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nterest)
我在之前的一篇微信文章里,系统性的分析过2017年美国各专业的就业难易指数和薪资情况,以及究竟是否要转CS的建议。
结果后来很多人过来问我某某专业的就业情况和注意事项,于是我又整理出了这份凝结了心血的巨长干货文章。由于篇幅较长,会分商科(Business)、理工科(Science+ Engineering)和文科(Arts+ others)去分次讲解。今天这篇是商科的专业。
这么多年,见过的学生案例和面试过的留学生们成百上千,也帮美加的很多科技、金融和传统行业公司做过招聘项目。所以不管是从亲身经历还是专业角度,我说的都是实打实的一手信息,不确定的就不说,所以绝不会利用信息不对称就信口胡言。每个专业,肯定都有比我更专业的insider存在。但毫不谦虚的说,在整体把握上,我应该是对于留学生在海外职业发展这个话题最有发言权的之一了。
我对美加这两个国家最了解。但是对于英澳新的学生,因为几个主流的英语国家无论是从Job market还是行业发展阶段都是类似的,所以绝对是大部分都适用的,请放心阅读下去。
我反复强调,留学不是目的,而只是人生跃迁的第一步。对于长久个人增值的最好办法,第一步就是留学后在当地开始职业生涯。所以希望这篇文章能给每个即将要留学或者已经在留学的,对职业发展有期待和疑惑的学生提供方向指引,避免犯错,从而顺利的迈出第一步。

导语(请一定要看):

每个专业我会按照就业方向、提前准备和注意事项(坑)三大块去梳理。
我这里说的都是整体情况和趋势,样本足够大!里面所有的信息,都是我这么多年累计下来的一手信息,数据都是来自诸如myvisajobs, IIE, Stats Canada等权威渠道,所以请不要拿某个案和我说事儿,没意义
涉及到我不懂的专业都会和至少1位该专业毕业生深入请教过,肯定不会乱写。
不管什么情况请不要忽视英文和软性能力的提高。沟通不行就是死路一条,英文的弱势会让所有专业努力化为泡影,就算是码农,也会成为制约你发展的瓶颈。
由于数据源原因,不是所有专业都有,我这里只能列出最主流的学科。比如生物和生物工程,而不会列出生物化学、生物信息分支学科。
会计 (Accounting)
就业指数:0.27
平均薪资:$67,426
最常见出路:Accountant/Auditor/Bookkeeper
就业情况
作为H1B前十名中唯数不多的非IT类,会计/审计目前市场需求量还算稳定,17年大约出了11000多个LCA名额,被四大就包了一半。前两年我所认识的本科和研究生,学校稍微好一点,有点实习经验的,都能找到不错的fulltime. 有的去industry (甲方) 有的去firm (乙方),好一点的学校大概10-20%的中国学生能去四大。
在美国和加拿大,主要求职方向有两块:审计(Auditor)/税务(Tax Associate)/风控(Risk)/和会计(Accountant)出纳(Clerk)、记薄员(Bookkeeper)等。
前三种在会计事务所比如四大这种会比较多,后几种主要在企业内部。
国内现在比较吃香的应该是先乙方后甲方的这种路线,典型的是先四大/咨询/券商(难度递增)——后企业财务高管。具体可以参考阿里的张勇等例子。
如果考虑以后回国的话,这是条普通人也可以走出来的好路子。
提前准备
北美是个学会计的应该都会准备CPA,不用担心这个考试美国人通过率大概是50%,但据我观察中国学生是90%左右,因为涉及到学分认证所以建议能早著准备就早准备,毕业的时候最好能满足考试资格。另外请掌握一些基本会计软件诸如Quickbooks等。
还有就是,大家应该知道北美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税法都超级复杂。所以税务会比较有意思。如果你拿到了EA(注册税务师),主攻税务方向,也是不错的。不过每个国家的税法都差异很大,如果想今后回国的话,这块慎重,能transfer的可能不多。
GPA尽量保持在3.5以上吧,听我一个进了DC普华的同学告诉我,四大是喜欢3.7以上的。
坑(注意事项)
1. 在国外没必要特别执着于进四大这件事情,一些boutique firm不管是项目水平还是年薪都比四大好。行业很多朋友告诉我,能找到一个好的老板带你做好的项目更重要。而不是只给你脏活累活干。
2. 会计是个很接地气的行业,在北美算是比较有溢价的行业,但在国内基层却不尽然,每年大量的会计毕业生,四大起薪也才五六千。所以早回国还是晚回国,利弊都有。回去太早面临国内毕业生竞争开价高不了,回去太晚可能和国内市场就脱节了。同样四大的,你和国内干了三年的比起来有优势吗?本地业务肯定还没人家熟练。
3. 这行能去大城市当然好。选校也尽量靠近这些都市圈,具体可以去查专业排名:推荐城市:NYC,LA, Chicago, SF, Boston, DC.还有Toronto,Vancouver(加拿大基本上只推荐这两个城市)
4. 北美很多大学现在大量招收来自中国的会计Master项目学生,我觉得有点供大于求了。所以我建议大家还是尽量去好学校,太差的学校(100名以后)的,慎重吧。如果一心想进四大的话,可以去他们官网查一查每年校招的target school有哪些。
5. 还有一点我想提出来一下,答案我还不知道,你们可以自己去考虑:德勤现在已经开发出来能独立做分析的机器人了,在这样一个规则极其固定的行业,AI最终能不能代替人类?会计师的职位会不会被取代?值得思考一下。
金融 (Finance)
就业指数:0.20
平均薪资:$91,702
最常见出路:各类Analyst (Financial, Business, Risk,Management, Operation, Investment). Account Manager/Advisor/Teller等银行职位,四大或corporate等
就业情况
金融一向是个非常有话题感的专业,因为它总是伴随着投行/券商/trading/HF这种热门字眼,众多学生也会被误导趋之若鹜,其实呢,我只想呵呵。MSF在北美整体就是鸡肋一般的存在。
金融本科还好一些,但一年master很非主流。因为很多市场上不会有专门为金融master开设的职位。要么本科就够了,要么就是MBA类的(MBB,投行类)或者就是phd做trading,quant这种。
据我观察,每年美国大概有10%的MSF能留下来,大多是FA (Financial Analyst)。今年H1B报了9600多的FA名额(德勤、高盛、花旗、JP、德意志、UBS等),但你也面临其他专业学生的竞争,包括学数学的,这些都不是只有Finance学生才能干的活。加拿大留下比例高很多,但有些会做着不那么对口的工作,比如银行的teller.
美国MSF就业最好的学校是Princeton,Vanderbilt, WUSTL (C track), UT Austin和哥大的FinancialEconomics. 如果你进了这几个,恭喜,留下几率大很多,虽然他们每年招收的中国学生屈指可数。
北美最热门的方向无非那几个,IBD, trading, risk这种。但每年招几个中国人?我觉得全部加一起一只手都数的过来。。。醒醒吧。倒是最近转行去做data analytics的增多,Python和R玩的不错的可以考虑一下。
回国面就宽很多,四大、投行/券商/银行总部、PE/VC,企业Analyst都有。毕竟国内看学历看牌子现象严重得多,而且国内金融体系还在发育期,机会多得多,除了quant这种高阶的。总的来说这专业回国还是比较吃得开的,当然要是比较好的学校了(美国top30+UT, UBC这种吧)。一般的项目回国和国内研究生没什么差别。
提前准备
美国想在这个圈子里混好,最重要的无非是两个:人脉和个人魅力。人脉搞定内推和deal,个人魅力搞定同事和上级。个人魅力里面当然包括英文、沟通、领导力这些。说白了,你能不能跟一帮美国人喝着Jameson在pub里看着棒球谈笑风生?
如果一定想留在北美做finance,实习经验必不可少。因为大多数MSF不是STEM专业,你只有一次H1B抽签机会,一定要提前把握好。
当然如果你想考CFA往Financial analyst方向转也可以,FA每年LCA数量排第十一,大约9000多个名额。
坑(注意事项)
1. 如果是以留美就业为目的的话,MSF是个很差的选择,相比之下,会计更好,因为需求是稳定大量的。或者就工作几年MBA.要么就走MFE技术路线,如果数理功底好。至少你应该选择STEM学科的finance项目OPT拿久一点。
2. 相比之下,MSF还是回国吃得开,我一个同学哥伦比亚的MFE(金融工程),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了吧。最后华尔街试了一圈也没拿到summer intern, 回国几大投行投了一圈一大半都给offer了。
3. 至于留在北美做IBD或者trading/quant这种?金融本科的ABC们还有点戏,靠一个master还是别想了。几率接近于0.回国攒几年好的经验回美国读Top MBA要靠谱得多。
4. 大家警惕John Hopkins的MSF项目,学校虽然是大牛校,但这个项目是非常的水。他家目前每年招的中国人比其他Top30 MSF加起来还多几倍。
经济学 (Economics)
就业指数:N/A
就业情况
Econ的就业情况略尴尬,说好听一点就是“万金油”,有广泛的工作选择,较为对口的包括banking/insurance等,其他的也不乏做Marketing,会计的等,但这些方向明显会比科班出身的竞争力弱一点点,大多是靠一个实习定方向。前十名最对口的就是MA(management analyst)了,H1B今年排第七,今年出了15000多个职位。最大户是E&Y,Capgemini, Accenture等。不过也要面临大量Finance,Business和Math学生竞争。
所以在Econ的本科毕业生中,除了不少进入银行外,还有很多继续攻读master,转到金融数学/金融工程、数据分析,甚至会计等更具体的方向。
提前准备
经济学虽然冠得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其实说到底还是属于服务业,所以除了学业成绩要好到足够可以卖弄专业之外,客户服务经验也不容忽视,最好就是:
  • 锻炼语言魅力,尤其在银行、保险、咨询公司需要时刻直接与客户沟通的岗位,能搞定deal。
  • 说到底还是属于服务业,就算没有专业相关的实习经验,也得有客户服务的经验,哪怕是在零售店当过服务员。没特别的背景,银行前台都是从teller做起。
  • GPA要高,毕竟没有其他方式检验你的能力了,你的GPA至少需要可以证明你足够聪明认真。
  • 可以提前准备一些热门考试,如加拿大银行业必备的CSC证书,北美都认可的CFA,CFP,FRM,CIPM等。
坑(注意事项)
1.北美本科尤其是文理学院的经济学太基础,换句话说是“比较水”。
2.如果你潜心做学术,热衷于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和规律,并有志气继续攻读经济学研究生,很残忍地告诉你,在美国经济学专业排名前50的大学中,只有27所提供master课程。
3.如果对经济没有非常执着的兴趣,倒不如主修一个数学更实际(前提是你也对数学有兴趣),毕竟数学就业面更广,而且还有STEM的优势(所以很多留学生都double经济和数学)。
工商管理/国际贸易
就业指数:N/A
就业情况
对于国际学生来说,这应该是比较轻松的一个专业了,同时轻松的肯定没太好的出路。除非你进的是top10那种的本科program,或者是家里有个公司继承的,或者一毕业就打算回国,否则真的不推荐。Master的话更不推荐。实际上大部分decent school都不会开设international business这种master.因为和MBA重叠了。MBA才是master level商科教育的核心。
因为你要和local竞争,最好肯定是拿我们的强项(数理和逻辑等)和别人的弱项竞争啊,如果你拿自己弱项(语言、文化、社会、沟通类)去和别人的强项争,不是不行,只是你在给自己添堵。(比较功利的去看哈)
这个专业case做的好的,数理好的,倒是可以直接和Finance和Econ学生竞争FA和MA的职位。
提前准备
如果实在感兴趣,可以花多点时间在networking和实习上。争取在毕业的时候能有一批Mentor愿意refer你,同时有很有分量的实习经历,这样就把这个专业的效用发挥到最大了。
坑(注意事项)
我觉得不是特别执着的尽量避开吧。不是说工商管理/国际贸易不好,你学了找不到工作,不是这个意思。我只是觉得他性价比低,你可以利用几年时间学个壁垒更高的专业,同样不妨碍你掌握绝大部分的工商管理/国际贸易知识。
PS:好的MBA一定都是要工作经验才能申请的,那种一大把fresh grad就能进的MBA program. 趁早远离。
市场营销(Marketing)
就业指数:N/A
就业情况
MKT虽然可以细分很多方向,但主要还是围绕brand marketing和data analysis两方面。本地人会相对喜欢brand marketing,毕竟有得天独厚的语言和文化优势,做起presentation,campaign, advertising时人模狗样的,虽然数理能力一塌糊涂
而中国学生往往会更选择更具现实意义的data analysis方向,毕竟我们数学好啊,英文不够用的时候,就用数据说话,不要以卵击石那我们弱项去和别人强项拼。如果你英文和数学都不错,同时计算机能力强,digital marketing相信会是最佳的选择。
而现在,有一定规模,尤其有国际市场开发需要的公司,也会聘请有中国背景的人加入其MKT团队做brand marketing。特别要玩转微信微博这种,对老外太难了。
对口的是13名的Market research analyst(MRA), H1B今年报了8000个,不过大户都是科技公司,让我怀疑他们是要招IT背景的。
提前准备
1.如果你要做brand marketing,积累多一点case,培养自己的对比分析能力,在面试的时候可以旁征博引;如果你要做data analysis,培养自己对数字的敏感性和分析统计能力。
2.MKT工作的门槛较低,很多学生刚上大学就可以开始着手找相关实习,各大中小企业,尤其是FMCG行业都会愿意招较多的MKT的实习生,如果没有找到直击MKT要点的,也可以从sales入手。无论是积累社会经验、积累案例还是积累人脉,都非常重要。

本文为原创稿件,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