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楠上幼儿园小班的一年是全家人非常纠结的一年,他哭了将近一年,没有人知道为什么。
入园:孩子你为什么哭?
楠楠入园以前,我从来没觉得幼儿园会成为一件让人焦虑的事情。楠楠的爸爸是军人,我们住在部队家属院里,院子里所有的小朋友都在一个部队幼儿园上学。每天早上,老人们牵着孩子登上去幼儿园的班车;晚上,这辆大巴再把孩子们送回来。
幼儿园在另一个部队大院里,门口有军人站岗,出入必须出示证件。幼儿园规模很大,挂了很多令人眼花缭乱的牌子,看起来挺放心的。
透过部队大院的围墙,能看到幼儿园。有天路过的时候,我告诉楠楠:“这是你的幼儿园,九月你就要来这里上学啦。”之后,每次经过,楠楠都很激动地说:“妈妈快看,这就是我的幼儿园。”
开学那天,楠楠早早起床,背着小书包一蹦一跳地去坐班车,虽然我给他看了一些有关幼儿园的绘本,他似乎还不明白上幼儿园是怎么回事。
家长们离开的时候,小朋友们哭成一团。有个小女孩的妈妈走得比我早,她便拉着我的手,豆大的眼泪直往下滚。楠楠抱着我的腿,哀号着:“妈妈别走,妈妈别走。”
我问老师:“第一周能不能先送半天,让孩子适应适应?”老师说:“孩子总归是要适应学校的,你就放心让他留在这里吧。”
从那天起,他便哭了一年。
一开始,我以为哭是正常的,他需要适应新环境,他有很大的分离焦虑,他会坐在教室里想家、想妈妈。为了让小朋友之间更快熟悉,家长们还在公园组织了聚会,孩子们在一起玩得很开心,很快就成了朋友。
过了两个月,他还在哭。每每问他幼儿园开心不开心,他便回答:开心。但是每天早上哭着不肯起床,哭着穿衣服,哭着出门,一路哭到学校,哭着进了教室。据老师说,妈妈走之后就不哭了。有一次,老师当着家长的面说班里有几个孩子特别精,都是哭给家长看的,家长这边走,那边眼泪就止住了。
午睡时,他尿了几次床,还拉了一次裤子,每次老师都很负责任地把脏衣服和床单洗了。我问他为什么拉在裤子里,他说,想拉臭臭但是不敢和老师说,怕老师不高兴。
我说:“妈妈带你去和老师说,下次要大小便一定要告诉老师,老师不会不高兴的。”他拽着我的手,带着哭腔说:“不能去和老师说,不能和老师说,老师肯定会不高兴的。”第二天放学,我和老师说了这件事,老师温柔地哄了他,他把头埋在我怀里,像一只犯了错误的小鸭。
为什么要上幼儿园?
送他上学对我来说是一种折磨,他几乎全部从头哭到尾。如果是爷爷送他会好一些,有时候抹抹眼泪,忍住了;有时候出门哭两声,有时候到了班里哭两声;有时候情绪正常,一点儿也不哭。
我深深地感到不安,和老师交流,和其他家长交流,和院子里的退休园长交流,也找不到孩子不肯去幼儿园的原因。老师总是说,你们没有坚持送,坚持送就好了。小班第一个学期,他经常生病,加上雾霾严重,幼儿园没有空气净化设备,差不多三分之一时间他都没去上学。
爷爷奶奶说,哭是因为妈妈送,他们送他就不哭。
爸爸说,哭就哭,从小就一点挫折都受不了,上小学了怎么办?
家长们说,都这样,他们班只有一个孩子爱去幼儿园的,我家孩子也每天哼哼哼不肯去。
一位退休的园长邻居说,别着急,孩子大一点就好了。
他们的话对我更是一种折磨。难道是我玻璃心吗?难道真是因为经常请假吗?为什么别的孩子都不哭,只有我家还在哭?我不知道他在幼儿园开不开心,但是我能感到,他在幼儿园的精神压力非常大。有次老师和我说,他太害羞了,有时老师多看他两眼,他就扭过头去哭了。我心想,这哪是太害羞了,这是心理负担太重了。既然在幼儿园是受苦,为什么还要去幼儿园?
楠楠也经常思考这个问题。他总是反复问我:“妈妈,我为什么要上幼儿园?为什么非得上幼儿园啊?不上不可以吗?”
我说:“因为幼儿园有很多小朋友啊,小朋友们要一起玩耍,才能学会如何相处。”
“那我们院子里也有小朋友啊,我们可以一起玩。他指的是几个未满三岁,还没上学的孩子。”
“等他们三岁,也要去上学,你又没有人玩了。”
“那你再生一个,这样就有人和我玩了。”
“就算再生一个弟弟、妹妹,等他长大了也要去上学的啊,你还是没有人玩。”
“那你就一直生,一直有人陪我玩,生的孩子多了,我们家就是幼儿园了。”
我真想告诉他,为什么非要去上幼儿园呢?那是因为爸爸妈妈要上班,没法带你;爷爷奶奶年纪大了,需要休息,带不动你了啊。
入园前两个月还发生了一件事情。班里有个特别调皮的孩子回家情绪异常,后来告诉家长自己被×老师打手心了,打了不止一次。家长找老师反映,老师不承认,相互之间挺不愉快的,后来事情不了了之。第一学期结束后,那个孩子转园了。
当时我问楠楠:“老师打过你吗?没有。”
“老师凶过你吗?”他不说话。
“老师凶过其他小朋友吗?”“凶过。”
“老师为什么凶小朋友?”“小朋友不听话。”
“小朋友怎么不听话的?”“小朋友上课说话,跑来跑去,不好好吃饭,不睡午觉。”
“老师怎么凶小朋友的?”他跑到客厅中间,伸出一只手指头,指指点点,语速极快,大声嚷嚷着,“你,不许⋯⋯你,不许⋯⋯”我从没见过他如此凶猛,也听不清楚他说的什么。他奶奶在旁边笑,觉得孙子有样学样,而我则是满心的怜悯和悲哀。
我问他,凶小朋友的老师是哪一位?他一会儿说是这个,一会儿说是那个。我问他:“×老师凶吗?”“她不凶。”我愕然,那个家长间普遍口碑不好的老师,在他眼里竟然不凶。
说实话,我经常无法分辨他说的话有几分真几分假。比如你问他在幼儿园吃了什么,他几乎答不上来,你再问,他会说,他中午吃了一条鲸鱼。他有次和我说,喝粥的时候他把碗里的小蘑菇一个个挑出来,种在桌子上,还长高了。我翻出幼儿园每周食谱,上面根本没有蘑菇粥,只是前几天有一道蘑菇炒肉。他分不清昨天、今天、明天,也搞不清每道菜的名字,我唯一能判断的是某天他没有吃蘑菇,因为他根本不爱吃蘑菇。
有时候他也会主动和我说一些幼儿园的事情,而且真实程度不容置疑,那就是晚上关了灯之后的卧谈。比如他会说,上课的时候要坐好,不能乱跑,有个经常乱跑的小朋友总被老师拽回来。或者,老师总给长头发的小女孩梳辫子,都不给我梳,妈妈你给我梳一个吧。有次他还说,中午睡觉谁坐起来,老师就会把谁按下去,坐起来就按下去,坐起来就按下去。我脑子里先是浮现出打地鼠游戏,然后莫名想起小说《看上去很美》里的一个片段:每天上下午,孩子们会被阿姨带到保育院楼前的院子里散步,小朋友们互相拉着手,沿着围墙没头没脑地兜圈儿走圆,像是在“放风”。
由不得你感慨,几十年过去了,幼儿园还是统一喝水、统一上厕所、统一洗手、统一睡觉⋯⋯所谓的自由和个性化教育,统统都是浮云。
到了下学期,情况更加揪心。放了学,我去接他,他高高兴兴,心情很好的样子。但总是问我:“妈妈,明天我能不来幼儿园了吗?”或者“妈妈,明天还要来幼儿园吗?”如果我说来,他满脸的笑容和兴奋立刻消失了,眉头紧皱,撇开小嘴,立马要哭的样子。
老师似乎也并没有虐待他,他说过的唯一一次,是早上不好好吃饭,被老师戳脑门,他哭了。有时他会告诉我,老师凶别的小朋友了。我给他总结,是不是老师凶别的小朋友,你也害怕?他使劲点头,说:“是的是的,我很害怕。”我和老师交流,老师说,“这孩子胆子太小”。
我萌生了给他转园的念头。我和一些朋友打听过,有的孩子非常喜欢幼儿园,放假久了还会想念老师和小朋友,念叨着要去幼儿园。这让我坚信,还是有好幼儿园存在的。
因为种种原因,六月初我就不让他上幼儿园了,带他回老家玩。他异常欣喜,每天问我无数遍:“明天还要上幼儿园吗?”我说:“明天不上了,后天不上了,大后天不上,大大后天也不上,放假了,放90天!”他高兴地满屋子乱跑,恨不得翻跟头。
不上幼儿园的他,每天都快乐得像一只飞翔的小鸟。但是时间久了,带他的人又烦了,觉得老在家待着不是个办法,还是得去幼儿园。
试园:这不是孩子的问题
进入八月,我越来越焦虑幼儿园的事情。
关于转园,家里人没有达成一致意见。原来的幼儿园到了中班会换老师,爷爷奶奶劝我看看新老师再说。他们觉得,这个幼儿园那么大,条件那么好,外面人要托关系才能上,你这说不上就不上,真是任性,私立幼儿园那么贵,也不见得就好。
我的焦虑在于,一是不确定新幼儿园他能否适应,二是不确定我是否有时间接送他,三是周围很多人觉得,孩子不喜欢上幼儿园是我这个妈妈有问题:我事情多,娇惯孩子,哭又怎么了,哭就继续哭呗。
这时候一个朋友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她的孩子在一所家庭园上学,说老师很好,孩子放学都不肯回家,让我来看看。幸运的是,这个幼儿园可以陪园,园长同意我们去试园三天。
试园第一天,楠楠依然是害羞拘谨的,总是拉着我的衣角,一眼看不见就找妈妈。相比公立园,这个幼儿园相当松散,吃完早饭的孩子就在活动区各自玩游戏,或者独自走来走去。
上午在附近小公园进行户外活动的时候,楠楠站在那里看小朋友们跑来跑去,满地打滚,很想参加他们的活动又不好意思,便拉着我的手,看着我不出声。我带他和小朋友跑了一圈又一圈,鼓励他参加活动。
第二天,户外活动有找杯子的游戏,楠楠已经可以跟着小朋友跑来跑去,也能叫出几个孩子的名字。之后,老师竟然爬上树,并鼓励小朋友爬树,楠楠想去又不敢,我鼓励他去打了几个提溜。那天下午,我预约了去医院看病,楠楠开始不愿意我离开他,后来说,“你看好病早点来接我”。
回来的路上堵车,我来晚了。在门口按门铃的时候,我听见他在里面说,又有人来了,老师快来开门。我进去时,他在屋里一副悠然自得无所事事的样子,没有任何紧张的神情。我说:“对不起,妈妈来晚了。”他说:“晚一点也没关系,你走了我一点都没有哭。”
第三天,他的状态已经放松下来,能叫出好多个小朋友的名字了,还试图拿彩泥去糊老师的眼镜片。我心底阵阵惊喜,他在这里真是放松啊,这才是幼儿园该有的样子。
因为这个家庭园离家比较远,爷爷奶奶打算让他再去原来的幼儿园试试看。为了不激化家庭矛盾,我妥协了。送他去原来幼儿园的那天早上,他哭得撕心裂肺,整个小区都能听见,哭到最后几乎断了气。我实在受不,不明白他和原来的幼儿园有多大仇恨,最后问他去新的幼儿园好不好?他立刻同意了,随即止住了眼泪。
我下定决心,无论什么人再说什么,也必须给他转园。这不是孩子的问题,是幼儿园的问题。虽然有很多孩子愿意去之前那个幼儿园,但是我家孩子没有适应,我也没有办法找到原因,没有办法帮他解决问题,为什么还要强迫他呢?即便是中班换的新老师有可能还不错,但是我为什么还要再拿孩子去冒险呢?如果一个幼儿园的理念就是如此,换老师又有什么用?
我在地图上查找周边的私立幼儿园,合适的幼儿园距离都不近。我考察了两家略近的,一个月学费上万,遂放弃。之后在区教委的网站上找备案的私立幼儿园,惊喜地发现离家4公里处有一个幼儿园,十几分钟车程,价格也合适,这几乎是我最后一根稻草了。
开学前,我参观了幼儿园,见到了园长。园长是一位和蔼可亲的中年女性,穿着粉红色的裙子,笑容满面。她说,孩子不爱去幼儿园,无非是因为太拘束,没有自由。他们这里不会体罚孩子,不会强迫孩子,如果有老师这样做,那就请她离开。比如有的孩子不肯吃虾,不肯吃饺子,他们会给换别的饭,绝对不会强迫孩子,只是每次吃饺子的时候会告诉他,今天的饺子很好吃,有虾有肉,要不要试一下?或者让他看其他小朋友吃,数数其他小朋友能吃几个,直到孩子愿意尝一尝。
我和园长聊天的时候,保教主任一直在外面陪楠楠玩,这是一位年轻姑娘,轻声细语,楠楠和她玩得很开心,还跑过来告诉我说,“妈妈,那个老师说我的鞋子好看”。
不知为何,我莫名信任这里,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决定转过来。
转园:喜欢新的幼儿园
转园手续需要找原来幼儿园的副园长签字,她什么都没问就给我签了字。我心里纳闷,难道她就不关心孩子为什么转走吗?我说,我想和她聊一聊。她看了看表,勉强同意了。
我以非常好的态度简单介绍了孩子的情况,副园长表达了几个意思:“第一,你们班的老师是非常好的老师,她如果有熟人也会安排到这个班;第二,孩子哭应该是因为没有坚持送,如果你们坚持送,应该不会这样;第三,哭一年不太正常,但是什么样的孩子都有,园里之前有个孩子哭了三年,一直哭到大班下学期,家长特别不好意思,觉得给老师添麻烦了;第四,你们就算转走了,以后不哭了,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孩子是在成长的,说不定他之后到哪都不哭了。”
我向她反映了某位老师打孩子手心的事情,表示是否有可能是因为孩子们比较怕老师,心理压力大所致。副园长“哦”了一声,说他们这不会体罚孩子的。但是她也承认,那个老师是老资历了,脾气有点不好。“孩子一上来不能打,因为他和你不熟,熟悉以后你动他一下、训他一下他也不会记仇。你自己在家有时候还凶孩子呢,孩子会和你记仇吗?”
园长的意思很清楚,一切都和幼儿园无关,而且幼儿园是可以惩罚孩子的。我这个怂包,并没有和她争论到底。有很多问题,在我心里原本是模糊的,比如幼儿园是否可以适度体罚孩子,孩子是否要接受这些挫折,老师严厉一些是不是可以⋯⋯但是在那一刻,我心里想,滚蛋吧,孩子在幼时更好地成长,心理才会更强大,更好地承受挫折;孩子在幼时接受更多的爱,长大才会有更多的爱。
回家以后,我告诉楠楠,我们要去新的幼儿园上学了,新幼儿园的老师不会再凶小朋友,如果凶,园长就把她开除,不让她再当老师了。他半信半疑地问:“真的吗?园长很厉害吗?”
在新幼儿园,他依然哭了一周,从老师发来的视频看,户外活动的时候他一个人跑来跑去,疏离得很。
第二周,他不怎么哭了,偶尔抹抹眼泪。之后,便越来越多地表示,喜欢新幼儿园,新幼儿园很好玩,又交到了新的朋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表达能力更好了,关于幼儿园的事情说得更多。除了小朋友的事情,他还会告诉我:“你知道吗,老师竟然也吃薯片!”在他心目中,老师好像从不吃零食似的。
幼儿园的课堂一角,孩子们趴在地上写当天的“日记”(黄宇 摄)
两个月后的一天,他和我说,中午吃了一个虾,特别好吃。我说:“哎呦,你竟然吃虾了,谁让你吃的?”“我自己吃的,其他小朋友吃3个,我吃了一个。”我问:“下次还吃吗?”“我怕过敏,下次还吃一个。”我检查了他的身体,没有过敏的痕迹,便和他击掌表示同意。
楠楠的变化很大,每天高高兴兴去上学。家里人都觉得转园是对的,没有人想再经历那些鬼哭狼嚎的早晨。虽然现在的幼儿园也会有家长不满的地方,比如夏天蚊子太多、活动场地小、老师不给洗脏裤子、需要家长配合的事情很多等等。而且,新幼儿园捆绑了我太多时间,每天要车接车送,有时候我出差,又给老人家添了很多麻烦。但是,相比楠楠在幼儿园的快乐来说,这一切都是可以接受的。在我心目中,孩子喜欢去的幼儿园,就是一个好的幼儿园。
因为孩子转园,我思考了一些关于幼儿园的事情。后来在日本“幼儿教育之父”仓桥物三的书里,看到了一些我非常赞同的理念。出版于1934年的《幼儿园真谛》中写道,幼儿园的真谛就是立足于幼儿的生活,并在此基础上让幼儿的生活真正如流水般地连续地流动起来。
他认为:“幼儿园给予幼儿自由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即使在来园的幼儿园中有调皮捣蛋的事情发生,有把衣服搞脏了的情况,教师也不应加以斥责;即使有少数幼儿发生纠纷,教师也微笑面对即可。假如幼儿在游戏时,一点也没有那种眼睛盯着大人的战战兢兢的表情,一点也没有不知该往这里走还是那里走的手足无措的惧怕感,而是全身洋溢着充分的自由感的话,仅此一点就足以让人觉得幼儿园是一个具有极大快乐的地方——幼儿园的保育无疑还超越这一快乐,给予幼儿以大量自我充实的机会——加入幼儿园哪怕只做到了这一点,我也据此认为幼儿园具有深刻的意义。”
“实际上,幼儿在生活中所持有的自由要求,无论是其范围还是数量,都是由大人掌控的。这只要从幼儿的要求来看就明白了,幼儿要求的自由并不多,对他们来说,只要给予一点自由就很快满足了。但是,如果从一开始就压制他们的话,以后就会像绝食者的食欲那样,无止境地提出要求。”
仓桥先生说,在一个10平方米左右的茶室里喝茶的人感到空间宽敞、心情舒畅、悠然自得;而到了1000〜2000平方米的地方,如果那里没有自由感的话,虽然地方宽敞了,却让人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是的,纵使建成一个超级大的幼儿园,但是孩子不快乐,又有什么用呢?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点击以下封面图
一键下单「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幼儿园」
点击阅读原文,今日生活市集,发现更多好物。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