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极子按:施虐者将自己的伴侣物化并强加控制,以此满足自己在真实世界中无法实现的权力欲。
世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每天醉心于撸吸铲的猫奴们面对不可理喻的虐猫者时的心理距离。
▼  “你忍心伤害我吗?”
▲ [美] 杰夫·昆斯《晾衣绳上的猫》(2011年),雕塑
13世纪以前,猫在欧洲人心中的形象还是比较伟光正的。但由于猫没有狗与生俱来的“取悦症”,所以中世纪寓言故事里的猫就逐渐成了叛徒、魔鬼或女巫的化身。洛托的油画《天使报喜》中下方有一只惊慌逃窜的猫,象征着邪灵在上帝与天使的威力下知难而退。
▲ [意] 洛伦佐·洛托《天使报喜》(约1534年),油画
意大利雷卡纳蒂Villa Colloredo Mels博物馆藏
直到十九世纪,欧洲人才重新接受猫咪在艺术中的正面形象譬如下面这幅1870年的铜板油画《灰姑娘》,主人公身边同时陪伴着白鸽和灰猫,静谧而祥和。
▲ 《灰姑娘》(约1870年),铜板油画
德国威斯巴登舍费尔艺术陈列馆藏
第一个将黑猫视为撒旦信徒的教会文件出自13世纪教皇格里高利九世所写的《罗马之声》(Vox in Rama),在这份文件里教皇详细描绘或臆造了德国异端“路西法教派”的恶魔崇拜仪式:首先是一尊黑猫雕像变活并倒退行走,然后会出现一个半人半猫的怪物与异端成员们交流,劝导他们背弃天主信仰。
▲ 教皇曰了:“猫人不识字,何故偷圣经?”
从此,欧洲基督徒对猫尤其是黑猫必置于死地而后快,决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拍什么《黑猫警长》去给孩子们看的。就连对猫表同情的人也会被视为魔鬼的跟班,一律格杀勿论!
▲ 似乎偏袒猫的人最后都会被降维打击变作猴子
时至今日,人群之间依然会定期爆发一些无厘头的争论,譬如或甜或咸的粽子、或甜或咸的豆花,以及中医,以及屁肛,都会引爆全民大撕括约肌,然后对方表示不想和你说话并向你扔出一副白手套或XX主义或原子弹,希望能团灭在同一口社会锅里捞肉吃的竞争者。
▲ 孩子,你这是得多爱屁肛啊!他知道吗?
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吞噬了欧洲三分之一的人口,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里鼠疫一再卷土重来。有学者认为,中世纪晚期至近代早期欧洲人对猫的屠杀与鼠疫的频频爆发有着正相关关系:被虐杀的猫越多,老鼠繁殖得越厉害,还会出现“鼠王”之类的怪物。虚极子特地找了一张史上最不恶心的“鼠王”图片,但还是要诚恳地提醒您:前方高能,恐鼠勿入!
▲ 六只尾巴缠在一起的老鼠被发现在斯特拉斯堡的一间地下室里(1683年),单页印刷品
德国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图书馆藏
当时欧洲人相信,猫才是瘟疫的传播者,因为教皇说猫是魔鬼派来的嘛。人就是这样,对真相的渴求并不大,却总希望事情能不断印证人的主观判断永远正确。一言以蔽之:倔!但中世纪的这场鼠疫着实让人们失望了,屠猫的蠢行令欧洲2500万人丧命于鼠疫。
▲ 弹起了我心爱的土琵琶,平复一下弱小无助的心情
惨痛的教训并不能迅疾扭转人的主观意志,直到16世纪,法国人仍热衷于每日三件事:吃饭,睡觉,烧活猫。比利时人甚至还为屠猫举办了“伊普尔猫节”:节日期间人们将猫从钟塔上丢到广场上摔死,以此方式驱邪。
▲ 1510年左右的弗兰德斯《劝耕图月历》
意大利威尼斯Marciana图书馆藏
磨坊+驮粮包的驴+啄食谷粒的鸟=面包;猪=肉;木桶=酒;篝火=柴;绵羊+织女=羊毛。唯独门槛上蹲坐着的猫没甚卵用,这可能就是猫在中世纪常被欺负的原因之一。
欧洲历史上有个虐猫女王,就属她一次性屠猫数量最大: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登基典礼那天(1558年11月17日),为了向民众展示她完全有能力扫除异端、捍卫和平,她没有选择放飞一千只和平鸽,而是命人将事先抓到的一千只猫兜在一张巨网里活活烧死
▲ [英] 归于乔治·高尔名下的油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肖像》(约1588年),木板油画,133 × 105 cm
英国贝德福德郡 沃本修道院藏
▲ 如果烧猫不奏效,那就改烧犹太人、女巫、异端,反正人间永远不缺弱者
身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身为一国之君的女王,不论多么聪慧和万能,也必有其无法解释和解决的问题,譬如怎么战胜瘟疫、怎么缔造想象共同体。这时人能想到的最廉价高效的办法就是:甩锅——找一个哑巴牲口当替罪羊!如果还觉不够,还要亲临现场观摩或上手操作这种虐杀的话,那么我们只能怪等级社会对人性的异化作用了。人需要爱,但已经不敢爱。等级社会里,爱的主动付出等于认同自己的权力弱势地位。似乎施虐者只有把身边的伴侣物化,取缔施受双方的情感联结,才能在施虐过程中毫无思想包袱地意淫作为弱者在真实世界里无法享受到的权力欲。这时,长久陪伴在“爱无能综合症患者”身边的爱侣或猫咪,早已不再是爱的目的本身,而变成了达到目的的手段
一世无夫的伊丽莎白,虚极子托付下图里的猫咪为你送去一样好东西,愿你在天堂里洗洗睡吧,别再虐猫了……
下期预告:庞贝奇葩
往期文章链接: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