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你读的哪些书值得推荐?
知友:Patrick Zhang(400+ 赞同)
我读书一般都是在图书馆泛读,而且绝大多数都是专业书。这些专业书既有机械的和电气的,也有数学和物理的,还有化工的。这些书很少仔细读,目的很明确,就是检索其中的某些观点而已,一年下来,几百本书是有的。
不过,2017 年里倒是认真读过几本非理工类的书籍。
第一本书是《苏东坡传》:
这本书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
苏东坡,中国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文学家。但他的生平如何?我们一般人却不一定知道。我通过这本书既了解了苏东坡的生平,也知晓了他的艺术创作的源泉,领略了他发明东坡肉的前后因缘,以及杭州西湖苏堤春晓的由来。
尤其是他逝世前的一段对话,很令人感悟:
七月二十八日,他迅速地衰弱下去,呼吸已觉气短。根据风俗,家人要在他鼻尖上方一块儿棉花,好看见他的呼吸。这时全家都在屋里。方丈走得靠他很近,向他耳朵里说:「现在,要想来生!」
苏东坡轻声说:「西天也许有,空想前往,又有何用?」钱世雄这时站在一旁,对苏东坡说:「现在,你最好还是要做如是想。」苏东坡最后的话是:「勉强想就错了。」这是他的道教道理:解脱之道在于自然,在不知善而善。
作者写道:
在读苏东坡的生平时,我们一直在追随观察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这种思想与心灵不过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成形,昙花一现而已。苏东坡已经逝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是他那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第二本书是《数学悖论与三次数学危机》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
从这本书里我才意识到第一次数学危机与第二次数学危机之间的关系。
记得在读中学时,读到数轴、有理数和无理数。那时我只知道无限不循环小数就是无理数,但有理数与无理数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却毫不知情。
终于有一天,我捧起来《数学分析》,这本书的一开头就讲到了 √2 的问题,接着就是极限论,以及作为附件的实数理论。从这里,我才明白原来无理数是有理数列的极限。
√2 引起了第一次数学危机,其核心就是无理数到底是什么。
对于这个问题,东方和西方的态度完全不同。
这本书里是这样说的:
对无理数是否是数这一问题,在古代东方包括我国根本就没有引起人们的多大关注。
然而,古希腊人却费尽心思地去思考,并困惑于一个让东方各民族不怎么感兴趣的问题:  √2 是无理数意味着没有任何有理数的平方能精确地等于 2。取近似值,并不是给出无理数的精确处理。如果数学能称作一门精确的科学,那么就必须发展出一套研究无理数的方法,而不是仅取近似值。
在希腊人看来,这是让人感到头疼的真正难题,并引发了一场危机。他们正视这其中的逻辑困难,并最终以几何方法精确处理了无理量。
√2 就像一面镜子,我们从它的出现在东西方产生的完全不同的影响中,从东西方通过不同途径认识和发展无理数理论的对照中,可以一窥东西方古代在传统、文化、数学观等诸方面的差别。
有理数是可数的,而无理数却是不可数的。这一点,在这本书里科普得淋漓尽致。
在古人眼里,无理数只是几何的产物而已。由于古希腊人认为几何是高于数值的,因此他们从几何的观点来理解和解释数值之间的关系。
例如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中是这样描写的:
「如果一条线段被分成两部分,则以整个线段为边的正方形等于分别以这两部分为边的正方形以及这两部分为边的矩形的两倍之和。」
圆满解决这场危机,还有待于无理数地位在数学中的牢固确立,而这还需要经历极为漫长的时间。
受古希腊人对逻辑完美性追求的影响,西方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对缺乏严格基础的无理数持否定或怀疑态度,无理数是否可以看作数一直受到质疑。
直到 18 世纪,仍有许多数学家对无理数表示出一种矛盾的心态。他们一方面随意使用无理数进行各种计算,另一方面却怀疑它们的意义和存在的真实性。
作为一种典型反映,不把无理数看作真正的数,而是把它当作一种依附于几何量的形式上的符号的观点,在很晚的时代仍然在许多数学家中非常流行。
直到 19 世纪下半叶,处理无理数的棘手问题,才在精确的纯算术基础上被解决,无理数严密的逻辑基础才最终建立起来,无理数的本质才被彻底搞清,无理数在数学园地中才真正扎下根,确立起在数学中合法的地位。
直到此时,第一次数学危机被真正彻底、圆满地解决了。我特别喜欢分划理论来描述有理数和无理数的统一体——实数,用它来解决实数问题显得方便和快捷。
第三本书是《数理化通俗演义》
这本书其实是讲科学巨匠的轶事及趣闻。并且,这本书是电子工业出版社送给我的,作为我写科普书的范本。
不过,这本书是跳着看的,没有办法逐页阅读,耐不下性子。
里面有一段麦克斯韦谈恋爱的故事:
麦克斯韦到马锐斯凯尔学院上任,主持一个「自然哲学」的讲座。不想这麦克斯韦虽满腹学问,却极不善辞令,茶壶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他第一次登台,说起话来如机枪扫射一般,一堂课的内容半节课就讲完了,他以为已经讲清的问题,学生却瞪目摇头。他再讲一次,学生的思维还是赶不上他的舌头。第一堂课就这样草草而过。
他满头大汗,学生满肚子意见,校方虽还不好意思说什么,却也露出不满。麦克斯韦从小学习拔尖,一直受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何曾尝过这种为人耻笑的滋味。
第二天一早他就夹着几页讲义,跑到校园的小花园里,对着一棵高大的刺玫瑰,两脚抓地,双目平视,一手持稿,一手斜举,清清嗓子,便嘟噜嘟噜地开始练习演讲。正当他进入角色之时,忽听得后面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他一回头不见人影,又静下心来对花上课,后面笑声又起。
立时,昨天羞愧未退,今时恼怒又生。他大喝一声:「谁家女子,如此无礼!」树后闪出一个姑娘,白衣绿裙,丰臂细腰,脸生红云,目含秋波,就如这眼前的玫瑰,体态轻盈又似园中的新柳。
姑娘手中拿着一本书,趋前几步,轻轻说声:「先生,对不起!」虽只几个字,却伶牙俐齿,抑扬顿挫,而又表情得体,麦克斯韦一看就知道是个大家闺秀,反倒觉得自己刚才不该粗鲁。
姑娘问道:「您起得这么早,一人在这里和谁讲话呢?」「我是刚来的教师,不会讲课,一讲起话来就紧张得收不住舌头,因此趁早起无人,自己多练习练习。」「这并不难,我教你一个妙法。你自己觉得快时,就马上咬住自己的舌头 尖,话头自然就可以收住。静静神,理理思路再慢慢说就是。如果你不见怪,我就来做你的学生,陪你练一次,总比那没有表情的刺玫瑰强吧!」
麦克斯韦这样试了一次果然见效。他询问姑娘大名,原来她叫玛丽,正是院长的女儿,就更生敬意。
自此,麦克斯韦天天起早,来这花园里练讲演,玛丽也天天来这里看书陪练,三日两月,两人便渐生爱慕之心,指花为媒,暗订终身。
院长爱麦克斯韦的才,事后也就欣然同意招他为婿。
有点意思吧!
我在学校上课时,有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准备好了 2 节课的内容,讲起来收不住口,结果一节课不到就讲完了。等我意识到没内容了,会急得满身汗,只好把已经讲过的内容用习题课的形式再次讲解一遍,加以弥补。
后来我发现,提问是最好的办法:既可以拖时间,还可以知晓学生们到底学会了多少。笑!
书中还有一段讲法拉第与麦克斯韦见面的故事:
闲话搁过,冬去春来,转眼到了 1860 年,麦克斯韦来这里已经四个年头了,他关于土星光环、气体力学的研究也已取得两项重要成果,只是无暇光顾他时刻挂念的电磁学。
而这时又赶上马锐斯凯尔学院和另一家学院合并,他主持的讲座也被撤销,新的饭碗还不知在哪里。于是,麦克斯韦只好带着妻子又来伦敦投靠皇家学院。但塞翁失马,安知非福?他万没想到在爱丁堡落选,却成就了他的一番事业。
再说法拉第自从读了麦克斯韦的那篇文章后,就每天留心有无类似的文章问世,同时也打听麦克斯韦的消息,谁知就如彗星划过天空一样,知音来得快,走得也快,岁月流逝,杳无消息。而他也一天天地老了,到 1860 年,他已是一个 79 岁的龙钟老人,越发悲伤自己怀抱卞和之玉不为人知,莫非那地下室里的文件真要到几百年后才去兑现吗?
这天早晨,他拄着拐杖在自己门前的草坪上散步,还在想那件放不下的心事,这时远处走来一男一女,男的年轻潇洒,女的恬静美丽,他看着这两个人忽然觉得那就是 40 年前自己和妻子萨拉的影子。
这样想着,那对男女已经走到眼前,女的手中提着花花绿绿的大堆礼品,男的趋身近前弯了一下腰,恭敬地问道:「您可是尊敬的法拉第先生?」
「是的,我就是那个普普通通的迈克尔·法拉第。」法拉第最怕人对他恭维,所以在自己的名字前面总要加这个定语。
「我是您的忠实的学生麦克斯韦。」「你就是写论文谈我的力线的麦克斯韦先生吗?」「是的。我在您的面前,在您的学识面前,不过是个小孩子。」
麦克斯韦整整小法拉第 40 岁呢。当法拉第证实在他面前的就是麦克斯韦时,他一把甩掉拐杖,眼里顿时放出光芒,麦克斯韦也一下扑上去,两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一个实验大师,一个数学天才,这是物理和数学的拥抱,是物理学的大幸!法拉第又喊:「萨拉,来贵客了!」萨拉一见玛丽立即就从心里生出一种由衷的亲热。
这两个女性,在科学史上无数科学家的妻子中,她们是少有的美丽、温柔,终身勤勤恳恳,默默无闻地支持丈夫的研究。两位夫人一见如故,便到客厅里叙话,又到厨房里弄菜。法拉第早拉着麦克斯韦进了书房。
法拉第说:「我等你等得好苦,你终于回伦敦来了。」
「是你身上的磁场太大了,终于把我又吸引回来。这回不但回到伦敦,还回到皇家学院,回到您的身边。」法拉第谦虚地笑了一笑说:「可惜我老了,不过还来得及。第谷向开普勒交班时,生命只剩下一年。上帝能再给我一年也就够了。」
「老师您会长寿的。」「祝我们的新理论长寿吧!」两人都高兴得哈哈大笑起来。
好温馨好动人的一段文字。
还有一本书是《面包制作的科学》
这本书给我的体会颇深。
面包是一种很奇妙的东西:我们对它精心制作,它就能给我们可口的回报。一分辛苦一分甜,非常直接。
面包制作需要有精确的计量,配方多一克少一克,结果就有细微的差别。这也是区别于中餐馒头面食的制作。
以前做面包都是按照配方做,但为何要采用这种配方比例,没有太多的研究。例如在面粉中加糖,我总认为是给面包烘烤时着色,所以糖可加可不加。送人的面包就加糖,自己食用的面包就不加糖。
女儿送给我这本书。她说,此书讲的是做面包的基本原理,值得一看。
果然,书中对于是否加糖,有如下说法:
酵母在添加了砂糖(蔗糖)的生面团中发挥的作用:在加入面粉量 2%~ 3% 的砂糖的生面团中,就需要使用适用于加糖生面团(高蔗糖型)的酵母。
转化酶素的活性一旦增强,生面团中的蔗糖就会更快地分解为葡萄糖和果糖,产生二氧化碳。并且,只要生面团中存在蔗糖,转化酶素的活性就会持续发挥作用,源源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
酵母在不添加砂糖(蔗糖)的生面团中发挥的作用:如果是未添加蔗糖的生面团,则需要使用适用于无糖生面团(低蔗糖型)的酵母。
因为不含有蔗糖,所以转化酶素不会发挥作用,而是必须通过麦芽糖酶的作用,将生面团中的淀粉分解为单糖类葡萄糖。
因此,酵母需要利用自身的麦芽糖分解酶将麦芽糖分解为单糖类的葡萄糖。酵母获得葡萄糖后进行发酵,开始产生二氧化碳。经过这样复杂的过程和花费较长的时间才能最终起到促进发酵的作用。这也是制作原料简单的面包需要的发酵时间比较长的原因。
原来,糖参与了发酵过程,真是始料不及。
知友:无端人口司马亮(350+ 赞同)
这一年研究重点从政治制度史转移到了书籍史/阅读史与政治史的结合,所以读的书也非常杂。挑几本拿出来讲讲吧。
白彬菊(Beatrice Bartlett):《君主与大臣: 清中期的军机处(1723~1820)》
这应该是今年读到的最好的一本书了吧!本书探讨清代军机处的诞生和它在清中叶的运行情况。
作者分别考察了康熙后期到乾隆前期的多个「小班子」,根据清宫档案中这些「小班子」所留下的文件处理痕迹判断其性质,最终厘清了后来的「军机处」的源流并非单纯是军机房,也并不只是雍正朝的若干大臣,而是由数种内廷班底汇集于乾隆初年总理事务王大臣,再由总理事务王大臣发育而来。
该书对清宫档案的运用,是其史学方法上的重要成就;而书中展现出国家高级权力中枢在权限与工作能力上彼此犬牙交错的情景, 又不禁令读者对政治制度史的风貌提起兴趣。
赖惠敏:《乾隆皇帝的荷包》
也是今年读到的好书。这本书上半部探讨乾隆帝如何动用行政权力,通过内务府伸展到国家经济活动各领域的财源,给自己的「小金库」敛财;下半部则计算皇上在京城和热河建造寺庙、招徕喇嘛无休无止做法事的花销。
前者展现的是长城以内的「汉地」如何竭尽所能地为皇上输血,而后者则提示了皇帝如何利用聚敛的巨大财富控制了蒙古人。
作者特地指出了皇上的布施是有代价的:皇上资助的是建造寺庙,但他不管养喇嘛,要靠蒙古人养。在这一过程中,蒙古社会的负担越来越大,其政治上的自主性也就逐渐狭窄。这一提示,无疑为「清朝为什么能绥服蒙古」这一重大问题提供了新的看法。
曹新宇:《祖師的族譜: 明清白蓮教社會歷史調查之一》
近距离研究明清秘密社会的论著。以前我们对于明清华北秘密社会的研究,往往偏重于农民战争的一面。而曹新宇老师的研究则独树一帜地把目光投向了经卷、庙宇、传教者等社会文化实体存在上。
曹老师多年来一直在做这方面口述,收集了不少经卷等秘密教门文本,所以这本书其实包括了不少在正规文献里看不到的「干货」。
我对明清白莲教史所知不多,但这部书里所记载的社会底层图景非常吸引人。如果有朋友想要了解明清乡村社会中的底层风貌,那么黄天道等秘密教门可以成为很好的切入点。
张仲民:《种瓜得豆: 清末民初的阅读文化与接受政治》
感觉应该是目前中国近代阅读史里做得最出色的一本吧!作者显然对现代性议题非常谙熟,选取了极具近代特色的切入点如精英-大众关系、身体的观看、启蒙思想的传入与利用等等,探讨 20 世纪初出版业的繁荣、阅读活动的兴起及其与身份政治之间的关联。
其中第二章探讨「淫书」的出版和阅读,指出生理卫生书籍本意是宣传关于身体的知识、但却被当成淫秽读物广为流传;第四章展示古腾堡印刷术在中国落地生根的过程,都很有看头。
高彦颐(Dorothy Ko):《缠足: 「金莲崇拜」盛极而衰的演变》
对缠足的文化解析。作者从缠足作为被改造的对象、作为守旧的象征、作为性欲的化身、作为女性社会生活一部分等角度,展现缠足这一文化现象在近代中国的复杂涵义。事实上在这一叙事中,缠足暗示的是女性在近代史中所呈现的多重而又难于自主的形象,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关于 X 光机展示出扭曲的身体这一「呈现身体的手段」在当时引发的震动,作者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科学的媒介中,身体的改造与痛苦被明白无误地展示了出来,较之文献更有力量。
孔祥吉:《惊雷十年梦未醒:档案中的晚清史事与人物》
档案证史的重要作品。我觉得这本书很适合清史初学者来熟悉档案史料运用的方法,如果读者只是关心晚清人物事迹,也不要错过本书。感觉作者就像一个魔法师,随手变出各路人马的档案、函札、日记等等,直奔主题地解开传主的人生之谜。
米华健:(James Millward)《嘉峪關外: 1759–1864 年新疆的經濟、民族和清帝國 》
十分高兴地告诉各位这本书的中文版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了。了解清代新疆史的必读书。全书结尾引用耶律楚材的一首诗:「寂寞河中府,连甍及万家。蒲萄亲酿酒,杷榄看开花。饱啖鸡舌肉,分餐马首瓜。人生唯口腹,何碍过流沙。」
作者指出范长江在新疆时非常喜欢这首诗,它抚慰了 20 世纪初战乱中受伤的民族主义情怀,也提示我们新疆对中华民族形成的意义。
戴联斌:《从书籍史到阅读史: 阅读史研究理论与方法 》
阅读史的入门读物,特别点明了阅读史基本问题如读者是谁、如何界定阅读行为等。并且给出了这些问题在历史学、文献学和文学批评等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解答思路。如果对阅读史感兴趣的年轻学人,务必找一本来看看。书很薄,很快就能看完。
苏精:《铸以代刻:传教士与中文印刷变局》
非常棒的近代印刷术传播史入门读物,追踪 19 世纪中叶以前在南洋、香港和上海活动的传教士们如何步步为营地将近代印刷术应用于中文,怎样在中国生根发芽。作者曾在欧洲抄录过大量的传教士资料,讲述这段历史时娓娓道来,对于新手来讲十分友好。
知友:流惜子(200+ 赞同)
既然是推荐书,就主要从今年读的近一年来出版的新书中挑了一些。今年的老书读的更多,但以前出版过的老书肯定有人写过了,没有必要再写。
1. 查尔斯•埃默森:《1913,一战前的世界》
中信出版社,2017 年
作者不仅仅是别出心裁地围绕着代表一战前那个时代文明巅峰的各大城市来叙述一战前世界的光明,美好与混乱,而且不住地诱发我们对历史研究的拷问。
这本书提醒我们,辉格史观的影响至深,我们太习惯于从结果去回溯过程,费尽心机地倒推于 1913 年,却只将目光驻足于那些与战争兴起可能有关的因素,将偶然当作必然,必然线索外的历史画面则全部抛弃亦或扭曲,究竟有多少真实的历史被如此忽视了?
2.常建华主编:《中国日常生活史读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年
自己中心主任的书,当然要鼎力推荐。近年来以常老师为代表提倡的「日常生活史」研究路径已经逐渐成形,成为社会史中不可小觑的环节。这部集子更多的是近年来日常生活史领域优秀成果的总结,对于想涉猎日常生活史的读者来说,是绝对应该认真阅读的一部书。
虽然史学界莫不强调对社会下层的视角转移,但观念的进步与实践的停步,往往只能驻足于皮相之见。日常生活史理论的生成,对历史研究面向的扩展、深度的提升、理论的开拓,都贡献良多。同时,里面的佳作给我们更大的提醒是:做好社会史研究的基本功是熟练掌握政治制度史,否则研究将是无本之源。
3.陈宝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年
我自己的明史学养完全没有资格评价这部书,只能说对陈老师的倾心更加一分。面对晚明士大夫这个学界成果丰硕的课题,陈老师能不拘陈见,在充分占有史料的基础上喷涌而出。同时对这一问题及其相关史料的深入洞见,使得这本书旁征博引却无堆砌之感。
作者同时兼具思想、文学、历史方面的深厚学养,在思想与历史两个领域之间自由驰骋,既能充分剖析明代士大夫群体的思想世界,又能以历史学家的眼光,完美融合其与社会的作用和反作用。实在是明史研究的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4.福井绅一:《重读日本战后史 : 骏台预备学校讲义录》
三联书店,2016 年
这是一个日本左翼历史学者给高考考生写的讲义,短小精悍,很适合日本当代史的入门。了解战后日本史的发展历程,是能用客观视角看待现下日本的根本。
日本当代史,国内研究成果比较丰硕,但是通史著作往往学院派太深,大量党派和经济数据堆砌,不太易读。而这部书以二十万字的篇幅,将日本战后史的各个方面,流畅的描绘而出,既能保证历史线索的脉络清晰,又能涉及到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可读性极强。
5.葛兆光等:《殊方未远:古代中国的疆域、民族与认同》
中西书局,2016 年
这是《上海书评》关于民族史研究的一些文章的集子,关键点是全部收入了2015年汪荣祖与姚大力关于新清史的长篇撕逼。全书虽不系统,但对近年来颇热门的「中国」内涵、「内亚」概念、「新清史」等民族史话题,都有关照。
且因为大众媒体的原因,这些专家学者行文流畅,通俗易懂,概念简洁,不失为我等局外人了解近年民族史、新清史发展情况的一扇窗户。
6.姜士彬:《中古中国的寡头政治》
中西书局,2016 年
当一代又一代史家投入到中古士族研究的洪流中去穷尽心力时,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真正搞明白一个定义概念:什么是士族?这个概念问题不搞清楚,士族研究恐怕很难能深入到内核地带。而这部书,就是目前来说,对「士族」定义最精当的作品。
作者紧紧抓住「谱牒」这一概念,以其为核心,熟练运用中古时代的各种资料,从长时段描绘「士族」的形态与命运。同时,兼有美国史学社科化的方法之长,资料运用还是相当有说服力,结论也能令人耳目一新。在我看来,迄今为止,欧美学界对中国中古「士族」的研究,无可出其右者。
7.赖瑞和:《唐代高层文官》
联经出版,2016 年
等了这么多年,赖先生的三部曲终于迎来了尾声。行文还是一如既往的轻松易读,当然,也还是比较啰嗦(赖瑞和先生大可不必把读者都当成白痴)。
这本书的取向其实和前两部不太一样,作者放弃了全景式勾勒唐代某一层次官员的整体图像,而是选取认为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五类官员,试图开辟唐代使职化进程研究的新范式。大胆性地提出了「使职」的新定义,对于史官「使职」性质的一节分析尤为典型。
「使职化」是唐宋官制演进至关重要的一环,不从唐代找答案,恐怕也无法真正全面地理解宋代官制。本书虽然论证仍有空疏之处,但无疑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路径。
8.李伯重:《火枪与账簿 : 早期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中国与东亚世界》
三联书店,2017 年
我一直坚信,史学普及是历史学家无可推卸的责任,李伯重先生的这部书就是以通俗流畅、可为社会大众接受的语言而传递史学研究前沿成果的一部力作。李伯重先生的学养自不待言,他在中国经济史领域的实证性研究硕果累累,西方史学理论的素养也相当深厚,加州学派的烙印随处可见。
而这些生涩的学术成果流畅自如地表达出来,可以告诉我们,在目前历史学的前沿视野中,晚明史研究是如何被纳入全球史的关怀之下的。
9.李新峰:《明代卫所政区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年
绝对是明代历史地理研究的一部里程碑著作,作者具有的理科思维和地理学背景果然非同一般,理论利用非常娴熟。虽然作者反其道而行之,在一片提倡「动态」声之中为「静态」研究摇旗,并试图用简洁而抽象的定理直接概括明代行政区划的特性。
不过此书最重要的贡献还是在很大程度上搞清楚了沿海卫所和边疆卫所的实际形态,令人耳目一新。但最后一章提出的直隶/分管模式,虽然气势宏大,但均略显突兀而单薄。如果能像本书前几章一样,对这一问题,再来一本书,以州为单位做一些扎实的个案研讨,恐怕说服力会强得多,总的来说,这一理论的生命力看起来还是相当旺盛的
10.尼古拉斯•斯塔加特:《德国人的战争:1939-1945 纳粹统治下的全民意志》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7 年
研究二战时候国民群体心态与表现的成果,似乎国内能接触到的,都集中于日本史。对德国民众,我还是第一次见到。这部书带给我的更多是全新知识的冲击,里面的事情我基本闻所未闻,个人史书写也带来了很强的可读性,鲜活的人物形象更能让人理解纳粹统治下的国民集体狂欢。
本书并未做理论性拔高,但对于我这种对德国现代史一无所知的读者来说,只是能愉悦地了解那段历史,也是极为酣畅淋漓的事。
11.王贞平:《唐代宾礼研究:亚洲视域中的外交信息传递》
中西书局,2017 年
一部新的唐代外交史专著,对于重新理解东亚国际秩序很有启发。这部书更多地是在考量「名实之间」的差异,作者认为宾礼制约下的唐代外交原则,在形式和实践操作上出现了巨大脱节,而这种脱节在以往的研究中往往被忽略,导致所谓的「朝贡体系」可能与历史的真相相去甚远,而可行的方法就是「就事论事」,就礼仪来看宾礼。
虽然我对本书的论证过程和结论还有不少疑问,但的确给唐代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思考。
12.韦庆远:《暮日耀光 : 张居正与明代中后期政局》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7 年
其实是老书再版。张居正研究是明史的一个持续热点,成果丰硕,而本书则是目前最全面的张居正传记。
其实书名已经透露的很明确,这部书是将张居正放在嘉隆万政局下去全面理解,此时明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朝局,在此书中均有极其详细、醇厚的分析,四平八稳之中,张居正的所作所为,其动机也就容易理解。想要理解一个完整的张居正很难,本书提供了一条较为容易达到的路径,供读者选择。是书也是理解明中期向晚明转轨的一个绝佳选择。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来「2017 年度盘点」聊聊这个世界和你的 2017。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