一次看到时,我并不知道这只是一个庞大项目的冰山一角。
顺着Instagram上的信息,我找到了艺术家的网站,发现了这个名为"Exactitudes"的摄影项目全貌时间跨度20年,从1994到2014;地域遍及全球各大洲,从荷兰鹿特丹、巴西里约热内卢、英国伦敦到中国北京,一共154组群像;每一组的拍摄对象穿着风格统一,他/她们拥有类似的年纪、体型甚至发型,摆着一样的动作。而作者对每一群人的归类与命名,都是人类学与冷笑话的绝妙合作。
Exactitudes 就像一本人类族群的穿衣图鉴,它惊人地同时容留了极致的宽广与细腻,让你迫不及待找到自己的位置。
"Exactitudes" 的名字由 "exact"(准确)和 "attitude"(态度)两个词缩略合成,它是摄影师 Ari Versluis 和归档师 Ellie Uyttenbroek 共同创造的,两人对各种社会群体的穿着主题有共同的兴趣,这使他们在21年里,系统地、持续不断地记录了大量个体身份特征。而鹿特丹多文化混杂的街头景象,成为了他们主要的灵感来源。
“在街头风格的历史中,有一些城市占据了更大的篇幅。伦敦是矗立在这段历史里的,曼彻斯特也占据着巨大的空间,东京的原宿像一个迪士尼乐园。然而,没有一座城市能够比90年代末的鹿特丹更加hardcore。这就是Exactitudes的城市。” 伦敦的著名图书出版商Idea Books这样形容鹿特丹。
两位艺术家通过相同的动作和严格的着装主题,在视觉上极其直接地展现出了“身份构架”,并就此提供了一份人类学记录,使观众看到人们通过“将自己与他人区分”而获得假想集体身份的尝试
个性和一致性的明显矛盾,在一组组以“入狱视角”拍摄的照片里得到清晰的呈现。

第一组名为 "Gabbers" 的群像照片里记录的个体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群像。40个1994年的鹿特丹光头锐舞男孩直视着你,这些男孩们也许是最能代表90年代鹿特丹地下青年文化的群体。
当你在Exactitudes网站点开 "Gabbers" 时,会听到平缓、清晰的解说词:Gabbers: Techno mates in Italia candy-color tracksuits. Old clean terror. 
"Gabber" 是 Hardcore Techno 的一种,90年代风行于荷兰鹿特丹。因 160-220 BPM 或更高的快节奏而区别于其他电子舞曲。因此 Gabber 的舞姿也特别魔性,充斥大量的强力的弹跳和踢腿动作,画风如下:

gabber是俚语,原意和buddy、pal、mate、lad类似,“哥们儿”。阿姆斯特丹的DJ KC 用这个词称呼早期那群光头锐舞男孩们,今天已不这么用了。
Thunderdome俱乐部是当时鹿特丹Gabber Dance的终极天堂,一个可以容下百货商场和游乐场的巨型地下club,入场比机场安检还严。
男孩们穿着彩色运动服,脚踩Nike Air Max,伴随着酒精、毒品和bass的巨响彻夜释放着荷尔蒙。
再看到这一张张平静又充满力量的年轻面庞,会如亲身经历那意识朦胧的日日夜夜一样。同时你也会意识到,成为 Raf Simons 灵感来源的鹿特丹青年场景真的已经变成历史档案,尘封在艺术家的作品网页里了。

Gabber男孩与Gabber女孩
与此同时,1994年的中国,魔岩正在把摇滚乐变成热潮,香港红磡的舞台上,何玉笙穿马褂弹奏三弦、窦唯着中山装吹着笛子,中国摇滚乐的dress code就这样彼此搭配着出现在世界眼前。
谁又会想到,仅仅五年之后,魔岩就偃旗息鼓,北京的摇滚乐场景将迎来另外一场炙热的运动。而 Exactitudes 的一组特殊的照片,恰好记录下了经历过这场炙热的人们。
属于中国北京的6组照片
Exactitudes 的第34至第39号,是来自北京的照片,一共6组,1999年拍摄,分别记录了家里的小皇帝独生子、高中生、朋克少年、摇滚客、大楼里的上班族和穿着中山装的老爷子们
其中这组题为 "Scream" 的北京朋克照片,是 Helmut Lang 官方唯二发到 Instagram 的系列。名字就来自于当时的朋克酒吧 “嚎叫俱乐部”。
我出生于90年代中期,刚看到这组照片的时候,还不太清楚嚎叫俱乐部是什么,不知道原来1999年的北京就有穿得这么帅的人了,真觉得比现在玩乐队的穿得好看多了,神情也对。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右上角穿着红色运动服的男孩。我憋了一肚子疑惑,就想知道现在这些人都干嘛呢,去哪儿了。
我开始在豆瓣搜寻关于嚎叫的一切资料,看到了一篇吕玻在2001年写的文章《嚎叫俱乐部和北京朋克的故事》,才知道嚎叫俱乐部是曾经繁荣了两年左右的北京朋克圣地,在北京语言大学附近,而那时候的五道口可能还不如现在北京五环外的城乡结合部。后来又知道了那个红色运动服男孩,就是大名鼎鼎的朋克乐队 Anarchy Boys(A Boys, “无政府主义男孩”)的沈岳。
嚎叫俱乐部97年初开始营业,98年中正式关门。就这短短的一年半的时间,无数乐队在这里诞生,脑浊、69、反光镜、A Boys,传说中的“无聊军队”。

在 Exactitudes 拍摄这组照片的1999年,嚎叫俱乐部已经关门了,看他们的穿着,其时不是春天就是秋天——无聊军队的双张专辑马上要在百花棚里录制了,也有可能已经发行,不知道69乐队那时候有没有解散。
(图片来自王迪的微博)
一张照片下的说明写道:“99年夏夜嚎叫外。每次自己看这两张照片时,总能一下子被拽回到当时的那种纠结的心境中:快乐且无望。几年后我作了一首歌《五道口1998》,副歌是这样:这儿的生命不发霉,这里有我暗恋的鬼,这里是天堂但没有太阳。这儿的生命没错对,快乐一切无所谓,这里有梦想但没有希望。”
98年嚎叫万圣节演出,图片来自王迪微博
看完文章与豆瓣相册,仅存了一年半的嚎叫俱乐部在我脑子里是闪闪发光的,发光到看不清、到模糊。
那个时候的北京,在一条“两边满是凌乱的小商铺和发廊,充斥着妓女和污水的胡同”里(此处引用吕玻老师原话)却孕育出了这样一个群体。也许在那个网络不发达的世界里,有共同兴趣的朋友们却更能聚到一起,而现在这个人人沉浸的赛博世界里,群体虽然多种多样,但我们不再需要知道对方的长相,不再需要靠着装实现归属感,与其说我们在网络世界里找到了集体,不如说我们只找到了想象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嚎叫俱乐部不再存在,今天的北京也再难以出现一群可以被记录的群体了吧?
但现代社会的“群体概念真的越来越弱吗?表面上看来好像也不是这样。我是北京人,在东京留学,身边算是有各式各样的年轻人:XX宅,XX控,XX收藏家,喜欢运动的,喜欢音乐的,喜欢漫画的。只是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太多,我们很难再将全部的热情投注在一件事情上。时间的碎片化让我们很难再像90年代的人们,成为某个狂热群体的一员。我们需要群体,需要归属感,但是我们将自己归属到了太多区块中,不知道这是一种个性的失去,还是反之,是人类更全面的发展?
是荷兰摄影师偶然记录下的1999年的北京朋克群像,让我有了上面的这些思考,而整个Exactitudes项目中的其他群组更加广阔。我入了迷,不知不觉间翻看了几个小时。
Skaters: 穿 Tommy Hilfiger 的 old school 滑板男孩
Supporters: 必须攒钱看决赛!
Mohawks: Punk never dies.
Kils: 脚法了得的球鞋一族,运动服成为街头装扮。
Technohippies: 创造力满分的DIY女孩,hippie clothes永远没够。让我想起《幽灵世界》里的Enid(下图绿头发,以及她的好朋友斯嘉丽·约翰逊)
Skins: 光头党,不同颜色的背带与Polo。
Homeboys: hip-hop loving.
Naturals: fashionable normcore girls,自然女孩。(容易被认成是IT民工)
Carry Daddys: 穿着整齐,抱着孩子的好爸爸、好丈夫。
Geeks: "hopeless downloading brains",“无望的下载大脑”,笑坏了。
Bears: 可爱熊,come to daddy! (和 normcore 女孩好像有点搭)
Pin-ups: 40、50年代狂热爱好者,叉腰姿势和性感铅笔裙必不可少。
Bu Ying! : 这是34-39之外,另外一组与中国人有关的照片。她们是在活跃在伦敦奢侈品商店街的中国买手党,为位于国内的网店雇主提供由实物拍摄的代购广告。这个Bu Ying让我困惑了很久,因为拼不出一个有意义的词来,后来恍然大悟,"Bu Ying"其实是把"Buying"以中国拼音的断字方式拆开的产物
Cassettes Gang: 鲜艳色彩的服装,被80年代acid house影响的卡带帮。
Exactitudes 用冷峻而不失人情的拍摄,记录下了三个世代的着装密码。比起“服装图鉴”,它提供的更重要的东西,是在分类与命名后,传达出每个微小、但确实存在的次生群体的温度、触感,以及属于这些活生生的人的荣光。
想想1999年的那几组来自北京的照片给了我多少感触与思考,就不难想到整个作品会给世界其他各处的人带去多少情感冲击——照片上的人们,年龄、性别、国籍不同,语言、种族、肤色各异,但在某一个时点,他们同属于某个特殊的群体,展现个体性格,又释放着源于人类共性的引力。奇特的矛盾感、共存的多样性,Exactitudes 都已经替你妥善保存好了,因为,你也在这154组照片之中。你一定在。
text | 蒋格格
edit | 刘阳子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