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视的一部《国家宝藏》掀起了一股考古热潮。
很多朋友在看过以后,对于整个节目所塑造的“让文物活起来”十分感兴趣。的确,如果只是讲解文物历史将会十分枯燥,但是经过了一些当红明星的演绎,似乎这些古老的文物又回到了当年的岁月,向我们诉说着自己的前世今生。
现在已经播出的两期节目,从绘画、音乐、造物等方面展现了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其实中国的酒文化也是源远流长,今天,酒堡少堡主就来做一名国宝守护者,为大家介绍一款来自中国商朝晚期的青铜司酒礼器——四羊方尊。
大家一看就会发现,我们中国的饮酒文化还很“年轻”,也就上下五千年。
什么是四羊方尊
1938年出土湖南宁乡县,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四羊方尊是中国仍存商代青铜方尊重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特别在四羊方尊的尊身纹花方面,很多细节做的相当精美,在当时的铸造水平下,必须经过繁琐的两次分铸技术,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当时高超的铸造水平。四羊方尊集线雕、浮雕、圆雕于一器,把平面纹饰与立体雕塑融会贯通,把器皿和动物形状结合起来,恰到好处,以异常高超的铸造工艺制成。
四羊方尊是干嘛用的
很多人初次见到这尊青铜器,都认为是花瓶或者是装饰,其实这是中国奴隶时期制作的盛酒礼器。
古人喝酒前还有礼仪,这在很多人看来有些难以理解,其实《诗经》中就有记载:“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君子曰: 酒以成礼,不继以淫,义也。以君成礼,弗纳于淫,仁也。”意思就是说“酒是用于完成礼仪的,不能过度饮酒,完成礼仪就应该节制饮酒,不能贪图享乐。”
史前时代,酒产量极少,又难以掌握技术,先民平时不得饮酒。只有当崇拜祭祀的重大观庆典礼之时,才可依一定规矩分饮。饮必先献于鬼神。饮酒,同神鬼相接,同重大热列、庄严神秘的祭祀庆典相连,成为“礼”的一部分,是“礼”的演示的重要程序,是“礼”得以成立的重依据和礼完成的重要手段。这四羊方尊就是诞生在这个时期的产物。作为礼祀重器,四羊方尊一般是作为盛酒的礼器,有点像我们的醒酒器一样,在祭祀先祖神明的时候存酒奉上的。
四羊方尊与中国饮酒文化
很多人看到这么大的一个盛酒器皿,肯定在想“这么大的盛酒器,古人酒量肯定很好”,其实华夏先民饮酒并不是我们现在餐桌上那样,一边吆喝着猜拳,一边一杯杯的猛干,而是相当有文化气息和礼数的。周公就曾严厉告诫臣属“饮惟祀,德将无醉”。只有祭祀时才可以喝酒,而且绝不允许喝醉。哪怕是宴会享用,一般情况下也不是胡喝猛灌。
古人饮酒礼节中规矩繁多,如如发柬、恭迎、让座、斟酒、敬酒、祝酒、致谢、道别等等。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的时候要先净面净手,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通常要先行跪拜礼,然后坐入次席。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也不能先饮尽。饮酒约有四步:拜、祭、啐、卒爵。就是先作出拜的动作,表示敬意,接着把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然后尝尝酒味,并加以赞扬令主人高兴;最后仰杯而尽。在酒宴上,主人要向客人敬酒(叫酬),客人要回敬主人(叫酢),敬酒时还有说上几句敬酒辞。客人之间相互也可敬酒(叫旅酬)。有时还要依次向人敬酒(叫行酒)。敬酒时,敬酒的人和被敬酒的人都要“避席”,起立。普通敬酒以三杯为度。
古人常说“杯小乾坤大,壶中日月长。”自古以来,从帝王贵胄到文人雅士,饮酒都是风流幸事,一般要求有侍女乐队吹拉弹唱歌舞伺候,酒盏之间还会有诗词酒令助兴。
而这座四羊方尊就代表着中国古代的酒文化,也是华夏民族饮酒文化的一个缩影,展现了中国古人对于饮酒及礼仪的重视,也展现了那个年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其实国人现在饮酒的梁山水泊风格并不是华夏民族最开始饮酒的礼仪,而是不断的民族大融合和饮酒的普遍化而演变的,在古代“华夏重礼义,而胡人无”。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炎黄子孙的话,不要刻意追求饮酒的疯狂和酒量,学习古人的风雅,酒酩之间尽享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意境,不也是人生快事吗?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