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粉嫩的新生命都拥有四种神奇的力量:遗传和进化、成长、学习,还有爱!
每一个孩子都值得我们的尊重!

还记得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吗?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
大家仔细想想,这个描述像不像孩子从胚胎到出生的状态?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盘古的世界本来只是一片混沌,就好像生活在一个鸡蛋中,没有天没有地。生活在鸡蛋中,这不正是一个胚胎的样子吗?
“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对于这个胚胎来说,他感受不到时间的开始和流逝,不知道自己究竟在鸡蛋中生存了多长时间。突然有一天,胚胎降落到人间,手脚伸展,撕开了胎膜,他感受到了天,感受到了地,感受到了光线,感受到了温暖。
每一个孩子都是他自己世界的盘古
回到生命的最初。在一片荒芜的地球上,产生了一个单细胞生命。这个单细胞生命不断地进化,产生了多细胞生命,进化成为了无脊椎动物,然后脊椎动物。生命又从海洋走到了陆地,继续分化出千亿种生命形态。经历了漫长的几十亿年,人终于出现了。
生命的力量就是这般地神奇!
每一个刚刚出生的小宝宝,看起来是那么娇嫩脆弱。然而在他们的身体里,却蕴含着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生命的力量。
这个新生命拥有遗传和进化的力量
小宝宝拥有最为宝贵的遗传物质DNA。这些遗传物质来自父母,经历了各种复杂的组合修饰,成为了一个和父母相似但又不同的个体。相似,是遗传的力量;不同,便是进化的力量。
这个新生命拥有成长的力量
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细胞以惊人的速度分裂增长,同时又严格遵循着发育的规律。王宝强和黄晓明,特朗普和希拉里,英国女王和街头大妈,全都遵循着同样的成长规律!
再看新生儿的变化,几乎是一天一个样。到了后面,一周一个样,然后一个月一个样。到了三岁以后,孩子的变化就逐渐减慢了。青春期再经历一次大变化。成年以后,保养得当的话,可能几十年也不会有什么大变化。这个就是成长的力量逐渐衰退的过程。成长力量的较量,所有的大人都比不上一个新生儿。
这个新生命拥有学习的力量
我们总觉得让孩子学习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这实在是一个大大的误会。我们一说到学习,脑子里就会出现一副画面:孩子们在教室里双眼紧盯老师,在桌椅里双手规矩放好,在家里悬梁刺股学知识,在考场里绞尽脑汁博高分。这一整套行为,其实只不过是遭到严重扭曲的“学习”。孩子们天然就具有通过学习来获得独立的强烈渴望,天生就具备通过多种复杂学习机制来获得各种技能的潜质。一个孩子咿呀学语是学习,吃饭走路是学习,玩沙子是在学习,甚至连睡觉也还在巩固学习。从爬到走,从跑到跳,从咿咿呀呀到喊爸爸妈妈,从独占到分享,孩子们总是在观察,在比较,在感受,在体验,在假设,在推测,在统计分析。就好像艾莉森·高普尼克博士(Alison Gopnik)所说的那样,婴儿天生便是科学家。
这个新生命所拥有的最伟大的力量是“爱”
一个娇小的生命,不需要任何言行,就会激发起人们内心深处最柔软处的情感。所有的人,不管是老人还是孩子,男人还是女人,乞丐或者总统,在看到一个熟睡中的婴儿的时候,心里最直接的感受几乎都是温暖和欢喜。是什么样的魔力让婴儿能够轻易触及每个人最柔软的内心?没有人知道。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一张白纸,随便我们在上面涂画。
我们的孩子是千万年进化的产物。他们拥有着我们所尚未了解的各种神奇力量。
如果以“年”来计算时间,那么一个孩子的诞生,最初源自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取决于两个成年人的行为。如果以“万年”来计算时间,那么一个孩子的诞生,却是几千万年生命进化的结果,这两个成年人的行为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从进化的角度来看,作为家长的我们和孩子之间只是生命进化过程中相互联系的环扣而已。
每天和我们生活在一起的孩子,“几斤几两我还不清楚吗?”
可是,仔细想想,我们真的有自己所以为的那样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纪伯伦说,“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儿女。他们通过你出生,却并非来自于你。” 
其真实的含义绝非仅仅为了煽情。
这几句话背后的科学依据你了解了吗?
作者 I 爱华
从北大到哈佛

近二十载漫漫医学路
从两宝妈到蒙氏老师
探索最简单系统家庭教育
关注“爱之旅”,您将收获:
系统的理念--传统蒙特梭利教育理念和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有机融合
专家的高度--来自中国和美国教育届专家们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
鲜活的案例--来自你我身边最鲜活的家庭教育一手案例分析
国际的眼界--来自中美德三大国家的亲子陪伴活动精华介绍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