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不是要比别人优秀,而是要与众不同。
教育从来都是一个不会过时的话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不言而喻,于是怎么培养后代成为一个出色的人成为了所有父母关心的问题。
有一个犹太母亲,她的一身并不传奇,但她培养出了两个身价过亿的儿子,女儿也是出色的外交官。她自身担任世界第三大钻石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她就是莎拉·伊麦斯。
“我最骄傲的身份,是一位犹太母亲。”
(莎拉和父亲)
莎拉并不是纯正的犹太人,她的爸爸是犹太人,妈妈是中国上海人。莎拉一直以自己拥有中国血统而自豪,也以自己是一名犹太人而骄傲,正是这样特殊的血统,才让她吸收了两国教育的精髓。

在莎拉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安分守己的犹太商人,上世纪30年代,由于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残忍迫害,莎拉的父亲和很多普通犹太人一样,翻越边境的铁丝网来到了中国。在上海成了家,1950年生下了莎拉。

不幸的是莎拉的母亲在她出生没多久就因病去世了,在父亲的庇护下度过了一个还算安心的童年。12岁那年,父亲的离世让小莎拉一夜之间成了孤儿。
(年轻时候莎拉)
长大后,莎拉在上海铜厂当体力女工,维持生计。她经历了四次失败的婚姻,什么都没给她带来,只留下了三个孩子。

“我是一个失败的妻子,但是,我不能让不幸的婚姻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我要做一个成功的母亲。”
一个单亲妈妈带着孩子的艰辛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承担起的,况且还是三个孩子。1992年中国和以色列正式建交,莎拉作为第一批回到以色列的犹太人,孩子被暂时留在了上海。

在上海生活多年的莎拉在以色列可谓是从零开始,连语言都要重新学。带去的积蓄也只够在以色列生活三个月,急于把孩子接到身边的莎拉,开始想尽办法赚钱。
于是她努力开始学习希伯莱语,把自己在上海生活多年的手艺带到了以色列,在街边摆摊卖春卷。等小摊生意慢慢稳定下来了,莎拉就把三个孩子接了过来。
刚开始来到以色列,莎拉还是尽力做一个合格的中国式母亲,再苦也不会苦着孩子。但是这跟犹太人的教育孩子方式大相径庭。
就在一次晚饭时候,孩子们坐在小炉子旁等着妈妈做好饭。邻居就过来斥责大儿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学会去帮助你的母亲,而不是在这看着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
邻居又转头对莎拉说,“不要把那种落后的中国式教育带到以色列来,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
邻居的话让莎拉跟儿子都很难过,但是大儿子却说,“也许,她说得没错,妈妈,让我试着去照顾弟弟妹妹吧…”

受到了邻居的影响,孩子们开始每天带春卷去学校卖,并且把收入全交给莎拉。孩子们似乎开始慢慢习惯了犹太人的教育方式。
犹太人从来不会认为赚钱是需要一定年龄才可以做的事,犹太人家庭里,没有东西是免费的,孩子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获取所需。
就像中国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犹太人毫不避讳谈钱,从小就培养赚钱的能力。

于是在莎拉家也实行了有偿生活制,在家吃饭,每个孩子每次需要支付100雅戈洛给莎拉,洗衣服支付50雅戈洛,家里所有的服务跟餐食都不再是免费的。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们很快就接受了。

莎拉也会提供孩子们赚钱的方式,以30雅戈洛的价格批发他们30个春卷,让他们凭自己的本事赚取更多的钱。

令莎拉意外的是,大儿子举办了一个“带你走进中国”的讲解会,大儿子将自己国内的见闻分享给大家,还提供春卷免费品尝,每个人的全场券是10雅戈洛,当天接待了200个人,交了500雅戈洛给学校付场地费,剩下1500雅戈洛。
二儿子选择将春卷以40雅戈洛的价钱批发给学校餐厅,并且餐厅还同意每天让他送100个春卷过去。

不得不说短短数日之内,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了商业头脑,这对于莎拉的教育来说是很成功。

在课堂上老师曾经问过他们一个问题,“当遭到异教徒的袭击,必须逃命的时候,你会带着什么逃走?”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是金银,也不是宝石,而是教育。当身外之物被抢走了就什么都没有了,而教育是不会被夺去的。
“如果你想将来成为富翁,就学好眼前的东西,它们将来都会大有用处的…”
大儿子邮购了一批国内便宜的文具带到学校卖,一年的时间已经有了2000谢克尔的收入。二儿子以他的文笔,14岁的年纪就在报纸上有了自己的专栏,介绍上海的风土人情,每月收入8000雅戈洛。小女儿学会了煮茶做点心,卖给哥哥们换取报酬。

在莎拉的教育引导下,大儿子进入了旅游高等专科学校,想在旅游方面发展自己的赚钱能力,在以色列创办一间旅游公司,垄断中国游市场。
二儿子考上了上海外国语学院,立志成为一名作家,用零投资赚取更多的收益。小女儿庄·伊麦斯在以色列的外交学院学习。
(莎拉和小女儿)
上学期间的学费都由孩子们自己承担。
在莎拉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事业,在赚的钱越来越多的时候,她们决定合资开一家中餐厅。

中餐厅越来越有名,莎拉成了以色列的名人,还接受了总统的会见。由于名气以及精通汉语,最后莎拉还被任职以色列国家钻石公司驻中国首席代表。

(莎拉与以色列总统)
莎拉在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将中国式教育与犹太人教育互相借鉴、结合。
在生活中莎拉会叫孩子在采购梨子的时候,必须选一个坏梨子。因为一般人都是把好的梨子都选走了,坏的梨子就成了令水果摊老板头疼的问题,莎拉是想通过这样的行为培养孩子接受别人缺点的心态。
“今天你们接受了梨的缺点,那么往后你们就能接受爱人的缺点,孩子的缺点,朋友的缺点,自身也就能少很多烦恼。”
小女儿生病了想要吃蛋糕,莎拉满足了她,但是后来发现小女儿渐渐把这个理由当做换取蛋糕的方法,莎拉就故意不带钱包打消女儿的念头。

这样的举动可能很多母亲会不忍心,有求必应渐渐成为了习惯,社会上“啃老族”的出现才会显得那么理所当然。

“延迟满足”是以色列教育孩子的重要方法之一,不立即满足孩子的需要,是为了让孩子学会忍耐,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被拒绝也是正常的,不至于养成没耐心的个性。
跟小编一起看看莎拉如何讲述更多她的育儿故事。

“很多中国父母都活在一种左右摇摆的矛盾心态中,既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能成为大富翁,却又似乎害怕孩子过早地沉迷于金钱。”一些中国父母心中憧憬无比,但却不敢开口的想法。
简单说出来就是:“孩子,我想当一个富豪的妈妈...”
中国的父母很多时候都是以一个年龄来衡量是否该做一件事,就好比害怕孩子早恋,但孩子过了一定的年龄,又担心孩子找不到对象不能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


大多数中国家长觉得孩子应该一心关注学习,其他的都不想让孩子操心。但是懂得一份付出一份回报,所有的一切得来的并不是理所当然也同样重要。给孩子钱花不如让他们学会如何靠自己的努力挣钱。
| 今日荐读 |
传送门,点击蓝色标题查看:断舍离:扔掉90%家中物,他竟成了人生大赢家
传送门,点击蓝色标题查看:女人一生睡多少男人算值
编辑/芃芃
本文系创意果子原创文章
转载须知
转载时后台回复“转载”二字,
无授权图片的童鞋会被举报的哦!
朋友圈随便转发
- END -
继续阅读
阅读原文